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无孔不入的克格勃们探听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美国正在进行利用外层空间进行空间战的可能性研究。于是,苏联政府立刻开始了相关计划的研究,那时正是登月工程的最高潮时期,主要的空间技术研究单位如科罗廖夫设计局、切洛梅的52设计局、扬格利设计局等都承担了大量的任务,所以这次,为了避免登月计划的覆辙,出于节约时间和经费的考虑,军方提出了建立2套计划的设想,其中1套为空间激光武器平台,另1套为火箭平台。最后,由能源公司承担了空间火箭武器发射平台的设计,而这个设计最后就演变成了著名的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很快,这种空间武器系统就被设计出来,这是一种模块化设计,分为两种,分别被命名为“小船”和“瀑布”空间作战系统,“瀑布”系统如图所示,也分为3个部分,但不同之处在于专门为系统设计了寻的导弹,导弹由系统的雷达引导,攻击空间目标,完成的系统将安装在当时的曙光号的特殊设计货舱内,最后与后来的空间站组合成巨大而恐怖的战斗空间站。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最初提出的战斗空间站模型如下所示,但由于当时已经在考虑发展类似美国太空梭的“可重复航天飞行器”,所以方案最后被搁置,最后导致了一个新的武器平台的出现。
真正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设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全副武装的空间杀手。那个“套鞋”——米格-105空天战斗机在最初的“螺旋”计划失败以后,能源公司又将这个暴力的怪物与“暴风雪”结合起来,成为另一种新的空间武器系统,将空间站作为“暴风雪”的空间指挥平台,完成了整套空间武器系统构想。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现在你看到的是红色帝国著名的巨无霸能源号运载火箭,驮载着名为"极地号"的卫星,正在拜科努尔发射场的路上,准备发射。然而,“极地”号只是当时苏联为了掩盖其真实目的的一种说法,他真正的名字,叫“西徐亚武士”。他就是红色帝国的另一个暴力级怪物——太空激光站。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西徐亚人”空间激光武器站的计划始于1984年,那时A-60机载激光武器平台已经在塔甘罗格研制成功并进入试验阶段。这种输出功率1兆瓦的激光武器已经显示出了这种未来新武器的巨大潜力。(在1980年代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中,美军大张旗鼓的开发Boeing YAL-1A Airborne Laser (ABL)机载激光武器系统(AirBasicLaser)。苏联也开始进行机载激光系统的实验,由别里也夫设计局与塔甘罗格航空科学技术联合体共同开发,实际上作为"下一代"军事技术的关键项目,苏联全国的科研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该计划。1981年8月19日,经过改装的空中激光实验室进行了首飞,飞机由一架注册号CCCP RA-86879的Il-76MD改装而来,机头安装了一个大型的整流罩,据信内藏激光照射装置,激光装置可以收放并且具有相当好的方向射界,机身下部起落架舱加长以容纳额外的涡轮引擎为激光系统提供能源。1991年飞机进行了改进,安装了新的设备,用以进行新的飞行实验,试验的具体细节尚不得而知。其实,早在2009年8月,俄工程科学院院士尤里扎伊采夫就首次披露了俄正在研制空基激光武器的消息。按他的话说,在俄联邦军事工业委员会科技理事会确定的装备计划中,有一些内容涉及到开展激光武器研制工作问题。他同时还指出,前苏联也曾进行过激光武器研制工作,其中包括1972年试验“威力足够强大的装置”。苏联在1965年开始研制激光武器,并在1973年组建了专门研究从事这方面研究的设计局。A-60作为飞行试验室于1981年首次升空,而到了1984年,A-60首次用激光成功摧毁了空中标靶。作战激光的研制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完成,但是由于财政拨款大大减少,该项目被冻结。)因此苏联军方在苏共中央和苏联部长会议的批准下,于1984年8月27日,由通用机械工业部部长D.巴克拉诺夫签署N343/0180号命令,正式决定授权“礼炮”设计局研制新型太空激光武器系统,代号17F19D(西徐亚人-D)。