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末日是什么时候?我想,人民渐渐不再相信世界末日,才是末日开始的时候,物种灭绝的时候就是世界末日,人类都没有了,还不是末日吗?当然只是人类的末日,宇宙还在!
随着玛雅预言中所谓的“世界末日”没有如期到来,现在也没有人真正相信“世界末日”。但是,地球史上的确曾经发生过5次物种大灭绝,对地球生物而言,这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末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急速增长和自然环境恶化的加剧,人类正在把自己带到又一条通向“世界末日”的路上——第6次物种大灭绝即将到来。
地球史上的5次物种大灭绝
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的生命经历了6亿多年的自然演化过程,形成今天复杂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构成我们人类的巨大财富。然而,地球生命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的确曾经历过很多次不同程度的灾难,其中包括5次物种大灭绝。
第1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千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中的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种类便荡然无存。
第2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3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导致鱼类大规模死亡。
第3次物种灭绝发生在2亿5千万年前的二叠纪末期,那次灾难毁灭了95%的海洋物种和几乎70%的陆地物种,包括一些早期昆虫、原始爬行动物和鱼类。灾难发生的主要原因被认为是地壳的频繁活动和联合古陆形成而引起的气候变化。
第4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2亿零3百万年前的三叠纪晚期,盛产于古生代的主要植物群几乎全部灭绝。
最为着名的第5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6千5百万年前。科学家认为,当时地球遭到小行量的撞击,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90%的地球物种灭绝。
导致物种大灭绝的原因
灭绝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它既有生物内在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原因;它既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也是决定性的,由生物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每一个生物物种的生存都有其特定的生存要求,只有在特定的生存条件下才能稳定地发展,即便世界性分布的物种也不例外。从化石记录可以看到,一些世界性分布的类群在世界性气候和地质变化中常常灭绝,这并非是生物内部的原因,而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被破坏和变更的缘故。目前,科学家推测的导致物种大灭绝发生的因素有缓慢的地质变化、气候变迁和灾变事件等。
使生物生存条件变更的缓慢地质变化主要指地球板块的移动、海域消失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大陆生态地理条件的缓慢变化。地壳整个布局的改变破坏了原来的生存条件,同时又创造了新的生存环境。如二叠纪和三叠纪交界时期,超级大陆与联合古陆的形成使大量生存在大陆架上的海洋生物灭绝。
气候的变迁也往往能够造成大量物种灭绝。根据化石记录,晚白垩纪全球气候的干旱化使38%的海洋生物彻底灭绝,陆地动物遭受灭绝的规模更大;第三纪始新世末期,由于气温迅速变冷,许多在古新世后期和始新世占优势的植物类群灭绝,而第四纪冰川的影响又使大量的植物类群销声匿迹。
物种大灭绝往往与地球上重大的灾变事件相关联。有些灾变事件仅发生在局部区域,有些则是全球性的。这些灾变事件有些是地球内部的自身运动所致,如海退现象、火山爆发、造山运动及海洋作用;有些则是来自外部空间的干扰,如太阳系中一些小行星和地球相撞、超新星爆发等。
海退明显地使大陆架生物类群的生存空间减少,导致种群数目的急剧减少,最终使大量物种灭绝。如二叠纪后期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区系危机可能就是由于巨大的海退所致。尽管海退在减少海洋性生物生存空间的同时扩展了陆地生物的生存空间,但海退所导致的全球性气候变化仍使陆地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严重破坏并导致大量物种灭绝。当大陆普遍被浅海覆盖时,全球气候相对一致,呈现温暖和湿润的特征。海退则破坏了这种温和的海洋性气候,产生了从海域到内陆气候的差异,并且普遍出现干旱和气温的急剧变冷,大陆性气候的季节变化显着增强。尤其值得提出的是,气温的急剧变冷常常是生物区系发生严重危机的前兆。
