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279|回复: 0
收起左侧

从上古年代到20世纪:中国天文学史年表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2-8-10 23: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前40世纪
" 已有天文定向知识,在西安半坡遗址中的房基门朝南,墓葬有一定取向。仰韶文化出土文物中,人面鱼纹和蟾蜍图案可能分别表示当时对太阳和月亮周日运动的认识。
" 郑州大河村出土的太阳纹陶片,其复原钵饰有12个太阳,可能已将黄道带分成12宫,也可能是一年分成12个月的意思。
" 已看到太阳表面上的黑子。陕西华县属庙底沟型文化的一只彩陶上有鸟驼日图,《春秋纬元命苞》有“日中有三足鸟”。的记载,都是太阳黑子的记事。

公元前30世纪
" 已用观测日出正东定春分日,并在该日举行宾祭祭祀日出,山东莒县陵阳河出土的含陶文的陶尊,就是祭祀日出的礼器。《尚书.尧典》有“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记载,《山海经》中有六座日出之山的记载,而陶文正是太阳出山之意。
" 已认识北斗七星,有专门观测它的官员。河南濮阳西水坡一远古墓墓主头顶上方有用蚌壳摆塑成的北斗七星。《国语.楚语》有“命南正重司天以后神。的记载。北正黎也叫火正,观测南天大火星;南正重观测北天北斗以后时节。
" 已将包含大火(心宿二)的一部份星空看成一条龙,将包含参宿的一部份星空看破一只虎,濮阳古墓中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墓主人后方用蚌壳摆塑着一条龙,左方摆设着一只虎。上有北斗可知龙虎为天象,是四象星空划分的最初形态。

公元前24世纪至前20世纪
" 进入观象授时时代。《尚书.尧典》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第三组岩画有银河和鸟星。

公元前20世纪
" 有专门观测大火的官员,用火的位置决定季节。《左传。襄公九年》有“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邱,祀大火,而火纪时焉。”

公元前20世纪至前17世纪
" 相传为物候天象历时代,《夏小正》写成于西周或春秋时期,据说所记为夏代历法。其中按月记有中星,斗柄指向和物候。有研究者认为它是十月太阳历。

公元前17世纪
"        以北斗斗柄指向决定季节,《鸱冠子》记有:“斗栖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        已注意观测日食,并将日食看成与王事有关的天象。《尚书.胤征》篇记羲和沉缅于酒不知日食发生,成为最早被杀的天文官。有人推算此次日后在公元前2137年。

公元前17世纪至前11世纪
"        甲骨文记事的卜辞有许多关于日食的内容。早在武丁时期就有“贞︰日有食?”卜辞,有一条卜辞是:“壬子卜,贞:日韶于甲寅?”问两天后会不会日食?反映有预测日食的要求。

公元前11世纪
"        已有多次记录月食,甲骨卜辞中有许多月食记事,反映殷商时代用异常天象占卜。除日月食外,还有关于新星、行星、彗星的卜辞。
"        已使用过阴阳历,平年有12个太阴月,闰年年终加13月为闰月。甲骨文中十三月的卜辞证明使用过年终置闰方法;殷代后期可能已经有了几个特定节气的知识,发现月份与他们掌握的节气不合时,临时加入闰月,有了不规则年中置闰法。甲骨卜辞中“冬八月”、“冬六月”、“冬五月”、“多八月”的“冬”、“多”都是“终”,即“后”,是“闰”之意。
"        殷代已使用干支记日,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组合成六十进制的连续记日法;每日的白天称日,夜称夕,白昼又分成旦、朝、食、咩、昃、小采、昏等七段。