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西徐亚人-D没有从头设计,而是采用了很多现成的技术,包括了联盟号飞船、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当时正在研制中)、质子-K火箭和和平号空间站的部分模块和单元,最后完成了一个长度将近40米,最大直径4.1米,最大重量95吨的巨型航天器。上半段(直径2900毫米)是服务舱模块,包括了太阳能电池板、控制仪器系统和分室推进器系统,是控制飞船飞行和航向调整的部分。而变粗的下半身(直径4100毫米)就是功能舱,也就是完整的激光武器系统,代号“塞西亚”,包括了产生高能激光的化学反应设备、药剂储藏设备、激光管、光学谐振腔、大功率电源及泵浦,还有光学准直系统、控制系统和雷达及光电传感器等。整套系统由苏联研制激光武器的著名企业“天体物理”设计局研制,总体安装在苏联航天巨头——赫鲁尼切夫机械厂完成。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以下就是在赫鲁尼切夫机械厂车间内组装的“西徐亚人”。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端,黑色的是折叠的巨大太阳能电池板与和平号号空间站相同。
后半部分激光武器系统和发动机。
其实,解决激光器和飞行系统的问题还不算难,最难的就是如何将他送上天。
在我们这些暴力美学爱好者眼里也许觉得够大就够暴力。但从技术的角度说,太大了就意味着得有更大更暴力的家伙才能拉得动他。毕竟,暴力美学只是个副产物。就象周星星的一句名言:人不过是父母性高潮后的副产物。好在这个从不缺乏暴力美学基因的红色帝国总有奇迹出现,这个奇迹就是另外一个暴力美的杰作: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能源号运载火箭
在经历了N1火箭砸碎在拜科努尔的登月梦想之后,苏联并没有停止研制大功率运载火箭的脚步。1974年,苏联开始了对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正如NASA用航天飞机取代土星5号的计划,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提出了祝融星计划(Vulkan),计划设计一种以质子号火箭为基础,使用与质子号相同燃料、比质子号更大、推力更强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火箭。1976年成立了著名的能源公司,主要研制大功率运载火箭。
十年磨一箭,卧薪尝胆的苏联人到1986年已经完成了这个巨人的全部设计和制造,并决定将搭载西徐亚人作为他的第一次处女航。这绝对是一个让你血脉喷张的暴力美学杰作,他太漂亮了,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俄罗斯航空航天爱好者在绘制着他的风姿。“能源号”运载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火箭分助推级和芯级两级,火箭长约60米,总重2400吨,起飞推力3500吨,能把100吨有效载荷送上近地轨道。第一级捆绑4台RD-170型液体助推火箭,高39米,直径4米;第二级为直径8米的芯级,长度为60米,由4台RD-0120液氢液氧发动机组成。发射时,第一,二级同时点火,第一级4台助推火箭工作完成后,由地面控制脱离芯级火箭回收,经修理后可重复使用50次;第二级即芯级火箭可将有效载荷送入地球轨道运行。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西徐亚"人激光武器平台与前面说过的"瀑布"空间导弹发射平台一样都是苏联红星战中“赛艇”计划的组成部分,都是在绝密情况下进行的。因为当时美苏有限制发展进攻性战略武器协议。当然地球人都知道,这一纸空文就象婊子说自己还是处女一样的可笑,不过表面文章还得做。为了确保系统可靠,礼炮设计局研制了2台西徐亚人,第一部尾号18101为实验型,第二部是尾号18201,两个系统都做了改动,没有储存二氧化碳,而是选择测试的氙,氪的混合物。此外整个外表都采用了特殊的黑色涂层,用于最大限度吸收太阳能以保障内部仪器温度,减少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的用电。计划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1987年已接近完成。让人激动人心的时刻即将到来。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实际上,西徐亚人的总装在1986年就已完成,起初发射计划定于于1986年9月。然而,由于制造设备的延误和天气原因,发射一再推迟,最后到1987年5月11日,戈尔巴乔夫来到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视察整个项目工作,发射时间定在了5月15日。巨大的火箭系统被拖出厂房,缓缓驶向发射场。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与暴风雪号或联盟号对接 进行维修升级
