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月6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向公众发出“僵尸可能来袭”的警告,希望公众做好各种应对“僵尸末日”的准备,面对政府部门煞有介事的警告,美国很多公众颇有些困惑,因为他们一直以为“僵尸”只是电影中的虚构角色。难道人世间真有“僵尸”存在?
国土安全部警告“僵尸来袭”
对于公众疑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解释是:他们希望以这种耸人听闻的方式增强人们的防灾意识,因为如果能够做好防范“僵尸来袭”的准备,同样的准备也适用于应对飓风、瘟疫、地震和恐怖袭击等重大灾难。
由此看来,应对“僵尸来袭”只是美国安全机构加强人们防范灾害意识的一个噱头而已,同美国联邦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去年5月中旬首次向媒体和公众发出“僵尸末日”的警告是同一目的。
国土安全部给出的应对建议中,其中一些跟2009年美国导演鲁本·弗莱舍执导的喜剧电影《僵尸之地》所列出的33条“僵尸世界生存守则”相同,包括“一定要携带换洗内衣”,以及“碰到状况时,要知道你的逃生出路在哪里?”等。
与此同时,国土安全部下属机构联邦紧急措施署(FEMA)就如何应对“僵尸来袭”开展了大规模网络研讨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各地应急管理人员对这种灾难有更加充分的准备。
至于为什么选择9月初提出警告,网络研讨活动的组织者说,因为西方人的传统节日“万圣节之夜”将于10月底到来,那是人们驱赶邪恶灵魂的日子,而“僵尸”就是恶灵的代表。
多数人抱着搞笑心态看待
2011年5月16日,时任CDC卫生局局长助理的阿里·汉在官方网络日志中公布了一份“僵尸预警指南”,题为《准备方案101:僵尸启示录》。
他建议万一类似经典僵尸游戏《生化危机》中那种“食肉僵尸”真的出现,“首先,你应该在家中常备急救箱,其中应包括水、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用品。这样,你才能熬过灾难发生的头几天,以便尽快找到远离僵尸的难民营。”
阿里·汉还在“指南”中写道“如果僵尸已经在街上游荡,疾控中心将像其它疾病暴发时一样进行研究。中心将为各地及遇到僵尸袭击问题的国际合作伙伴提供技术援助。这种援助可能包括咨询,实验室测试和分析,管理和护理病人,接触追踪,感染控制——包括隔离和检疫。我们的目标是:确定病因和病毒来源、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以及如何防控和治疗等。”
“指南”一经发布,就受到网民的疯狂追捧和转载,网站浏览量骤增,甚至一度造成网络崩溃,不过大多数人是抱着搞笑的心态看待这篇文章。但CDC官员严肃地宣称:政府网站刊出这篇文章是为了提醒公众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准备。
美国官员:请大家严肃对待
今年夏天,美国发生的三起血淋淋的事件成为媒体报道热点:迈阿密州一名男子当街啃食人脸;马里兰州一名男子杀害室友后,吃掉他的心脏和大脑;新泽西州一名男子用刀扎自己50次以后,把肠子扔向警察。
多起惨案超越了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民众开始相信人世间可能真的有“僵尸”在游荡,恐慌情绪甚至导致一种标榜专门打僵尸的“僵尸子弹”在全美热销。
曾建议公民应对“僵尸来袭”的CDC不得不出面辟谣,CDC发言人大卫·戴格在致《赫芬顿邮报》的电子邮件中说:“CDC并不知晓有能让人死而复生,或是某种造成类似僵尸症状的病毒存在。”
民间产生的恐慌心态的一大背景是因为僵尸文化在美国的流行。20世纪早期,美国人对加勒比海国家,尤其是海地的土著巫术产生极大兴趣。“zombie”(僵尸)一词正是源于此地。
不过,僵尸文化在美国真正流行却是由影视作品推动的。1968年上映的影片《活死人之夜》建立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一旦被僵尸咬到就会变成僵尸等。而今年9月14日,系列僵尸电影《生化危机》第五部刚刚在美国上映,就拿下当周第一票房,足见美国人对僵尸话题的浓厚兴趣。
如今,僵尸不仅出现在荧屏和书籍中,甚至已经渗入美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僵尸酒吧、僵尸长跑比赛、僵尸角色扮演游戏等都层出不穷。
不过,美国DHS和CDC拿“僵尸来袭”作为灾难的象征,更多程度上是要利用僵尸的恐怖形象引起人们更加重视应对灾难的问题。正如疾控中心发布“指南”时的提醒:“如果我们同时面临天灾与人祸,且得不到救援,是否处境会比面对僵尸更加糟糕,所以不要盲目乐观,要多去掌握各种生存技巧。你现在尽管笑吧,但当事情真的发生,你会庆幸你阅读了它。”
若僵尸来袭你该怎么办?
★计划好应急逃生路线,为了赶在僵尸把你抓住之前离开,确定多条逃生的路线。
★和家人事先制定一个应急方案,在自家附近选择一个应急汇合地点。
★确定你的应急联络人,同时列出当地警察局、消防部门的联络清单。
★家中常备急救箱,其中应包括水、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用品。?(谢来/整理,以上内容摘自CDC“僵尸预警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