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10-29 2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其次,以人们用肉眼“看”到实体的过程来重新认识实体
人们睁开眼睛,用肉眼看到自然和世界。人们认识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肉眼获取的。人们用肉眼看的过程和对肉眼的依赖,已自然地、当然地溶入到人们认识事物的观念之中了。现在,让我们反思一下肉眼“看”的状态与实体粒子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们现已知的某一层微观存在的状态来反思肉眼“看”的状态:人们发现,在物体的某微观状态下,处于量子态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形成电子云。而且被测物体的所有空间都充满这样的电子云。那么,在微观下的某一层次,就可以将物体看成是由无数电子云构成电子云团。光照在物体上,也就是光照在构成布满物体的电子云团外的能量场上,发生频率和方向的改变,而被人观察到。而这只是其中光的波长在0.46μm到0.70μm之间的可见光通过人的眼睛传导到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实物图像,但这个实体图像却不是对事物存在的真实反映。人们看到的“实体”与其对应的电子云团却大不相同,然而,人们却形成了“实体”的观念,并由此以“实体”来认识客观世界,来进行实证科学研究。
根据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物质在传播过程中以波的形式存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坍缩成粒子,坍缩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具有不确定性,代表人物有玻尔。
量子力学认为,人不去观察量子时,就只有函数波包,而不具备任何物质实体的特征,只能用一个波函数去描述它;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基本解释。但是你去观察它时,函数波崩塌,在它弥漫的范围内,在波包波动范围内随机选择一个点出现,而且人永远无法确定,它到底应该出现在哪个点。所以,它只会以其中的一种样貌出现在你眼前,当你以光电效应去观察它时,它就是个粒子,你用双缝试验的方式去观察它时,它就对你表现为一种波。当你看到它时,它才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人们往微观下观察处于量子态的微观粒子状态。,只能认识对象的表面物质进入其某一点所构成的微观状态。人的感官、显微镜、放大的过程、看的观念仍然带入其中。而不能呈现物体的整个微观状态、微观境界。
所以,人所看见的认识对象的实体状态,依赖于人们的感觉建构过程和固有的实体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