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238|回复: 1

[天下杂谈]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4-6-15 01: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警告:本文有轻度剧透。
1954年发生了三件事情。美国在比基尼环礁引爆了人类第一颗氢弹“喝彩城堡”,实际当量1500万吨是预测值的两倍半;这次核试验原本打算保密,但远超预计的放射尘污染了附近岛屿居民,还沾染了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并导致一人死亡;再就是,哥斯拉(ゴジラ,Godzilla)在日本诞生了。

从诞生之日起,哥斯拉就是一只辐射的怪兽、是核武器的隐喻,第一部哥斯拉电影里处处透出广岛长崎和第五福龙丸的影子。就算今天哥斯拉已经转职为英雄和人类的守护者,依然和核与辐射密切相连——比如在2014年版哥斯拉里,正派怪兽哥斯拉和反派怪兽穆托都是靠辐射为生的,属于一个建立在史前强背景辐射之上的远古生态体系。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586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1954年初代哥斯拉的海报。图片来源:wikipedia
不过提到辐射,可就有些说头了。

古代的辐射,有那么强?
1954年版哥斯拉中,科学家发现它的放射性脚印时,还发现了一只三叶虫,如果这线索是有意的,那哥斯拉至少是二叠纪或更早的生物,因为三叶虫在二叠纪末期那次史无前例的大灭绝中消失了。
二叠纪末距今2.52亿年,而2014版电影中则将哥斯拉模糊地设定为“数百万年前”。不过无论是二叠纪还是几百万年前都有一个问题——那时候背景辐射也没多强啊。
平均来说,自然界里的固体放射性元素导致地表的伽马辐射量大约是0.48毫西弗/年,相比之下哪怕人体内含有的钾40也能提供0.29毫西弗/年,来自宇宙射线的也有大约0.39毫西弗/年,吸入空气中的氡可以带来1.26毫西弗/年。相比之下,就连做一次头部CT也有2毫西弗。不管哪一项都是无关紧要的,就算增强十倍,恐怕也喂不饱哥斯拉这样的大家伙。

如果真的倒退一千万年或者两亿年,宇宙射线没有什么本质变化,会改的也只有环境和生物体内的铀、钾、钍之类。问题是,地球有足足四十六亿年历史,里面的自带放射性元素历史要更加久远,那对于一坨地球整体来说,过了44亿年、46亿年还是48亿年,会有本质区别吗?显然不会有嘛。半衰期短的那些都衰得差不多了,能挺过46亿年的也不在乎多个一两亿——钾40半衰期12亿年,U238半衰期4.5亿年呢。
当然,现实要稍微复杂一些,因为这些放射性元素的分布并不均匀,随着版块活动会变。譬如,一大波地壳形成发生在28-26亿年前,就导致更多的放射性元素被运输到了地表。根据一项估算,生命起源时(38亿年前)来自地壳的伽马背景辐射和今天相当,但真核生物起源时(约20亿年前)这个数值就变成了两倍,地史上最高值可能达到了今天的4倍。类似地,在生命诞生之初,来自体内的钾40辐射量可能是今天的8倍——但这也没什么嘛。至于哥斯拉这种历史不过两三亿年的晚辈后生,就连这都够不着了。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499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地史上背景辐射的估计值,方块为生物体内源辐射,三角位外源辐射,叉子为二者之和,菱形为地壳形成的比例。图片来源

