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0|回复: 0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24-11-18 21:4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613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131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煤炭,这种黑色的矿物,在人类历史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工业革命到现代科技,煤炭为人类提供了动力。
然而世界上最大的煤田——阿巴拉契亚煤田,它的储量之丰富、规模之庞大,至今让科学家们着迷。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32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长达1200公里、厚度可达1000米,这片煤田的资源甚至占全球煤炭储量的1/10。
为什么这片煤田的煤炭可以开采300多年仍未枯竭?其成因是否如许多人猜测的那样与远古植物有关?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25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资源奇迹

美国东部,绵延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之下,埋藏着地球馈赠的巨大宝藏,阿巴拉契亚煤田,这片被誉为“工业发动机”的资源之地,横跨九个州,面积高达18万平方公里。

长达1200公里的煤田从宾夕法尼亚州一直延伸到田纳西州,宽度在50到300公里之间不等。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14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煤田的煤层平均厚度达到500米,最厚的地方甚至突破了1000米——这是任何一个地质学家都无法忽视的惊人数据。

自18世纪中期开始,阿巴拉契亚煤田便开始为美国的工业革命贡献力量,300多年的开采历史并没有让这片煤田显得枯竭,反而是源源不断地供应着能源。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373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截至目前,这里的煤炭储量仍高达3000亿吨,占全球煤炭储量的十分之一,煤田内90%以上为优质烟煤,燃烧效率高,广泛用于发电、钢铁冶炼和化工生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瓦斯含量极低,这一特性让它成为世界上开采安全性最高的煤田之一。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500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与其他需要复杂瓦斯治理的煤田不同,这里的煤炭资源部分裸露地表,进一步降低了开采难度。
煤田附近分布着众多工业基地,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的匹兹堡,因其发达的钢铁工业而闻名,依赖煤田的能源供给,匹兹堡一度被称为“钢铁之都”。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95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阿巴拉契亚煤田不仅为美国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其能源供应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

在这里,铁路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运输系统高度发达,使得煤炭能够迅速运往全国乃至出口海外。
西弗吉尼亚州更是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著称,成为煤田的主要产煤区之一,每年的煤炭产量在全国总产量中占据重要位置。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94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然而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神奇之处不止于其资源的丰富和开采的便捷,它的形成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为何这片土地能够储存如此庞大的煤炭资源,是简单的地质作用,还是与远古时期的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9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远古植物与煤炭

揭开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形成奥秘,必须回到遥远的地质历史中,科学家们普遍认为,这片煤田的起源可追溯至石炭纪,距今约2.9亿至3.2亿年。
当时的地球,与我们今日所熟悉的模样截然不同,那是一个被茂密森林覆盖的世界,含氧量远高于今天,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甚至高达40%。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571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得以迅速生长,高大而繁茂的裸子植物、蕨类植物以及苔藓植物铺满了广袤的大地。
石炭纪时,阿巴拉契亚地区乃低洼的滨海沼泽之所在,其环境堪称煤炭形成的理想之境,为煤炭的孕育创造了绝佳条件。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491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生长的植物逐渐老化、死亡后沉积在水中,由于沼泽地缺乏充足的氧气,植物残骸没有完全分解,而是堆积形成了厚厚的有机物质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机物质被沉积物覆盖,逐渐被压缩、埋藏在地下,在这种高压、缺氧的环境中,这些植物残骸开始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和物理变化。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155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最初这些植物转化为泥炭,这是煤化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含水量高、燃烧率低,远不能称为“能源”。
随着地壳运动和沉积物的进一步堆积,泥炭被埋藏更深,压力和温度逐渐升高,泥炭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成分被挤出,碳含量逐渐提高,形成了褐煤。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463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褐煤继续受到地质变化的影响,经过更长时间的转化,最终成为高碳含量的烟煤和无烟煤。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煤层大部分是石炭纪时期形成的烟煤,这种煤炭不仅热值高,且杂质少,是一种优质能源。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68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里的煤层厚度之所以惊人,与当时的地质条件和气候变化密不可分。

石炭纪末期,全球气候逐渐干燥,海平面下降,使得滨海沼泽的沉积环境消失,大量植物被永久封存在沉积物中。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640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阿巴拉契亚煤田的地质构造也为煤炭的形成提供了独特的条件,这里的地层呈波状起伏,煤层与岩层相互叠加,形成了稳定而丰富的储煤区。

与此同时,地质运动为煤田创造了便利的开采条件,一些煤层因地壳抬升而暴露在地表,煤田的瓦斯含量也因为沉积环境的独特性而显著低于其他地区。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256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关于煤田形成的具体过程,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为何阿巴拉契亚地区的煤层储量如此惊人,这种独特的地质环境是否与其他因素有关?

更重要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其他大型煤田是否与阿巴拉契亚煤田共享相似的起源?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59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中国的煤田发展

提到全球最大的煤田之一,中国的神府东胜煤田毫无疑问是能源界的一颗明珠。
这片煤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与陕西省的交界处,总面积达22860平方公里,探明的煤炭储量高达2300亿吨,而总储量预估达到6700亿吨,是我国最大的煤田之一。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680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作为中国能源的“命脉”,神府东胜煤田不仅储量丰富,而且煤质优良,以无烟煤和烟煤为主,这样的资源不仅支撑着我国的工业发展,还承载着未来能源转型的希望。
神府东胜煤田的优势之一在于它的煤质,煤田中的煤炭具有高热值、低灰分、低硫的特点,是优质动力煤的代表。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60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这种煤炭不仅燃烧效率高,而且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特别适合作为发电和工业燃料,除此之外,煤田中的无烟煤更是生产洗涤煤和焦炭的理想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冶炼和化工领域。
与阿巴拉契亚煤田类似,神府东胜煤田的开采条件也相对优越,煤层埋藏较浅,部分区域的煤炭甚至暴露在地表,开采成本低,技术难度小。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454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过去,中国一些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曾诞生过一批所谓的“煤老板”,他们通过煤炭开采积累了巨额财富,但随之而来的乱采滥挖、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问题也十分突出。
为此国家近年来加大了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力度,将资源的开采权逐步收归国有,通过统一规划和管理,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250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在运输方面,神府东胜煤田也占据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京包铁路、包兰铁路和神黄铁路等运输干线贯穿煤田,使煤炭能够迅速运往全国各地。
这种高效的物流体系不仅保障了国内能源供应的稳定,也让神府东胜煤田的煤炭资源走向了世界,为我国的煤炭出口提供了强大支持。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603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尽管如此,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煤炭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

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煤炭的作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完全替代,如何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更高效、更环保地利用煤炭资源,是全球能源领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22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神府东胜煤田的开发模式为这种挑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开采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同时逐步优化能源结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与阿巴拉契亚煤田相比,神府东胜煤田的管理更加集中,资源利用更加科学,这种发展模式不仅有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也为全球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123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结语

从阿巴拉契亚煤田到神府东胜煤田,这些煤田是地球亿万年演化的产物,是自然给予人类的宝贵资源。

然而煤矿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类在利用它们的同时,更需要反思和创新,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章

中国煤炭学会《太阳石科普第2期:揭秘煤炭的形成,从植物到能源的神奇转变》的报道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579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贵州省能源局门户网站2022年5月23日《煤炭的形成原因》的报道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221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百度百科——《阿巴拉契亚煤田》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112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百度百科——《东胜煤田》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887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地球上“最大”煤田:厚达1千米,绵延上千公里,形成原因很意外796 / 作者:零度2017 / 帖子ID:128675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9 13:1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