|
“天关”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暨成果发布会近日在京举行,公布了首张由中国自主研制设备观测到的全天X射线天图,这标志着中国X射线时域天文领域进入新时代。
近年来,我国发射了一系列科学卫星,初步形成以“悟空”号、“墨子”号等为代表的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其中,“天关”卫星(爱因斯坦探针卫星)是在X射线波段工作的空间观测站,于2024年1月9日发射升空,旨在发现和观测宇宙“焰火”(宇宙中的高能暂现天体),并发布预警以引导其他天文设备进行后随跟踪观测。那么,“天关”卫星究竟有多重要?它能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带来什么?今天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雷淼来说一说。
(1)观测宇宙中的X射线有什么用
X射线本质上和人眼可见的光线一样,是一种电磁波,但与可见光不同的是它能量很高,可以轻松穿过各种物质。在宇宙中,非常热的物体就会辐射X射线。例如,日冕(太阳的外层大气)可达100万℃到300万℃,会发出大量X射线。此外,星系团、超新星、大质量双星甚至黑洞也是引人注目的X射线源。
人类住在地面上,不用担心来自太阳的X射线,因为大气层把它们屏蔽了。然而这对科学研究十分不利,如果要研究宇宙中的X射线,就只能让观测设备“飞”出大气层,进入太空,这正是发射“天关”卫星的原因。通过观测宇宙中的X射线,可以发现暂现天体,从而探秘早期宇宙。
“天关”一词,取自公元1054年出现在天关(位于金牛座)附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次爆发被我国北宋的司天监记录下来,史称“天关客星”,它留下的遗骸即赫赫有名的蟹状星云。时至今日,蟹状星云的中心依旧弥漫着强烈的X射线辐射。
当地时间2024年6月3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蟹状星云新细节图。蟹状星云是中国在公元1054年记录的超新星爆发“天关客星”的遗骸,距离地球6500光年。图像中心是一颗中子星,被称为蟹状星云脉冲星,其两极的辐射束导致了极区强烈的X射线辐射。
(2)装上“龙虾眼”让卫星“眼观六路”
虽然X射线与可见光在本质上都是电磁波,但它不像可见光那样易于收集处理。常规的成像系统没法聚焦X射线,因为它的透射能力太强,直接就穿过去了。
科学家发现,如果以几乎平行的角度照射金属面,X射线会沿着金属面掠射,那么使用在特定曲面上排布的金属片,就能把X射线引导到聚焦点。这种成像方式叫作“沃尔特型”,现已在许多X射线望远镜中使用。“天关”卫星配备了两部相同的沃尔特型观测单元,每部单元又套叠了54层镀金掠射镜,拥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强大的聚光能力。
宇宙中还有很多突然闪现的X射线爆发事件,该如何让卫星做到“眼观六路”呢?这就要用到一种仿生的新型光学系统,其灵感来自龙虾的眼睛。它的进光口是排布在球面上的方形微孔阵列,能顺利让X射线通过微米级的金属管汇集到成像设备。“天关”卫星配备了12个“龙虾眼”模块,视场(天文学术语,指望远镜所能看到的天空范围)非常广阔,绕地球飞行3圈,就几乎能看遍整个天空了。
“天关卫星”“龙虾眼”工作模拟图
“天关”卫星平时的工作流程大致是这样的:卫星一边绕着地球飞,一边用“龙虾眼”大视场望远镜巡视太空,当它留意到一处前所未见并值得细看的X射线源时,就会将沃尔特型望远镜盯住那个方向,展开定向精密观测。
“天关”卫星团队不是孤军奋战,迄今已发出100多条天文警报,引导世界上其他天文机构在多个时间窗口、多个波段对暂现源进行后随观测,以了解目标天体的详尽信息。
(供图:视觉中国)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汪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