公元前8世纪
"        每月按月相至少分为上半月与下半月。西周金文中分别用既生霸、既死霸称呼,周王有告朔的祭祀,在朔日举行《诗经》有“朔日辛卯”句,证明当时已能确定朔日。
"        西周时代已使用圭表,《周礼.春官》有“土圭,….以致四时日月”。《诗经》有记公刘“既景乃冈”,即用立表测影法定疆界。
"        西周豳地使用的历法基本上与《夏小正》所记历法相同,《诗.豳风.七月》所记天象与物候与《夏小正》较一致。
"        西周时代已使用漏壶计量时间,《周礼.夏官》记“挈壶氏….悬壶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他“掌挈壶以令军井”。《诗经》有说织女星“终日七襄”诗句,星在地平上七个时辰是使用十二辰记时的反映。
"        西周时期有最早的日期确切的日食记录,《诗.十月之交》“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诗.柏舟》“日居月诸,胡选而微”都是有关日食的诗句。日食是古时用于星占的最受注意的天象。
"        西周末,星占已有程序,《周礼》记保章氏职责“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古凶”。出现将于象抽象成卦数的周易八卦,阳爻表示日月星涵3,阴爻表示水陆涵 2,三阳爻干卦三涵3.3为9,三阴爻坤卦涵2.3,用以占筮。
"        西周末出现周天分十二次,用以计年,周天分二十八宿,用以决定日月五是之位置。《周礼.春官》记“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
"        西周时代天文知识有一种民间相互传习的普及教育,观象授时在民间广泛应用。《诗.定之方中》有“定之看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是工匠建房季节的选择和测日影定方向的方法﹔《诗.渐渐之石》有“月离于毕,彼滂沱矣”,是戍边士卒看雨季的方法。其它例子还有很多。
"        西周时代记录了金星,《诗经》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诗句;当时还将黄赤道带一周天星空分成四维,分别用龙、虎、朱雀、玄武四象表示。《诗经》中有龙旗、旐(龟蛇即玄武)、商(朱雀及隼)等仪仗。

公元前720年至前481年
"        鲁隐公三年至鲁哀公十四年,《春秋》中记日食37次,据研究其中32次是可靠的。《春秋》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的时候,天就会用日食或其它异常天象以及灾害谴告,天象纳入天人体系,天象观测纳入政治生活。
"        春秋战国时期,天象观测纳入五行体系。岁星(木星),东方、苍龙、青白等属木;荧惑(火星)、南方、朱雀,红色等属火;镇星(土星)、中央、黄龙、黄色属土;太白(金星)、西方、白虎、白色属金;辰星(水星)、北方、玄武、黑色属水,建立了中国星占星体系,极为重视异常天象出现的时间和位置。

公元前687年
"        鲁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春秋》的这条记事是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644年
"        鲁僖公十六年春,“陨石于宋,五,陨星也”,是最早的陨石记录,记有时间、地点、数量、性质。

公元前613年
"        “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见于《左传.鲁文公十四年》,所记的是哈雷彗星,是关于该彗是的最早记录。

公元前433年
"        二十八宿和四象的配合已是常识。湖北随县发掘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只漆箱,箱盖上中为斗字,斗周围是二十八宿名称,再向外一侧为青龙,另一侧为白虎。已位于用具装饰。

公元前350年
"        齐国甘德着《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石申着《天文》八卷,原书已佚,但其中有的内容为后人所引用。由引文看。他们发现了金星和火星有逆行;石申还编制了一百多颗星的赤道坐标的星表。《开元占经》中就有许多引文。
"        春秋时期使用过古四分历,公元前655年至前522年的133年中,设置过49个闰月,可知当时采用19年7闰法。其年长以365.25日计算,可算出朔望月长为29又499/900日,由于它比平均朔望月29.5日大,就会出现连大月。这一点已为《春秋》、《左传》记载证实。

