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644|回复: 0
收起左侧

[军事历史]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5-1-6 00: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国家人文历史2015.1期

前言:苏联解体只是一个历史的小插曲,谁也不能改变的历史。

进入2014年秋天以来,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经历了“断崖式”的下跌。到2014年12月1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2015年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至每桶55.91美元,再度创下五年新低。相对于2014年6月的高点,价格已接近腰斩。一时之间,舆论汹汹,“阴谋论”者纷纷揣测,这是美国发动了针对俄罗斯的石油战争。考虑到美国页岩气革命带来原油供应过剩,以及由美国铁杆盟友沙特主导的欧佩克拒绝减产保价,这一说法并非空穴来风,30年前的美国就曾采用同一手法,摧毁了看似固若磐石的苏联帝国……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49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091



外强中干的帝国

“罗马帝国已是日薄西山,看上去却依旧秩序井然;皇帝稳居宝座,战友环侍;奏章都说,生活无限美满”。俄国诗人布·奥库贾瓦的这首讽刺诗,用于形容勃列日涅夫时代后期的苏联真是再恰当不过。表面上,这时的苏联正处于鼎盛时期,根据苏联官方材料,苏联GDP在1965—1977年间增长211%,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达到了美国的80%。与此同时,苏联实际军费快速增长,从1965年的320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的1400亿美元,并自1973年起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军费大国。在“不惜人力和物力用强大的技术兵器装备陆海军”的思想主导下,苏联武装力量的发展更是令人炫目,以至于苏联高层公然宣称苏美军事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70年代中期甚至表示相信,苏联“到1985年大概就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行使自己的意志”。就连此时的一些西方学者也半是恭维半是恐惧地提出“勃列日涅夫时代,很可能要以一个成就最为显著的时代,一个过去无法匹敌,而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无法匹敌的时代,载入史册”。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10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091


但是实际上,苏联虽取得了比自己强大的对手的军事优势,但不计代价地发展国防实力,却耗尽了自己的力量。苏联12%左右的国民生产总值直接运用于国防(美国为6.5%),国防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接近50% (美国为25%左右)。很快,绝大多数分析苏联局势的西方观察家开始相信,苏联的经济和社会政治制度已失去活力——自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苏联GDP年平均增长速度每10年降低一个百分点。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共政治局委员瓦·梅德韦杰夫回忆到“第八个五年计划(1966-1971年)大概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最后一个顺利时期……此后经济发展开始迅速地不断恶化。国家在力不从心的军费开支负担重压之下疲于奔命。”即便如此,在勃列日涅夫去世(1982年11月)前不到半个月,这位授予自己苏联元帅军衔的“勋章控”还在一次对军队领导人的讲话里表示,为了使苏联军队能够胜任职责,“人民是一切都在所不惜的……党中央采取的措施是使你们什么都不缺。”日后担任过戈尔巴乔夫时期总理的雷日科夫坦承,在勃列日涅夫18年长期统治的末期,“(1982年)居民的实际收入在战后首次停止增长……国民经济的状况可以用一句俗语简单地加以描述:走投无路。”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69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091


石油换食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苏联经济结构早在 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出现严重的问题。长期以来以国防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一家独大,“要大炮不要黄油”造成了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发展严重滞后。50年代苏联的农业生产能力仍停留在20年代中期的水平。到了60年代,情况更加恶化。从1964年起,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可耕地,并在沙皇俄国时期长期享有粮食第一出口大国地位的苏联甚至沦为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1973年进口粮食达2500万吨,占世界粮食总出口额的六分之一。早在60年代中期,当时的克格勃主席,比所有其他领导人都掌握着真实情况的安德罗波夫就哀叹,“连国家都养不活,年年不得不进口越来越多的粮食了。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很快就要饿着肚子过日子了。”

日益严重的粮食供应困难无疑需要耗费巨额外汇。可是,与超级大国地位极不相称的是,在除军火外的机器制造业出口额中,苏联占世界比重仅2%多一点,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6%的水平,而无论是黄金开采,还是木材、棉花的出口甚至对外举债,都不能保证用来进口农产品的稳定拨款。粮食问题之所以没有在70年代成为灾难性问题,只是因为苏联幸运地在西西伯利亚开发并开采了大型油田,将石油大量出口换汇。正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科特金所说,“如果没有西伯利亚的石油,苏联很可能会提前 20 年塌陷(解体)”。

