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2012年12月21日不到一周的时间了,这个谣传中玛雅人预言的“ 世界末日 ”又成炒作焦点。从淘宝商家的“末日用品”到房地产商的“末日抵押”,从旅行社利用“末日”大肆促销到邪教利用“末日”骗人敛财,从无知者的恐慌抢购、无度挥霍到白领精英们的抵押捐赠、娱乐传播……尽管中外专家不断辟谣,这个荒诞不经的预言还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了真实而严重的后果。谁在推动炒作“末日谣言”,谁在这场“谣言游戏”中受伤害,面对“末日”我们该反思什么?记者对此进行了追踪。
权威解读
一波波“末日论”已成笑谈
2012不是第一次“末日猜想”
“太阳活动异常,地球内部的能量平衡系统面临崩溃,玛雅人的预言即将实现,人类将遭遇灭顶之灾,各国政府已经联手开始秘密制造方舟,希望能躲过这一浩劫……”眼下正在热映的电影《2012(3D)版》所反映的全球灾难,很多人相信会在现实中发生。
南京 退休的高级工程师蒋某将房产抵押,并举债7万元,准备在“末日”来临前捐赠;辽宁 大连 市沙河口区马栏街道兰青社区的王大爷因为相信“末日”即将来临,不控制饮食,导致糖尿病情恶化送医院急救。
在互联网上,“末日说”成了最流行的话题之一。 百度 贴吧出现了“世界末日吧”,有人发表“我老家开始发救急包了”“江苏出现了三个太阳”等帖子,其中关于“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地球将会有连续3天的黑夜”的“变种版末日谣言”最为流行,导致市民抢购蜡烛和火柴,四川省隆昌县、双流县,湖北公安县,以及长春等多地白蜡烛脱销。上海天文台佘山科普教育基地则不断接到市民电话咨询,问“末日来临,是否需要抢购大米”。
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告诉记者,2012并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末日猜想”,有关“世界末日”的谣言,迄今已有约200个版本。比较著名的如1891年摩门教世界末日、1910年哈雷彗星毁灭说、2000年千禧年危机等,都不同程度地引起公众关注,较早的预言可追溯到公元970年3月25日,一些术士的末世预言引起西方长达30年的恐慌。如今,一波波“末日论”已经成为历史上的娱乐事件付诸笑谈。
利益驱动
各路商家粉墨登场为“末日论”传播推波助澜
事实上,针对“玛雅人预言太阳纪结束地球毁灭”“极夜说”“地球磁极倒转”“ 太阳风暴 袭击”等谣言,美国NASA官方网站、中国科学院、玛雅人的后代等,从去年以来先后多次“辟谣”。但科学的声音却淹没在商业化的浪潮中。
在精明的商家眼中,“末日”从来都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一个噱头和商机。在疯狂的商业广告推动下,“谣言”被不断渲染放大。
“进入2012,全球各地灾难来袭,当我们正在陪伴家人玩耍,当我们正在高速行驶,当我们……突然地震来了,突然火山来了,突然各种无情的灾难来了,逃生工具不容忽视!”某逃生工具经销商在其广告语中写道。
在淘宝网上,键入“世界末日”,便可以看到100页以上的商品。其中,最抢手的竟然是一张“末日逃生船票”,已经售出了340件。“末日逃生船票”包括纸质船票,火车票,信封,船卡,还有《联合国授权2012诺亚方舟登船资格证书》,消费者可以在票上定制姓名、性别、国籍、舱位类型、舱位号等个性信息。其他还有应急套装和压缩饼干等,可谓应有尽有。
在浙江义乌,民间发明者杨宗福正在加班加点地制作“诺亚方舟”。这种售价在150万元到500万元之间的逃生装置,已经接受了26个预订。他告诉记者,他本人并不相信“世界末日”的说法,自己设计制作的“诺亚方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逃生装置。
比起销售“末日船票”和“逃生工具”,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末日 旅游 套餐和图书销售似乎更为赤裸和直接,“末日来临前必须去的十大地方”“世界末日最佳逃生地”……一些旅行社调整传统线路以迎合顾客对于“末日旅行”的要求;而《末日逃亡手册》《末日地下生存手册》等打着“末日”旗号出版的图书也达几十种。
除了商家的推波助澜,邪教、犯罪分子等也借机生事、诈骗钱财。上海市公安局称,12月5日7时至6日7时的一天内共接到25起借末日谣言骗钱的警情。据重庆、福建、四川、武汉等多地警方通报称,因散布“末日谣言”,连日来已拘留50余人。在陕西,还出现了“全能神”的邪教组织,利用“末日说”非法聚集、上街散发宣传资料,鼓吹“只有信教才能得救保平安”,借此敛财。
专家建议
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
对于盛行的末日传说,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说,所谓的“世界末日”说根本不靠谱,但谣言为何盛行不衰却值得反思,不如变“世界末日”为“世界反思日”。
科普网站“果壳网”主编徐来认为,“谣言止于智者”,只有长期进行科普工作,才能够真正让大家拥有判断力,抵御借机牟利的商业行为,否则在这次谣言不攻自破之后,还会不断有新的“传说”诞生。而应急救灾知识及物资的储备,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家庭,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并非“末日”来了才需要。这方面的欠账我们亟须补上。
有人相信“世界末日”,不仅仅是愚昧和迷信,许多相信谣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缺乏关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指出,虚幻的末日想象,所映衬出的是一种真实的生存焦虑。小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和城市买房,大到环境恶化……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我们距离家人、朋友和自我的内心越来越远,这让现代人感到无助、焦虑甚至恐惧,加剧了“末日感”。很多年轻人潜意识里将世界“末日”转化为“娱乐和购物狂欢”,以此排解压力、舒缓焦虑、寻找心灵依托。
“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末日的想象:假如末日真的来临,我们将与谁陪伴?人生最珍贵的又是什么?不妨在12月21日那天,也和家人、朋友借‘世界末日’反思一下人生,这对我们的未来更重要。”夏学銮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