公元前480年
"        经过测量定冬至点在牵牛初度、立春在营室五度。战国时期实行过黄帝、颛顼、夏、殷、周、鲁等六种历法。历名托古。各历的岁首与冬至日之间的日数互有区别: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岁首的称“周正”,冬至后一个月为岁首的称“殷正”,冬至后两个月为岁首的称“夏正”。其年长均为365.25日。
"        战国时尸佼(约公元前390~前330年)的“天左舒而起牵牛,地右辟而起毕昴”含朴素的地动说,用相对转动解释周日视运动,并提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公元前239年
"        《吕氏春秋》一书写成,其中《十二纪》中描述了一年中与五适相遇的天象,气象、物象,由此而定“政令之所行”,是春秋战国时代天命观的集成,并以《月令》收入儒家经典《礼记》。该书中列出后世通用的二十八宿名称。
"        《舜书》所记“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的话,千古两解,莫衷一是。有认为璇玑玉衡指北斗星名的,有认为指战国或战国以前出现的初始浑仪的。由于魏国石申记有一百多颗星的位置,是当时有某种赤道式测角仪器的证据,所以璇玑玉衡为浑仪前身是有可能的。

公元前219年
"        秦始皇为统一岭南开凿了灵渠。工程中使用了原始经纬仪—石制水平方位仪。实物遗存于今广西兴安县。该仪器可用基准方位控制筑坝走向;可放置水平控制坝体高度。它是我国最早的工程实用天文测量仪。

公元前165年
"        我国天文学家就发明并使用了一种五星候占仪,实物遗存可在安徽博物馆见到,是在安徽阜阳出土的。它由两盘构成,上盘边缘的小坑中可报置不同颜色的球或棍表示行星,按下盘所示二十八宿刻度放置好后,便可显示五星动态,并可取得数值结果。它是浑象出现前演示、计算行星运行和作占的仪器。

公元前168年
"        我国已将彗星按彗头,彗尾的形态予以分类,并分别命名。实物遗存见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彗星图。图中绘有29种彗星形态,是世界上最早的彗星形态图。
"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帛书,记有木、土、金三大行星七十年间的位置,时间从公元前246~公元前177年,会合周期准确。反映出当时有比较准确的赤道式测角仪器,并将测量结果演示于五星候占仪上。

公元前193年
"        汉惠帝二年有“天开东北,广十余丈。”的极光记事,载于《汉书.天文志》。

公元前二世纪
"        司马迁总结汉代以前的天文学成就,写成《史记.天官书》。前者建立了由五官二十八宿组成的我国第一个完整的星官体系,同时还建立了司马氏星占体系;后者是历法史和历法。开创了天文学写入国史的先河。

公元前130年
"        《淮南子.天文训》写成。二十四节气名称最早就见于该书,书中还提出宇宙生于混沌“太始”,后清气上升为天,浊气凝而为地。

公元前二世纪
"        《周髀算经》成为学习天文数学的名著,该书有些部份写成于秦汉以前,到汉代成为盖天说的代表作,并对盖天说作了数量计算。书中还有分数、等差级数的算法和勾股定理。
"        汉初沿用秦代使用的《颛顼历》,山东临沂银雀山出土的元光历谱(公元前 134年)提供了证据。

公元前134年
"        汉武帝元光六年客星见于房,是世界上第一个有确切时间和位置的新星记录,载于《汉书.天文志》。伊巴谷在西方也观测了它,但见星时间及位置记录不详。

公元前104年前后
"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受诏改历,实际颁用的是由唐都、邓平、落下闳等人创编的《太初历》。该历定回归年长365又385/1539日,朔望月长29又43/81日,是我国第一部体例为后世所宗的完整的历法。
"        参加太初历实测工作的落下闳制成浑仪,是我国文字记载由最早提到的浑仪。《史记索隐》引《益部耆旧传》有落下闳“于地中转浑天”的但载。它可能是由璇玑发展成的测量天体赤道坐标的仪器。
"        两汉时期制成了可以演示天象并配合浑仪用于观测的新仪器—浑象,制作人是大司农耿寿昌。杨雄的《法言.重黎》中有“或问浑天,日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
"        西汉时期使用漏壶计时,现存有两汉漏壶三件。西汉末年,桓谭发现温度变化影响刻壶的准确性。在《桓子新论》中提出用晷影、中星校准漏壶的措施。
"        西汉末刘歆着《三统历谱》,据《汉书.律历志》,它的内容有造历理论、节气,朔望、月食、五星、二十八宿入宿度等;刘歆用五行理论使星占系统化,提出异常天象均应入占,更加重视特殊天象记事。