吸引沙皇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的是毛皮,而这块土地真正的宝藏则是石油。1965年,西西伯利亚开采出了百万吨石油。从那一年开始,西西伯利亚地区石油生产进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 1984年,西西伯利亚油田产量超过3亿吨,占全苏联产量的一半以上。此地油气储量集中,油层埋藏浅,油井多为自喷井,单井日产量高,油质好。对西西伯利亚油气工业每投入 1 卢布,经过 3-4年就可以收回 30-40 卢布的利润。这种迅速和巨大的收益在世界经济史上尚无先例。

得益于这种聚财效应,苏联通过石油出口获得了巨大的外汇储备。70 年代,由于中东政局动荡不安,国际油价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上涨,这使苏联大发横财。原油价格每桶上涨 1 美元,苏联每年就可以增加 10 亿美元的硬通货收入。以 1978年为例,苏联向西方石油出口虽然仅增加 5%,但是,其外汇收入却增加了 2.5倍,达到了 140 亿美元。苏联用于购买国外技术和粮食的财政硬通货中60%以上是石油收入。建立在石油美元基础上的安康稳定助长了低效僵化体制的发展,经济状况不用任何改革就得到了改善,可以大量购买外国先进设备和消费品,还保障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财政基础。石油成了解决苏联粮食问题的灵丹妙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不止一次向西西伯利亚主要石油开采企业的领导穆拉夫连科提出请求,内容是:“面包出现问题,请增加 300 万吨计划外石油”(用于出口创汇)。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93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091


“逆向石油冲击”

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在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的同时,也成为世界最大的谷物和食品进口国。此时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粮食。

苏联经济状况直接取决于世界油价和谷物价格的波动,取决于世界对石油和粮食的总体需求态势,宣扬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两个平行市场”的苏联已被深深地卷入西方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中。

作为冷战对手的美国岂会放过这样的机会。1982 年初,里根总统和几位重要顾问开始制定一项战略,对苏联体制的基本经济和政治弱点进行攻击。里根总统于 1982 年 11 月批准的 NSDD-66 号指示声称,通过对苏联经济赖以生存的战略性三位一体的关键性资源进行攻击,进而瓦解苏联经济,这将成为美国的政策。

1985 年 8 月,美国政府授意沙特阿拉伯增加产量,实行“逆向石油冲击”战略,向已显萧条的世界市场注入石油,打压油价,抑制西方的通货膨胀,使热钱回流美国股市并投入房地产市场。1985 年 10 月,欧佩克会议未能就出口配额达成共识。美国的授意与沙特削弱正处于两伊战争中的地缘政治对手伊朗和伊拉克经济的意图相契合。在几星期内,石油战争就拉开了帷幕,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900 万桶/日。市场立即做出反应,1985 年 11 月,国际原油销售价为每桶 30 美元,从年底开始,国际市场上石油价格直线下降,到次年4月1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跌至每桶 10 美元大关,下跌幅度竟达70%,创 13 年来最低纪录。

油价如此暴跌史无前例,苏联为此深感震惊。对苏联来说,超过 100 亿美元的硬通货在一夜之间消失了,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使苏联经济更是雪上加霜。军火是苏联继能源之后的第二大出口商品,大部分军火出口到了出手阔绰的中东国家以换取美元。由于石油价格的暴跌,1986 年上半年,伊朗、伊拉克和利比亚的石油收入减少了 46%。苏联军火的大多数富裕而稳定的中东客户所拥有的现金捉襟见肘,结果,苏联军火销售量在 1986 年减少了 20%,莫斯科又因此失去了 20 亿美元硬通货。这对刚刚上台的戈尔巴乔夫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苏联解体原因

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因为石油?60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091



石油危机与帝国崩溃


但是,苏联国内没有可代替油气的其他商品出口,国家预算、外贸平衡、消费市场的稳定、每年采购数千万吨粮食的费用、偿还外债的能力,全都取决于石油资源。为了维持粮食的大量进口而稳定国内粮食供给和维持国内的经济运行,苏联只能大力提高石油产量,靠提高出口量来弥补油价下跌造成的外汇收入的下降。

