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84_avatar_small 楼主: huangdao007

[天下杂谈] 宇宙高维时空的奥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样的统一中,维度成为了一种前提,来描述和认识点、线、面、立体、物体运动等不同的对象。描述事物的维度坐标与事物是多少维度的是有区别的。对于一个三维的立体,其中的点、线、面、立体都可以用三维的坐标来描述、确定。
  一个事物是多少维度的,是看能够描述它存在的最低维度的数目。如一个立体,至少要用大于或者等于三维的坐标来描述它,那么,它就是三维的。而一个平面,不低于二维的坐标,就可以描述它的存在内容,那么,它就是二维的。不过,任何一个事物存在只有它相对于它自身不需要用维度来描述,不过,这也就远离了认识过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物理质量的形成与物理六维时空

  一、对实体粒子的哲学反思
  实体粒子的概念太平常了,太普通了,以至于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认识的各种现象和规律,都离不开实体粒子的存在和基础,似乎任何物理化学现象,到了最后都需要从微观粒子的存在那里去寻求答案。而仿佛已把它当作当然的、自然而然的存在了,把它当成了认识世界的自然观念了。
  然而,为了更进一步的深入认识微观粒子的存在本质,也为了与人们经验、实践、感受、观念的实体相贯通而体现思想的理性发展,我们需要从实体粒子最表面的、基本的存在内容开始,返观一下这熟视无睹的实体,认识现有的实体粒子概念的内涵究竟是如何体现出来的?从而为揭示出更合理的认识实体粒子的内涵和由来开启一个新方向的大门。
  1.从实体的体积上认识实的含义
  现代实证科学对实体的认识已从表面物体的存在内容,认识到了其内部微观的分子、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以及中微子、夸克等其它微观粒子。那么一定质量的表面物体和它里面的那些微观粒子之间有些什么关系呢?人们会从质量、结构、体积、感觉、四种相互作用、时空等多个方面来分析。现在,就从最基本的实体体积开始吧。
  人们已经发现,一定体积和质量的表面物体,其内部是不停运动的分子,分子和分子之间有间隙,并且存在相互作用的能量场,而这些分子的体积之和显然不等于表面物体的体积之和。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人们发现,原子直径约为10-10米,而原子核的直径10-15米之内,电子和原子核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和场。电子和原子核之间的空间远大于原子核和电子的体积,即原子内部绝大部分不是实体的。
  那么人们就注意到,对于原先我们所认识的实实在在的表面物体,其绝大部分体积空间并不是实的,而是由场和能量所充满的空间,而只有极少部分空间是由实体粒子所占踞(即原子核和电子)。那么,再沿着这个思路向更微观的方向去分析,随着所认识的粒子状态越来越微观,其由能量场所构成的空间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而实体粒子所占空间比例则越来越少,也即越来越趋近于零。
  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认为,微观粒子的存在被人们认识成为量子的波函数包,进而在人们观察它的时候,发生函数波崩塌现象,而出现在某个点上,被人反映成为或者粒子或者波的形式。
  那么,这是否可以使我们对原有的实体的含义有所启悟呢?实的在哪里呢?实意味着什么呢?体积是什么呢?
  我们现在可以反思实体粒子观本身的内容,也尝试以一种新的时空观念来重新认识相对于人们所呈现的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2.其次,以人们用肉眼“看”到实体的过程来重新认识实体
  人们睁开眼睛,用肉眼看到自然和世界。人们认识世界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肉眼获取的。人们用肉眼看的过程和对肉眼的依赖,已自然地、当然地溶入到人们认识事物的观念之中了。现在,让我们反思一下肉眼“看”的状态与实体粒子观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人们现已知的某一层微观存在的状态来反思肉眼“看”的状态:人们发现,在物体的某微观状态下,处于量子态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形成电子云。而且被测物体的所有空间都充满这样的电子云。那么,在微观下的某一层次,就可以将物体看成是由无数电子云构成电子云团。光照在物体上,也就是光照在构成布满物体的电子云团外的能量场上,发生频率和方向的改变,而被人观察到。而这只是其中光的波长在0.46μm到0.70μm之间的可见光通过人的眼睛传导到人的大脑中形成的实物图像,但这个实体图像却不是对事物存在的真实反映。人们看到的“实体”与其对应的电子云团却大不相同,然而,人们却形成了“实体”的观念,并由此以“实体”来认识客观世界,来进行实证科学研究。
  根据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物质在传播过程中以波的形式存在,与其他物体发生相互作用时坍缩成粒子,坍缩的位置是不确定的,所以具有不确定性,代表人物有玻尔。
  量子力学认为,人不去观察量子时,就只有函数波包,而不具备任何物质实体的特征,只能用一个波函数去描述它;这就是量子力学的基本解释。但是你去观察它时,函数波崩塌,在它弥漫的范围内,在波包波动范围内随机选择一个点出现,而且人永远无法确定,它到底应该出现在哪个点。所以,它只会以其中的一种样貌出现在你眼前,当你以光电效应去观察它时,它就是个粒子,你用双缝试验的方式去观察它时,它就对你表现为一种波。当你看到它时,它才以粒子的形式出现。
  人们往微观下观察处于量子态的微观粒子状态。,只能认识对象的表面物质进入其某一点所构成的微观状态。人的感官、显微镜、放大的过程、看的观念仍然带入其中。而不能呈现物体的整个微观状态、微观境界。
  所以,人所看见的认识对象的实体状态,依赖于人们的感觉建构过程和固有的实体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33:44 | 显示全部楼层

