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60182|回复: 12
收起左侧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5-1-8 01: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何时打开?
本节主要内容将秦始皇

秦始皇是谁?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因为挖掘机师傅还在蓝翔技校,秦始皇的父亲是谁?是他爹。秦始皇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的墓有哪些神奇之处?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郁闷死的。秦始皇死前有哪些异象?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建立首个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秦始皇的墓为什么不挖?

技术的问题。挖掘机技术没学好,挖不动。

挖出来容易,保存难。像马王堆墓一样,里面的东西挖出来后,刚一见空气就变成飞灰了。

以前听说日本想帮咱们挖,不过提的条件是,挖开后要三件东西。秦始皇头上枕的,手里拿的,嘴里含的。咱国家不同意。主要原因有几方面 曾发现过两个古代的盗洞 但是都只有一米多深 原因在于始皇埋葬后在方圆一公里范围泼洒了大量的水银(汞) 放射性强 古代人没有防化措施 挖一米深就掉头发和牙齿 再挖就翘了 当然不会在挖了!另外始皇的墓大小整好一个国际标准足球场 里面依照当时中国四海的位置分布填充了大量水银 进去也是死!

并且这个足球场是用土和米浆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制造 有古书云 我在这用白话:墓墙建造好了以后 用大秦最强的弓弩士兵站一百步外对墙而射 如果箭至而不掉土 也就是说不但射不进 并且还不会把表面的土射掉就算过关 掉土则推掉从来 射进去则负责该段墙壁的工人全部杀掉 换人从来 可以说比得上现在的水泥了 同时还有记载说始皇的墓深九泉之下 其实也就是代表了可能在造墓时挖穿了地下水!这么深 你敢去吗!嘿嘿!在地面上有于水银太多的原因 方圆一公里没有遮挡的大树 也没有地方躲 晚上还好 白天就等着被抓吧!

不过要先穿高级的防化服才行 但是要是买的起 那也应该不会想去做盗墓贼吧!嘿嘿~`另外还有传说因为始皇死是在路上死的 尸体腐烂 赵高用咸鱼来掩盖腐烂的味道 所以始皇的墓是漂流在墓内的 顺着水银漂 很有创意的古人吧!里面珍宝无数 据说还用大的夜明珠做成月亮和太阳 机关就没有什么 但是里面确实死了很多陪葬的工人 准确的说是为了不让他们泄密 被活埋在始皇主墓室的外面至外墙里的一条很深的通道下 就像埃及的金字塔的入口一样!我国早就已经探明了 但是缺乏挖掘后文物的保存技术!里面有大量的未损坏的文物 挖出来保护不了 就只能我们这一代人看看了!子孙后代就只能看照片了!!!!



一、能不能建造一个跨度500米以上的大棚?


先看第一个不能挖的前提,即秦始皇陵的封土也就是民间说的坟有多大规模?《汉书·楚元王列传·附刘向传》上说:“其高五十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一尺约为现代23厘米,五十丈即约115米。秦时一里为414米,五里约为2070米,这大概就是秦始皇陵当初的规模。可是经过两千多的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剥削,现存的封土比原来的封土缩小了。前几年秦俑考古队为了了解原来封土堆积的实际大小,进行过钻探。发现原来的封土基础部分,近似方形。周长与《汉书》说的“周回五里有余”的数据相近,为2000米,南北长515米,东西宽485米。这样的话,我们在发掘前首先应当建造一个跨度不能小于500米的保护大棚,如果不能建造500米跨径的大棚,挖掘秦陵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众所周知,秦陵的结构是由地表下面的地宫和地表上面的坟构成的,人们最关注的首先是随葬宝物的地宫。可挖出地宫,那总得先得挖掉地面上的坟。如果挖掉坟,既不能用炸药炸,还不能用推土机推,更不能用挖掘机掏。也就是不能快挖,只能慢慢挖,否则挖坏了文物算谁的?一点点挖,就需要漫长的时间,就要历经春夏秋冬,就要避风遮雨,就要像挖兵马俑坑那样,先搭个大棚,既有利发掘,又可以保护出土物。否则,即便人能够在露天作业,可挖出的地宫怎么办?难道要它冬天被一场场大雪掩埋?夏天被一次次大雨灌成水泡子?
那大棚搭建得小点行不行?可不可以在封土上立几根柱子支架,缩小技术上无法解决的跨经难题呢?回答是否定的。柱子立在坟上,怎么去掉全部的封土?即便退一万步可以立柱,那地宫挖出来后到处都竖着大柱子,地宫完整的平面如何保证?何况现有坟下面的土质状况又是不是存在符合立柱子的条件呢?所以,这就一定要建造一个跨径500米以上的大棚子了。目前世界上有没有500米跨经的房屋?我不太清楚。但单跨超过500米的桥梁,却已不在少数,如上海卢浦大桥就有550米,重庆朝天门大桥也有552米等。这都表明,现代技术已经具备建造大跨径梁架的能力。问题是如果真能建造这样的大棚,即便实现了把整个坟都建到大棚里去的目标,那封土是挖掉还是不挖掉呢?



