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8|回复: 0

探讨“亚洲”——科学、知识与技术视野中的亚洲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11-14 08: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4年9月21日至22日,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亚洲史工作坊第九期“亚洲史中的科学、知识与技术”在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山大学历史学系、中山大学博雅学院、《亚洲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工作坊围绕古代亚洲博物知识和图像的传播与交流、明清以来的东西方博物知识的交汇与碰撞、近代以来西方科学、医学与技术在亚洲的接受与在地化、全球视野下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的流动等议题展开研讨。

探讨“亚洲”——科学、知识与技术视野中的亚洲591 / 作者:刘晨阳1 / 帖子ID:128375


工作坊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程方毅副教授主持,历史学系主任助理朱玫副教授致辞。朱玫副教授对与会学者表示感谢,对中山大学亚洲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亚洲史研究》集刊的创刊过程及刊行情况做了介绍。亚洲史工作坊和《亚洲史研究》的尝试,不仅以各区域历史研究为基础,更希望通过跨越多个学科和领域的联合研究和研究交流,在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上追求更具综合性的亚洲史研究。

本次工作坊报告交流部分围绕“植物”“动物”“天文与地理”“知识与器物”四个主题进行。第一场报告的主题是“植物”。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的聂清风助理教授以“The Divine Farmer Going West”(《神农西行》)为主题进行报告,研究围绕耶稣会士让-巴普蒂斯特·杜赫德(Jean-Baptiste Du Halde)的《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de l’empire de la Chine)里有关中国医药知识及其实践的记载和误读展开,认为杜赫德的作品对传播中国医学知识和文化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对欧洲的中国风(chinoiserie)审美产生了重要影响。评议人周敏副研究员认为,这一报告在中医西传的背景下进行了细致的个案研究,能与中文学界近年相关研究形成呼应,并延伸讨论了古代中医西传和东传的不同。

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敏的报告题目是《从模仿到写实:日本江户时代前中期本草图像研究》,周敏通过对汉刻本与和刻本《本草纲目》图像差异的分析,指出江户时代一批日本学者对本草书籍中的药物图从参照模仿转向了偏重于写实的风格。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王钊进行了评议,他高度认同周副研究员的考订分析成果,认为这为了解中日两国本草学发展的不同取向提供了极好的切入点,指出江户同时期中日本草图像走向了不同的水平发展趋向,并与参会学者探讨了中日不同人群对图像的态度与利用的差异及其背景。

美国田纳西大学历史学系教学助理教授黄逸云的报告主题是《17、18世纪药学知识在中欧间的传播——以茶叶为例》。他介绍了中国药学知识传向欧美的三种主要路径,包括传教士、直接贸易与间接贸易等,并通过三种路径各自的过程及侧重展现了当时欧洲人对中药知识的观念和影响。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王亚楷对此进行评议,她认为黄助理教授的研究以药学知识为脉络,对当时的物质、信息、人员等多方面的流传进行了良好呈现。王亚楷副教授进一步探讨了世界范围内中医药知识传播过程中知识共享、互动与呈现等议题。

第二场报告的主题是“动物”。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汪伊乔博士以《跨文化的相遇:清朝中国对海洋动物的知识构建》为题进行报告。汪伊乔通过梳理有关海洋动物的博物知识如何进入中国,以及这些知识在交流过程中是否与中国的传统知识存在矛盾与碰撞,分析了自17世纪始的传教活动、海上探险和长距离贸易如何对中国的知识构建过程产生影响。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程方毅副教授进行评议,他认为汪伊乔博士对相关主题的材料挖掘颇具意义,并分享了近期出版的相关学术动态与研究关切。

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研究系助理教授李侃的报告主题是《动物分类法及其术语在近代中国的引进与调适》。李侃教授考察了动物分类术语固定和统一过程的不同阶段,认为尽管传教士从19世纪中叶开始便致力于创制与西语相对应的中文动物分类术语,但是大多数传教士制定的前进化论术语并没有被现代汉语所继承,中国的现代动物分类用语主要在20世纪初引自日本知识界。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林素卉进行评议,她赞扬李侃助理教授材料详实、考据充分,并就近代欧洲知识经由日本间接传入中国的特点、以及近代中国对术语的翻译和造字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马玺以《遭遇亚洲马匹:在中印的战事、比赛和英帝国的好马》为主题进行报告。他从近代英国对“纯血好马”的打造与定义入手,探讨了英国的好马标准与使用伴随着英帝国的扩张,在18世纪末以前与18世纪晚期以后的两大时段,在全球不同本土社会文化面前的韧劲、妥协和影响。评议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李爱丽认为,该报告通过马匹的小切口展现了近代全球贸易、世界殖民和知识权力等维度的宏观趋势。论文激发了评议人对近代以前阿拉伯马与蒙古马关系的兴趣。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沈宇斌以《近代中国的南京热带医学网络:国际合作、国家医学与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寄生虫学系》为题做了报告,他认为,中国近代热带医学网络是在不同的政权、机构和个体医生组成的一系列网络中发展出来的,主要有三大网络体系:以北京协和医学院寄生虫学组为中心的洛克菲勒全球热带医学网络、以南京中央卫生设施实验处寄生虫学系为中心的国际热带医学网络,以及南京沦陷后,围绕在云南成立的抗疟委员会的国际网络。沈宇斌副教授着重对其中的南京热带医学网络进行了详细介绍。评议人马玺助理教授认为,报告中的“网络”意识对于联系、互动和去中心化的强调颇具意义,这与现有学术研究理路形成对话,为近代中国医学知识生成和重塑提供了新视角和新解释。