火山爆发可以直接导致大量生物灭绝。短时期内大量的火山爆发时,大量的火山灰冲入大气层,加强了地球对光的反射能力,使辐射到地球表面的太阳光迅速减少,导致地球表面的气温急剧下降。例如奥陶纪后期、泥盆纪后期和白垩纪后期所发生的3次物种大灭绝事件均伴随着火山爆发。火山爆发对环境造成的压力最终导致地球局部生态系统的毁灭。
近年来,古生物学中一个有争论的问题是关于是否有一个体积巨大的小行星和地球相碰撞,从而导致了晚白垩纪生物界的大灭绝。据推测,这颗小行星的体积大约是火星体积的一半,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碰撞后所带来的灾变性反应导致了地球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小行星在大气中燃烧以及和地球的相撞会产生大量的岩石碎片并弥散在大气中。这种尘埃云会阻碍所有的太阳光线射入地面。由于光线强度极低,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因此在几个月之内地球表面温度迅速下降,并一直维持在0℃以下。除此之外,大气中会出现氰化物、氮氧化物等有毒气体,并可能导致全球性酸雨以及臭氧层的破坏等。这种气候的大骤变势必对生物圈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类导演的第6次物种大灭绝
与地球历史上发生的5次大灭绝不同,现在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不仅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生物类群,而且也是地球历史上任何一个灾变事件所不能相比的。现在物种灭绝的速度比单纯自然状态下的速度要快1000倍!物种灭绝不是单纯的自然选择,人类活动对多数物种灭绝负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例如损毁动植物生存环境,过度开发物种、引进新物种和导致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的冲击,首先表现在给地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改变。很多动物物种由于被人类的大批杀戮而灭绝,更多的动植物种类主要由于人类改变环境而灭绝。地球表面40%的区域被人类作为农业、城市、公路和水库之用,那些天然的动植物栖息地被农作物、混凝土建筑和其他人工产品所替代。因此,那些尚未灭绝的物种也面临着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巨大的环境挑战。
人类对动植物造成的间接影响也是巨大的。例如,人工引种以及以人工造林代替天然森林常常改变某一区域的植物群落结构,从而打破了该区域各个生物类群,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长期以来所建立的平衡。此外,人工生态系统仅仅由单一或少数几个物种组成,如农作物种植、人工造林使得遗传多样性和变异性降低,因此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状况。在人工生态系统中,一种新的寄生病菌或捕食者可能使一个物种完全毁灭。人类活动也是许多植物和动物病害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原因。现代工业所排出的废气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迅速增高,导致全球性的大气温室效应。气温的升高往往使陆地沙漠化扩大,生态系统失调,自然环境恶化,从而使一些物种失去了原有的生存条件而灭绝。
地球历史上的大灭绝都经历了几百万年甚至几千万年的地质时期,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的大量物种灭绝则发生在几百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受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巨大环境压力,地球上的物种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的统计结果表明,现在物种灭绝速度和恐龙大量灭绝时代的速度相近,物种多样性的减弱逐渐明显,人类即将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的到来。与以往不同的是,人类在这次物种大灭绝事件中充当了“总导演”的角色。
地球上的生命应该都具有在自己的栖息地里生存和繁衍的自由,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对气候的负面影响其实是对其他生物的侵权行为,最终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正如美国印地安作家齐夫·西雅图于1854年所着的《地球是宝贵的》一书中所写的:“河流是我们的兄弟,它们润泽我们的干渴。河流托引着我们的船只,哺育着我们的孩子。你必须像对待其他兄弟一样给予河流同样的友善。人类必须如兄弟般地善待地球上的百兽。如若没有了兽类,人类将会怎样?如果兽类离我们而去,人类也将因郁重的孤独而死亡。任何发生在兽类身上的事情,不久必将落于人类自身。万物相连。”
因此,为了避免“世界朱日”的到来,人类必须深刻地反省自己,保护环境,保护生物物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才能与地球上的其他物种和谐共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