二、挖掉了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挖掉了秦陵地面以上的坟,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秦始皇陵的地面景观就会消失。秦始皇陵没有了坟堆,如何能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如果不挖掉坟,而用大棚把秦陵“包”起来,那这个新建的大棚又如何与陵园景观以及周围山峦协调起来呢?有人说,既然在封土上面搭建大棚有难度,那就在陵上找到墓门,往下挖一个洞,一直接挖到地宫不就得了?那么,地宫在哪?又有多深呢?前两年考古探测发现: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坟堆顶台下,距地面约35米深,地宫约相当于一个准足球场那么大。
先不说这个探测是否就是秦陵地宫的实际情况?就算是实际如此,地宫的位置是不是就位于已经探测出来的地方?如果错位了怎么办?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大意是说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抛开“旁行三百丈”这史料的真假或换算尺度的准确率不说,我们的心理准备是否能够承受万一挖下去的结果与探测不一样怎么办?因为地宫位置的扑朔迷离程度,丝毫不亚于秦始皇在我们心中的模糊影象。



三、地宫深深 如何上下?


如果地宫距离现在的地表35米深,那就相当于15层左右的高楼,这样的立壁,如果是石或哪怕是土石结合的还算牢固,如果像兵马俑坑那样只是板壁和土壁,会不会导致塌方?退一步说如果加固,那不是改变了立壁本身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还有,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左右,在旁边围上围栏,不用下去也能看个清楚,可地宫深了十倍以上,在上面围个围栏不让下去,难道要游客用望远镜看不成?如果构建下去的通道,横七竖八地建成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是破坏了地宫的内部结构景观?




四、多长时间能挖完秦陵?


如果我们用几乎可以说是笑话的最机械的算法,既不计算时间成本,也不考虑实际埋藏状况,更不考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只算发掘面积的话,可以看到如下的换算过程和结果:
换算一:陕西凤翔秦景公一号大墓是我国目前已发掘的最大先秦墓葬,总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秦陵面积25万平方米,比它大约50倍。秦公大墓1976年发现,到1986年清理完成,整整挖了10年。那么,秦陵是不是就要挖400—500年? 换算二:兵马俑坑总面积约20780平方米,秦陵面积约是兵马俑坑总面积13倍弱,深度是6—7倍。兵马俑坑经过陆续30年的发掘,合计发掘面积占整个约210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的约1/5,一共挖了约4500多平方米。按兵马俑坑的实际挖法,那么秦陵面积就是兵马俑坑已经挖掘的总面积的50倍,那要挖多少年呢?
再换一个也可笑至极却可能有点靠谱的算法。如果不管坟的立方面积,不计深度,只算秦陵的地宫面积:南北170米×南北145米≈25000平方米,那么就是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要挖40年;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也要挖150年。前两年经济学家张五常说一挖开秦始皇陵,马上就能出几十个亿的经济效益。他可能只算了经济账,压根儿没想到要挖这么多年的吧?!

别看这些枯燥的数据,如果遥远未来的哪一天条件真成熟了,如果我们子孙后代真要开启秦始皇陵,这些数据绝对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有关这些数据的说法很多,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可信的统计结论,但却非常清楚地传达出这样的信息——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还有大量需要进行的工作,大量的遗物和遗迹都还埋藏在地下,这将也给我们无数的判断、猜测、争议、推论带来比照的论据。何况兵马俑坑的规模、体量等远远不足以与秦始皇陵的相比。

兵马俑坑经过30年仅发掘了三分之一。秦始皇陵园的面积大56.25平方公里,已进行过详细钻探的部分仅占总面积的十分之一。陵园中心部分面积约2平方公里,对其地下埋藏情况比较清楚的部分,也只占中心区的三分之一。在陵园内现已发现的五百多座各种各样的陪葬坑和各种墓葬,以及数百万平方米的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上都还没有进行正式的发掘。秦俑考古队自组建以来已经历了两代人,老考古队员多已经退休,有的已经不在人世。对此,已经退休的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仍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他这话靠谱,说的是实情。



五、保护技术不行


这是现在不少官方和专家谈的最多但也是最忽悠人的理由,已经老生常谈了十几二三十年,成了八股调和防弹衣。一有什么人提出挖帝王陵墓,就搬出保护技术不过硬、丝织品可能硬结、器物会变色等几个技术保护难的说辞来抵挡一阵。这在老高我看来,貌似专业,看似科学,其实并无新意,更无深意。要命的还在于这个说辞的误导性很强,其潜台词就是一旦保护条件成熟了,技术难题攻克了,就万事具备,只欠我们甩开膀子大挖快挖拼命挖了。
其实,挖秦始皇陵这类大陵墓哪有这么简单?假使地宫中的文物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的保护将随之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地宫本身的维护也马上会变成巨大的无底洞般的难题。2006年《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即便不是丝织品等有机物,就是兵马俑这样的无机物,天长日久,暴露在外,还生出了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难关,科技人员连续攻坚,费尽了心力,才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麻烦。可见,即便不说拙文上篇前面讲到的四个难挖的理由,就是看下面的原因,随便动用哪一条,也都是挖与不挖两说的。


六、发掘能力够不够与研究能力行不行?