公元前28年
"        汉成帝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有太阳黑子的最早记事。《汉书.五行志》记“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        西汉末至东汉出现的纬书由有朴素的地动说,《尚书纬.考灵曜》有“地恒动不止,而人不觉,譬如人在大舟中闭牖而座,舟行而人不觉也”。《春秋纬.元命苞》有“天左旋,地右动”。





公元103年
"        东汉永元十五年,贾逵创制出黄道铜仪,实测中发现了月亮运动不均匀,在《论历》中费逵称之为月行有迟疾,他还发现冬至点已由过去的牵牛初度移到斗21度,走到发现岁差的边缘。
"        东汉哲学家王充(公元27~约 97年)着《论衡》,驳斥天人感应说,并解释日食成因为“彼见日食常于晦朔,晦朔月与日合故得食之”,还提出“天去人高远,其气茫苍无端末”的早期宣夜说。
"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制成水运浑象。他的《浑天仪图注》是浑天说的代表作,也是制造浑仪和浑象的理论根据。他写的《灵宪》是重要的天文著作,阐述了阴阳五行与天象的关系;他认识到月食是月入地影所致,流星至地是陨石;天体“远天则速,近天则迟”,是对五星运动不均匀的科学解释。他统计的恒星数超过前人,测得许多天文数据,如测得日、月角径均为半度,黄赤交角是24度。
"        东汉郗萌记先师所传宣夜说,认为宇宙无限,日、月、星辰自然浮生虚空之中,“其行其止,皆须气焉”,记于《晋书.天文志》内。


公元185年
"        12月7日,汉灵帝中平二年十月癸亥记下的客星,是世界上最早的超新星记事,《后汉书.天文志》有“客星出南门中,大如半筵,五色喜怒,稍小,至后年六月消”。

公元206年
"        汉献帝安十一年,刘洪编制了-部创新的《干象历》,第一次将月亮的运动不均匀性引入历法。他实测得到近点月的周期,并测出近地点大约经九年多移动一周。由于他计算每天月亮的实行度数,从而使历法中朔望相交食的计算精度得到提高。

公元220~280年间
"        三国时期吴国的陆绩、王蕃、葛衡都制成过浑象。陆绩取“浑天如鸡子”而造成卵形;王蕃继承张衡浑象但缩小了尺寸;葛衡的浑天象地平造在球内,反映出浑天说流行于当时。

公元237年
"        魏国杨伟在《景初历》中首次提出食限的问题,并提出计算食分的方法,提高了对日月交食的认识。

公元300年左右
"        先后担任过吴、西晋,东晋三朝太史令的陈卓,提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完整的星官体系,比司马迁的星官体系增加了星数,并且强调区分了甘、石、巫三派的星官,建立了有283个星官,1464颗星的新体系,写了注占赞,分天区绘出星图。他写的《玄象诗》在敦煌P3589号残卷中发现,是一首写新体系星官的诗,藏法国国立博物馆。

公元330年前后
"        东晋虞喜从冬至点的移动总结出︰一周天与太阳移动一周的度数不相等,得出“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结论,求得岁差积五十年差一度,发现了岁差。

公元421年
"        北魏鲜卑族天文学家斛兰造出一架铁浑仪,留下制仪形制,使用了二百多年。该仪底座铸有十字水槽水平,是水平用于置平仪器的最早记录。

公元436和440年
"        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钱乐之,制成使用陈卓星官体系的浑天象,以朱、黑、白三色区别甘、石、巫三家星。它实质上是一种将地平放在缕空天球内的天球仪。

公元443年
"        南朝何承天创《元嘉历》,首次提出使用定朔法的建议,并提出一种叫调日法的数值计算方法,调整分子分母数值,以便得到接近实测年、月长度的历法采用值。

