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日本研究者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研究者阿瑟·麦克唐纳因在发现 中微子振荡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而摘得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那么,中微子振荡究竟是什么?
开启物理新世界的钥匙
要了解中微子振荡,就必须先知道“标准模型”。在粒子物理中,该理论模型被用来描述各个基本粒子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标准模型对夸克、轻子等的预言十分准确,特别是前几年拿了诺奖的上帝粒子——Higgs粒子就是标准模型中预言的最后一种粒子。 然而,“王冠下的脑袋总是难以安稳”,莎士比亚的这句话,同样可以送给今天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标准模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它也有一些小小的瑕疵,就像19世纪末的经典物理学一样,标准模型无法描述暗物质的存在,也无法描述暗能量是个什么东西,不过,毕竟暗物质和暗能量还没有被正式发现,标准模型还不需要太“担心”。 但人们并未满足,反倒更为迫切地希望将标准模型拉下马来,去寻找那些超越它的崭新物理篇章。“标准模型就是粒子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杰克·施泰因贝格说,“但很多问题目前仍无望回答。”
而消解这些难题需要新的物质。研究者曾寄希望于希格斯粒子,但由于希格斯粒子目前表现得基本上中规中矩,也许通向标准模型之外的物理新世界的钥匙并不在它身上,而藏身于另一种粒子:中微子。
会“变脸”的精灵
中微子是 宇宙中大量存在的一种不带电的基本粒子,它和电子、夸克一样,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单元。 中微子的质量极其轻,但穿透力极强,可以跨越洲际乃至星际,完成“超长途旅行”。实际上,每秒钟都有上百万个太阳中微子自由地穿透每个人的身体,加上其他来源的中微子,一秒之内便有几万亿个穿过人体。 以不同“味道”区分的3种中微子(电子中微子、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就像是狡黠多变的精灵,它们在飞行的过程中会不断变身,从一种味道转变成另一种味道——在物理学的术语里,这被称为“中微子振荡”。这一奇妙的振荡过程,携带着微观世界的诸多奥秘。
中微子振荡现象,是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科学家戴维斯于上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的,它是目前唯一直接超出标准模型的实验结果。标准模型要求中微子的静止质量严格为0,它们要遵循轻子数守恒,不能相互转变。但实验却发现,不同代的中微子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变的,这就是所谓的“中微子振荡”。这种现象要求中微子具有质量,因此超出了标准模型。 简单地说,一个核反应堆如果产生了100个反电子中微子,当我们在1公里外观测时,只能看到95个,另外5个转换成了缪子中微子和陶子中微子。
打个形象的比方,假设中微子是一群普通青年,他们“十一”期间去郊游,到了目的地却发现人只剩下1/3,其余2/3都消失了,这就是中微子丢失之谜。后来,人们发现普通青年没丢,只是变成了文艺青年和2B青年,这就叫中微子振荡。
01 标准模型对中微子描述的第一道裂缝。
解开反物质消失之谜
目前,中微子是粒子物理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很有可能是下一代物理的突破点。我国在这个领域已处于世界前列:2007年,我国开始建设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研究距离核反应堆2km处的中微子振荡;2012年3月,我国在全球首次测量到该振荡模式。 中微字振荡按照正弦和余弦的规律进行,三种振荡的振幅已经都被测量出来,不过还有两种频率尚未确定清楚。这是国内外下一代中微子实验的焦点,包括我国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日本的HyperK实验,美国的DUNE实验,还有南极的IceCube实验。如果这个频率在未来十年能够被测定,中微子振荡的下一个问题就是CP破坏,也就是正反中微子的区别,这也许能解释目前宇宙中为什么物质远多于反物质。
目前,关于中微子的研究都是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尚未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不过,正如中微子专家、亚太物理学会杨振宁奖得主曹俊所说:“400年前,丹麦科学家第谷仰望星空30年,积累了大量的天文数据,由他的弟子总结成开普勒三定律,这成为牛顿提出牛顿力学的重要依据。谁能想到,第谷天天盯着星星看而窥得的行星运动的奥秘,400年后成为我们修造高楼大厦、桥梁、飞机、汽车、发射飞船卫星的根本?今天的科学将是明天的技术。从基础科学研究到技术转化,需要一代代科学家们的持续努力。” 就目前而言,中微子已经成为天文学和地质学的一种探测工具,超新星爆发会释放大量中微子,地球内部的核衰变也会释放中微子,这些中微子,将成为研究天体物理和地质的新工具。(来源:科通社 责任编辑/墓乔)
02 大亚湾中微子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