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003|回复: 0

[天下杂谈] 美国的太空霸权主义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2-7-24 2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7月18日,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一项法案,敦促白宫规划执行明年开启的财政削减计划。然而,美国国防部长莱昂·帕内塔却宣称,尽管全面削减了国防预算,但太空方面的投入仍将持续增加。显然,在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团队看来,太空力量仍为国防力量的重中之重。

进攻性太空战略难以为继

早在2006年,深陷伊拉克战争及阿富汗战争泥潭的小布什政府就公布了《美国国家太空政策》战略报告。该报告强调美国享有空间绝对自由行动权,有权不让“敌国”进入空间,支持美国在月球、火星以及以外的探测活动,以及为提高空间能力而部署空间武器,拒绝签署任何限制美国空间发展的国际协议。

在小布什政府太空政策的影响下,俄罗斯、欧盟、日本及印度等国纷纷开展了自己的空间计划,并进行太空武器的研发,轰轰烈烈的太空军备竞赛呈一触即发之势。

小布什政府这种打有单边主义、进攻性和冒险性烙印的太空政策,无疑有助于美国夺取未来军事较量的制高点,保障美国的绝对太空优势。但是,这种战略也存在巨大的隐患:其一,太空探测全面开花,经济不堪重负。特别是重返月球计划等不仅耗资巨大,且其中研究载人飞船的“星座工程”也远远落后于预期。为此,美国航空航天局需要大幅增加预算,而这将严重影响其他项目的正常推进,引发连锁反应。其二,进攻性的太空宣言刺激了全球太空武器化的加快,如果爆发太空战,必将产生大量的太空碎片,侵占稀缺宝贵的轨道资源,损坏更多的航天器。正如美国航空航天局资深研究员唐纳德·凯斯勒所警告的那样,“太空碎片将产生‘雪崩效应’,当轨道上的太空碎片达到一定密度后,每次撞击将产生更多碎片。这意味着轨道将被各种危险的太空碎片所‘封锁’,地球将再次被拉回没有航天的时代。”

在2008年美国遭遇金融危机风暴打击后,小布什政府的太空政策难以为继,迫切需要改变。随后,2010年6 月28 日,继任总统奥巴马颁布了新版《美国国家太空政策》战略报告,在保障美国绝对空间优势的前提下,为适应不断削减的国防经费,该报告调整了美国太空战略。就总体而言,其太空战略从小布什政府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转变为以开发低成本太空项目提高太空资产的生存能力,依靠小型私人企业和同盟力量的防守态势,并通过制造舆论、限制技术等各种手段,保持其在太空的领先地位。

“快速响应空间”计划重获青睐

2011年2月4日,美国发布的《国家安全与太空战略》报告,将空间态势感知和基础性情报作为优先发展任务,要求能提高发展、采购、生产、操作及维持太空的能力,从而向各种类型的用户提供及时而准确的太空服务。为此,奥巴马政府开始积极推进“快速响应空间”(ORS)计划,从技术发展和项目制定上,围绕上述首要任务部署计划,并大力削减成本。

“快速响应空间”计划,旨在能于几天或几小时内把卫星发射入轨,或实现空间系统快速修复,主要由小型运载器、小卫星平台、机动快速发射设备等组成。小型运载器以低成本运载器为主,以满足低成本、长期贮存以及快速响应和发射的需要;小卫星平台主要发展能支持多种载荷的通用化、标准化战术平台。快速响应空间技术将大大减少卫星发射系统、小卫星平台和运营设备的研制成本和周期,能够快速实现卫星发射等任务。

早在2007年5月,美国国防部就在卡特兰空军基地设立了“快速响应空间”计划联合办公室,以加快推进快速响应空间进程,并相继启动实施了以猎鹰(FALCON)为代表的快速响应运载器、以战术卫星(TacSat)为代表的快速响应航天器等重要项目。后续又提出了即插即用(Plug-and-Play)卫星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快速响应装备卫星。同时着眼于2030年快速响应空间技术的发展,在当前计划和技术基础上,提出了F6分离模块航天器验证项目。

奥巴马政府执政后,在提出全面禁止太空武器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上述太空快速响应能力的发展。具体而言,奥巴马在其国家空间政策中指出,“‘快速响应空间计划’以低成本、更灵活的方式使美国空间系统更加牢固化且不易受攻击,这是保护美国空间资产的有效手段。”奥巴马的讲话突出表明了“快速响应空间计划”在美国政治和经济中战略地位的提升。

