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幻星系
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一些狂人,他们总是将自己异想天开的想法变为现实。对于这种人我们大多称为疯子,因为他们的想法太过于不现实。然而这些狂人中也会出现一些“异类”,因为他们的产品居然真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变成了现实。 电话
当亚历山大·格雷厄姆· 贝尔准备向西联电报公司以十万元的价格兜售自己的电话设备技术时,西联电报公司不仅直接拒绝了贝尔,而且给电话下了一段评语:我们不认为这家伙能将稿件清晰的送到几英里以外的地方。现在人们已经可以在办公室将一封电报发到全美各大州,为何还要使用这件愚蠢的产品呢?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也可以说是一件玩具,对我们而言毫无用处。但是回过头来看看电话和电报的境遇,西联电报公司悔得肠子都青了。 汽车
当亨利•福特委托律师霍勒斯•雷克汉姆向密歇根储蓄银行请求投资生产汽车时,银行的大佬告诉他,汽车会成为时尚,但是马车才是永恒的,时尚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因此他拒绝了投资请求,并告诉霍勒斯•雷克汉姆莫要再理会亨利•福特。然而霍勒斯•雷克汉姆最终还是忽略了警告,给亨利•福特投了5000美元,结果显而易见,当汽车满大街飞奔的时候,5000元的投资变成了1250万美元。马车消失了,全球汽车在今年已经超过了8400万量。 电视机
在1939年的《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则关于电视机的评论:电视的最大问题是,除非将眼睛用胶水粘在电视机上,否则谁会一直盯着电视机看呢?况且普通美国人也没有这个空闲的时间。但是今天的情况如何呢?据尼尔森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天观看电视的时间超过5个小时。看来历史证明了,电视机有人看,美国人也有时间。 火箭
还是《纽约时报》,在1936年发表了火箭无法冲破地球大气层到达外太空的言论。仅仅在十年后,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扇了过去,美国已经开始对外太空进行研究,而且之后登月成功,为此《纽约时报》还专门刊登了一篇忏悔文。 电脑
在电脑的发展史上也有人发出过愚蠢的预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数字设备公司的创始人肯•奥尔森,在个人电脑的概念被提出来后,他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显示每个家庭需要一台电脑”。而IBM的主席托马斯•沃森在1943年也没头脑的说了一句,“我认为全球市场可能需要五台计算机”。但是现在电脑的普及程度已经无需多言了。
纳粹飞碟,是二战期间希特勒为了扭转败局,曾经下令科学家设计过一种飞碟状的飞行器,呈圆状的碟形,没有机翼,但速度很快,飞行性能优异,能够灵敏地转向和爬升俯冲。第二代飞碟驱动RFC-2应该是等离子驱动器,飞碟原型是Vimana,原型机采用的是汞离子形成的等离子动力。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现在我们看来这些都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产品,也嘲笑这些人的不识货,但谁也无法保证在我们遇到新产品的时候也能够有足够的预见性,只是告诫我们,千万不要给一件新产品和新创意乱贴标签,否则你有可能就会贻笑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