苏联塔斯社授权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1987年5月15日,我国在拜科努尔航天中心由能源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极地号探测卫星。 发射计划是成功的,然而不幸的是,极地号在进入地球轨道后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经过地面测控中心的抢救无效,被启动自毁计划坠毁入太平洋海域。不过,因为第一枚极地号是实验型,没有安装激光武器系统,而是安装了仪器设备准备进行一系列试验和测试,所以还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西徐亚人,但当时真正的西 徐亚人已经在赫鲁尼切夫的工厂里组装中。 正当科研人员们查找事故原因,准备新的发射时,更大的悲剧发生了: 倡导新思维,准备与美国人和好的新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根据这场事故否定了这个计划,并公开的宣称改变国家战略,主张积极防御。因此,大力削减进攻性武器发展。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整个计划开始进入一种莫名的停顿,为了保证暴风雪号的发射,这个计划暂时终止,直到1991年前苏联解体。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苏联反制美国X21航天战机(就是今天X37B飞行器的前身)的MAKS航天战机
苏联MAKS航天战机计划是苏联时期应对美国的X21无人航天飞机而生的。注意美苏的这航天战机计划是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战机(跟MIG105不同)这些航天战机将长时间的在太空执行巡航警戒任务。一次任务周期可能在1年左右,燃料补给由军用太空站完成(苏联的钻石号军用空间站)是真正意义上以太空为基地的航天军事力量,但可惜的是MAKS工程已经不复存在了。几乎找不到任何数据,这几张图也算是少见了,这是苏联时期的MAKS设想图样机。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发射方式
苏联航空航天事业可谓群星璀璨,随便找个军迷,都能说出一大批耳熟能详的名字:科罗廖夫、切洛梅、扬格利、格鲁什科、伊留申、米高扬、格列维奇、图波列夫、苏霍伊、西蒙诺夫......,然而不少人却很少知道苏联有翼载人航天器的先锋。他,就是洛吉诺-洛金斯基
1962年,苏联空军提出了高超音速有翼空天飞行器的五年发展计划。1965年,科罗廖夫将这个项目交给了米高扬的第155试验设计局,而这个项目负责人的任务就落在了55岁的洛吉诺-洛金斯基的肩上。这是一种两级空天飞行器,被命名为“螺旋”。它包含两部分:高超音速母机(GSR)和军用飞船(OS)。其基本设想是:起飞借助于滑跑车,在时速达到380-400千米时,“螺旋”和滑跑车脱离,飞向空中。在高超音速母机(GSR)达到预定速度和高度时,军用飞船(OS)脱离母机,飞向轨道。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MIG105航天战机与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相结合的未来发展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计算表明,该系统的有效载荷重量约为其发射重量的12.5%,且有85%的发射重量返回地球,而当时科罗廖夫设计的320吨重的联盟火箭只能将发射重量的2.5%送上太空,返回地球的只有2.8吨重的着陆器。同时,“螺旋”不光能返回,它还可以再次飞行,而且无需航天发射场。当时制造了试验型轨道飞机,并进行了首批计划内的飞行。在返回大气层时,它就像飞机一样,可在半径为600~800公里的范围内选择着陆点。它的用途极为广泛,既可作为航天轰炸机或侦察平台,也可作为航天武器载机或作为有人驾驶的救援机,同时还可作为截击机或只是作为技术验证平台。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该计划被命名为“50-50计划”,其中的“50号产品”为单座军用空天飞机,而“50-50”号产品”为高超音速载机。“50”这一数字表示为即将到来的伟大十月革命50周年献礼,并计划在此时进行首期亚音速试验。