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黑暗霸主黑洞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宇宙中不仅有机生命会成长,一些无生命的物体,例如黑洞的形成,也会成长。 我们知道,恒星燃烧到后期都要来一次“清仓大甩卖”,即所谓的“超新星爆发”。经过“清仓”之后,如果剩余物质还超过3~4倍的太阳质量,那么恒星的核心就会坍塌成一个黑洞。 “黑暗霸主” 怎么吃胖的?
不过,这只是恒星量级的小黑洞。比起另一类黑洞,它们只能算是小儿科。放眼整个宇宙,几乎每个大型星系的中央都潜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譬如我们银河系中心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约400万倍,而在另一些星系,中心黑洞的质量甚至可达太阳质量的数十亿倍。它们毫无疑问是宇宙中的“黑暗霸主”。 大小黑洞虽然悬殊,但前者显然是由后者“成长”来的,这并不是什么不可想像的事情。以我们自己为例。成人身上含有500~600万亿个细胞,可当初不也是从一个受精卵细胞开始发育的吗? 但是,黑洞的成长跟有机生命的成长还是有本质区别的。有机生命的成长靠的是细胞分裂,细胞一分二,二分四……这样以几何级数分裂下去,很快就能达到天文数字。黑洞成长虽是一种天文现象,却不能天马行空般地“速成”,只能老老实实一口一口吃成胖子,中间还可能长时间停滞,因为它不能像动物那样四出觅食,只能来什么吃什么,万一没东西呢,那自然就挨饿了。 这么一考虑,麻烦就来了。天文学家发现,从宇宙中条件允许小黑洞形成之日起到现在,黑洞似乎没有足够的时间长成如今盘踞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那么,黑暗霸主是怎么来的呢?这就成了一个谜。 霸主似乎长得太快了点 既然黑洞来自恒星的坍塌,可见黑洞只能出现在宇宙中有了恒星之后,这个时间大约在大爆炸后数千万年。按照原先的理论,为超大质量黑洞提供小黑洞“种子”的,是第一代恒星。 当宇宙中的第一代恒星形成时,由于当时氢氦等原料十分丰富,所以这些恒星的个头都特别大,动辄是太阳质量的好几百倍。这些恒星很快燃烧殆尽,其核心坍缩成一个大约100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这些黑洞在随后的岁月里,不断吞噬周围的气体,最终长成庞然大物。理论上讲,只要保证周围有充足的“食物”,一个黑洞每3000万年就可以质量翻番。你自己不妨计算一下,从100倍的太阳质量跨越到10亿倍的太阳质量,黑洞的质量需要翻番23次,所花时间大约是7亿年。 这一切似乎都没错,目前观察到的超大质量黑洞,差不多正是这个年龄。但这里有个问题:要保证黑洞如期长大,有个前提,那就是黑洞要一刻不停地“吃”才行。可是保证这个前提却并非易事。 黑洞不能一刻不停地吃
为什么说保证黑洞时刻都有东西“吃”并非易事呢? 让我们来看一类迄今还很活跃的黑洞。在遥远的宇宙空间,有一类天体叫类星体。类星体中心有一个极明亮的光点,亮度往往超过周围所有千百亿颗恒星的总和。天文学家认为,类星体实际上是一类异常活跃的星系。其中心隐藏着一个超大质量黑洞,这个黑洞正在贪婪地进食。当物质盘旋着落向黑洞时,通过摩擦生热,发出耀眼的光芒,一部分物质甚至在磁场驱动下以99%的光速往外喷射,形成喷流。黑洞吞食的东西越多,它发出的辐射和喷流就越强烈。 但是中心的黑洞却注定要为夺目的光芒而挨饿。因为这些向外的辐射和喷流会驱散落向黑洞的物质,切断黑洞的“食物”供应。没东西吃,黑洞自然在一段时间里要停止生长。 你看,即使在周围食物很丰富的情况下,黑洞况且还吃一口吐半口,没有食物会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我们无法想像黑洞会以别的更快的方式进食,可是“在差不多7亿年的时间内,小黑洞长成了超大质量黑洞”又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设想长成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应该比原先设想的要大。 那么,产生更大黑洞“种子”的可能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天文学家提出的几种可能。
黑洞的形成第一种可能:恒星碰撞
