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59|回复: 0

未来1000年地球和人类的变化 地理与科技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2-8-23 22: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未来千年中,地球上会出现哪些新技术和新景观呢?恐怕谁也很难说清楚,但结果肯定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下面,我们仅就现在所能想到的情形做出预测。
  
贴一张世界地形图大家比对一下,确实很有问题。
未来1000年地球和人类的变化 地理与科技68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5242

若干年后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时地球的地貌。应该是以地球现有地形等高线为依据,但是看到中国如此杯具,而其它地区却还好,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可以看出,北美、澳洲、非洲、欧洲、亚洲北部淹得都不是很严重,南美的巴西、阿根廷比较遭殃,亚洲的中国受到重创,日本虽然是个岛国,但普遍地势较高,反而淹没得不多。
未来1000年地球和人类的变化 地理与科技30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5242



杯具的中国。。。

中原腹地尽成汪洋,大禹也回天乏力了

岛屿倒是蛮多,估计只能发展旅游经济了
(连云贵甚至青海都被淹,我觉得很有问题,期待高手能给个说法,或者来个修正)

未来1000年地球和人类的变化 地理与科技1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5242



巴西也杯具了,亚马逊热带雨林大部被海水淹没

未来1000年地球和人类的变化 地理与科技86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5242




虽然地球在未来一千年里会有很多陆地被海水淹没,但是人类的科技进步可以让人类安枕无忧!

以下介绍在未来1000年会实现的科技!


  电梯连接地球宇宙
  
  如果建造一座太空梯,将地球表面和相对于地球静止运动的卫星连接起来,那么,不用火箭我们也能造访卫星,而且修理人造卫星或进行太空旅游也将十分方便。20世纪50年代,苏联工程师尤里·阿尔图塔诺夫率先提出了太空梯设想,这一创意在后来的科幻小说中经常出现。

  从理论上讲,太空梯并不神奇:只要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海面上建造一座平台,将长达10万千米的缆绳从距离赤道上空约36000千米的一颗人造地球同步卫星上降下,并锚定在平台上;由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恰好抵消地球的引力,这条缆绳便得到一个向外的张力并竖立起来,就像你在头顶上甩动一根在一头拴着小球的绳子一样;然后,让一个由激光或磁场提供能量的升降器沿缆绳上下移动,运送乘客或货物——这就是太空梯的构想蓝图。

  将太空梯的另一头选择在卫星上,目的是保持与地球自转同步。但严格地讲,地球不是标准的球体,而是南半球稍为鼓起的洋梨形。因此,即使卫星的运动与地球的自转同步,从地球上看,卫星也不是静止的。事实上,如果从赤道横切开地球,可以看到这个截面并非标准的圆形,所以地球表面及上空各处的重力大小有差异。几乎稳定的重力点,仅在莫尔吉布群岛和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空。在这两点之外,卫星若要保持静止的位置,就必须经常喷射气体使其复位。所以,太空梯只能以这两点上空的静止卫星为起点,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为了保持重力平衡,太空梯应由两部分组成:自重心起往上、下两个方向各自伸展出的几万米长的索道或者管道,它们分别被形象地称为“吊天梯”和“甩天梯”。类似地铁列车的车辆沿这两个天梯行驶。因为是垂直行驶,所以车与轨道之间应该有某种固定装置。一种比较简单的设想是,在管道四周设置类似于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悬浮体。至于列车上下行进的动力,可由类似电梯的吊挂牵引装置提供,或者直接利用磁场变化产生的电磁力。

  与地球上的公共交通工具一样,太空梯的列车也将被设置成双向对开,并在适当的高度安装“站台”,以便乘客和货物上下。这些站台实际上是固定在太空梯上的空间站。考虑到它们本身的重量及列车的载重等因素,站台的位置必须适当,因为这关系到太空梯的平衡。如果失去平衡,巨大的拉扯力是很难靠太空梯本身的强度来抵消的。事实上,即使处于完全平衡状态,按照计算,眼下也没有哪怕一种能满足太空梯抗拉强度的材料,这也是太空梯构想面临的一大技术难题。从理论上讲,在现有材料中,抗拉强度能满足太空梯需要的材料唯有20世纪末发明的纳米碳管,它的材质比钢铁坚硬许多倍。

