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6 08: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姚海军了如指掌:清末民初,中国科幻就有萌芽。直至建国,人们对实现共产主义充满向往。在“一切向科学进军”号召下,有过一些技术想象作品,科普式童话。“文革”中,科幻创作荒芜。1980年代初,科幻写作度过短暂黄金期,随即打成“精神污染”,面临扫除。彼时——1989年,刘慈欣完成了首部长篇小说《超新星纪元》。作品想象超前,却是生不逢时。其后,他十年辍笔。直到2000年左右,《科幻世界》一下发表了他的《鲸歌》等5篇短篇小说。
“那是刘慈欣创作上的爆发点。”科幻作家郑军回忆道。当时读完,他就敏感意识到,这位作家与众不同,“作品成熟。成年读者能从中汲取养分。”姚海军则直言,简直令人惊艳。
现在,刘慈欣在电话那边淡淡回顾,当年一次性投给《科幻世界》五篇作品是在短时间里写成,“主要针对当时的科幻小说视角较窄,视点较低,不够宏大,不够震撼而写。”开拓性的前提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科幻界为除污名化,已展开一系列活动。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在京成功举行,彻底焕发科幻文学的生气。
《三体》英文版后记里,刘慈欣自述言道:作为一个科幻迷出身的科幻作家,我写科幻小说的目的不是用它来隐喻和批判现实,我感觉科幻小说的最大魅力,就是创造出众多的现实之外的想象世界。“人造卫星、饥饿、群星、煤油灯、银河、‘文革’武斗、光年、洪灾……这些相距甚远的东西混杂纠结在一起,成为我早年的人生,也塑造我今天的科幻小说。”
《三体》结束后,刘慈欣曾想写“星球民工”题材,甚至找到一民工,让对方领他上外地,蜗居到民工工棚,上工地扛水泥。体验生活数月,计划还是搁置下来——“这部作品确实没有能力去写。写它必须对社会及各阶层有深入的了解。我还难以做到这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