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84_avatar_small 楼主: huangdao007
收起左侧

[天下杂谈] 【 各国远程火炮】

[复制链接]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9: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M270火箭炮性能:
   成员:3名
   战斗全重:25.9吨
   发动机和底盘:一台VTA903型8缸水冷涡轮增压柴油机,
   功率:368千瓦;采用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的底盘,机动性强;
   最大速度:64千米/小时(公路)
   最大行程:480千米
   最大爬坡度:30度;
   过垂直墙高:0.914米
   越壕宽:2.54米。
   发射装置:12个298毫米口径的玻璃钢定向管(被组装成2个集装箱式发射-储存器,贮存期可长达10年)。
   装填时间:5分钟/12发。
   高低射界:0~+60,方向射界左右各194度。转动速度5度/秒。仰俯速度0.9度/秒。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9: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整理待发!【 各国远程火炮】565 / 作者:huangdao007 / 帖子ID:20572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呼啸雷神:世界最先进的M270多管火箭炮
   美国陆军现役装备中的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以下称多管火箭炮或M270系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炮系统。以其优越的作战性能、合理的作战编制、高效的勤务保障和火力支援的强劲而深受大部分国家军队的青睐。

   “高贵”的出身和实用的“昂贵装饰”
   M270系统是1976年由美国、德国和英国开始研制,其间法国和意大利先后于1979年及1982年参与了研制工作。1979年,参加研制的各国达成一致的备忘录,其中称M270系统由北约成员国共同开发,同时将该武器系统正式定名为“全般支援多管火箭炮系统”(后称“M270多管火箭炮系统”)。该型火箭炮是在前苏联地面支援武器系统迅速发展并逐渐占据技术优势之后,美国及北约盟国为了应对而研制的一款地面支援火力打击系统,最初是由美国陆军导弹与火箭研究局承担主要开发任务,后来逐渐有北约其他国家加入进来参与其开发工作。    经过前后近七年的开发和测试,M270系统在1983年正式装备美国陆军和北约国家陆军。

   M270系统采用了全新的火控和配属管制系统,其火控系统主要由火控装置、遥控发射装置、稳定基准装置、电子装置和火控面板五大部分组成。其配属管制系统由先进的硬件系统和高效率的“软件系统”(即管制人员和配属设备)组成,M270系统采用了BCS班用计算机系统,这样,营射击指挥中心就可通过多种手段将进攻命令和打击任务直接下达到班一级火力单位,同时由于网络指挥手段的便捷和快速,使得指挥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了。为了加强M270系统的打击能力和对敌阵地确定能力,美陆军利用直升机、炮位侦察雷达、地面站、卫星定位系统形成了战场立体侦察和指挥管制体系。透过这种高技术手段,M270系统形成了战场多纵深和多平面的侦察打击能力。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0: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M270系统由M933型运载车作为其作战载体,M933型运载车外观上象一种加长型的“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其车体80%为通用部件,车体满载之后最大重量为24700公斤。

M933运载车爬坡度60%,涉水深1.1米,可爬越垂直1米的墙,可利用C-141B和其他大型运输机空运。运载车驾驶舱采用铝装甲结构,为乘员提供安全的弹道防护,车内安装的M13A1气体微粒过滤器装置与乘员防护面具相连接,可有效保护乘员不受到化学、生物制剂和放射性沾染物的侵害。M270系统的每个发射箱都含有六个火箭弹发射管或一个导弹舱,火箭炮发射管口径227毫米,管数12,战斗射速12发/50秒。其最大射程为子母弹32000米,布雷弹40000米,末制导反坦克子母弹45000米。其行军战斗转换时间5分钟,战斗行军转换时间2分钟,再装时间5分钟,时速64公里,最大行程480公里。该系统还装备有集体三防系统,能够有效防范核、生、化武器的打击。为了更有效的提升单位防护能力,M270系统在装甲和机动速度上都得到了加强,但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生存能力,美陆军还在战术上进行有关规定,这些将在后面做详细介绍。

   在作战期间,M270系统的初始校准时间需用时约8分钟,发射火箭弹时提高17--60分钟,发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时则增加7--28分钟。在发射车运动时,如果稳定基准仪呈关机状态或没有经过稳定,就会失去确定阵地位置的能力。当这种情况出现时,根据规定,可以通过使用每运行6--8公里更新一次的数据进行修正。

   M270系统适用多种弹药,从火箭弹到战术导弹都可以使用。基本上,它主要使用M26火箭弹、M28火箭弹、M28A1火箭弹、M39陆军战术导弹和M74反人员反装甲子母弹等几种弹药。

   这款由美国设计,有北约多个国家参与开发的多管火箭炮系统集中大量的技术优势,其研制出身之高贵、本身设备和配属装备之先进,足以使它成为武器家族的宠儿。   

ico_lz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10: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破常规的编制制度和优异的综合作战能力
       多管火箭炮营隶属于军编制下,通常配属给军下的野战炮兵旅。其主要任务是在支援作战中提供野战炮兵火箭弹和导弹火力,另外还承担为其他的野战炮兵部队提供加强火力的任务。而多管火箭炮连则作为师炮兵的独立发射连,一般情况下是配属给装甲和机械化步兵师,该连就是该师建制的全般支援炮兵。

   多管火箭炮营由1个营部、1个营部勤务连和3个发射连组成,每个连配备9部发射车。在作战时的单位火力配备上,一个多管火箭炮营的布置范围大概是13个阵地地域,这大约相当于3个直接支援身管火炮营所需的地形。其中有9个3×3公里大小的排作战地域,3个连部阵地和一个营部与营部勤务连阵地。如果是进行分散作战,还要增加4个阵地,分别是3个连辎重队和1个营辎重队。

   为了更有效的应对战场态势和进行作战,多管火箭炮营的战时编制是这样的:
   它由营部、连部、作战分排、射击指挥中心、情报分排、测地计划和协调分队、联络分排、通信/电子分排、无线电分排、人事与行政管理分排、营补给分排、医疗队、营部勤务连的炊事分排、营维修保养分排构成。这些作战编制制度有效的分化清楚了各自的责任和主管范围,并确定了彼此的分工,提高了整体的作战能力。

   透过各种分工明确的职责划分,分管人员只要作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自然有人会去做。这样的好处是避免了互相之间的扯皮和推托现象出现,在加上各部门间紧密的沟通,则更有效的强化整体作战效能。

   作为直接参与作战的连一级发射单位,它也有自己独立的编制体系和制度。按照规定,连的划分是这样的:
   它由连部、连作战中心、连炊事排、连补给排、连维修保养分排、战地救护组、弹药排、发射排部、发射排和发射分排组成。   

   由此可见,发射连的编制是基于独立作战和分散作战的原则设定的。为了提高战场上的快速打击和高度机动能力,独立编制有效的加强了多管火箭炮营的单位作战能力。

适应了未来战斗的小型化,分散化和独立化的特征,并成为了一个小型的战场火力支援体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6-27 04: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