高超音速载机由图波列夫设计局负责研制,它应在极大的速度(M5.5~6)和24~30公里的高度上释放这架10吨重的空天飞机。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军用飞船(OS)是一种单座有翼战斗飞行器,可以安装不同任务模块,执行昼间照像侦察、雷达侦察、截击空间目标等任务,还可以安装上面级,检查敌对的空间飞行器。所有型号都重8800千克,其中侦察型号载有500千克战斗载荷,截击型号载有2000千克战斗载荷。根据射向和倾角的不同,军用飞船(OS)的轨道高度从130到1350千米不等。任务要在环绕飞行的两三圈内完成,在第三圈离轨着陆。机动能力靠船上发动机实现,使用液氟和阿米酚。军用飞船(OS)以大攻角重返大气层,依靠优异的气动设计,它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4000~6000千米,偏航机动1100~1500千米。 军用飞船(OS)的良好操纵性使它可以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降落,苏联境内设有备用降落场,如果主降落场不能使用,军用飞船(OS)在第三圈可以选择在备用降落场着陆。军用飞船(OS)采用第36试验设计局研制的“36-35”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让人很难相信的是,在着陆速度不超过250千米/时的情况下,同其他耐用的苏联飞行器一样,军用飞船(OS)可以在简易的第二级机场跑道降落。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设计师洛吉诺-洛金斯基1966年6月29日确定了“螺旋”(VOS)的初步设计方案,可复用高超音速母机(GSR)采用有翼宽体设计,水平起飞,重52吨,设计局代号“50-50”,它背负代号“50”的载人军用飞船(OS)。整个飞行器重达115吨。 在这一设计中,高超音速母机(GSR)装有四台使用液氢的发动机(VRD)。高超音速母机(GSR)起飞后不断加速,飞行到6倍音速(1800 米/秒),高度28~30千米时,第二级也就是军用飞船(OS)脱离,靠自身动力飞向预定轨道,母机则飞回发射场。 VR型号是R-39-300,使用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时,高超音速母机(GSR)可以将军用飞船(OS)送入130~150千米高的极轨道,或者将5吨有效载荷送入750千米轨道。如果使用液氧/液氢作为推进剂,则可将10.3吨有效载荷送入750千米轨道。由于直接将液氟作为推进剂难度太大,设计师们决定军用飞船(OS)的动力研制分三步走,先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技术成熟后用液氟和液氨,充分积累使用经验后再用阿米酚替代液氨。
设计师们认为这种全新的飞行器应当具有如下特性:
-进入轨道的有效载荷重量不小于系统起飞重量的9%;
-降低成本,射入轨道的有效载荷每公斤花费要比使用同类推进剂的火箭低3~3.5倍;
-具备多用途、高度自动化和快速再瞄准能力;
-高超音速母机(GSR)对地面设施的低依赖性;
-将机场减少到可能的最低数量;
-快速到达全球任何地区;
-军用飞船(OS)不仅在空间,而且在进入大气层和着陆时都具备有效的机动能力;
-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降落的能力,在返回时选择主降落场或备用降落场的能力。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受技术能力的限制,高超音速母机(GSR)一时出不来,设计局决定先研制实验型军用飞船(OS),既然指望不上先进的高超音速母机(GSR),那就用科罗廖夫的“联盟”火箭发射。同时,设计人员已经看到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的途径,第一步就是大大提高推进效率,研制超燃冲压发动机,使系统全面可重复使用成为可能。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1967年开始制造有人驾驶轨道飞机的缩比试验器。在这些1/2和1/3模型中,代号“105.11”的模型用于亚音速大气层试验,“105.12”用于超音速研究,“105.13”用于高超音速研究,但这一项目于1969年6月被中止,当时的国防部长格列奇科元帅认为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谈”。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1974年6月30日,在火箭发动机专家格鲁什科的支持下,“螺旋”计划恢复实施,并拟进行轨道飞机的亚音速飞行试验。