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5 14: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没有比当前危机中商订新约更为不合时宜了。和谁去签订新约呢?
和皇帝订吗?假定一切进行顺利,他也和我们一样地急于要建立更密切的关系,订这个条约的头一个条件就是给他援助以压服叛党。我以为这乃是暂时还不能接受的要求,也全然和政府所规定的政策路线背道而驰。
就说给皇帝援助罢,那也必须是很大规模的援助,而如果叛党的势力广泛而迅速地扩张起来,人民大众又普遍地愿意拥戴他们为统治者,这种大规模的援助也是没有效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达到目的。花了大量的金钱,毫无目标,只不过面对叛党,把我们自己送上一个非常尴尬的地位而已(这还是最好的情况)。因此,我认为现在根本不必去谈和帝国政府缔结新约的事情。
我承认我看不出当前斗争有迅速结束之望,如果叛军占领北京,则将有多年的、不利我们商务的战争。但纵使如此,我也认为遇有适当机会和叛党协商时,我们从叛党手里所可获得的政治与商务利益,也大可超过皇党。
和叛党交涉,我们要对付一班新人,直到今天为止,就我们所知者而论,这批人并不像不向我们就范的样子。而和皇帝打交道,我们会发现他和从前一样傲慢自大,反对和我们扩张中外关系。”
1854年初,英国新任驻华公使包令,仍旧抱审慎态度,派自己的儿子率人出使太平天囯的南京。这些英国人发现太平天囯的王爷们怪力乱神,妄自尊大,太平天囯的领导人是一群根本不知道“文明”为何物的造反者。
1856年,英国人乘清军与太平军互杀消耗之际,炮轰广州再次打开中国大门。这就是以签定《天津条约》而结束的、史称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行为大大的帮助了太平天囯。
1860年初,清朝在上海一带的兵力,只有上海主将署理江苏巡抚薛焕,全军不足4000,兵勇中有许多是溃卒,战斗力十分低下。苏南的许多装备着枪炮的战船和地方团练武装,统归居常熟的清内阁学士、江南督办团练大臣庞钟璐节制,虽然能经常骚扰太平军的后方,对太平军起到一定牵制作用。但仅凭这二股力量,是守不住上海城的。
英、法等国在上海的租界里开设了大量洋行,外侨云集,利益攸关、生死存亡之际,英、法侨民势必要坚守住上海,保护自己的财产和生命的安全。外国侨民自发组织“万国商团”,由英、法军官训练、指挥,负责保护租界。
上海的中国富商们同样也要死守上海,于是他们在共同的利益下合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