探讨“亚洲”——科学、知识与技术视野中的亚洲831 / 作者:刘晨阳1 / 帖子ID:128375


会议现场

第三场报告的主题是“天文与地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讲师仇振武进行了题为《灾难与现代性:19世纪印度西海岸船难与印度气象局的集权化进程》的报告,仇振武老师围绕1888年“瓦塔纳号”遭遇气旋的沉船事故,揭示了热带气旋活动的不确定性、底层民众的疾呼以及印度气象局的野心,共同促进了阿拉伯海气旋知识的生产,推动并彰显了英印当局气象管理体制的集权化进程。评议人沈宇斌副教授肯定了仇老师的研究对理解“气象现代性”的重大意义,并认为今后应继续加深对本土原始材料的发掘,结合自然科学知识将相关研究推广到亚洲史乃至全球殖民史的尺度。

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张楠的报告主题为《从天地毬到浑天仪》,她分析了欧洲的宇宙演示模型和知识术语,经由明清传教士和中国学者的不断解释、接受、修正和互动,在中国形成了一场宇宙肖像和理解之变。评议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胡劲茵认为,该研究抓住了相关天文术语及概念变迁的关键线索,体现了中欧两种知识体系间的会通过程,并就材料的选用与张楠副研究员开展了讨论。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蒋澈以《“达乌里亚”的鲜花:早期俄国博物学家对东北亚地理空间的生物景观想象史》为题进行报告,报告对展现18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的俄国博物学家不断用植物等自然景观重新界定位于外贝加尔南部地区“达乌里亚”,使得“达乌里亚”成为欧洲博物学中,跨越帝国视角的有效地理单元的过程。评议人聂清风助理教授从地理感知的“模糊性”角度出发,赞扬该研究细致展示了地理概念的流动性,以及帝国特性对这种流动性产生固化倾向时的张力。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副研究员王钊的报告以《帝乡嘉产:乾隆帝的东北博物情结》为题。他通过对乾隆的文学创造以及相关宫廷记录的分析,阐释了乾隆如何利用具有神圣满洲元素的东北物产,颂扬清帝国统治的稳固昌盛,并认为这是乾隆帝匠心独具的政治宣传手段。评议人蒋澈副教授肯定了该研究在史料和逻辑上的完整性,并就名物考证过程中满语与汉语的对应问题,及对研究中的博物学行为是不是成系列的国家活动与王钊副研究员进行了交流。

第四场报告的主题是“知识与器物”。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梦如博士以《“空同灵瓜”考》为主题进行报告,她深入考据了上清经文与六朝小说这两类文本中的道教名物“空同灵瓜”,指出“空同灵瓜”是道教混沌宇宙观的产物,原型为葫芦,并由此讨论了中国传统博物学如何将其蕴藏的多种传统知识与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知识接榫以及这一知识于士人群体之中如何书写与传播。评议人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洪绵绵肯定了研究考据的严谨性和思想性,并建议可以加强对灵瓜的“物质性”书写的考据与探索。同时,洪绵绵副教授也与张梦如博士就佛道宗教在地理阐释方面的竞争展开了探讨。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程方毅副教授的报告以《亚洲史中的游戏流动:以双陆为例》为主题,指出“双陆棋”既是20世纪被标准化后的策略游戏,也是中国史上流传已久且范围甚广的游戏,接着考察了欧亚大陆历史上曾经流行过各种版本的双陆棋游戏中体现的“中国性”与文化交融,报告进而得出结论:双陆这款游戏的历程既能够联结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还能够通过不同文化和文明中的双陆传播历程,增强这些人群对各自文化的认识。评议人张楠副研究员与程方毅副教授探讨了和其他游戏相比,双陆棋为何能如此大规模流动,以及双陆与六(陆)博游戏有无关联等议题。

来自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助理教授林素卉的报告主题是:《南洋汉巫音译的雏形──〈满勒加国译语〉系的辞典研究》,她的报告通过比较目前所存最早的汉巫(马来语)音译辞典《满勒加国译语》及清末《华夷通语》《马拉语粤音译义》和《正客音译义木来由话》等汉巫音译词典,及对比峇峇马来语和巴刹马来语来探讨汉巫语言交流时所采取的翻译策略,以讲述现代当地汉语方言及华语的传承脉络。同时,报告通过相关词典所录词条,描绘当时不同族群间的文化交流及政治氛围。评议人仇振武老师赞扬报告基于语言学考据的辞典研究,对理解马来西亚这一类多文化地区的重要作用,也认为报告补足了对明清时期马六甲王国的研究。仇振武老师与林素卉助理教授还就相关概念、史料进行了交流。

最后,会议召集人中山大学程方毅副教授对工作坊进行了总结。程方毅副教授首先指出了本次工作坊的要旨,从科学、知识和技术的视野出发,尝试以动物、植物、器物、地理、气象、疾病等主题突破以国家和民族为叙事框架和叙事单位的亚洲史。在这种视野下,流动、遭遇与互动成为各位与会学者论文所探讨的重要议题。而这也是我们在突破原有的研究视野和框架后所希望看到的。

在中山大学百年校庆之际,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将继续深化与国内外亚洲史研究者、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打造更具综合性的亚洲研究国际学术平台,基于学术传承,进一步推动新时代亚洲史学科的发展。

探讨“亚洲”——科学、知识与技术视野中的亚洲829 / 作者:刘晨阳1 / 帖子ID:128375


与会者合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2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