挖秦始皇陵不仅存在发掘之后能不能保护的难题,其实还有发掘本身会不会有重大失误的风险?更有我们现在具不具备研究能力的困惑和担忧?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考古学家的发掘不发生工作上的失误?!从考古学角度看,推动考古学进步的是发现本身和发现的方法——错失了发现可以把机会留给技术能力肯定更强的后人,但由于我们现今所用方法或研究能力的失误和局限,却是历史性的罪过和遗憾。面对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不可逆的历史文化遗产,谁敢轻描淡写地说句“付学费”了事?谁来埋单?向谁问责?纳税人能答应么?公民能干么?



七、投资多大?


中国人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也不差钱了,但投资立项发掘秦始皇陵这样大规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将是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缺口太大,后续不足,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启动,更难以维系。当今,国内平地起建一个省级博物馆,不包括土地和搬迁,按现行的馆舍造价至少也得上亿元,这还是被人笑话的低廉价格,造价3亿的现在早已不再稀奇。前两年的一个实例是苏州博物馆,请贝聿铭先生设计,建筑面积只相当于秦陵地宫的1/10左右,总投资高达3.39亿元。前不久甚至还有媒体的报道说,四川汶川地震博物馆光计划预算就要23亿人民币左右,举国哗然。那挖秦陵要多少投资?挖好了后建造秦陵博物馆又要投资多少?造好了博物馆日常的维护和保护又要多少投资?这恐怕不是拙文能预算的了。
再说人力和物力,就更难以预料。记得三峡工程文物抢救最紧张的关头,曾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支考古队同时作业,那还干了十多年,只抢救出淹没区十分之一左右的主要文物。秦陵考古是凭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也募集全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都不好说。加上几百上千乃至数万人的考古规模和相关间接配人员,简直是堪比“大会战”了。即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两项,也够承受。现在已经规划在建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也是国家重点工程,投资5 亿多元,占地规模56.25平方公里范围,相当于七、八十个故宫,这几乎是一个城市的规模了。三峡工程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重庆直辖市,秦陵动工的结果会不会出个西安或咸阳直辖市呢?所以,我们实在得佩服秦始皇,当年有70万人参与修建他的陵墓,他和他的臣下们是如何调度和协调修陵大军的呢。



八、世界相关组织同意不同意挖掘?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不是会干预秦陵的发掘?怎么干预?都是未知数。即便经过我们国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人家最后同意了。那会不会也像当年埃及修建阿斯旺新水坝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拯救努比亚遗址国际行动”那样,先后组织22个国家参与进来,从1960年起整整干了20年呢?如果国际化了,那外国的发掘——我们只讲这一项——是不是和我们现有的考古发掘标准有冲突呢?比如他们要一点一点地挖,一寸一寸地下,速度其慢无比,规矩其多无比,那得挖到猴年马月?为保护文物耽搁国家头号工程建设,哪位执政者能有担当此责的勇气和远瞩?当年三峡工程的文物抢救时也不是没有外国人想投资派人参加进来,有的国家元首都到中国来说情。还好我们中国人自己“多快好省”地干了,否则外国人掺和进来,强调科学发掘,弄个手铲竹签慢慢干,连个草刺儿都要研究半天,那三峡大坝什么时候能蓄水剪彩可就两说了。以史为鉴,挖秦陵不但是科学问题,有可能还涉及国际问题,这恐怕是不少人尚没有想到的。


说七道八,归根结底,我们这一代是把像秦陵这样的地下文物都挖完?还是留给各方面能力都超过我们的子孙去挖?这是感性和理性的较量,是本位与全局的抗衡,是业绩与政绩的对决,是愧对祖先还是告慰祖先,是怀着对祖先的敬畏之心,尽我们的文化孝道——保护好难道不是政绩?留给子孙难道不是发展?








秦始皇的老爸是谁?
秦襄王肯定被喜当爹了!


众所周知,秦始皇姓赵,史学界有关专家认为,秦始皇生于正月,故起名为正,古代通政,因此写作政。至于为什么姓赵,有人指出秦始皇出生在赵国,古代有以出生地为姓的习俗。晁福林教授说,古代的姓氏很复杂,姓和氏不一样。秦始皇为什么会姓赵,是因为赵姓与嬴姓是同一宗,赵姓是嬴姓的一个分支。
  秦始皇不仅有赵姓之说,还有人认为他姓吕。秦始皇又怎么会姓吕?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牵连到秦始皇的身世问题。