1976年10月11日,该轨道飞机完成了第一次飞行,一年后的11月27日也完成了“米格-105”试验机从图-95KM型机上在5000米高度上的第一次投放,总共进行了8次试飞,从而确定了该空天飞机的亚音速气动性能和各系统在大气层中飞行的性能。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该军用飞船(OS)呈平底形状,采用升力体式机身,前部较大并向上翘起,因此该机又被戏称为“套鞋”。这种几何形状可大大降低机身在再入大气层时的受热程度。该机的独特之处是其可变式机翼。机翼安装时与水平面呈60度角,在起飞、轨道飞行和再入大气层时用作垂直安定面。在再入大气层并将速度降低到亚音速后,机翼转至水平状态,从而增加了升力。机身、机翼和巨大垂直尾翼的后掠角度分别为78、55和60度。“米格-105”安装有科列索夫研制的RD-36-35K型涡轮喷气发动机,轨道发动机由19台大小不一的发动机组成,以进行轨道粗定位和精确机动。该飞机长8.5米,高3.5米,重4220公斤,翼展7.4米。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随着美国航天飞机的逐步实现,苏联70年代后决定终止该项目,全部转为研制类似美国航天飞机的“BURAN”计划,也就是著名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项目,螺旋计划遂宣告结束。但是计划中不少的成果都应用在后来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上。洛吉诺-洛金斯基甚至幻想着借助“暴风雪”号的研制而让“螺旋”获得新生。这是后期的设想:以"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为载机,内部安装旋转式支架,放入5架空天战斗机,如同左轮手枪一样的发射!其想象力之丰富,几乎就是《星球大战》的再现。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能源号模块化巨型运载火箭
80年代初以来,西方分析家一直在推测,苏联在研制一种能把100~150吨重的有效载荷送到低地轨道的新的大型运载火箭。1987年5月15日,苏联发 射了能源号超级运载火箭,证实了这一猜测。这种火箭很可能采用了一些极其先进的设计原理,本文将概述这种火箭的突出特点。 能源号火箭采用全新结构,具有新的特性。这种火箭的运载能力很大,寿命长,性能高。它一次就能把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到低地轨道,这相当于现在苏联每年送 人低地轨道的总有效载荷的l/3。一枚能源号火箭低地轨道的运载能力相当于5枚质子号SL—13火箭或15艘联盟A一4飞船的运载能力。 因此,能源号火箭是苏联进行航天活动的一种全新运载工具。苏联从G型火箭的失败中吸取了许多重要教训,能源号火箭的设计工作是从头开始的,它的基本技术规 范如下: 1.送到低地轨道的有效载荷重量不低于100吨; 2.全部采用低温燃料——可用液体甲烷或液氢; 3.采用液体燃料,使每一级都可以控制; 4.所有重要的部件都要回收;· 5.重点放在机组人员的安全上
“能源号”是苏联的一种重型通用运载火箭,也是目前世界上起飞质量与推力最大的火箭。西方国家取的代号是SL—17。
为实现载人登月,苏联从50年代末就开始研制H—1重型运载火箭(西方国家称之为G型火箭,取代号为SL—15),但在研制过程中屡遭挫折。1974年5月,苏联停止执行H—1火箭计划,开始了“能源号”火箭的方案论证工作。
“能源号”是苏联为了满足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初载人与不载人、军用与民用航天任务的需要,推进近地空间的工业化和战略防御研究而研制的。它的主 要任务包括:发射多次使用的轨道飞行器;向近地空间发射大型飞行器、大型空间站的基本舱或其它舱段、大型太阳能装置;向近地轨道或地球同步轨道发射重型军 用与民用卫星;向月球、火星或向深空发射大型有效载荷。
“能源号”是作为火箭—空间大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这个大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统一协调发展的。大系统自1976年开始,由能源科研生产联合体负责研 制。整个系统的研制费用高达140亿卢布或524亿美元(1989年币值)。大系统中“能源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是古巴诺夫(S.H.FyaaHoB)。有 近百个设计局、工厂、企业和研究所直接参加了“能源号”的研制工作。目前投入使用的仅是“能源号”的基本型,于1987年5月15日首次发射,1988年 11月15日第二次发射,运载了“暴风雪号”轨道飞行器,两次发射都获得成功。