当时,西西伯利亚的巨型油田中,易采而便宜的石油已经枯竭。稍小一些的复杂油田则需要巨额投入,导致生产石油的成本上升了70%。为了维持原来的产能,需要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在国际油价下跌的大气候下,卖不出石油就意味着没有外汇收入,意味着缺乏开发新油田、使用新技术的资金。面对油气开采和贸易的颓势,苏联政府也采取了撤换领导等补救措施以阻止油气业下滑的势头,但是整个70年代油田开采强度过大及开采条件恶化等根本问题已是积重难返,结果,苏联石油产量在1988年达到6.25亿吨的巅峰后便掉头向下,1990年的产量仅有5.7亿吨,甚至不及1978年的水平,到1991 年苏联原油出口减少了一半以上。绝非偶然的是,照瓦·梅德韦杰夫的说法,“1988年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最后一个顺利的年头。随后极其严重的麻烦便开始了,爆发了真正的危机……”1989年,苏联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7%,约400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苏联石油出口下降,占出口总量超过三分之二的经互会成员国首当其冲,以至于捷克斯洛伐克从苏联获得的石油减少到每天3万吨,只能勉强保证这个国家石油加工业的正常工艺循环。在经济上,缩减对东欧卫星国的石油出口是合算的,因为在经互会体系下,苏联出口石油换回的是转账卢布,一种只能用于经互会内部结算的计量单位,在外部市场形如废纸,苏联购买西方产品需要的仍然是美元、马克和英镑这样的“硬通货”。另一方面,在政治上,供应廉价油气很大程度上意味着苏联对东欧的政治控制,“国际主义的团结,特别是与苏联的友谊——这当然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但如果苏联以相当于国际市场1/3或1/4的价格提供石油将其加以巩固,他们便会特别牢不可破。”减少对东欧的石油供应,与其说是苏联领导人从国际主义热情中回到了现实,毋宁讲是无力承担维持帝国的成本了——既然如此,帝国的崩溃就只是时间问题了,1991年7月,华约组织黯然解散。



同样是在1991年,美国解冻战略石油储备,“油霸”沙特阿拉伯又一次将石油产量提高了3倍。苏联政府已经拿不出第十三个五年计划(1991-1995)里维持石油稳产在5.8亿吨所需要的1100亿卢布,苏联外汇收入开始加速锐减,导致当时苏联国内的物资短缺也已经到了一种极端的地步。街道上的商店几乎都是空空如也,几十年不变的居民收入变得毫无意义。联盟内部人心浮动,对苏联共产党和苏维埃的不满情绪日甚一日。



1991年11 月18日,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休斯敦美国石油学会(API)对访美的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发表题为《我们是如何搞垮苏联的》的演讲时说,“苏联是一个对西方世界构成严重威胁的国家,因此我们一直采取行动,旨在削弱苏联经济,制造其内部问题。”

一个月后,苏联帝国轰然垮台,解体为15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 mso-font-kerning:0.0000pt; " >换言之,就“历史意见”而言,“黄克功案件”并没有能够奠定任何东西,它实际上仅仅是延安时代司法角力的开端。而这种角力,将一直延续到四九建政之后。“历史意见”,往往要比“时代意见”复杂得多。





苏联解体的其他原因:



有人认为苏联解体主要原因是“苏共严重脱离群众”。这个说法没有时间概念,容易否定苏共70年历史

这种观点认为:由于苏共严重脱离群众,甚至在苏联国旗降下之时群众也无动于衷,“没有一个人出来捍卫自己的国家”,这是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

不能说这话没有道理,但不能简单说“苏联解体是因为苏共脱离群众”。这里没有时间的概念,容易全盘否定苏共70年历史。


【其实有人认为苏联解体是因为执政人XXXX,或者是说社会主义的原因,有人说苏联解体是体制问题,这些都是扯淡】


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受到众多学者的研究。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也很多。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苏联解体是由于失掉了民心,是人民的选择,更极端的说法则是苏联解体是人民的胜利。
  这个说法是错的。我可以用两个实例来证明,这两个实例就是苏联走向解体前夕的两次重大民意表达。这两次民意表达的结果在苏联解体史中绝不可忽视,但是现在的研究者们却常常把它们忽视掉。


