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探索的目的其实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眼球的欲望,更是为了人类生存的终极目标。 外太空探索的魅力,首先是对未知世界的求索。好奇是创新的源泉,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星空,让人类的好奇心得到充分释放。对宇宙的探索过程,显著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疆界,推动了基础科学的进步,牵引着人类的知识、能力、技术取得新的进展,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动力。
浩瀚的宇宙、壮丽的星空,长久以来都吸引着人们抬头仰望。 也许是孩提时的数星星比赛,在小小心灵播撒下好奇的种子。 也许是人类征服地球的脚步太快,头顶的无垠星海却越发神秘。 我们身处的地球家园,不过是茫茫宇宙的沧海一粟。人类不断探索未知的疆界,也越发想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如今,人类的深空探测器已经掠过太阳系内的遥远角落,望远镜可以看到数亿光年以外的世界,探测更为幽暗的天体。
1492年10月11日,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带领87名水手在大西洋上漂流了两个多月后,终于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而跨越500多年,人类的航天器也首次抵达太阳系中的“新大陆”——由成千上万冰冻天体组成的柯伊伯带。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从未停止。
就在近日,人类对外太空探索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今年7月14日,新视野号航天器首次揭开柯伊伯带中冥王星的神秘面纱,这个遥远的外太阳系天体,从原本只在天文望远镜中才能看到的暗淡小圆点,变成人们心目中的“萌王星”。7月23日,开普勒空间望远镜宣布发现了迄今为止与地球最为相似的系外行星——开普勒-452b,这颗位于遥远的恒星宜居带中的行星被称为“地球的表兄弟”,甚至引发了关于外星生命的畅想。同样在7月,我国自主建造的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五百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开始铺装反射面面板,它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又一“观天巨眼”。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民开始关注我们头顶的那片星空;另一方面,也有些人不解……“地球上有这么多孩子吃不饱饭,为什么要花费数十亿美元去探索火星?”早在1970年,就有人写信质问过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当时,NASA火星探索项目的科学家恩斯特·施图林格给出这样的回答:太空飞行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事业,通往火星的航行并不能直接提供食物,解决饥荒问题,然而,它所带来的大量新技术和新方法可以用在火星项目之外,这将产生数倍于成本的收益。
时隔近半个世纪,仍有国人在发问,我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项目需要大量经费,为什么中国也要探索太空?实际上,即使我们停下探索项目,也无法立即满足这些民生需求。一个国家的目光看得足够远,这个国家才有光明的未来。世界航天强国已经探测了太阳系内几乎所有的天体类型,而我们还在追赶阶段。太空探索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这一事业关乎人类的命运,关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嫦娥奔月、万户升天的飞天梦想。许多国家领导人对太空探索事业提出过希望,习近平主席也曾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我们生存的地球不仅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而且随时可能面临小天体撞击、超级太阳风暴、地球磁极倒转等重大天文灾难。人类只有做好充分准备,积极寻找另一个家园,努力提升地外生存能力,才可能在灭顶之灾来临时,有能力在地球或外星球上延续火种,避免像曾经的超级霸主恐龙那样的悲剧重演。
或许,当未来航天技术高度发达,行星际运输成本大幅下降的时候,现在的月球、火星、木卫二、土卫六将成为太阳系中人类定居的一个个“岛屿”,而地球则是这些岛民共同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