  只在莫尔吉布群岛或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空这两点建太空梯,显然具有很大的地域局限性。为此,前苏联的G·伯利亚科夫又提出了“太空项圈”的构想:将这两点及之外的静止轨道上的卫星用缆绳连接起来,围成一圈,这样一来,这两点以外的太空梯就无需花大力气来进行轨道控制。这是今后建太空梯值得考虑的一个建议。



  
  
  反物质送人去深空
  
  20世纪70年代,英国曾打算建造无人宇宙飞船,让它前往距地球约6光年的巴纳德星。当时考虑通过核聚变来为飞船提供动力,但因未能解决“核聚变的启动”以及“飞船的船体过于庞大”等问题,该计划最终流产。

  20世纪末,美国宇航局推出了反物质发动机的初步设想。所谓反物质,是指与构成物质的质子、电子或中子等“一般”粒子相对应存在的质量相同、电荷相反的粒子。一般物质与反物质发生反应,引起“湮没”的现象,物质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其释放能量的效率是航天飞机所使用的氢氧燃剂的100亿倍,是核电站核裂变反应的1000倍,是核聚变反应的300倍。阿司匹林药片大小的反物质产生的能量,足以让一艘飞船巡弋至几百光年以外,100毫克反物质足以代替航天飞机上巨大的燃料箱和推进器中的燃料。所以,制造能量大、质量轻的反物质发动机是最佳选择。

  目前采用的反物质发动机设计方案,按湮没的方式,分为固体核心、气体核心、离子浆核心和粒子束核心四种。第一种方案是在热交换装置内进行湮没反应,利用所产生的能量将氧推进剂加热并从喷口喷出。接下来的两种方案是让反物质与氧推进剂直接发生湮没反应,以磁力控制所产生的带电介子或离子浆,让其从喷口喷出。最后一种方案是直接进行一对一的湮没反应,然后以磁力控制所产生的带电介子,让其从喷口喷出。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只需要反物质燃料,不需要推进剂,可以极大地减少飞船的负载。使用粒子束核心发动机的飞船,速度可达到每秒116千米,与之相比,20世纪70年代发射的“旅行者1号”飞行器简直就像一只乌龟——速度仅为每秒17.4千米。科学家预计,使用粒子束核心反物质发动机的飞船从地球到火星最少只需24小时,最多也只要14天。

  使用粒子束核心反物质发动机,飞船只需几毫克反物质就可以在太阳系内游弋,但是,如果要去像巴纳德星那样遥远的太阳系以外的行星,则需要几千克反物质,远远超出了目前的制造能力。实际上,以目前最先进的加速器而言,一年也只能生产十亿分之一克反氢原子;如果想获得大量反氢原子,就必须投入巨额资金建造生产反氢原子必不可少的冷却环设备。看来,要想让反物质推进的飞船启航,人类还需要耐心等待,或许在下一个千年之内能够实现。




  
  “时间旅行”或许可行
  

  一些科幻作品常常提到时间机器或时间隧道之类的概念,人们只要乘坐“时空飞船”就可以回到早已逝去的古代,或者前往遥远的未来社会去旅行。例如,乘坐超光速的飞船,就可以追上正在传播途中的、从地球上看早已逝去的古代事件所发出的光线。

  科学家认为,可能用来实现时间旅行的载体有:超光速机器(使用超光速粒子)、Tipla机器(用超高密度物质制造的圆筒形物体,以超高速绕中心轴自转)、虫洞机器(1988年由美国加州大学的吉普·索恩提出)等。

  所谓虫洞,是因为它形似害虫在水果中打出的隧道而得名。早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发表后不久,科学家就在理论上证明了虫洞的存在。和黑洞一样,虫洞也是通过强大的引力场构成的一种时空结构。但是,与黑洞只进不出的单行道不同,虫洞通常有两个到空间的出入口。旅行者一旦进入虫洞,只会得到一定的加速度,而不会像在黑洞中那样被撕得身首分离。

  地球与织女星的空间距离为26光年,但这个空间是弯曲的。索恩设想,在地球与织女星附近有可能存在一条穿越超空间的捷径,这条捷径就是虫洞。一旦宇宙飞船超越虫洞,你就会发现,原来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的织女星就在眼前。如果穿越虫洞重返地球,飞船就回到了过去的世界。