  据《史记》记载,嬴政的父亲子楚在赵国做人质时,当时赵国的政治投机商吕不韦钻了秦国宫廷的大空子。吕不韦与子楚密谋,由吕上下活动,竭力促成子楚成为秦国的太子。并想方设法让子楚与怀有自己骨肉的歌舞女赵姬结合。赵姬生下嬴政后自然成了子楚夫人。子楚坐了3年王位,便死掉了。
  北师大历史系教授晁福林说,这是一个千古之谜。尽管有许多人对《史记》中的记载产生过质疑,但没有强有力的论据可以推翻司马迁的说法。所以,我们不得不同意司马迁的观点。
  孙家洲认为,这只不过是一个传说。《史记》虽然具有文学色彩,但它并不移花接木。《史记》记载,(赵姬)至大期时,生子政。期,古音为ji,即一周年。就是说子楚娶了赵姬一年后,赵姬才生嬴政。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样的话,嬴政是子楚所生,还有什么问题。

  秦始皇果真是私生子?由于年代久远,事实已无法查实,但也有专家对《史记》关于始皇的记录提出质疑。在这部史书中,秦始皇的形象始终不怎么样。司马迁因祸遭到残酷的宫刑,在他的笔下,历代酷吏、暴君多少被涂上不良的墨迹,“也不能排除,司马迁在记录秦始皇时,因反感而夸大其辞。”这位专家说。

吕不韦真的是秦始皇父亲吗?
    1?司马迁惹的祸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是一个古老的历史疑案。
    秦始皇姓嬴名政,出生于战国时代的赵国首都邯郸,就是今天的河北省邯郸市。他的父亲子异,是在邯郸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当时还不到二十岁,潦倒而不得意。他的母亲是出身于邯郸豪门大户的美女,风流多情而又能歌善舞,美中不足的是史书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只称她为赵姬。

    落魄的王子,异国巧遇富家美女,美好而又浪漫,本来应该是茶余饭后的美谈,文人墨客的歌咏题材,然而,子异和赵姬的相遇,其间另有一位第三者介入。这位第三者,叫做吕不韦,是在邯郸经商的大富豪。正是由于吕不韦介入了子异和赵姬之间的缘故,落魄王子异国巧遇富家美女的佳话,转化成为复杂的三角恋情。正是在这种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中,嬴政出生了。
    嬴政出生以后,他的生父究竟是谁,是子异还是吕不韦,也就成为一桩说不明白的事情。生父不明,对于一般的庶民百姓而言,是一桩难言的家事;对于家天下的皇室而言,可就是一桩关系王朝命运的国事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关系到六百年世代承继的秦国政权,究竟还姓不姓嬴,秦国是否在嬴政即位的时候,就已经易姓革了命,被偷偷地改朝换代了?正是因为事情如此重大,秦始皇的生父究竟是谁的问题,千百年来成为历史学上一桩聚讼纷纭的公案,历史学家们为此一直争论到今天。

    考察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桩疑案起源于《史记》;换句话说,都是司马迁惹的祸。那么,司马迁又是如何惹出这场官司来的呢?
    第一案谁是秦始皇的父亲(上)秦始皇的秘密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叙述秦始皇的身世说:

    秦始皇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
    秦始皇的父亲姓嬴名异,被称作子异,就是公子异的意思。嬴异是秦国的第三十三代国王,庄襄王是他死后的谥号,司马迁在这里用的是追述的笔法,所以这样称呼他。这段记载说,秦始皇是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在吕不韦家见到赵姬,一见钟情娶以为妻,生下了嬴政。出生的时间是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出生地是邯郸。
    这段纪事,简洁明了,将秦始皇的身世交代得清清楚楚,明言他是子异和赵姬所生的儿子,并没有对他的出生质疑。




秦始皇死前征兆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43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秦始皇死亡前骇人的异象


       秦始皇幻想长生不老,万世做皇帝。为此还派徐福带领童女童男到海上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在39岁完成统一大业,待一切尘埃落定后,年近半百的秦始皇打算尽享万世之尊,寻找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和奇方怪法。然而,秦始皇却在49岁进行第五次大巡游时,暴毙身亡,蹊跷地死在了巡游途中。秦始皇身亡前,发生过三大怪事……



第一件事是〝荧惑守心〞天象
       最不吉利的天象是什么?荧惑守心。什么叫〝荧惑守心〞呢?中国古代把〝火星〞称作〝荧惑〞,二十八宿中的〝心宿〞简称为〝心〞。〝心宿〞就是现代天文学中的〝天蝎座〞,主要由三颗星组成。当火星运行到天蝎座三颗星的附近,并在那个地方停留一段时间,就出现了中国古人常说的〝荧惑守心〞的天象。这种天象为皇权做出的解释是,天蝎座的三颗星中间最亮的一颗代表皇帝,旁边两颗,一颗代表太子,一颗代表庶子。
       这种天象为什么会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呢?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叫做星占学。星占学最重要的任务是为皇权服务,皇帝设立了占星官,设此官位只是为皇帝服务的。〝荧惑守心〞的出现在古人看来就意味着,轻者天子要失位,严重者就是皇帝死亡。《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是〝三十六年荧惑守心〞。秦始皇得知这个消息甭提多恶心了!