公元462年
"        南朝祖冲之制《大明历》为第一次把岁差引入历法计算。

公元五世纪
"        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称漏。该漏应用虹吸原理,用“渴鸟”将水导入相当于称盘的仪器中,漏水一升,称重一斤,表示时间过了一刻,并可按漏入水的重量,经称重而得到刻的小数,方便准确。

公元六世纪前后
"        齐张子信在海岛观测三十年,发现太阳及五星运动的不均匀性。太阳视运动春分后慢,秋分后快,他的发现大大推动了隋唐时代历法的发展。

公元六世纪末七世纪初
"        隋朝耿询、字文恺制成称水漏
"        庾季才和周玟综合多家星图,绘出陈阜以来一幅较完备的星图,着成《灵台秘苑》一书。

公元604年
"        隋代刘焯制《皇极历》提出改平朔法为定朔法,创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并引入历法计算,确定岁差为75年相差1度,较接近真值。

公元610年
"        张胄玄所编的《大业历》用于隋代,该历五星会合周期达到很高的精确度,其中金星为583.922日,与今测值相同。

公元619年
"        唐初的付仁钧在《戌寅元历》中首次采用了定朔法。该历五星会合周期也非常准确。公元645年因出现连续四个大月又改回到平朔法。

公元633年前后
"        唐李淳风造出浑天黄道仪,由于增加黄道与白道环,成为空前复杂的浑仪。
"        李淳风制《麟德历》,着《晋书.天文志》、〈隋书天文志》是后世撰写天文志的范本。他撰写一部天文星占名著《乙巳占》,将星占与唐代政区划分联系系起来。
"        唐代留传至今的珍贵星图有两卷,一卷现藏英国图书馆(S3326号),另一卷在敦煌文化馆(写经类58号)。前者按月分画十二份横图和一幅拱极图,后者是紫微垣图。两图均以三种颜色区分三家星,受陈卓星官体系的影响。
"        唐王希明(号丹元子)作步天歌,是一首认星诗歌,不仅为灵台观测人员使用,也流传民间,在古代天文普及上起了重要作用。步天歌的重要性在于建立了历史上策三个系统的星官体系,以三垣二十八宿的划分为特点,是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星官体系。

公元641年
"        唐太宗应允宗女文成公主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此举也促进了西藏天文历法的交流。

公元723年
"        一行造黄道游仪,作了大量恒星的测量,可以看出因岁差影响与前人测量结果的不同。

公元725年
"        一行与梁令瓒等造出水运浑象,比张衡所造又进一步,逢刻遇辰均有木人击鼓敲钟报时。

公元725年
"        一行为造大衍历,领导了北至铁勒(今乌兰巴托西南喀拉和林遗址附近),南到交州(今越南中部)十三个测点的日影和极高测量,其中在河南的四个测点还丈量了距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大地测量,实测推翻了“日影千里差一寸“的传统说法,用其测量结果,可计算出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

公元727年
"        一行的《大衍历》完成,并着成《大衍历议》、《大衍历述》。大衍历采用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在交食计算上大有进步。一行还试图用“易”学阐述历理,虽不成功却有很大影响。

公元729年
"        印裔天文学家瞿县悉达编撰成有120卷的《开元占经》,是一部编辑很好的古代天文星占资料大全,许多珍贵资料是靠这部书才得以保存至今的。书中还翻译了印度九执历,节录了一些历法的数据。

公元八世纪末九世纪初
"        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作《天对》,回答屈原的《天问》,有宇宙无限和宇宙由元气和混沌中创生的观点。

公元780~783年间
"        唐代历算家曹土劳制《符天历》,最早提出废除上元积年的革新。

公元822~892年间
"        唐朝颁用了徐昂造的《宣明历》该历定日食有时差、气差和刻差等三差,近点月、交点月准确到小数第五位。该历曾东传日本,在日本行用了近800年。