  构筑虫洞必须撕破空间。然而,空间不是空空的吗?怎么撕破,又怎么挖孔?实难想象。从理论上说,虫洞内的空间会被扭曲得极不自然,以至无法使它保持畅通,就算能开通,也只是一瞬间。对此,索恩设想,首先用频繁发生的“量子时空起伏”将“普朗克尺寸”的虫洞扩大到可以让飞船能够通过的程度。所谓普朗克尺寸,其最小长度约为10-33厘米。其次,用不让虫洞蜕变的所谓高热质物质使虫洞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从理论上说,虫洞的出入口均有巨大的引力场,但是极性相反。

  
  像黑洞一样,虫洞入口具有巨大的吸力,任何物体甚至就连光都无法逃逸;而虫洞出口则有巨大的斥力,拒绝任何物质和能量进入。也就是说,虫洞出口只抛出物质和能量。所以,飞船返回地球时,瞬间就被从虫洞出口抛射到地球,结果就出现了人们所说的回到过去世界的一幕。不过,包括霍金在内的一些科学家对时间旅行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物理学定律不允许有所谓“时间机器”存在,时间只能向前、不能向后的特性是不容破坏的,无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时间机器”都永远不可能成功。对此,索恩反驳说:“在物理学深刻认识量子引力理论之前,谁也不能下结论。”



  
  黑洞发电服务地球
  
  地球能源正在日益枯竭,而支撑地球文明的太阳能也日益减少,人类进入了能量匮乏的窘迫时代。有趣的是,吞噬包括光线在内的一切物质的可怕怪物——黑洞,却潜藏着巨大的能源,或许可供人类今后开发利用。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组成,导电的转子在有磁性的定子中旋转,即导体切割磁力线,产生电流。法国天体物理学家T·达摩设想,在一个带电的旋转黑洞周围设置一个磁场,黑洞旋转时就可产生强大的电流。当然,随着黑洞能量被提取,黑洞的旋转速度将逐渐减慢,只不过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黑洞的能量,除了与质量相关的引力能和与电荷相关的电能以外,还有与角动量相关的转动能。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提出了一种利用黑洞转动能的理论。对一个旋转的黑洞而言,其最外边是静止界限,往里是视界(外视界与内视界),静止界限与视界之间是能层(储能区),中心是环形奇异点。彭罗斯设想,将一个物体以逆着黑洞旋转的方向放入黑洞的能层,这个物体在能层中被黑洞的潮汐(黑洞前部与后部的引力差)撕裂为两部分,一部分被黑洞捕获落向黑洞中心,另一部分带着从能层吸收的能量被抛离黑洞。只要回收被抛出的部分,就可以获得黑洞的能量。

  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是将黑洞作为“引力阱”使用,即把放入黑洞的物质的势能转换为热或光使用,其原理与水力发电站相同。具体的操作是:向黑洞放入气体物质,使其在黑洞周围旋转构成吸积盘;盘内气体因自身强力的摩擦产生高温,开始发射强光;在盘的周围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吸积盘带来的热辐射。

  事实上,黑洞与其他天体的吸积盘就可构成一个黑洞发电系统,这样的天体系统在宇宙中大量存在,比如X射线双星(由黑洞与普通星构成)。至于黑洞发电站的使用年限,以X射线双星建造的超大规模发电站而言,因吸入的是对方星体的气体,因此使用年限最少也有几百万年,最多则可达几十亿年。



  
  控制地震制服火山
  
  覆盖地球的地壳以下直到2900千米深处,是被称之为地幔的岩石层。地幔作对流运动,对地壳产生压力,一旦对地壳脆弱的部分构成突然破坏,就引发地震;而在地幔的上升过程中,当从岩浆分离的气体喷出地表时,就引起火山爆发。

  地震或火山爆发的能量,来自巨大规模的地幔对流。即使再过许多个千年,人类的智慧也同样无法阻止地幔的对流。但是,控制地震或火山爆发在理论上是可行的。我们的目标是主动规避地震的危险,以期在某个特定区域阻止地震发生,或有计划地在特定时间引起多次小地震,一点点地释放能量,从而避免大地震的发生。

  地震每级之间的能量差是30倍。要化解里氏8级地震,我们可以陆续引发上千次6级地震(6级地震至少对发达国家而言已不再构成威胁)。如果要通过引发4级地震来化解8级地震,则须引发上百万次地震。如果能引发更大量的无害小地震,那么就彻底解除了大地震之虞。要想避免地表出现断层,则可在空间上分散地震的发生地点,或在不至于危及生命的地方诱发地震。

