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39|回复: 0
收起左侧

人类移民外星还需要多久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5-5-14 01: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离开地球到异星生活,长久以来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进入航天时代之后,人口爆炸和地球资源的枯竭,使“移民异星”变得更具吸引力,也显得更为急迫。然而,想要在浩瀚的宇宙中找到一颗与地球环境相差无几,或者至少让人类“过得下去”的星球,可以说难上加难。尽管科学泰斗史蒂芬·霍金在今年春天给出了“人类会在50年内移民月球”的预言,但没有大气层的月球远远算不上宜居之地。到目前为止,我们还只能通过科幻作品,表达“被困在摇篮里”的无奈。

人类移民外星还需要多久466 / 作者:骑UFO看外星人 / 帖子ID:19773
月球与火星:最初的诱惑

对于人类的航天事业来说,月球的存在或许是一种幸运。这颗与地球相距大约38.4万千米的巨大卫星,让人类可以相对容易地享受到“登陆异星”的荣耀。而在科幻领域,认为月球上有智慧生命,或者主张建立“月城”移居于此的作品也不胜枚举。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乔治·梅里爱在1902年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就整合了儒勒·凡尔纳和赫·乔·威尔斯的科幻创意,在影片中表现了类似昆虫的“月球人”和他们建立的文明。

但随着现代天文学的发展,特别是美国的“阿波罗计划”真正将人类送上月球之后,移民月球的想法却逐渐降温。月球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表面却没有任何大气,是一个死寂的世界。尽管西方社会常年流传着“月球背面有大气层和纳粹德国秘密基地”的都市传说,科幻电影《钢铁苍穹》也以此为题材,但在现实生活中,移民月球并非长久之计。

于是人们的目光又盯上了与地球相邻的行星,也就是金星和火星。金星的质量接近于地球,但环境过于严酷,表面温度超过450℃,异常浓密的大气中充盈着硫酸液滴,因此不仅难以移民,连科学探测都很难开展。相比之下,火星更具备“新大陆”的“潜质”。

火星的直径是地球的一半,一昼夜仅比地球上的一昼夜长约37分钟。不仅如此,火星像地球一样具有大气和水,提供了生物生存的条件。更为优越的是,火星的地壳板块运动与地球相比不剧烈,所以发生地震的概率较小。随着对火星的了解与日俱增,人们越来越觉得它仿佛就是一个“迷你版”的地球。

以火星地球化改造为背景的科幻小说、电影和电脑游戏,可以说不胜枚举。这些作品中给出的“改造方案”,基本都围绕着温度、大气环境和植物等要素展开,通过一个精英团队的努力,让火星成为一个“基本宜居”的星球。

“疯狂宇宙”设置无数难关

相比于或许几个世纪后就能实现的火星移民计划,移民到太阳系之外的星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基本是空想。即使“看上去宜居”的星球出现在人类的天文望远镜里,真正实施星际移民也还需要漫长的准备。毕竟,旅行者一号探测器经过持续30多年的高速飞行,方才勉强抵达太阳风的边界,而飞出太阳系,或者说飞出太阳引力的边界,还需要数万年的时间。

即使暂时不考虑人类在宇宙航行方面的局限,移民异星之后如何生存,也同样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可以看看科幻电脑游戏里的设定。几年前非常火爆的游戏《银河文明》,给出了5种主要的挑战,分别是表面覆盖着海洋或沙漠的行星,以及高重力行星、大气剧毒行星和火山活动频繁的行星,要求玩家必须研究相应的科技之后,方能在上面建立居民点。另一款类似题材的游戏《无尽太空》则相对“人性化”,玩家可以直接在一些环境“不够完美”的星球上建立居民点,但会视环境恶劣程度扣除一定的“居民幸福点数”,甚至发生新移民受不了艰苦环境而哗变的事件。

而在科幻电影里,对星际移民面临的环境挑战,就表现得更为直观。在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里,人类和其他一些智慧生物凭借高超的科技,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建造了种种匪夷所思的居所,比如沙漠行星塔图因上的水耕农场、海洋行星上的克隆人工厂,以及悬浮在类似木星的气态行星上空并能克服其强大引力的“云城”贝斯坪等等。

但在更多的科幻片里,人类面对陌生的异星环境,往往显现出无力感。几年前引起全球轰动的科幻大片《阿凡达》里,试图移民潘多拉星的地球雇佣军,不仅面临原住民和当地野生动物的威胁,还因为富含氯气和氨气的空气,而不得不在户外佩戴防毒面具。