主要技术性能(基本型)
级数 2级 起飞推力 34833kN
全长 60.155m 推重比 1.48:1
最大宽度 20m 运载能力(200km轨道) 105t
子级质量 2400t
推进剂质量~2000t
助 推 级
级长 32.120m 推进剂 液氧/煤油
发动机 4台PJI—170发动机 地面比冲 3033N·s/kg
地面推力 29028kN 工作时间 ≈150s
真空推力 31616.8kN
芯 级
级长 60.155m 推进剂质量 7172550kg
直径 8.076m 发动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
工作时间 381.0s 推进剂 液氧/液氢
地面推力 5805kN 真空比冲 4452N·s/kg
真空推力 7845.2kN
总 体 布 局
“能源号”火箭在总体布局上继续沿用了苏联大型运载火箭自5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采用的横向捆绑助推器的结构形式,即在芯级周围捆绑不同数量的助推 器,用以构成助推级。1987年5月投入使用的仅是“能源号”火箭的基本型。从外形图可以看出,它由芯级、助推级与有效载荷组成,助推级则由捆绑在芯级两 侧的4个相同的液体火箭助推器组成。
“能源号”与苏联以往的运载火箭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 有效载荷并不配置在火箭的头部,而是安装在芯级的一侧。
2) “能源号”火箭并不直接将有效载荷运送入轨,而仅将其加速到亚轨道速度,在预定的轨道高度(通常约为110km)与有效载荷分离。有效载荷在分 离后尚需依靠自身的发动机提供推力,加速飞行,直至进入所要求的轨道。采用这种工作模式既可使芯级在与有效载荷分离后自毁时所产生的大量碎片不会对近地空 间造成污染,又可使运载火箭具有较大的使用灵活性,以满足多种有效载荷与不同用途的运载需要。
3) 十分重视安全与可靠性,强化了地面试验。在飞行中即使助推级或芯级有一台发动机出现故障,火箭仍可继续进行有控制的飞行。火箭的推重比可以降低到1.25:1。
4) 从一开始就把火箭设计成积木式系统。火箭采用标准的液体火箭助推器,可以通过在芯级周围捆绑2个、4个、6个或8个助推器,或者以一组助推器为 基础,增加不同的上面级,组成运载火箭系列,具有向低地球轨道发射/Jx~10t,大至200t有效载荷的能力。捆绑8个助推器时,有效载荷将配置在芯级 的上方。
5) 为解决与运载火箭多次重复使用有关的结构、回收等问题创造了必要的试验与研究条件。“能源号”迄今仍是二次使用的运载火箭,费用昂贵。为了大幅度地降低使用成本,苏联正在进行火箭助推级和芯级回收与重复使用的可行性研究。在“能源号”火箭每个助推器外侧的上、
下两端增设了回收设备舱,在底部还可以安装一个独特的折叠式桨叶状减速机构。在“能源号”发射后可以借助回收系统来回收助推级乃至芯级。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能源号”火箭的有效载荷大致可以分为轨道飞行器与其它载荷两大类,均配置在运载火箭的一侧。由于“能源号”并不直接将有效载荷运送入轨,因此除轨道 飞行器外,其它有效载荷都装在火箭旁侧的大型通用货舱内。货舱实际上起上面级的作用,配有自己的推进系统。货舱长42m,直径6.7m,内部有效容积达 1000m3,净质量(不包括推进系统)约15t。货舱有三种不同的状态,但采用相同的外形尺寸,可以满足不同轨道的运载需要。
第一种状态的货舱包括上部的有效载荷和下部的喷气操纵级(RCS)。RCS采用一台推力达85kN的液氧/煤油辜发动机提供推力,并用游动发动机控制 货舱的飞行姿态。主发动机系统长5.5m,直径3.7m,推进剂质量11~15t。主发动机可以多次起动。这种货舱能把88t载荷送入200km轨道或把 81.5t载荷送/k.600km轨道。除向低地球轨道运送有效载荷外,这种货舱还可用作轨道间的空间拖船或用于与行星交会的机动飞行器。
第二种状态的货舱与第一种状态的基本上相同,但用“能源号”上面级(EUS)取代了RCS。EUS用一台推力达100kN的液氧/液氢主发动机提供推 力,并用游动发动机进行姿态控制。主发动机系统长16.47m,可以多次起动,推进剂质量70t。这种货舱的主要用途是将有效载荷送入高轨道(包括地球静 止轨道)、月球轨道和行星际轨道。
第三种状态的货舱既使用RCS,又使用EUS,主要用于执行行星际轨道飞行与着陆任务。
对于第一、二、三种状态的货舱来说,有效载荷的长度分别可达35m、23.5m和19.5m,最大直径均为5.5m。
典型飞行程序
在起飞前约13s,助推器与芯级的发动机几乎同时在地面点火工作。芯级发动机先点燃,紧接着助推级的发动机也点燃。采用地面同时点火的方案可以避开发 动机高空点火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发射可靠性。火箭在起飞前3s达到全推力,起飞后20s需要适当降低芯级发动机的推力,以使火箭在主动段的气动载荷不致过大。火箭起飞后不久,即开始偏东飞行。