第二件事是陨石事件
       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颗流星坠落到了东郡。东郡是在秦始皇即位之初吕不韦主政时攻打下来的,当时此郡是齐、秦两国的交界地。现在已是大秦帝国的一个东方大郡。陨石落地还不可怕,可怕的是陨石上面刻的字〝始皇帝死而地分〞。这七个字非同小可!它代表了上天的旨意,预示着秦始皇将死,同时也预告了大秦帝国将亡了。出现了这种事情,地方官哪敢怠慢?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秦始皇耳中。秦始皇当然震惊不已,立即派御史到陨石落地处,逐户排查刻字之人,结果一无所获。愤怒的秦始皇下令:处死这块陨石旁所有的人家,并立即焚毁这块刻字的陨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闻之,遣御史逐问,莫服,尽取石旁居人诛之,因燔销其石)。人死了,石焚了,但是,秦始皇心中的阴影并没有随之而去。



第三件事是沉璧事件


        这年秋天,又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一位走夜路的使者从东经过华阴,突然有一个人手持玉璧将其拦住。他对使者说,请你替我把这块玉璧送给浩池君,还对使者说:〝今年祖龙死。〞使者莫名其妙,急问他是什么意思。但是,这个奇怪的人留下玉璧,没做任何解释,转眼就消失在夜幕之中了。

        稀里糊涂但也感觉不妙的使者带着玉璧回到咸阳,立即向秦始皇做了汇报。秦始皇听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句话中的〝祖龙〞指的是自己,他沉默了好大一会儿,才说,山鬼至多知道一年之事。退朝之后,秦始皇对别人说,〝祖龙〞是指人的祖先。听起来似乎口气很硬,其实已有无可奈何之感了。 然后,他派人将使者捎回来的玉璧送御府去察验,鉴定的结果是,这块玉璧竟然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他巡游渡江之时,祭祀水神而投到江水中的那块。十年前祭祀水神的玉璧怎么又被一个不明身份的人给送回来了呢?

      最怕祸不单行。一年之中连续发生三件怪事闹得秦始皇心里非常郁闷。他为这些事专门举行了占卜,得出的结果是出巡和迁徙百姓才能避凶趋吉。于是,秦始皇下令迁移三万户人家到北河、榆中地区,并且给每位迁徙户赠了爵位。这三件事都明明白白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

〝避凶巡游离咸阳,銮舆同载鲍鱼归〞


        西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的庞大车队从北边(今内蒙古包头)沿着直道快速向南边的咸阳前进。这个车队有两大特点:一是车队中有数十辆外形上完全一样的豪华车,二是这数十辆豪华车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原来,这些车辆中有几辆装满了发臭的鲍鱼,另外一辆豪华车装载着一具已经发臭的尸体。尸臭和鱼臭相互混合,弥漫在整个车队之中。随行人员中只有几个人知道这具尸体是谁,多数大臣和众多随行人员对这个车队的秘密完全不知晓,还以为秦始皇想吃臭鲍鱼呢!谁都没有想到,这具已经腐烂发臭的尸体,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秦始皇的尸体。秦始皇生前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的人生闭幕式竟然是为几车臭鲍鱼所伴随!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天现〝荧惑守心〞的凶象,天降陨石并刻有秦亡的谶语,十年前祭水神沉河的玉璧被莫名其妙地送回,并带来了〝今年祖龙死〞的预言,这一连串的事件让秦始皇非常郁闷,占卜得出,他必须巡游,才能化凶为吉。于是,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五次大巡游。
      秦始皇第五次出巡,从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出发,到第二年七月,前后长达九个月。这九个月中,秦始皇南到浙江钱塘,在会稽祭奠了大禹,刻石颂德,当然是歌颂大秦帝国和自己的丰功伟业,然后北上到达琅琊(今山东临沂)。但是,到达平原津(今山东平原县西南)时,秦始皇突发重病(至平原津而病)。走到沙丘(今河北广宗县)平台,秦始皇驾崩。这就出现了前文所说的一幕。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以寥寥两行文字简单敍述云: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这一年(前210),秦始皇实际上才四十九岁,但是,古人多以虚岁计数,所以,人们常常称秦始皇五十岁病故。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被称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或许秦始皇注定是一名历史上的争议颇多的人物,他的死如他的身世以及此雄才大略,同样引起了后人的争议。目前史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说死于疾病,一说死于非命。
      持第一种观点的人认为,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蒙恬列传》等处,死因已明,无可置疑。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时遭人行刺,身后的一辆副车被刺客用重锤砸得粉碎。随后,又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和出言“今年祖龙死”的“仙人”。秦始皇很迷信,这些现象使他感到恐惧不安。为了消灾避难,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听从了一名相卜者的建议,准备第五次巡游。然而由于一路劳顿,秦始皇到平原津(今山东平原附近)就病倒了。赵高奉命写遗书,给受命监军河套的秦始皇长子扶苏:“与丧命咸阳而葬。”信还未发出,秦始皇就死在沙丘行宫(今河北邢台市广宗附近)。