          3.再从感官触及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实体粒子的含义。
  因为感官也是人认识事物的基本条件之一,也是人形成实体观念和含义的因素之一。现在,让我们根据现代科学所认识到的微观粒子的状态,来重新思考、分析两个物体的接触,反思一下“触及”的状态与实体粒子观念之间的关系。
  引用已有的科学发现,当两个物体接触时,可以认为是两团电子云在相互靠拢,电子云外的能量场相互作用,并导致两物体呈现出宏观状态的变化,并没有原来所固有的那种实物触及的含义,没有那种实实在在的触及。
  而当人的手触摸物体时,也可以用科学的观念想象有两团电子云在相互靠近,而构成物体的电子云团外的能量场刺激构成人手的感觉神经的电子云的场,通过场和能量的相互作用,传导入大脑而有物体能量的感觉,与人的肉眼配合构成实物的认识,而实质的接触是什么呢?却加入了人们所形成的实体的含义与观念。
  也可以用量子力学的思想分析人的手触摸物体的过程,处于函数波包的存在相互作用,刺激人手的感觉神经细胞,而有信息的吸收、转换、传递过程,而被人的意识建构成为了实体的感觉和观念。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20:34:03 | 显示全部楼层

           4.质量与能量
  质量是构成实体的重要内涵,牛顿之将质量定义为含有物质多少的量度。以前,人们认为质量守恒,物质不灭。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阐述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当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的时候,它的质量也越来越大。这样,质量不变的观念和认识规律,就给证伪了。而质量作为实体存在和物质存在的指标,就出现了动摇。现在,人们已经进行了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和裂变反应,并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对相对论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对于每一个人,都能够接受了。质量能够转变为能量,那么质量就不能作为实体和物质存在和不变的指标了,人们会用更深刻的思想来重新认识质量和能量了,当然对于实体的存在和观念,也就应该逐步的被新的观念所取代了。
  1919年英国天文学家在日蚀中观察到了光在引力场中沿着曲线传播的现象,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被证实。
  现在,人们已经进行了原子核的聚变反应和裂变反应,并释放出了大量的能量,这一过程对相对论的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2)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正负电子对湮没的过程中,人们也发现电子的部分质量转变成了光子能量
  然而,人们只是认识了质量和能量能够相互转换,能量能够导致质量的增加,而部分质量也会变成能量。那么,人们也进一步反思,会有新的问题提出:人们所认识的物体中的质量是如何形成的?能量为什么会形成物体中的的质量?这就需要我们思维的跨越式的发展,在与相对论的弯曲时空思想的碰撞中,闪耀出灵感式的思想火花。 在微观中,量子场的存在与弯曲时空成为我们思考质量和实体粒子的存在和产生的新的思维方向。我们将在本章第三部分中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3 23:0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