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16 21: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世纪初,当德国、意大利纷纷宣布将50公里光纤线导技术应用于DM2A4和“黑鳖”重型鱼雷时,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美国却“格外慎重”,迟迟没有公布应用光纤技术改造Mk-48的计划,这在当时的确使人感到疑惑。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国早已掌握了墓本技术,但他们并不满足仅仅在技术层面的应用,而是从部队实际使用和训练出发,追求以低成本为代表的产品商业化。由于并没有面对高威胁的环境,不存在十分急切的需求,所以他们采用了稳步的发展策略,耐心地开发性价比高的技术产品。以目前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先进重型鱼雷为例,鱼雷全航程发射1次大约需要60公里光纤,按目前大于1.5美元/米的价格计算,光纤线团的耗费成本为9万美元,折合60多万元人民币。显然,即使是西方国家海军也难以承受,过高的耗费将成为限制部队大量训练的瓶颈。如果像美国海军所期望的那样,将光纤单价降低到0.20美元/米,即降低到全价的1/7~1/8,则鱼雷全航程发射1次的光纤线团耗费成本为1.2万美元,折合8万元人民币。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海军追求目标的合理性。由于Mk-48-6 AT已经预留了光纤线导系统的安装空间,所以此后的Mk-48后续型都应该是光纤线导鱼雷,除非有特殊用途。
由于冷战结束,同时由于Mk-48系列鱼雷技术先进、价格昂贵等原因,仅向澳大利亚、加拿大、土耳其、荷兰等少数几个国家出口了近400枚。Mk-48的经济效益无法与出口众多的Mk-46系列轻型鱼雷相比,但其仍是目前美海军现役核潜艇的主战鱼雷,并仍将是美国本世纪中叶前的主战中型鱼雷,美国不会停止对其开发,放弃其技术优势。因此,如何有限的资源既能产生最大的军事经济效益,又能保持武器装备领先于世界水平,这是美国武器装备发展的目标,Mk-48系列鱼雷的发展历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从技术层面上看,美国长期坚持以Mk-48和Mk-46为主系列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是:它们都是热动力鱼雷,而且技术性能仍保持在先进水平,重新开发新型热动力系统将耗费很大资源,而在战术上的获益却十分有限。在这方面,美国海军的方针比较务实,面向需求,不片面“求高求新”,不刻意追求单项技术暂时的“世界第一”,不与英国的“矛鱼”比速度。
近30年来,美国海军始终坚持在需求导引下,用先进技术对鱼雷武器连续升级的方针和策略,且卓有成效,达到了以低投入获得高性能武器的目的,节省了大量试验和保障费用,有效地控制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美国Mk-48系列鱼雷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一种值得关注的阶段性发展模式,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