辐射能“吸收”吗?
在电影里核辐射的存在形态很奇怪。比如开场部分采掘工人说他们挖开了洞穴之后,和空气一接触,辐射量就开始显著上升,仿佛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但是核辐射来自核反应,化学反应那点能量根本无法影响它。1g铀元素不管是做成单质、氧化物还是硫酸盐,都不会影响它的衰变情况。(而且,那个洞穴明显是天然存在的而不是人挖出来的——但如果天然存在的话,被挖开之前洞里难道一点空气都没有吗?)
但更加奇怪的是核事故厂址,因为怪兽穆托的存在,一个熔毁的核电站隔离区内居然没有辐射。(即便如此,看读数是零就摘帽子也太草率了!上次《普罗米修斯》里这么做的那个人下场你不会忘了吧!)电影的解释是它以辐射为能量来源,把辐射全吸收了——可是辐射不是什么游荡的气体,它是直线前进的。好比说你有一个点亮的灯泡,你要想“吸收”它的光,唯一的办法是把它严严实实包起来,在它边上不管放什么(除了黑洞之外)都是无效的。类似地,如果你真的想让仙人掌吸收电脑发出来的那些(其实是无害的)电磁辐射,唯一的办法是把电脑放进仙人掌里面。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115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隔离区里的父子俩因为读数是0就摘下了头盔。这真是……图片来源:Huffingtonpost
还有,就算是包起来的话,也不能解决次生辐射问题。很多正常同位素在遭受强烈放射性之后会被“打”成有放射性的同位素,所以一旦遭到核辐射,撤离到安全地带之后首先要丢掉身上衣物、清洗全身。一次严重熔毁肯定会伴随这种现象,所以穆托要想打扫现场恐怕还要把很多遭沾染的东西吃掉。
一颗核弹有多少辐射?
片中反复出现大兵们和(没爆的)核弹近距离接触的场景,而且每个场景里都没有防护服。这样真的没关系?照理说是没事儿, 不过……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737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背景为运输核弹的火车,可以看到士兵的穿着都是普通野战服装,没有针对核辐射防护。图片来源:imdb
标准的裂变原子弹使用的“燃料”是U235或者Pu239。U235的半衰期长达7亿年,换言之就是它衰变得特别慢,单位时间里放出的辐射很少。更重要的是,将军说过要用千万吨级以上的核武器对付大怪兽,这个量级必须是氢弹才办得到——现有的纯裂变原子弹最大的才50万吨当量,而氢弹破千万吨那是轻而易举,人类历史上引爆过的最大氢弹“沙皇”当量高达5000万吨。氢弹虽然要靠裂变弹“点火”,但主要燃料是氢的同位素,其中氕和氘都是稳定的,氚虽然不稳定但只会发生穿透力有限的β衰变,一层钢板挡住它很轻松。
所以其实一颗没爆的核弹放出的辐射量极小——但是如果是这样的话,它是怎么被怪兽穆托发现的?
之前说过,自然环境里到处都是背景辐射(所以当老爹掏出个测辐射的仪器,却看到一串零的时候……他十有八九是买了个劣质产品)。而背景辐射之间的差异还非常大,比如英国人每年受到2mSv,而芬兰人就有7mSv。要在这种环境下于数百公里外准确找到核弹而非温泉什么的,还真是了不起的成就……
诚然,这核弹是人类故意想让它找到的诱饵,所以也许人撒了点儿什么放射性物质,但是撒完了也不给运输的士兵任何防护,未免太不人道。而且这样真的不担心半路货被劫吗?如果诱饵和真货可以分开,那分别运输不就是了!到了指定地点再会合,就不会出现电影里的惨剧了吧?
不过考虑到它连俄罗斯人的核潜艇都能从海里捞上来……嗯,也许它就是天赋异禀,自带核弹头感应器呢。应该谢天谢地它找到的是运输中的核弹,而没有把美国的洲际导弹基地给一锅端了。
总而言之,辐射不是个容易打交道的玩意儿,虽说怪兽片科学上向来也不严肃,但既然你能拍,就不能不让我吐槽。不过其实我个人最关心的是这件事情:片尾的核弹最后也没有拆除对吧?结尾的白光场景是它炸掉了对吧?主角昏迷的时候倒计时只剩下5分钟了,这5分钟真的能把核弹搬到足够远的地方、让旧金山毫发无伤吗?或者直升机有足够的时间把主角本人运到安全的地方吗?毕竟旧金山不是哥谭。


哥斯拉的繁殖问题:


在我们看来,男欢女爱,阴阳调和,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似乎两性的存在不仅是生物界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宇宙万物和谐的根本。所以当大脑跟奶酪一样多孔的主创把1998年版的哥斯拉描述成了一种“孤雌生殖”的动物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什么崎岖的设定?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614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这个单词来源于希腊语词根,意为“处女生产”),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雄性,雌性自身可以产生后代的繁殖方式。上世纪70年代,有发育学者给出过一个更严谨的定义:“无须精子,一个卵即可以发育成胚,而不管这个胚是否能发育成个体”。
科学家们目前掌握的孤雌生殖的动物有一千多种。
最为人知的孤雌生殖的动物就是蜜蜂。蜂后虽然也与雄蜂交配,但是却能产下受精和非受精两种卵,前者发育成蜂后或者工蜂(由喂养幼虫的不同食物决定),后者则发育成雄蜂。与蜜蜂亲缘关系比较近的小火红蚁(Wasmannia auropunctata)也能孤雌生殖,与蜜蜂相反的是,蚁后通过孤雌生殖来繁育新蚁后,受精卵发育成不育的雌性工蚁和雄蚁。

