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万欣:
牛顿是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经典力学、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光的研究成果,使牛顿成为“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从科学实验中发现自然规律,通过理性概括和提炼发现物理规律,并创造新的数学工具来抽象模拟物理世界,是牛顿留给后人的巨大精神财富。
举世公认,牛顿创立万有引力定律,理论上来自对开普勒的行星运动定律的深层加工和提炼。而开普勒定律与牛顿力学之间的理论冲突,至今似尚未进行过深入讨论。
众所周知,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的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意味着行星相对于太阳的动量矩守恒。由此推知,行星所受之力是指向太阳的有心力,即太阳对行星的万有引力。这表明:在非径向方向上,行星是不受任何作用力的,亦即非径向力为零。
由开普勒第一定律(行星的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知道,行星的绕日速度的量值和方向均随时而变。牛顿运动第二定律表明,速度的变化必然因与之相应的作用力所引起。显而易见,这个力是随时而变的非径向作用力。由此断言:开普勒第一定律和牛顿运动第二定律,与开普勒第二定律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理论冲突。
一代天骄牛顿大师已察觉到这一理论迷雾,迫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他无可奈何地把它归结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
希望网友对此各抒己见,深入切磋交流。本人的看法在拙文《地球动力学创新成果简介》中。
与此文密切相关的其他理论冲突,也会在近期发表,以促抛砖引玉之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