      有的学者认为,秦始皇自幼有疾,所以体质较弱。他为人又刚愎自用,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裁决;每日批阅文书一百二十斤,工作极度劳累;加以巡游中七月高温,以上诸因素并发,促使他在途中病发身亡。至于他死于何病,有人认为他死于癫痫。癫痫发作一般分四个时期:起初头晕、胃部不适,继尔突然意识丧失,隔肌痉挛,面色青紫、瞳孔散大、呼吸暂停,然后全身肌肉抽动、口吐白沫,最后数十分钟才能清醒。郭沫若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为人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推测秦始皇幼时患有软骨症,时常患着支气管炎,所以他长大后胸部和鸷鸟一样,声音似豺狼,后来由于政务繁重,引发脑膜炎和癫痫等病症。后来秦始皇渡黄河,癫痈病发作,后脑壳撞在青铜冰鉴上,加重了脑膜炎的病情,人处于昏迷状态;当车赶到沙丘后第二天,赵高、李斯发觉秦始皇已死去多时。

      持第二种观点的人从几篇有关秦始皇死亡情况的史书推敲,发现了可疑之处。这次出游随从人员主要有赵高、李斯、胡亥等人,上卿蒙毅也在随行之列。蒙毅是蒙恬的亲弟弟,扶苏的亲信,可是当秦始皇在途中病重时,蒙毅被遣返回边关。从突然的人事变动来看,这似乎是赵高等人的计谋。因为蒙恬领兵30万随公子扶苏驻防上郡,从秦始皇的身边遣走蒙毅,也就是去掉了扶苏的耳目;加之赵高曾被蒙毅治罪而判死刑,后因秦始皇赦免,赵高才恢复官爵,赵高从此对蒙毅恨之入骨,发誓要灭掉蒙氏一族。赵高在秦始皇遣病重时遣走蒙毅,也为自己后来计谋的实施清掉了一块绊脚石。

      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三人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鱼装在车上,迷惑大家。到了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但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接着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赵高的最终目的是要做皇帝,而他不能支配活的秦始皇,而秦始皇第五次出巡途中病重,对他来说是天赐良机,只有在秦始皇死后,他才能假传遗诏,一步一步实施他的计谋。但是,秦始皇究竟是病死还是被害,目前尚无定论。