公元十世纪
"        五代时期,随着天文知识的普及与提高,墓室星图由唐代多是表意性星图而发展到使用位置较准的星图。卒于公元942年的吴越国文穆王钱元瓘墓室星图在杭州出土,提供了证据。

公元979年
"        宋太平兴国四年,张思训造出以水银为动力流体的水运浑象。

公元995年
"        宋道元年十二月,韩显符制成至道铜浑仪。

公元1006年
"        宋景德三年四月二日,“见大星,色黄,出库楼东、骑官西,渐渐光明,测在氐三度”,《宋会要》所记是豺狼座爆发的超新星,今为电波源。

公元1010年
"        韩显符又制成一台铜候仪,用于教学,置龙图阁。

公元1030年
"        宋天圣八年,燕肃发明分水壶并将其用于制造莲花漏。由于末级漏壶由水位恒定而提高了计时精度。

公元1051年
"        宋皇佑三年十二月,舒易简等铸造出黄道浑仪。

公元1054年
"        宋至和元年五月已丑,“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嘉佑元年三月(公元1056年)“客星没”。宋史所记为金牛座超新星,该星遗迹今为蟹状星云,其中心又发现了中子星。

公元1074年
"        宋熙宁七年,沈括上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并与皇甫愈等合作制成熙宁浑仪。沈括晚年将其研究成果写成《梦溪笔谈》。

公元1089年
"        宋元佑四年,苏颂、韩公廉等设计制成了水运仪象台。集测时、守时、报时于千一仪,是水力机械钟表,转仪钟和天文台活动屋顶的鼻祖。

公元1180年
"        金大定二十年,金国颁行赵知微的《重修大明历》。该历制成于公元1175年,所用天文常数比较准确,第一次在历法中使用等间距三次内插法。该历重修的是1137年杨级造的金国天会十五年的大明历,内容与祖冲之大明历不相同。

公元1092年
"        苏颂着《新仪象法要》一书,不仅详述水运仪象台,还绘有全天星图五幅及六十多幅机械设计图。是宋代重要的科学著作。
"        北宋朱或着《萍洲可谈》,其中记述了航海天文知识,如“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

公元1162年
"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太史局测候用浑仪造成。南宋太史局建在杭州吴山。据《数书九章》当时天文台高达十二丈,最上层面积有5丈. 7丈。
"        宋代多次进行大规模恒星位置测量,其中景佑、皇佑、元丰年间的观测留下了测量结果,是研究中国古代恒星测量的重要资料。

公元1190年
"        黄裳绘图、1247年王致远刻石而成的宋代石刻星图现存苏州博物馆,反映了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恒星的测量结果。与苏颂星图一样是位置比较准确的科学星图。

公元1199年
"        南宋庆元五年后忠辅造《统天历》,此历有观测基础,开始编历的1193年太史局有三台浑仪。该历定回归年长为365.2425日,与今公历相同,但早三百多年。他还发现年长古大而今小。
"        宋代编纂的大型类书如《太平御览》、《文献通考》、《通志》、《玉海》等,收有大量天象观测记录。

公元1181年
"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六月,金国记“客星见于华盖,凡百五十有六日灭”。《金史.天文》的这条记事是仙后座超新星爆发。

公元1220年
"        元太祖十五年,耶律楚材进《西征庚午元历》,最早提出里差之法,是地理经度的概念。

公元1267年
"        元至元四年,扎马鲁丁进《万年历》,并进献出七种阿拉伯天文仪器,有浑天仪、方位仪、晷影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和星盘等。1271年建上都回回司天台,扎马鲁丁任台长。

公元十三世纪中叶
"        中国一些天文学者曾为中亚伊儿汗国编《伊儿汗天文表》效力,其中有屠密迟、李大迟、倪克孙、傅岩卿、爱薛(均为译音)等。

公元1276年
"        至元十三年,郭守敬等制成天文仪器十三件,其中商简仪、仰仪、高表、窥几、景符、正方案等都是重大的发明创造,新仪器装备了元大都天文台,该台遗址离今北京古观象台不远。

