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14|回复: 0

科学“新”声|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11-14 13: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可以把心脏低温保存时间延长到24小时,给病人留出更多的时间窗口,那么就有可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这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值得用一生的时间为之努力和奋斗。”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饶伟,是一名深耕在低温生物医学领域的科学家,她所践行的科研之路,不仅蕴含着科学的严谨与冷静,更饱含着对生命的关怀与无限温情。

跨界科研,从暖通领域到生命科学

本科期间,饶伟就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专注于暖通空调领域的研究。面对纯物理且不可变的建筑环境,热爱挑战的她内心始终怀揣着对生命科学的向往与追求,希望能将自己的知识应用于更具生命力和动态变化的领域。

科学“新”声|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243 / 作者:mmhpwy662 / 帖子ID:128425


在学习过程中,饶伟接触到了低温生物医学这一全新的领域。她了解到,低温生物医学既包括利用低温技术孵化相应的医疗器械服务于临床,也包括研究低温下生物体的相应活动和作用的规律。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不再是冰冷的建筑环境,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生物体。

这种转变让饶伟看到了知识的无限可能,也让她找到了内心的热情所在。在博士期间,饶伟毅然决然地转变了研究方向,跨入了低温生物医学的大门。“低温学科大家可能觉得很高大上,但生活中很多场景都离不开它,从冷链物流到血液储存、试管婴儿,如果没有低温技术的支撑,都无从谈起。”饶伟说道。

科学“新”声|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747 / 作者:mmhpwy662 / 帖子ID:128425


但我国低温生物医学技术起步较晚,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还没有一台自己的低温治疗装备。如何打破氩氦刀在国内低温微创治疗领域的垄断地位,是饶伟所在团队迫切需要去做的事情。她决心打破这一僵局,为中国的低温治疗开辟新路径。

励精图治,引领低温治疗发展

液氮相较于氦气、氩气而言,不仅获取更方便,而且成本低廉。饶伟所在的低温生物医学团队大胆创新,以液氮作为制冷介质,在低温热疗的基础上,采用一根探针,将零下196度的低温流体和零上80度的高温流体进行灵活的自由切换。

“它既可以形成一个低温冰球的破坏,同时,它还有一个高温消融的功效。两者共同作用,会对人体的肿瘤组织产生更大的不可逆的损伤,破坏更加彻底。”饶伟介绍,这样的治疗模式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和疼痛感也会大大减小。

“从理论到落地实践,我们团队经过17年的努力。”饶伟介绍,目前,这套低温复合式治疗系统已经在全国300多家医院进行了临床实践,治疗了13000多例病人。不仅打破了国外氩氦刀在中国低温治疗市场的垄断地位,还将医疗设备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让更多的肿瘤患者受益。同时,饶伟团队还开发了冷热复合治疗的个性化手术规划系统,完成了第一例冷冻手术临床比对实验,为低温精准化治疗保驾护航。

科学“新”声|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589 / 作者:mmhpwy662 / 帖子ID:128425


永不止步,破局低温保存发展

在低温复合式治疗系统成功落地后,饶伟的目光转向国内心脏低温灌流仪器面临的难题。“如果心脏保存的时间能够延长,那么我们就可以确保绝大部分质量较好的心脏,它不会被废弃。”饶伟深知,实现器官长时间的低温保存,是摆在自己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为患者争取更多生存希望的关键所在。

低温保存机理的探索和技术的建立并非易事。在这个过程中,饶伟和她的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从机理的提出、仪器的设计,到生物组织本身的热质平衡建立,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艰辛。经过无数次的实验与优化,饶伟带领团队采用团队自研动态过冷灌注技术和装备,终于实现了模式动物心脏低温保存24小时后成功复跳和体内移植。

科学“新”声|饶伟:在低温生物医学中寻找生命“热度”940 / 作者:mmhpwy662 / 帖子ID:128425


谈及这一成果,饶伟的眼中闪烁着期待。“我就是想把这套装备做出来,实现这项技术从机理到样机再到临床应用,为医学事业提供有力支持。”(记者董小娴 蔡琳)

来源: 光明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22 17:5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