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847|回复: 0

从五行学说看自然力之根源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3-10-19 13: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中国古代,肯定也存在过物质基础统一性的争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气一元论和五材说,气一元论认为万物的基础都是同一种东西,这类似于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的生命之火论。而五材说认为万物的基础是五种基本材料,这类似于古希腊的原子说。不过,大统一理论在东西方的古代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原子说在古希腊几无立足之地,而五材说则在气一元论的主导下变成了五行学说,用来描述同一种物质——气的五种不同的运动。

        令人诧异的是,在近代,原子说在西方大放光芒,成为整个自然科学的基础,而在中国,气一元论则是始终如一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东方科学用气一元论合理地解释了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而西方在解释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时候出现了障碍,最终不得不选择了原子说。那么气一元论是如何来说明世界的多样性呢?

        用气一元论说明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关键有两点,第一是物质世界的层次上的不同,在这一点上,老子说得非常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即自然,一则统一的物质(气),二则统一物质的两种存在形式——有序(阴)和无序(阳),三则能量传递的方式——连续物质(气)的有序(阴)和无序(阳)周期变换,亦称普遍联系,有了不同的普遍联系方式,物质世界的层次地出现了,一种普遍联系对应着一种力,也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如生物与非生物的不同,只是缘于生物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普遍联系方式,这才使生物在表现上大相径庭。第二是同一物质层次上物体个性上的不同,在这一点上,东方人早早抓住了自然本质的不对称,认为物体个性上的不同是缘于最初的产生环境不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同一种物质组织起来的东西具有了不同的个性。

       或许是地理上的不同,西方人在理解大统一理论的时候,和东方人总是有点不同,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人和自然关系的认识上,西方人总是喜欢把人凌驾在万物之上,如早期宗教中的人神同形说,后来科学上的“活力论”,包括以后的科学万能论和不确定理论,有了这些理论,人的自豪感陡然涌了起来,人在自然界与万物是与众不同的。的确,只有在科学上打倒决定一切的自然规则,人才能够“真正”得到解放。而东方人则一直把人视为自然极小的一部分,认为无限广大的自然决定着人类的一切,于是人们总是谦卑地寻求处处顺应自然,天人合一观念就是这种思想最杰出的代表。

        表面上看来,西方科学是沿着两种传统发展:一种传统是通常所说的“经典科学”,包括天文学、力学、数学和光学。它们在方法论上以数学和理论为基础,规范而严谨。另一种是培根式的“经验科学”,依靠仪器,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方法论上更看重实验。这两种传统既平行又交织,共同促进了科学技术向前发展。但如果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很清楚地知道,无论是依靠理性思维的“经典科学”,还是依靠仪器,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经验科学”,都是在原子说的假设之上建立起来的,世界的本质是简单的,它是由刚性不变的“实体”构成,外部世界的复杂性是由种种简单性“实体”聚合而成,并在“实体”层面得到还原论的清楚解释和充足说明。科学的任务就是探明宇宙的最终“实体”,而科学中的所有学科最终都可以统一到“实体”上来。

        与西方科学相比,东方科学是截然不同的,首先在物质基础上,万物都按照气一元论都统一于最朴素的“ 一”,而且这种最朴素的“一”是无名的,永远观察不到的,因为精密仪器也是由这个最朴素的“一”组成的,它是不可能观察到它的本源的。其次,认识到这种统一性对自然规则的认识与西方科学就完全不同了,西方科学的自然规则存在于少数几个死寂不变的基本粒子的个性之上,而东方科学的自然规则只可能是一种物质相互作用的一种关系,它无形无象,无所不在,不可观察。其三,在认识方法上,西方科学不断挖掘最小的基本粒子,而东方科学则不存在最小的基本粒子,万物都统一于无限小的“一”,要认识自然规则,只有用哲学的方法去领悟,因为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料子做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所以,人存在与发展的原理就是万物存在与发展的原理。

        对每一个人来说,世界都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内在自我,一部分是外在世界,两者首先是在对立中存在的,没有对立就没有自我,自我是在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共同反抗外在世界变化中不断保持的;可外在世界的力量是宏大的,不可抗拒的,顺应自然则生,违背自然则死,人要想存在与发展,就不得不在与外在世界变化的对立中不断地寻求统一。从这种体察的哲学观点来看,整个世界就是万物的上帝,它决定着自然界的一切,自然规律就体现在一个物质系统和外在世界的关系之上。