助推级的4台发动机在工作约148s后关机,这时火箭达到40km高度与1.8kin/s速度。在此高度上4个助推器分成两对先后与芯级分离,落在距发射点约400km的预定区域。助推器也可借助回收系统在地面回收。
芯级继续工作,直至点火后约380s关机。这时火箭达到110km高度与亚轨道速度(约6km/s)。芯级在此高度与有效载荷分离,滑行约30min后再入大气层,最后溅落在太平洋的预定水域。有效载荷再依靠自身发动机的推力加速飞行,直至进入预定的轨道。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发 展 趋 势
“能源号”火箭的主要发展趋势是:
1)以基本型为基础,逐步扩展,形成不同运载能力的运载火箭系列。考虑采用的方案有:
在芯级两侧捆绑2个助推器,火箭质量1700t,地面推力19613kN,真空推力23536kN,运载能力65t(近地轨道);在芯级周围捆绑 6个助推器,运载能力提高到150t(近地轨道);在芯级四周捆绑8个助推器,火箭质量4000t,地面推力63740kN,真空推力70608kN,运 载能力200t(近地轨道)。
2)研究与解决运载火箭的回收与重复使用问题,以便大幅度地降低运载成本。正在研究两个基本方案:助推器装备回收系统(降落伞、反推火箭、着陆装 置等),使助推器在分离后能够有控制地下降与着陆;芯级装机翼,使其能滑翔返回发射场。前一方案正在研究中,后一方案是长远方案,当前仅在进行可行性研究。
这个组合方案的运载量为185吨。这样的只需要两次就能发射一个国际空间站
前苏联总共建造的5架用于开展飞行活动的“暴风雪”航天飞机最终的归宿:
OK-1K1(“暴风雪”号)是前苏联唯一一架进行过自动驾驶模式下太空飞行的航天飞机,在2002年的一次厂房坍塌事故中被毁,并于2002年5月12日被完全拆解。所有权归哈萨克斯坦。
2002年,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中可以飞行的一架连同能源号火箭一道,因拜科努尔的厂房坍塌而被摧毁
OK-1K2(“小鸟”号),原计划用于实施第二次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太空飞行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实施对接。所有权归哈萨克斯坦,目前被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博物馆收藏。
OK-2K1(“贝加尔”号)至停工前只完成了30-50%,现收藏于德国辛斯海姆(Sinsheim)的航空博物馆之中
OK-2K2只完成了10-15%,部份被拆开,其余部份存放在莫斯科附近的图什诺(Tushino)机器制造厂之中
OK-3K2未完工便被拆毁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经过三个小时无人自动飞行即返回地的OK-1K1
前苏联建造的8架“暴风雪”航天飞机的测试机,试验机用以测试数据或者作大气飞行,亦有些仅为测试电子组件摆放、驾驶程序的模型。
空中及静态试验机
OK-M(后称OK-ML-1),1982年静态测试;静态测试部份:零件、常温静态加载、质量惯性矩、载荷、发射载具接口测试(水平及垂直),现存放于拜科努尔太空中心之中
OK-KS(003),1982年静态电力/整合测试 ;静态测试部份:电子及电力,现存放于科罗廖夫的“能源”号工厂
OK-MT(后称OK-ML-2),1983年机械模型; 静态测试部份:设备使用说明、液体及气体加载方法、密封系统完整性、船员进出、说明书,现存放于拜科努尔太空中心。
OK-GLI(“暴风雪”号全尺寸空气动力模拟,代号BTS-02,报废前共进行了24次飞行模拟),1984年空中测试 ,模疑空中试验机:共进行过24次空中试飞及9次滑行测试。最终由德国施派尔城技术博物馆购入,原本预定于2005年付运到德国。但直至2006年6月为止仍被停放在巴林。(详见上文)
OK-??? (005?) ,静态测试、震动及真空试验机,现存位置不详。
OK-TVI,静态热力/真空测试场;静态测试部份:热力/真空环境测试箱、热平衡过程,现存位置不详。
OK-??? (008?) ,静态测试、震动及真空试验机,现存位置不详。
OK-TVA,静态测试、结构试验机:加载及压力、热力及震动,现存放于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之中。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现停放在高尔基公园内的OK-TVA试验机