公元1279年
"        郭守敬领导了分布有27个测点的全国天文大地测量,测极高、交食时分、节气早晚、昼夜长短等内容,为编《授时历》积累了数据。

公元1276年
"        郭守敬等作了大量恒星位置的测量工作,部分测量结果收于明抄本《天文汇钞》的“三垣列舍入宿去极集”中。可视为郭守敬星表。

公元1280年
"        王恂、郭守敬、许衡等人造《授时历》,为制此历而进行了多年实测,多次应用等间距三次内插法,创招差法、弧矢割圆术等新的数学方法,摒弃上元积年,论述历理,是我国历史上报为精密的一部历法,实际行用达364年。

公元1355年
"        至正十五年,元江浙行省左丞相达识帖睦迩重建南宋吴山天文台。后因元末战乱未果。
"        藏族学者布赖、仁坎珠(公元1290~1346年)着论述天象观测的专著《贤者能喜》。

公元1364年
"        朱元璋称吴王,召刘基造需戊寅大统历,实系授时历改名。

公元1384年
"        明洪武十七年,元统将大统历历元由原授时历的1281年改到1384年。
"        明朝在南京鸡鸣山建观象台,将元大都(今北京)天文台古仪迁到南京使用。

公元1437年
"        明迁都北京后,在齐化门城墙上建立观象台,复制了元代遗留下来的浑仪、简仪置于台上。
"        明初司天台内设回回科,成员多来自元上都天文台,他们出的《明译天文书》是译自阿拉伯的回回历书,译者中有李羽、吴伯宗等。

公元1465~1487年间
"        贝琳又译出《七政推步》,介绍回回历的推算方法。

公元1405~1483年间
"        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航行中使用天文定向和定位的航海图载于明茅元仪编《武备志》内,叫过洋牵星图。
"        明代董谷着《豢龙子》,提出就某一天体系统而言,它有生有灭;就无限多天体系统而言,就说不出它的开端的哲学思想。
"        明人沈德符着《野获篇》,记载“国初学天文有所禁︰习历者遣成,造历者殊死”,道出明代天文学发展停滞倒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1608年
"        邢云路的《戊申立春考证》中,记他测得的回归年长为365.242190日,仅差0.000027日。他着的《古今律历考》中有行星运动受太阳牵引的思想。
"        明末苏州孙云球自已制成光学望远镜,据《苏州府志》,他从虎丘视苏州城内如现眼前。

公元1572年
"        隆庆六年十月,客星见东北方,出阁道旁,壁宿度,历十九日。这条记载比第谷的观测早三天,是仙后座超新星爆发。

公元1604年
"        万历三十二年九月,客星见尾分,一更时出西南方,三十三年二月始灭。第谷也观测了蛇夫座的这颗超新星,与明代记载的同一天观测到。

公元1582年
"        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著作由李之藻笔录,着有《浑盖通天图说》、《经天该》、《乾坤体义》等。从万历年间不断有传教士来华起,西方天文学知识逐渐传向中国。

公元1606年
"        意大利传教士熊三拔来华,着有《简平仪说》、《表度说》。

公元1610年
"        葡萄牙传教士阳玛诺来华,着有《天问略》。

公元1622年
"        德国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来华,与明人李祖白译有《远镜说》,反映了西学东渐的部分情况。

公元1529年
"        明崇祯二年,因旧历日食屡屡不验,诏命徐光启等人编造新历,参加制历的外国传教士有龙华民、邓玉函、汤若望、罗雅谷等人。他们想“熔彼方之材质,入大统之模型”制定新历。历经五年多完成的有137卷之多的《崇祯历书》却完全不同于大统历的模式,而是建立在第谷宇宙体系基础上的欧洲天文学体系,反映了中国天文学向西方天文学体系的过渡。此历因守旧派的反对在明代始终未能行用。