  那么,如何控制地震发生呢?关键在于地壳的性质。构造地球的岩石具有“结构敏感性”,就算物理条件发生很小的变化,岩石的微结构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如果含砂的地基受到震动,松软的地层就会发生像流动的液体那样的“液化现象”。又比如,反复对地壳施加哪怕微小的力,也可能使地壳的强度下降。事实上,只要稍微改变黏土的含水量,黏土的硬度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据此,如果向地下岩石注入含表面活性剂的水并通电,则地壳的强度、形变以及地下水的流动都会发生变化,这样也就改变了地壳的状态。从理论上说,这样就有可能解除作用在地壳上的巨大压力,或者一点一点地消除有害的能量堆积。实际上,向地下注水都可能引发微小的地震。

  但是,如果人为地使某地的地壳性质发生改变,会对其他地方的地壳产生影响,而且影响将逐渐扩大,最终有可能引发令人意想不到的危险后果。所以,要想控制地震,就必须监视整个地壳状态的变化,一边预测一边不断地调整控制方法。为此,必须拥有精密监测地壳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变化的手段。

  据说,俄罗斯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巨大的装置诱发小地震,从而避免大地震。他们应用储存石油的地层,在地下有意识地制造了许多微小裂纹,成功地提高了石油的抽出率。

  控制地震的原理同样可以用于控制火山爆发。为了阻止急剧的火山爆发,一定要避免火山口被硬物堵塞。最有效的办法,或许是将海水充分注入岩浆源或火山口堵塞处,使岩浆变软并稀释堵塞物。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可首先应用于海底火山或近海火山。

  不过,想要在全球规模上控制地震或火山爆发,好歹也要再等1000年。假若1000年后还不能达到目的,那时的防灾技术也肯定已经大大进步了。



  
  想方设法阻止冰期
  
  虽然21世纪世界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全球变暖,但从地球在过去1亿年间的气候变化趋势来看,地球实际上正在迅速地变冷。不管怎样变暖,地球早晚会进入下一个冰期(冰河时代),而冰期的严酷并不亚于全球显著变暖。

  地球上最后一个严酷的冰期距今已有大约1万年。现在是比较温暖的间冰期,但早晚要迎来冰期。著名气象学家米兰科维奇认为,冰河期与间冰期到来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地球运行轨道发生的周期性变化。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偏心率、地球自转轴的倾角以及自转轴岁差运动的周期变化,可以计算出自太阳的辐射量的变化。

  米兰科维奇根据理论计算提出,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大约以10万年的周期发生变化,从几乎正圆变成椭圆,使地球离太阳更远。米兰科维奇还发现,地球的自转轴倾角大约以每4万年的周期发生变化,使得南半球或者北半球离太阳更远。例如,现在北半球从每年6月的夏至起进入夏季,但大约1万年后,届时南半球将变成夏季。米兰科维奇通过10万年、4万年、2万年等周期的太阳辐射量变化,来预测可能引起的气候变化。

  科学家调查过去40万年地球表层的温度变化,结果发现每个变化周期大约为10万年,与米兰科维奇的预言几乎一致。这个周期性变化的特点是:先经过大约1万年的温度急剧上升,然后是长达9万年、但过程缓慢的持续降温。那么,下一个冰期何时到来呢?如果以过去40万年的数据为基础来预测地球未来的气候,那么地球从现在起就已开始向冰期迈进了。当然,对这个说法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与全球变暖相比,全球变冷对世界的破坏其实更大。公元4世纪前后发生过全球变冷,当时中亚各民族被逼南下,西方人也大迁徙,全球变冷成为世界大迁徙的直接原因。现在世界人口超过60亿,每年以1亿的数量继续增加,其中约36亿住在亚洲。如果全球再度变冷,巨大数量的中亚人将开始南下,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国际社会的大混乱。

  21世纪,对人类最大的挑战实际上应该是对全球变冷的控制。作为寒冷控制技术,除了安全开发原子能等已有的能源外,还必须注重开发太阳能,以及用反射太阳能技术将能量传输到寒冷的区域,等等。总之,人们必须想方设法阻止或至少延迟冰期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6 19:3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