  第一次是1989年春的民主大选。



  戈尔巴乔夫提出要建设“民主的社会主义”以后,开始开放党禁,逐步走向多党制。在1988年公布了新的选举法,并在1989年春按照这个新的选举法进行了苏联历史上第一次完全开放的民主大选组成新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这次大选完全符合西式民主的要求,没有事先内定候选人,没有剥夺在野社会组织的被选举权,并实行差额选举。
  选举后的结果是约88%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成员是第一次进入国家权力机关(其中89%是苏共党员或者预备党员),全部当选的苏联人民代表大会成员中,有80%是苏共党员。
  如果苏共已经失去民心,为什么苏联人民却要选那么一大批苏共党员进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是不可理解的。
  总理雷日科夫的解释如下:这些人之所以当选是因为无论何时他们都没有强调自己是党员。
  雷日科夫的解释也许可以成立,但是这不说明任何问题。人民客观上选上了大量的苏共党员,因为苏联人民认为他们能代表自己的利益,尽管人民可能不清楚他们是共产党员。这反映的事实就是苏共并未失去民心,如果一定要说失去民心的话,那也只是苏共原先的高层官僚而不是整个苏共。
  第二是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全苏联对是否保留联盟所做的公投。


  1990年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先后宣布独立。为了确定究竟是否保留联盟,苏联在1991年举行了一次全苏公投以决定联盟的命运。公投的结果是:70%以上的苏联人认为应该保留联盟。对联盟支持率最低的乌克兰也到达70%,俄罗斯以外的加盟共和国基本上在76%左右。
  那么很显然了,苏联解体不是失去民心的结果。因为事实是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希望苏联不要解体。
  有件事可以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即摩尔多瓦共和国拒绝参加这次公投。这是很有趣的一个现象。自1989年大选后,摩尔多瓦的最高权力已经被通过民主选举的途径上台的民主派所把持。可是这些以民主斗士自居的政客们却不敢让人民参加一个民意的公投。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分裂苏联以图夺取国家权力的行径被民意公投所毁灭。他们这种举动,说明这些民主派只不过是一群打着民主的招牌以满足自己权力欲的窃国大盗而已。
  好了,以上已经说明:苏联到了1991年,的确人民支持率已经不高,但是苏联的解体绝不是失掉民心所致,更不能说是人民的选择。



  
  那么,苏联解体到底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在于苏联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民主派和西方和平演变的攻势主动放权让利、自毁长城,使得国家政权被一帮窃国大盗夺取,最终导致苏共下台苏联解体。


  先来一个简单的比较: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执政时的苏联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相比,哪个人民生活更幸福?
  很明显的是,戈尔巴乔夫执政时的苏联人民生活更幸福,或者说生活水平更高。二三十年代的苏联经历了大饥荒还有大清洗,这两段大灾难期间真可谓民不聊生,那是一个连生命安全都无法保证的年代。而戈尔巴乔夫执政时的苏联,经过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全盛,已经建立起包括农村在内的完备社会保障体系,而且再也没有了内务部不经法定程序任意捕杀居民的情况。这与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简直是天壤之别。



  可是,解体亡国的是戈尔巴乔夫时代的苏联,而不是斯大林时代的苏联。不是很奇怪吗?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维持统治主要靠的并不是很高的生活水平(虽然不可否认人民生活水平的确也有提高)。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维持统治,靠的主要是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铁腕控制和对人民的思想控制,对政权敌人的无情专政。长达70年的苏联史中,这一直在苏联维持政权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而戈尔巴乔夫则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不但放弃而且还积极破坏这种手段的苏联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提出“民主的社会主义”,不断地向民主派妥协。直到放弃实行了几十年的一党制,直到进行完全公开民主的大选举。在意识形态宣传(俗称“洗脑”)方面则接受了西方的所谓“非意识形态化”。这些措施看似民主公平,其实只是苏共单方面的让步。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处心积虑地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利用所谓全人类普遍价值来取代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不但有公开的宣传(又叫“白色宣传”),如美国之音;还有不公开的(又叫“黑色宣传”),对外则以“独立客观”姿态出现的西方电台,如“自由欧洲”电台。