与此同时,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提出并开始执行的配套计划——“快速、灵活、自由飞行和模块化航天器”计划(F6计划)——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也得到了重视。

F6计划将传统的整体式航天器分解为可组合的分离模块,各分离模块可以快速批量制造和独立发射,在轨运行时通过无线数据连接和无线能量传输,构成一个功能完整的虚拟航天器系统。该系统具备体系重构和功能再定义的能力,能够实现在轨故障修复、功能更换和扩展。这种方式提高了系统执行任务的范围和能力,并降低了费用和风险。模块化航天器无线连接和松散结构能够大大降低系统被摧毁的概率,即使部分模块销毁,也可以通过模块更换的方式快速廉价地进行补充和系统恢复,从而提高空间攻防对抗中的存活能力。模块航天器的批量生产、分离发射入轨和自主组网技术能够大大降低航天器从研制到投入使用的周期和成本,从而大大提高空间任务响应能力。

上述这些新型航天器技术成本低、周期快、技术难度适中的特点,也为小型私营企业进入航天领域提供了契机。

“小企业”助推“大航天”

为了降低国防成本,奥巴马政府充分利用商业卫星资源,并积极鼓励小型私营企业进入军事航天领域参与竞争。

例如,当前美国国防部一半以上的卫星通信能力都依靠商业卫星实现。在未来10年内,鉴于军方对通信能力的需求将是目前20千兆每秒的三倍,在国防经费削减的情况下,美国国防部正考虑进一步加强与私营公司的合作。在紧急情况时,军方只需支付一笔费用即可购买商业卫星的优先使用权,或在商业卫星上增加军用载荷。如加载红外敏感器以探测全球弹道导弹发射情况。如果将这些军用敏感器搭载到商用卫星上,军方成本将大大降低。这种“寄生载荷”的方式,也将降低商用卫星公司的成本,受到商业卫星公司的欢迎。

此外,在“快速响应空间计划”和F6计划中,多家小型私营企业也得到了项目合同,并受到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技术援助。如“快速响应空间计划”中制造运载火箭猎鹰-1(Falcon-1)和猎鹰-9(Falcon-9)的空间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在今年5月22日,用猎鹰-9将其公司制造的龙飞船顺利送上太空,并与国际空间站成功交会对接。类似于空间探索技术公司等小型私营公司参与竞争,有效打破了由联合发射联盟(ULA)等大公司形成的垄断局面,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升技术能力形成了良性竞争环境。

当然,随着私营企业同美国军方交互的深入,必然会遇到敏感技术转移的问题。对此,在选择合作的企业或是合作国际盟友方面,奥巴马政府已经做了一系列的要求和限制。

“太空行动准则”言不由衷

面对新的形势,奥巴马政府也开始通过制造舆论以建立太空准入规范,维持其空间霸权。奥巴马政府不再强硬地突出“国家安全”,开始着重强调所有太空国家的所谓“责任”问题。如在2010年的《美国国家太空政策》战略报告的引言中提到,“每个国家都有使用和开发太空的权力,但在使用这个权力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美国号召所有国家共同采取负责任的太空行动,确保太空的‘可持续’利用。”另在2011年的《国家安全空间政策》中也指出,“美国将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全球太空行动准则的确立和发展。”

虽然奥巴马政府宣称“太空自由”,但其所谓“负责任太空行为”的相关定义显示,其所指的“太空自由”不过是为了确保美国太空霸主地位的幌子。因为,准则的制定以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为中心,只是其独占太空资源制造舆论的工具而已。

总之,奥巴马政府“转攻为守”的太空战略,大力倚重低成本航天项目、私营企业和国际合作来降低军事太空成本,并积极推动建立“负责任太空行为”的所谓准则,依然旨在谋取未来太空霸主地位,未来太空军备竞赛前景仍旧不容乐观。

相比之下,虽然经过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中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项目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中国已经反复强调,无论是发展载人飞船还是空间站,都是以和平探索及和平利用太空、服务社会发展、造福人类为长远目标。太空作为独立于各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公共领域,中国一直主张所有国家都有平等利用的权力,这些权力理应受到尊重。(陈海萍石海明曾华锋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4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