秦始皇墓之谜






大家有没有发现,中国考古学家们1974年春季就已经发现了秦始皇陵,而且秦始皇的埋身之处也已经找到,但是几乎整整40年过去了,国家却从来没有要开棺的意思,一直以陵墓中探测到水银含量严重超标来唐塞民众……
  按理说,几千年前的墓葬处理技术在现今如此发达的科技面前应该只是小儿科,难道是有人在发掘过程中发现了有关秦始皇的惊天内幕?或者上面有人在刻意隐藏我们不为人知的真相?
  谜团1:秦始皇遗体完好吗?
  20世纪70年代中期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的发现震惊中外。其尸骨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由此,有人推测秦始皇的遗体也会完好地保存下来。
  虽然客观上具备保护遗体条件,但秦始皇遗体是否完好地保存下来呢?如果单从遗体保护技术而言,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汉女尸能很好地保护下来,秦代也应具备保护遗体的防腐技术。
  问题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时节,“尸体”未运多远,便发出了熏人的腥味,为了防止腥味扩散,走漏 “风声”,赵高、胡亥立即派人从河中捞了一筐筐鲍鱼,将鲍鱼与“尸体”放在一起以乱其臭。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18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秦始皇遗体究竟是否完好呢?
  这样,经过50余天的长途颠簸,九月,尸骨终于运回咸阳发丧。秦始皇由死到下葬间隔近两个月。根据当代遗体保护经验,一般遗体保护须在死者死后即刻着手处理。如若稍有延误,尸体本身已开始变化,恐怕再先进的技术也无能为力。
  秦始皇遗体途中就开始腐败,尸体运回咸阳等不到处理恐怕早已面目全非了。据此推测秦始皇遗体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46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2:地宫埋“水银”之谜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
  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25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3:幽幽地宫深几许?
  据最新考古勘探资料表明:秦陵地宫东西实际长260米,南北实际长160米,总面积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宫是秦汉时期规模最大的地宫,其规模相当于5个国际足球场。
  通过考古钻探进一步证实,幽深而宏大的地宫为竖穴式。司马迁说“穿三泉”,《汉旧仪》则言“已深已极”。说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极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呢?神秘的地宫曾引起了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兴趣。
  他利用现代高科技与陈明等三位科学家研究撰文,推测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
  现在看来这一推测近乎天方夜谭。假定地宫挖至1000米,它超过了陵墓位置与北测渭河之间的落差。那样不仅地宫之水难以排出,甚至会造成渭河之水倒灌秦陵地宫的危险。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95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幽幽地宫深几许?
  尽管这一推断悬殊太大,但却首开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秦始皇陵奥秘的先河。国内文物考古、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对秦陵地宫深度也作了多方面的研究探索。根据最新钻探资料,秦陵地宫并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深。
  实际深度应与芷阳一号秦公陵园墓室深度接近。这样推算下来,地宫坑口至底部实际深度约为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约为37米。这个数据应当说不会有大的失误,这是依据目前勘探结果推算的。但是否如此尚有赖于考古勘探进一步验证。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4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4:兵马俑伉被焚之谜
  考古人员在清理兵马俑坑时发现,一、二号坑中有很多火烧的痕迹,陵区有大面积的火烧土分布,同样考古人员在对秦陵陪葬坑的挖掘中也发现了大量火烧土和残余焦木,坑中的棚木基本上都被化为灰烬。究竟是谁对兵马俑坑进行了如此巨大的破坏?
  从文献资料推测,破坏兵马俑的人应当是项羽。由于项羽的祖父项燕在秦灭楚时被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亦死于秦将手下,因此与秦始皇结下深仇大恨。项羽火烧咸阳城和阿房宫,仍不足以泄愤,于是再破坏秦始皇陵,烧毁了秦始皇陵园中的宫殿建筑。至今陵园的建筑遗址上还有大火焚烧过的红色土块和灰烬。
  但如果是项羽火烧了秦陵,陪葬坑里完好保存着精美的铜鹤、铜鹅、铜鸭子等珍宝一件都没有被运走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13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87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5:兵马俑诅咒之谜
  在秦末乱世,秦始皇兵马俑军团原型的秦京师军下落不明。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兵马俑军团性质,也涉及到整个帝国秦军的动向,甚至牵涉到秦帝国的灭亡、楚霸王的失败和汉帝国的胜利等诸多问题。
  据野史记载,曾经击垮了秦帝国的楚霸王项羽,最后却死于“兵马俑”之手。最后在乌江边斩杀项羽的5位骑兵将士,都是关中地区出身的秦人,也都是旧秦军将士,都是秦兵马俑的原型。
  垓下之战,汉军60万,杨喜、杨武、吕胜、王翳、吕马童这5名骑士能够留下名字,已经是奇迹了。在十二万分之一的几率中脱颖而出的5人,却是百分之百的旧秦军的将士,而且官职都合于秦京师军,更是决非偶然了。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64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18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6:秦陵地宫有无飞雁之谜
  据《三辅故事》记载,楚霸王项羽入关后,曾以三十万人盗掘秦陵。在他们挖掘过程中,突然有一只金雁从墓中飞出,一直朝南飞去。斗转星移过了几百年,有一位三国太守张善还见到了这只金雁。
  浏览史书,我们发现司马迁和班固都留下“黄金为凫雁”之说。至于说金雁制作精巧,而且还能飞,这也是有可能的。因为在春秋时期,鲁班已经能制造出木雁,能飞到天空,一直飞到宋国城墙上。
  不过一个金属物体在空中飞翔要像风筝和轻气球那样简单易行,如果没有机械动力单靠自然界风力,不要说空中飞行,恐怕连起飞都成问题。再进一步分析,假设秦代有能力制作会飞的金雁,那么金雁埋入地宫之后将会不停地自动飞翔,一直在地宫内飞行了近一千个日日夜夜。当项羽打开地宫墓道时,这个自动飞翔的金雁又沿着墓道顺利地飞出地面,然后又越过秦陵南侧数千米高的山峰飞往遥远的南方。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20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22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7:秦始皇陵暗藏“九层妖塔”?
  坐在飞机俯视秦陵封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一个正方形锥体,所以美国人叫它“黄土金字塔”。其实美国人错了,秦始皇陵不是三层台阶式“覆斗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层夯土之上的中华土木大金字塔,甚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还不仅如此,秦陵地宫也是一个同等规模的“倒金字塔”。更让人难解的是,封土台九层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层妖塔”之说,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九层妖塔” 虽是小说之言,但是空穴来风。《老子》讲哲学以建筑作比喻,有“九层之台,始于垒土”之说,可见在春秋就有“九层之台”建筑了,可惜还没有发现东周“九层之台”遗迹。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68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44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5:秦始皇陵封土取自何处?
  众所周知,皇陵的封土,是用方夯白灰、砂土、黄土掺合成的三合土,又用糯米汤浇固,加了铁钉。不怕风吹雨打,十分的坚固。当时盗墓,一凿子下去就一白点,用炸药都炸不开。体积庞大的秦始皇陵封土堆堪称国内之最,封土堆呈覆斗形,高76米,长和宽各约350米,如此大规模的封土堆在国内堪称之最。但它的土究竟是取自秦始皇墓中,还是挖自鱼池一带?
  《史记·秦始皇本纪》:“复土骊山”。《正义》曰:“谓出土为陵,即成,还复其土,故言复土。”意思是说把原来从墓穴中挖出来的土,再回填到墓上去。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24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9:“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一说:地宫巡游通道遇阻改了方向;一说:地宫初挖点向北移了700米
  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修建秦陵地宫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
  科技人员运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证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地宫虽然被定位,但史料记载“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743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旁行三百丈”究竟何意?
  地质调查人员在秦陵区进行探测时,发现在封土堆南约700米处出现了重力异常的现象,按地质理论说明该异常区与周围土质存有差异。因此可以猜测,秦始皇陵地宫最初挖掘点可能位于这个异常区,因土中含有大量砾石,修陵人无法挖掘,最后不得不顺着砾石层改向挖掘,即所谓的‘旁行三百丈’。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54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0:地宫设有几道门?
  2002年9月17日,世人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考古学家探测金字塔内部空间的过程。当考古学家从第一道石门洞口将机器人放进去之后,想不到机器人又碰上了一道石门。
  举世瞩目的金字塔考古工程只好搁浅。金字塔地宫可能不只两道门。那么,秦陵地宫当年建造了几道墓门呢?秦陵地宫门道数量问题,其实《史记》中早有答案。只是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罢了。
  《史记》清楚的记载:“大事毕,已藏,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藏,无复出者。”棺椁及随葬品全部安置放在中门以内。工匠正在中门以内忙活,突然间“闭中羡门,下外羡门。”工匠“无复出者”,也成了陪葬品。