公元1643年
"        方以智着《物理小识》,其中写道波兰籍传教士慕尼阁曾第一次向中国学者透露过哥白尼日心地动说。因不敢公开加之未作详细说明而几乎无人如晓。

公元1644年5月
"        清兵进入北京。汤若望以历局首脑身份请降,并将《祟祯历书》删成103卷以《西洋新法历书》之名进献。使外国传教士第一次进入钦天监,也使西方天文学体系得到了官方的承认。

公元1644年
"        清颁行了依西洋新法历书推算而成的民用历书《时宪历》,首次在民用历中改平气为定气。

公元1669年
"        在钦天监的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奉旨铸造新仪,于1673年造成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等六件,今存北京古观象台。他还着有《灵台仪象志》,说明仪器的制造原理和使用方法,书后附有用新仪测得的全天星表。

公元1714年
"        清康熙五十三年,钦天监奉旨重修《西洋新法历书》,1722年完成,命名《历象考成》。1742年又编成《历象考成后编》,抛弃了过时的本轮均轮体系,采用地心椭圆运动定律和面积定理,是将日地位置颠倒后的刻卜勒第一、二定律。
"        清代天文学家王锡阐(公元1628~1682年)学贯中西,著述丰富。在《晓庵新法》等13种天文著作中,涉猎了日月食计算、内行星凌日,月掩行星等计算法,弘扬传统天文学中的优秀成果,并吸取西法精华,作出创新的研究。
"        从师穆尼阁的薛凤祚(公元1600~1680年)编译著作十多种,其中《历学会通》五十六卷,首次引进对数、三角函数对数,系统介绍欧洲天体运动计算方法。

公元1744年
"        清乾隆九年,钦天监新制玑衡扰辰仪,是清观象台上具有中国传统天文仪器风格的唯一的一台仪器。

公元1752年
"        钦天监编成《仪象考成》32卷,介绍新制仪器,编成以弗拉姆斯蒂德星表为底本的有星3083颗的星表。1844年编成《仪象考成续编》32卷,其中有星3240颗的星表是道光年间的观测结果。
"        公元十八世纪初,进献皇宫的礼品中有英国制造的表演哥白尼太阳系体系的仪器,称七政仪和浑天合七成政仪,可惜仅编入《皇朝礼器图式》,鲜为人知。

公元1760年
"        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向乾隆献《坤舆全图》图旁说明哥白尼体系的正确和刻卜勒定律。该图在锁入深宫近四十年后翻译出版,却由阮元加了否定的按语。哥白尼体系在中国传播艰难。

公元1799~1898年
"        由阮元、罗土琳、诸可宝、黄钟骏分别主编的四卷《畴人传》先后问世,书中汇集了包括清代的历史上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的生平和事迹,是一部重要的数据汇编,并有编者评注。

公元1845年
"        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约翰书院并有设天文学科,1864年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办同文会馆,也设有天文学科。它们是外国人在华开办最早的天文教育机构。

公元1853年
"        太平天国颁行么天历为它的革新精神表现在简单好记、整齐划一。小月三十天,大月三十一天,立春为元旦,节气在月首,中气在月中,一年长366日。但该历在与天象的符合上很粗糙。

公元1859年
"        李善兰与伟力亚力出版《谈天》,是英国天文学家赫歇耳《天文学纲要》的中泽本。是详细介绍当时欧洲天文学的重要译着。为近代天文学在中国的传播起了媒介作用。

公元1872年
"        法国在上海建立徐家汇观象台,1883年开始授时工作,1914年播发无线电时号;1894年日本在台北建立测候所;1898年德国在青岛成立海岸信号局,1900年改为气象天测所;1900年法国在江苏松江县建立畲山天文台。这些台站成为建立在我国的最早的近代天文学观测基地。

公元1885年
"        康有为着《诸天读》,书中称赞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在近代天文学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策一次把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介绍到中国,修订版中又加入张伯伦的重的星子假说和达尔文的月球起源于潮汐说,介绍了太阳系演化的新假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16 00:4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