繁殖模式最复杂的孤雌生殖动物莫过于蚜虫。以榆四脉绵蚜(Tetraneura ulmi)为例,每年春天,被称为“干母”的蚜虫通过孤雌生殖的方式(并且是卵胎生,即蚜虫卵在原母体内孵化)在榆树上生下30-40只称为“迁移蚜”的小蚜虫,这些生下来体内就已经有发育成熟卵的移行虫长着翅膀,“她们”飞到各处,繁殖出几代没有翅膀的“流亡虫”。初秋,“流亡虫”繁殖出长翅膀的“性母”,飞回榆树,产下卵,生出没有翅膀的一代“性蚜”,这些蚜虫里有雄也有雌,然后雌雄交配,雌虫在树皮里产下一颗相当于自己体积三分之二大的卵。接下来,这颗大卵度过寒冬,到春天,孵化成“干母”。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439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榆四脉绵蚜及其在榆树上形成的虫瘿。
这一复杂的过程的多数细节不为人知,环境因素中的温度、光照到底如何影响了蚜虫的繁殖方式和翅膀的发育,仍然是个谜。
不管是蜜蜂还是蚜虫,都是把孤雌生殖“搭配”两性生殖使用。与它们不同,很多蜥蜴专一的采用孤雌生殖的方式。
2006年,以瓦茨(P. C. Watts)为首的研究小组发现现存最大的陆地爬行动物科摩多巨蜥同样能进行孤雌生殖,这也解释了长久以来困扰科学家们的一个问题——科摩多巨蜥的雄性与雌性比例并不是1:1,而是4:3。科摩多巨蜥的性染色体是WZ体系,其中WZ为雌性,ZZ为雄性,WW不能存活。所以WZ的雌性孤雌生殖的产物要么是ZZ,要么是WW,所以后代全部为雄性。

更知名的孤雌生殖爬行动物是生活在美国和墨西哥的鞭尾蜥,这其实是一个属(Cnemidophorus),其中的15种完全不存在雄性。虽然没有雄性,这些蜥蜴仍然有交配行为,刚产过卵的雌蜥蜴充当“雄性”的角色。科学家们发现,交配行为本身有助于刺激“她们”多产卵。
这么看来,98年版的哥斯拉里,大怪物应该不止一只。
不要以为孤雌生殖只是些稀奇古怪动物的稀奇古怪行为,我们身边就有孤雌生殖的例子。早在1953年,美国科学家奥尔森(M. W. Olsen)意外的发现,14%的贝尔茨威尔小种白火鸡(Beltsville Small White)的未受精蛋可以发育。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又发现两种常见的鸡种——横斑洛克公鸡和白来杭母鸡杂交后的母鸡产的未受精蛋中,也有15%可以发育。当然这些鸡蛋中的大部分到第三天就停止发育了。美国马里兰州动物生理及遗传研究所的莎薇拉(P. Sarvella)曾经用一只“处女鸡”下的8000只蛋孵出7只小鸡,其中三只没活过一周,其他四只也十分虚弱。看来,如果你足够幸运,超市里的买来的鸡蛋也是可以孵出小鸡来的。要是您是一个蛋奶素食者,严格来说吃的蛋里可能会有不符合定义的可能。

相较而言,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理论上困难得多。由于存在一种特殊的“印记基因”机制,缺乏雄性遗传物质的哺乳动物胚胎很难存活。目前尚未有自然界哺乳动物孤雌生殖的案例。不过,人工的孤雌哺乳动物已经诞生了,2004年,东京农业大学的科学家用孤雌生殖的方法克隆出一只小鼠,起名叫做辉夜姬。当然,辉夜姬的遗传物质来自两只雌性小鼠,可以说是有母无父的小家伙。
同年,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用与日本科学家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孤雌生殖的人类胚胎,虽然此后因为伪造实验数据,黄禹锡身败名裂,但是调查这一事件的调查组仍然肯定了黄禹锡的这一研究成果。
早在1955年,英国某家报纸刊登启事,寻找“处女生子”的妈妈。由于人类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不可能孤雌生殖出XY的男性,出于科学方面的考虑,启事中提醒只有孩子是女孩儿的才可以。果真有不少母女报名,林恩Balfour Lynn负责对这些母女进行了检查,结果也证实了黄禹锡工作的开创性——没有一对经得起“生物学检验”。


哥斯拉的成长日记:
随着三次元人类的城市建筑越盖越高,为了维护自己的“史诗级巨兽”地位,电影中一代代的哥斯拉也只好“敬业”的不断长高。从1954年首次登上银幕至今,哥斯拉们的体型始终没有太大变化,身高却已经增加了一倍。

有关《哥斯拉》你了解多少?284 / 作者:UFO中文网 / 帖子ID:18127

03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1-2 06: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挺有意思的评论,楼主可以考虑在果壳网发表文章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3 22:1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