  对几家苏联认为是反动宣传的电台,苏联长期进行干扰。可是1988年12月起,苏联全面停止了这些干扰,同时为了实现所谓的言论公开自由,苏联开放了7930种禁书,还有大量的国家历史档案。这实际上就是苏联自己放弃了意识形态宣传,同时却为苏联的敌人进行意识形态宣传打开方便之门。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毁长城。
  过去的苏联通过一党的集权控制全国政权并联系全国各加盟共和国还有众多的少数民族。戈尔巴乔夫要实行“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了一党制,允许多党共同竞选,而且是完全公开自由即完全不受苏共操纵的选举。此外就算是这次选举,苏共也没有充分准备,有人甚至指出“党实际上放弃了选举”。这是自动放弃对政权重要部门的人事安排权。1989年的大选以后,各加盟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大换血,特别是民主派的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从此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局势就失控了。不久整个苏联就被各加盟共和国的窃国大盗们瓜分。而戈尔巴乔夫心目中用政治改革给经济改革扫除障碍的计划不但没有实现,连经济改革都夭折,自己则丧失了权力,留下一个千古笑柄。
  结果就是如此。苏联主动放弃了长期以来共产党对思想和政权的控制,丢掉了政权,造成了苏联的解体,而绝不是苏联失掉民心。
  戈尔巴乔夫没能明白最基本的政治常识,那就是危机时期急需政权组织的效率,必须集权才有效率,所以绝不能在这种时候讲什么民主自由。这是几百年来包括西方政治家在内的智者们不断提醒人们的。



  “君主政体比共和政体有一个显著的优点。事务由单独一个人指挥,执行起来,较为迅速”——[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伴随战争发生的生命与财产的强烈破坏,以及连续不断的危险状态所带来的不断的努力和惊恐,迫使最爱慕自由的国家为了安宁和安全而采取有破坏自身民权和政治权力倾向的制度。为了更加安全,它们最后宁可冒比较不自由的危险。”——《联邦党人文集》第八篇


  “在一次危机中,全社会的资源都危如累卵,只有从一个统一的应急政府中才能得到改善”——[美]拉斯维尔:《政治学》
  “自由,若不与……和平的秩序、与政治和社会的风尚相结合,就是有了自由,也不是什么好事,并且大概是不会长久的。” ——[英]柏克:《法国革命论》
  ……



  戈尔巴乔夫面临的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是一种险象环生的改革,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因此必须保持有强大的备用力量,以保证万一出现危机局面不至于失控。可是戈尔巴乔夫却似乎认为只有放弃了权力改革才会成功,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陷入长达十年的恐怖衰退期。这十年中的衰退幅度超过美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萧条”中的经济衰退,比苏联打一场卫国战争的损失都要大。而这些,已经成功掌权的民主派是体会不到的。在俄罗斯人民买不到面包,缺医少药的时候,叶利钦的小外孙鲍里斯却被送到英国的贵族学校上学,每年花掉的钱超过一万五千英镑。



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西方关于苏联解体的主流观点有两种:一是,苏联经济体制在长时期的运行中被证明是不可行的。80年代经济内在的矛盾导致经济崩溃,别无选择,只有建立资本主义;二是,在政治上,一旦戈尔巴乔夫实行言论自由、自由选举,苏联人民就利用新获得的权利,废除社会主义,建立资本主义。这种主流观点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在一个大国作了长时间的尝试后,失败了。我花了1991-1996年6年的时间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期间,我与前苏联的高级官员、政治家、企业家会过面。对20年代以来,直到解体的苏联作了研究。我的研究证明,西方的这些主流观点与事实不符。



关于苏联经济崩溃的原因说。1928-1975年,苏联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据西方估计,1928-1940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呵。同期,东欧也比西欧快。1975年后,比以前差一些了,放慢了,技术进步放慢了,这时的增长率比美国低,但仍然有1.9%或1.8%的增长率,没有出现负增长,不能叫做经济崩溃。这时的消费水平比生产增长还快。这时叶利钦就使计划经济解体。因此,从1990年开始就出现了经济绝对下降。1991年计划经济不再起作用。叶利钦不向中央纳税。苏联的计划经济不是由于自身的原因而崩溃,而是由叶利钦从政治上解除的。苏联解体后,经济才崩溃。





结语:苏联解体的原因,究竟是因为解体了才没钱,还是因为没钱才解体?

难道当时的苏联国家都是酒肉朋友,有吃有喝才能在一起,没钱就散伙了?这些问题还是放下吧,自己好好过日子去,还轮不到你关心饥民何不食肉粥的问题。

当然,苏联解体是个历史悲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3 07: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