虽然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尚未发现来自外星的生物,智慧生命更是无从谈起,但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对太阳系之外的行星或(气态行星的)卫星进行移民,那么自然环境和当地生物的“夹击”,或许会成为人类需要面对的“常态”。

2014年底极为火爆的《星际穿越》,则展示了一种全新意义上的难题: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一颗海洋行星上时常会出现山一般的巨浪;而引力导致的相对论效应,使这颗行星上的时间流逝减慢,导致行星上的一小时,等于地球上的大约7年,以至于完成任务的宇航员事后与地球联络,却发现自己的年龄竟然比女儿还小。

星际移民可能面临的形形色色的困难,都可以归因于一个事实,那就是浩瀚的宇宙空间,提供了远比地球上更为苛刻的物理和化学环境。对于天文学家来说,这蕴含着种种极端自然现象的“疯狂宇宙”,是天文学魅力所在;但对于人类中渴望拓展文明疆域的成员来说,现实显然并不乐观。

世代飞船:微重力之殇

除了移民到另一颗星球这样的设定,迁居到“世代飞船”,也就是可供人类繁衍的巨型航天器,甚至经过改造的小行星生存,也是科幻作品中星际移民的一种常见题材。但这样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因为微重力环境会导致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等“航天病”。

早在20世纪70和80年代,苏联在陆续发射“礼炮”系列空间站的过程中,就探讨过让航天员利用“太空运动场”在空间站内锻炼,减缓骨质疏松和肌肉萎缩的可能性。到和平号升空时,在太空中使用的锻炼设施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了。多次前往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苏联航天员尤里·罗曼年科曾经回忆说,得益于空间站里的体育锻炼设备,他在和平号上工作326天再回到地球,出舱不久就能在来接他的直升机里站起来走上几步。虽然那一刻他也是虚弱得满头大汗,但毕竟能凭自己的力量行动。如果是从没有锻炼设备的老式空间站返回,没有别人搀扶他甚至将无法站起来。



有了这些历史经验,现在的空间站也仍然配备有很多种锻炼器材,比如健身脚踏车和划船机,供航天员使用。穿着内部装有很多松紧带的“企鹅服”,也可以使航天员的肢体得到类似地球环境的“阻力”,减少肌肉萎缩。但这些方法都不能根治微重力环境带来的“航天病”。有学者认为,在航天器内设置人造重力场,才是最终的解决方案,但人类目前的航天技术水平,还不足以为人造重力场提供足够的能源。

人类移民外星还需要多久165 / 作者:骑UFO看外星人 / 帖子ID:19773

前几年热映的科幻动画电影《机器人瓦力》,有相当一部分情节涉及了太空中的肌肉萎缩问题。在这部影片里,人类已经抛弃了地球,在一艘巨型宇宙航舰上繁衍了若干代。由于身处低重力环境却完全没有锻炼,又把几乎所有工作都推给机器人来管,从船长到居民在内的所有乘员都患上了严重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症。他们不仅呈现出肥硕的“五短身材”,而且即使在只有人造低重力的航舰内也笨拙不堪,软弱无力,甚至不会走路,需要依靠悬浮平台才能移动,最终沦为航舰主控计算机的奴隶。

人类移民外星还需要多久429 / 作者:骑UFO看外星人 / 帖子ID:19773 珍惜当下,畅想移民

至少到目前为止,地球仍然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目前的航天技术实力,决定了人类暂时还难以在宇宙中“走得太远”。而美国进行的“生物圈二号”实验最终归于失败,也表明目前人类难以复制出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的生物圈,或者说,对于地球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机制,仍然有诸多未解之谜有待人类探寻。因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脚踏实地,珍惜当下的生活环境,既是应当承担的责任,又可以为将来的太空探索和星际移民储备资源。

与此同时,人类也不会收回仰望星空的目光。虽然我们无从知晓第一个异星居民点的样貌,但可以确定的是,人类终将会离开地球,在宇宙中寻找新的家园。让我们拭目以待!

火星上会有生命吗?

幻想火星上有类似人类的智慧生命,是科幻作品中长盛不衰的题材。虽然现代航天探测活动并未发现“火星人”的踪迹,但火星上存在水已是不争的事实。

最新的科学发现表明,火星地下存在着液态的水,而这意味着有孕育生命的可能;来自火星的陨石标本,也被认为是有疑似火星微生物的证据。但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确凿证据,还有赖于进一步的探测和研究。如果那里确实有土生土长的生命,未来的人类移民者如何与之和平共处,也是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16 21: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