        五行学说是一种描述系统运动规律的一门学问,它用五行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系统当中的五种不同运动。现在不少人总是把抛开气一元论来研究五行学说,其实,五行学说同样是建立在气一元论之上的,五行是指气的五种不同运动。

        第一种运动就是组织,系统可以不断通过组织把空间中的混沌物质组织成自身有序的一部分,即物质的从无序到有序,这种运动对应于五行中的木。在西方科学中,物质的基础是死的(原子说假设),组织是只有生物才有的功能;而在东方科学中,物质的基础是活的,因为按照气一元论,连续在空间中的物质都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是一切存在物的本性,正是这种本性的存在,局部物质才不断在反抗周围物质的压迫中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有序的实体。显然,如果你真正理解了气一元论,生命就是物质一种内在本性,组织也是万物都普遍具有的一种功能,生物系统可以在内部产生组织,非生物也同样可以在系统内部产生组织。

        第二种运动就是离散,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的物质的从有序到无序,它对应于五行中的金。西方科学一直不知道这种运动的本质,其实,这种运动根源于物质的本性,万物都是在紧张地相互压迫中存在的,但有序的物质密度大,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高,内聚的能量也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彼此之间的紧张程度低,内聚的能量也小,因此,走向密度的平均化和能量的平均化是系统的一种必然。

       第三种运动就是扩张,随着要素不断在系统空间生成,彼此之间的竞争力变大,使它们不断向周边空间扩张,使系统不断发展壮大,这种运动对应于五行中的火。

       第四种运动就是吸引现象,它对应五行中的水。这是因为有序的物质密度大,无序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不断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时候,就会出现相空间的压缩,形成一个低势点,引起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引力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一种表象。如果你还不能理解,可以把宇宙想象成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系统就相当于一个压缩机,它可以不断把一立方米的水压缩成半立方米,局部的水少了,周围的水都流过来补充,而漂在水中的东西都向这里涌来,如果水本身是看不见的,那么这里就好象具备了吸引力,吸引现象正是这个原理。当然,单调的压缩机是不存在的,但物质都具有一种功能,它就是组织,它就具有类似压缩机的功能。

       第五种运动就是普遍联系,它对应五行中的土。系统空间中的要素都是在竞争中存在的,顺应整体意志的要素不断在系统空间产生并发展壮大,违背整体意志的要素不断在系统空间走向衰退和灭亡,在要素的周期产生与灭亡之中,普遍联系方式产生了,它体现了整体的意志,通过连续在空间中混沌物质的有序(要素的产生)和无序(要素的灭亡)的变换在空间中流动,控制着它空间中所有的要素,使它们都按照整体的意志步调一致地运动。

        显然,从这种系统的观点来看自然力,吸引现象往往是由物质的组织引起的,它并不是产生于点与点之间的,而是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对称地向系统中心流动引起的一种现象。我们就拿万有引力来说,它是因为地球可以通过物质的层次相错把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断组织成有序的原子,物质的占有空间小了,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才产生了吸引现象,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这个假设和浮力原理简单地推理出引力的平方反比定律。

        从这种系统的观点来看排斥力,它同样是一种表象。如气球在空间中不断被地球排斥,其实并不是气球与地球点与点之间的超距作用,而是地球内部不断形成的原子向周围空间扩散形成的一种向上的浮力。吸引和排斥就是在物质的有序和无序变换中统一起来的。

        现代科学中的力学研究都局限于点与点之间,其实,这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力,与实际的自然力并不相符。这是因为空间中其实连续着统一的物质,而且它们是在运动中存在的,所有原子本质上都是一些有序结构,它与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断在发生着相互作用,这才使它不断保持了它稳定的秩序。而牛顿力学则完全忽视了这种实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局限性是非常大的,它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物体,如果运动速度高,那么实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就非常大,使实体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如高速时会导致质量增加,甚至形成突变。即使在低速运动时,它的运动也并不是什么完美的直线,而是在振荡中运动的,因为受到空间作用的物体是在不断与空间相适应中存在的。

        由此可见,所有自然力都根源于同一种最朴素的力,即物质之间的相互压迫,这是一种最微观的力,根本观察不到。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吸引和排斥现象都是一种表象,它们都是由于物质的组织或离散造成了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不对称运动引起的。之所以出现力在层次上的差别,只在于普遍联系方式的不同,一种普遍联系方式对应着一种自然力,也对应着一个物质层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2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