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181|回复: 0
收起左侧

宜居行星到处都是 可人类却在灭绝在地球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3-11-7 00:3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评论:天文学家利用望远镜探测器每天都能发现很多类地行星,宜居行星。
可是你们发现了又能怎样?就银河系而言就有超过80亿颗宜居行星,难道要一颗一颗去考察不成?
最起码一个世纪内还不现实吧。?
如今我们地球的问题就一大堆:能源,环境,人口资源问题困扰着各国领导者。都在为资源准备灭掉其他的国家。
其实这也是地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也就是说我们还没发现外星人,还没到达宜居行星就已经自我灭绝了。
任何一个物种本身都很脆弱,稍加破坏,就会是恐龙的后果。
当前人类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能源危机!

再者,也不一定是宜居行星才会有外星生命诞生,外星人的适合生存的环境和我们人类不一样。
银河系能遍布人类宜居的行星,那也肯定有很多外星智慧生命。这是肯定的。





原文:

艾姆斯研究中心本周举行开普勒科学会议,旨在针对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数据分析结果,开普勒团队科学家今天宣布发现了833颗新的候选行星,其中有10颗的体积与地球相当,更重要的是它们轨道处于恒星周围的可居住带上,这意味着如果这些行星上存在水,那么很可能是液态的。此外,开普勒的数据还发现银河系中大约在88亿颗体积与地球非常接近的行星,而且还处于可居住带上,说明地球可能并不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可能存在生命。
  两年前举行的会议上,开普勒小组宣布首次发现一颗处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Kepler-22b,从那时起还发现了4颗处于可居住带上的行星,其中还有两颗处于同一行星系统中。开普勒探测器虽已经报废,但是科学家在数据库中发现了大量关于系外行星的奥秘,比如我们的银河系中几乎每一颗恒星周围都存在至少一颗行星,也就是说我们在夜空看到的星星周围大部分都有行星,也许有些与我们的太阳系非常相似。
  本次会议上,来自30多个不同国家的近400名科学家出席会议,开普勒科学首席研究员威廉·布鲁克称我们进入了新的天文学时代,根据开普勒探测器前三年的数据,有超过3500个潜在系外行星候选者被发现,每次数据刷新都增加了相当数量的系外行星,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就是体积与地球接近的系外行星,从2009年至2012年间增加了大约78%。综合开普勒近4年的数据,将近五分之一的类太阳恒星周围都存在体积接近地球(两倍)的行星,而且它们还处于可居住带上。
  开普勒探测器除了在系外行星发现上取得惊人成绩外,还促进了星震学的进展,科学家可利用恒星震荡特性研究恒星内部结构,这样我们可以获得目标恒星的质量等数据。开普勒任务在4年的运行期内不间断地对15万颗恒星进行观测,每30分钟记录一次数据,这样可以发现系外行星过境行为。
  科学家从开普勒的数据中发现银河系内其实存在大量的可居住行星,银河系的恒星数量在2000亿颗左右,类太阳恒星数量接近400亿颗,最新估计的可居住行星数量为88亿颗左右,科学家认为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还将根据新的数据估算出更多系外行星。另一个科学家小组宣布的答案是100亿颗行星,全球目前一共有70亿左右的人口,如果银河系就只有人类的话,每个人都可以分到一颗,但是这个概率非常小,10万光年的跨度内就存在庞大的“生命基数”,放眼全宇宙内,如果出现智慧生物也不足为奇。

宜居行星到处都是  可人类却在灭绝在地球539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7890
  系外行星在银河系内的数量是相当庞大的,可居住的行星数量更是高达100亿颗,全球几乎每人可以分一颗
宜居行星到处都是  可人类却在灭绝在地球487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7890
到目前为止,可能适应生命存在的行星。
开普勒望远镜于2009年发射升空,其使命是搜寻太阳系外行星,其使用的手段则是精确测光,观察恒星由于周边行星的周期性遮挡而导致的亮度减弱,这被称为“凌星”现象。在过去的4年间,直到今年夏天由于故障而导致失效,开普勒望远镜已经对位于天鹅座以及天琴座的大约15万颗恒星进行了观测。
在他们的研究组中除了马西教授之外,还有他的同事安德鲁·霍华德(Andrew Howard)以及埃里克·帕提古拉(Erik Petigura)。这个研究小组将他们的关注重点放在其中大约4.2万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身上,它们的亮度要么与太阳相当,要么稍小一些,温度稍低一些。
研究组在这些恒星的周围一共发现了603颗潜在的行星目标,或者称作“行星候选体”,其中有10颗行星的大小与地球接近。这里所谓的“接近”是指其直径大致相当于地球的1~2倍,并且由于其与恒星之间的距离适当,其表面的温度范围也不至于太过极端。
随后研究组将4万颗虚构的行星目标信号输入开普勒数据库,以便检验他们开发的分析软件的可靠性。
这些虚构的行星目标大小分布差异很大,从地球大小的行星体,一直到10倍地球大小的行星体。这些虚构行星的轨道距离差异也很大,其中一部分位于宜居带,而其他一些则要么距离太近,要么距离太远。
当然,在此过程中研究组还考虑了开普勒所使用的凌星观测法的局限性,即只有当行星,恒星以及我们的观测视线在同一平面上时我们才有可能看到凌星现象,因此这种方法必定会存在大量的遗漏现象发生。
总体而言,研究组估算认为在银河系中,大约22%的类太阳恒星周围应当存在围绕其运行的、并且处于宜居带中的地球大小的行星体。
重要意义?
马西指出,这项发现对于行星形成理论的研究,以及考察不同类型的行星体如何形成目前我们所看到的比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他说:“行星形成理论的研究者们现在将可以使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构建新的计算机模型来模拟行星系统的诞生过程。他们现在将拥有检验他们理论的试金石,那就是他们的理论必须能够反映我们观测到的事实,这些行星的轨道特征,它们的大小,等等。”
这意味着什么?
这一结果还意味着,距离地球最近的与地球大小相似的系外行星可能就在大约12光年之外,这是一个非常近的距离。
马西在一份电子邮件中写道:“天文学家知道在我们太阳系周围距离最近的数千颗恒星的精确位置。而现在我们又了解到,大约每5颗类太阳恒星中就有一颗,其周围的宜居带范围内拥有至少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仿的岩石行星。”
他介绍说:“你可以想象从太阳系出发向外飞行,并在距离我们最近的一颗类太阳恒星附近停留,然后飞往下一颗,然后再下一颗,这样不断继续。当我们抵达第五站时,你已经越过了5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了。平均来说,1/5的类太阳恒星在其周围宜居带中就会存在一颗与地球大小相仿的岩石行星,并且这颗行星上的温度适中。”
这项研究论文的合著者之一霍华德原本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现在在夏威夷大学天文系担任教职。他指出,当美国宇航局以及其他国家的空间机构在规划未来接替开普勒空间望远镜的项目时,了解宇宙中这些行星的大致数量规模将会具有重要意义。
霍华德表示:“开普勒项目的后续计划将尝试直接拍摄一颗系外行星的图像,而工程师们在设计需要搭载的镜头时,他们将需要知道未来将要拍摄的地球大小系外行星中最近的一颗大概是在什么样的距离上。”
下一步的打算?
既然现在已经了解了银河系内部位于宜居带中系外行星的大致数量规模,马西教授和他的研究团队正在规划大胆的下一步计划。他说:“我们将调用全世界最强大的望远镜,将其对准一颗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尝试接收可能生活在这颗行星上的高级智慧生物向我们发送的激光信号。我们可能会失败,但如果我们不去尝试,那我们就永远不会成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5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