秦始皇墓地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83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地宫设有几道门?
  这里涉及既有中羡门,又有外羡门,其中内羡门不言自明。地宫三道门似乎无可辨驳。值得注意的是司马迁中羡门用了个“闭”字,外羡门则有了个“下”字,说明中羡门是可以开合的活动门,外羡门则是由上向下放置的。
  中羡门可能是横向镶嵌在两壁的夹槽中,是一道无法开启的大石门。内羡门可能与中羡门相似。三道羡门很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秦始皇帝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81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1:“上具天文”作何解释?
  秦陵地宫“上具天文,下具地理”的记载出自《史记》,其含义是什么?着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推断:“‘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应当是在墓室顶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象图,可能仍保存在今日临潼始皇陵中。”
  近年来,西安交大汉墓发现了类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画。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则是代表山川的壁画。由此推断,秦陵地宫上部可能绘有更为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下部则是以水银代表的山川地理。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89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2:地宫珍宝知多少?
  “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一语出自司马迁笔下。早于司马迁的大学者刘向也曾发出过这样的深切感叹:“自古至今,葬未有如始皇者也。”那么,这座神奇的地宫珍藏了哪些迷人的珍宝呢?
  《史记》明文记载的有“金雁”、“珠玉”、“翡翠”等。其它还有什么稀世之宝谁也不清楚。不过80 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地宫西侧发掘出土了一组大型彩绘铜车马。车马造型之准确,装饰之精美举世罕见。

秦始皇帝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61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3:秦始皇使用铜棺还是木椁?
  秦始皇使用什么样的棺椁?《史记》、《汉书》均未明确记载。司马迁只留下一句“下铜而致椁”的含糊记录。于是有学者据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铜棺。但从文献记载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铜棺。
  《史记》、《汉书》明文记载:“冶铜锢其内,漆涂其外。”“披 以珠玉,饰以翡翠”,“棺椁之丽,不可胜原。”这里“漆涂其外”、“饰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质的了。

秦始皇帝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166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4:地宫有没有空间?
  目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宫为竖穴式。墓内可能有“黄肠题凑”的大型木椁。如果是竖穴木椁墓,墓道及木椁上部都以夯土密封。这样一来,墓室内外严严实实,不会再有空间。
  然而,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则说:“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无状。”李斯这段话如果记载无误,那地宫明显有个外壳。按理这段话不会有假。因为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亲自主持过陵墓工程,对地宫的构造了如指掌。
  加之这段话是当面向圣上汇报的,应该说不会有掺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断秦陵当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 地宫。不然,怎么会“叩之空空”?
秦始皇

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597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秦始皇帝

秦始皇陵墓之谜  何时打开52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19115
  谜团15:自动发射器?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开始在墓穴中设置一些主动防卫的设施,既起到射杀盗墓者的目的,又能杀一儆百,吓唬有盗墓企图的人。而秦始皇在防止盗墓方面也苦费心机。
  《史记》记载:秦陵地宫“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进者辄射之。”指的是这里安装着一套自动发射的暗弩。如果记载属实的话乃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自动防盗器。
  秦代曾生产过连发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宫的暗弩当是一套自动发射的弓弩。



以上谜团只是秦陵墓地众多谜团之冰山一角。随着我国考古研究工作的深入和高科技探测技术的实际运用,秦陵地宫终有一天将再次震惊全世界。
秦始皇是谁?秦始皇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墓为什么不挖,因为挖掘机师傅还在蓝翔技校,秦始皇的父亲是谁?是他爹。秦始皇墓之谜,秦始皇陵墓之谜,秦始皇的墓有哪些神奇之处?
秦始皇是怎么死的?郁闷死的。秦始皇死前有哪些异象?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4-4 1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遗迹早晚会被人类发掘出来。科技的发展不允许奇闻的出现。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6-6 20: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专家也可以采用特异功能的方法进行透视探查,这样既科学又准确,并且我国也有很多的这方面的专家和能人,只是没有人会想到吧?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6-6 21:02: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秦始皇的陵墓中一定会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文献,上至尧舜禹,下到秦朝甚至于未来的内容都有,我们也可以进行使用机器人的方法进行探查,这样花钱少,作用大,效果好,比害怕不敢动强多了.
40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6-10 23: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上面高个密封仓 然后在仓内一边挖一边灌水泥建个直通地下的通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1 23: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