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如果在一定的外界磁子密度条件和既定概率的控制下,多个“磁线环”就会有机会结合成有序且环环相扣的复合环,从而形成“磁环链”。(如图5所示)。
磁线环相扣成“磁环链”(图5)
3 光子、电子的产生
如果“磁线环”环环相扣,形成了足够长的磁链并达到了首尾相接,就形成了具有更大振幅和更高层级的“闭合环”结构,这就是所谓的“电子”,同时静止“质量”也随之产生了。(如图7所示)。
如果“磁线环”环环相扣,形成了足够长的磁环链,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但未形成首尾相接时,就是所谓的“光子”。反过来也可以说,“电子链”断裂后就能成为“光子”。(如图6所示)。
如果只有少数几个磁子环相接而成“磁环短链”,或由光子长链断裂后形成的磁环短链就是所谓的“电子中微子”。(如图6’所示)。
(图6’)
(图6)
(图7)
由于宇宙空间具有无限的不断旋动着、碰撞着的磁子环,磁子环也能不断地与光子链和电子链相撞,如此一来光子与电子并不是光滑规整的,它的表面会瞬时挂连上一些磁子环或磁子环短链,并随光子和电子做整体翻转、旋动,鞭打着周围的磁子环,但磁子环或磁环链又能随时再脱离掉。
这一不间断地“鞭打——挂连——脱离”的行为过程却不可轻视,因为这形成了另一种“力”的形式,即整个“光子、电子链环”对周围空间中的磁环或磁链的“向心牵拉力”,使其做着按照下图箭头方向所示的旋转和翻转运动,即形成“向心涡旋效应”。(如图9所示)。
电 子 示 意 图(图9)
“磁环”是最小的“闭合圆环”,当多个磁环有序相扣形成首尾相接的磁环链——电子时,就形成了更大、更高层次的磁子环链“闭合环”。
那么众多的“电子闭合圆环”或称“电子环”生成后,它们会通过怎样的统一的物理过程和机理发生相互作用,而依次递进循环,组建成更大层级的“闭合环”呢?它的下个一层级的“闭合环”又是谁呢?
4 “电子链环”之间的结合机理
4.1当“电子”形成后,“电子环”就会随时挂连上一些磁子环或磁子短链并共同做整体、同步的翻旋律动。这样以来,电子周围空间里的部分磁子就会不断地被翻卷进电子链环内又不断地被抛出。而当两个电子接近时,电子链环就会首选上下罗列,成串联状组合,因为这样以来,两个电子链环挂连着的磁子环之间相互鞭打、挂连的接触量最多,结合也更牢固。”(如图10所示)。
电子简示图 电子串联结合图(图10)
4.2 磁极形成的真相
由于“电子链环时刻”不停地翻转旋动,电子的一端流进“磁子”,另一端流出“磁子”,形成一个旋动的闭合环路即“闭合状磁力线”。如果设定其流进“磁子”的一端为“S极”;那么流出“磁子”的另一端则为“N极”(如图9、10所示)。
5质子、中子的产生的假定
5.1在一定的压力或密度等条件下,多个电子有机会相继进行罗列、串联靠近时,众多电子环就会先后被急速运动的“磁线”牢牢地挂连和包绕住,行成了由多个电子组成的“电子串”。这也就是所谓的N、S极对接吸引的真正原因。(如图11所示)。
5.2 当电子串中的电子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又会形成首尾相接的更高级别层次的“闭合圆环”,这就是中子或称“中子环”。如果缺少1个电子而没形成完全闭合,就是所谓的“质子”。(如图12所示)。
(图12)
6 宏观物质环
当中子、质子形成后,中子、质子之间又可以 通过“串联”、“并联”的方式,按照上述既定规则进行结合,形成“原子核”。(如图13所示)。
质子、中子并联 (图13) 质子、中子串联
中子产生后,众多的“中子闭合环”又可以相互“串联”,组成更高层级的“规范物质环”,虽然目前人们还没能正式认识到它们,在此可先将他暂时命名为“碟子”和“飞子”。
按照这一条“简单、和谐、统一”的程序指令,一直往复循环下去,直到形成了更大的暂时未被认识的宏观物质系统“核心环”、宇观“星体核心”和星系、星系团的核心……,直至整体宇宙系统。
那么“碟子”和“飞子”及宏观物质系统“核心环”又是何物?它们能是在空中?在水中?或也能处在星核、地核内?也许人们对他们早已熟知但却又不相识?
到此,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宇宙系统的演化过程,是在一定时空环境条件下,在“概率”掌控下,按照唯一的、简单的、固定的原始“旋转”规则,经过递进有序的循环过程逐级成长演化而成的。宇宙中的“规范物质系统”包括光子、电子、中子、质子、(飞子、碟子)……和行星、恒星、星系、星系团的核心内部,都应该有着按统一组织规则和原理所组织而成的严格的“秩序”和结构,甚至可以说他们都是有着严格组织结构的“无机生命体”,而不是自然物质杂乱堆积而成的产物。
正是由于宇宙原始本源的背景单元物质即“磁子”的本源、本能的“旋转”作用,在磁子以唯一一种形式的原始“牵引力”与“推斥力”的作用下,经上百亿年的概率组合,产生了我们今天美妙、神奇而又和谐、统一的宇宙自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