(“能源”号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发射场区占地1000公顷,上百种设施可确保50多种高新技术和 200多个分系统安全有序地工作。(“能源”号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发射场区是一个五层地下混凝土结构,包括控制、测试和其它设施。它通过两条间 距18米宽的铁轨与发射塔架连接,由4台机车牵引能源号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这一巨大的飞行联合体。该发射场区是一个多功能、多用途发射场区,包括“能源”号超重型火箭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发射设施以及相应的地面支持设施和特殊的着陆跑道、着陆 场区。“能源”号超重型火箭与运载美国航天飞机的助推火箭类似,第一级捆绑4个直径4米、长40米的助推器,芯级直径达8米,长60米。火箭第一级和芯级 采用液氧煤油,第二级为液氢液氧低温燃料,起飞质量达到2400吨,可以将100吨的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该火箭凝聚了前苏联成千上万名航天工程师的心血,是前苏联各方合作的典范。这一项目震惊了当时的整个世界航天界。如此巨大的运载火箭,需要怎样的组装测试厂房呢?它的组装测试厂房长220米、宽190米、高47米,是拜科努尔发射场最大的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每天动用2000多名建筑工人,日夜奋战。这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是难以想像的。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长36.4米、高16.45米,可以携带30吨的货物和航天员往返于太空和地球之间。其组装测试厂房长224米、宽122米、高34米,可以同时容纳3架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该发射设施的独特之处在于融发射和测试为一体,不仅能用于“能源”号火箭的发射准备和起飞,而且还可以进行火箭发动机点火试验和燃料加注。所有发射设施均 通过发控中心的计算机系统来操作,高水准的自动倒计时系统可以实时监控500多项装有预制程序的紧急状态。 “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着陆场区最具特色,先前建有一主着陆场区,后来又建设了两个备份着陆场区,火箭和航天飞机从制造厂商交付到航天飞机返回地球 着陆以及飞行后航天飞机的整修,各种服务和后勤保障设施应有尽有。除着陆场区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外,长4500米、宽84米的跑道还能起降各种类型的飞机。 在建设机场跑道时,为了运送总面积达37.8公顷的特制超强度水泥板,建设当局专门设计了切割打磨水泥板的特制铣床。 1987.5.15日,“能源”号火箭携带模拟的“极地”号轨道武器平台进行了首飞。1988.11.15日,能源号火箭再次携带无人驾驶 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进行了第二次试飞。两次飞行任务均获成功。这标志着当时前苏联的航天科学技术有了质的飞跃。这种新型航天运输系统可以为前苏联提供 更加广阔的空间探索。但可惜的是,由于缺乏研制经费,该项目被迫中途流产。尽管如此,(“能源”号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项目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为前苏联乃至现代俄罗斯航天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红星计划是纯粹在美国的星球大战忽悠下搞起来的太空军事工程其中包括军用空间站轨道激光武器平台小型航天战机重型模块化运载火箭以及航天飞机等多种武器系统构成的一套初步的攻防兼备的太空军事力量主要是以摧毁敌国太空力量拦截对方洲际导弹已经由天到地的攻击....虽然苏联在解体前已经初步建成了太空军事力量体系但也耗费巨大的国力,特别是生不逢时遇到一个混蛋总统...可以说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目的达到了。
|
-
船只
-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
前苏联设计的宇宙飞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