有一种可能是,超大质量黑洞并非始于单颗恒星,而是始于许多颗恒星。2003年,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对一个正在形成的早期星系进行了电脑模拟,这个星系拥有数百颗明亮的年轻恒星。他发现,质量最大的恒星往往会聚集在星系中心附近,因而“磕磕碰碰”几乎不可避免。当恒星碰撞时,它们就融合成一颗更大的恒星,如果数百颗恒星通过碰撞融合在一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质量比太阳大好几千倍的天体。这个天体坍缩成的黑洞,质量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上千倍。 种子是比原先大了,但这个猜想也还是面临一个老问题:种子似乎还不够大。因为即使是一个质量相当于太阳1000倍的“种子”黑洞,也必须要经历20次质量翻番,才能够成长为10亿倍太阳质量的超大黑洞。要保证如期长成大胖子,这期间黑洞要狼吞虎咽不停地吃才行。而我们前面已经说了,要保证黑洞在数亿年内一直有充足的食物,并不容易。 所以,这个设想还是没有根本上解决问题。 黑洞的形成第二种可能: 星系中心坍缩 有一种想法很简单也很新奇:既然恒星会坍缩,星系为什么就不能坍缩?恒星的核心坍缩变成一个小黑洞,星系的中心就不能坍缩成一个大黑洞吗? 星系的中心要坍缩,该处的密度必须足够大。可是要在星系中心塞进这么多物质并不容易。要过的第一关,就是自转。即使是最早的星系,也会带有一点点旋转。当它们收缩时,其中的气体会转得越来越快。最终,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会与引力达到平衡,形成一个自转的气体盘,几乎没有物质再能落入星系中心。 要是很多条件能凑到一块,这个障碍倒也并非不能克服。比如在星系自转足够慢,密度足够大,周围又有恒星正在密集形成的情况下,或许会有物质源源不断地掉进星系中心,坍缩成黑洞,并在短短几千万年时间里把它喂养到太阳质量的100万倍。然后,这个黑洞种子只需翻番10次就能达到太阳的10亿倍。就算“食物”供应不那么充足,在几亿年的时间里做到这一点也绰绰有余。 可是这些条件能凑到一块,在天文学家看来还是过于巧合了。这种巧事发生一次两次尚可,但超大质量黑洞在宇宙中这么普遍,它们的出现哪会都是事事碰巧的结果? 黑洞的形成第三种可能: 微型黑洞合并 最激进的想法或许是,巨型黑洞是由大爆炸的烈焰直接铸造的。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投入运行之前,有人就曾担心强子对撞机会制造出微型黑洞来。这种担心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因为强子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之后不到1/10秒内发生的事情。在真实的宇宙中,那个时候,粒子能量那么高,它们所处空间又那么小,撞出个微型黑洞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现在有人就继续发挥这样的想像:这些微型黑洞如果进一步合并,就可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质量达太阳10万倍的中型黑洞。然后这些中型黑洞经过缓慢的成长,变成超大质量黑洞。 不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些在宇宙早期就已存在的中型黑洞,会因抽吸周围的气体而发出明亮的X射线,从而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中留下印记。但我们迄今并没有观察到这些印记。 黑洞的形成第四种可能:暗星黑洞 最后还有人求助于暗物质来解决这个难题。 暗物质是构成宇宙中物质总质量85%的神秘物质,这种物质没有电磁作用,只有引力和弱核力。 2007年,美国两位天文学家提出,第一代恒星中有一些可能是由暗物质组成的。这些暗物质在引力作用下聚集成团。因暗物质粒子的反粒子是它自身,所以相遇时会彼此湮灭,发射出光芒(这一点跟通常恒星通过核聚变产生光芒不一样),形成所谓的“暗星”。又因为暗物质没有电磁作用,所以暗星的辐射不会驱散周围的暗物质,暗星几乎可以无限地持续成长,最终坍缩形成质量高达太阳10万倍的种子黑洞。有了足够大的“种子”,其他的事情就交付时间来解决了。 要验证这个可能性,关键是在宇宙中要找到暗星。2018年,美国计划发射韦伯空间望远镜,其中一项任务就是探测暗星。 如果韦伯望远镜什么都没发现,天文学家还将在未来发射太空激光干涉仪,用来探测黑洞碰撞合并时发出的引力波。如果能探测到引力波,就可以倒推出黑洞的大小,揭示黑洞成长的秘密。 如果这一切都不能奏效,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恐怕真要掉进无底的黑洞里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