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eco 于 2017-7-31 06:13 编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像力比知识还重要”,世界上伟大的发现都来自好奇性和想象力,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推动探索秘密的动力之源,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一个人展示智慧和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一个不热爱生活的人、一个漠视周围一切的人,是不会拥有好奇之心的,是不会有丰富的想象力的。当然、有了好奇心和想象力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成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付出艰苦的努力。
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的发现 1879年,业余考古学家索图奥拉带着他的小女儿玛利亚,来到他几年前发现的阿尔塔米拉洞穴。他们进洞后,索图奥拉开始挖掘,而他的小女儿玛利亚却拿着一枝蜡烛在洞窟里好奇地到处闲耍,当她走到一处窟顶很低的地方,抬头往上看的时候,突然喊道:“野牛,野牛!”。 就是因为小女孩的好奇性偶然一瞥,发现了沉睡在这个洞窟里达万年之久的原始艺术的瑰宝,即今天举世闻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彩色窟顶岩壁画。当年、如果不是玛利亚这个几岁的孩子个子非常矮小,大人们是根本无法进来,也无法注意到这幅洞顶上的岩画的。 1880年,索图奥拉在《桑坦德省史前遗物简介》中发表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崖壁画,他想象与推测这些壁画属于旧石器时代。遗憾的是,当他向学术界宣布这一具有历史性的发现,并阐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不但遭到法国史前考古学家埃米勒·卡尔达伊拉的否定,也遭到了学术界普遍的拒绝和质疑,1888年索图奥拉在无奈中离开了人间。
19世纪中叶的欧洲,由于旧石器时代文化物品的发现还仅限于小型的骨头与石头雕刻,所以学术界对旧石器时代文化知之甚少。因此,人们不敢相信超凡绝伦的洞窟崖壁画出自旧石器时代,人们不敢相信这样精雕细刻的艺术作品出自原始人类之手。人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索图奥拉猜测和意想。 直至1895年,法国多尔多涅地区的拉穆特洞窟无意中被人们发现,洞窟壁画中出现了许多动物,如长毛象等,也是在当地早已灭绝的动物,它们只生活在遥远的古代。由于种种无法推翻的证据,史前史学界终于正式接受并确认旧石器时代洞穴艺术存在的事实。直到这时,人们才又想起了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当初对索图奥拉的发现提出质疑的法国考古学家埃米勒·卡尔达伊拉发表了他的著名论文《一位怀疑论者的忏悔》,公开承认他先前犯了错误,索图奥拉和他的女儿玛利亚的发现终于得到了肯定。 阿尔塔米拉洞窟里面的洞顶布满了精美的壁画。著名的大窟顶画,是从洞口的左侧另有一个口进去。大窟顶画图像的外轮廓线有的刻得很深,有的刻得浅而细,再用黑线勾勒与红色填彩,黑色勾的线条很粗,红色填的色彩又很浓,部分还略加晕染。看得出来,当时的画匠极富艺术功底,充分利用了岩石表面的凹凸不平,以表动物的肌肉和骨骼的起伏变化,在表现伏卧的动物的躯干时,巧妙地利用岩石的凸起处,组成肌肉圆块的形状,再加上蜷曲的四条腿,而举世闻名的《受伤的野牛》,其生动形象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目前对包括阿尔塔米拉洞穴在内的8个洞穴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些洞穴壁画的年代远比人们以前想像的复杂得多。它们既不是随便绘成,也不是某种单一类型的作品。它们似乎是在冰河时代的不同时期不断地积累起来的,一些形象后来经过润饰,一些则是在先前绘画的部位上所进行的重绘。
史前超级微雕石的横空出世 2010年、留澳国际学生(业余探索家)华佳成选用无锡红星桥农民收藏的“近百块古旧石头、碎陶片和泥制瓦罐”做摄影探究(详见照片),意外发现其中一块小小岩石非常的特别,石头仅鸡蛋大小、并且铁锈斑斑、表面已经长出白色结晶点,可见年代非常非常的久远。 当电筒光穿过石孔、投影到墙壁上面时,惊人显示一个“明亮眼睛、似猪似兔”的神灵动物图形(照片2),在暗室中令人毛骨悚然,引发了无数史前文明爱好者程珍妮、华竹平的求知欲和好奇性,激发了业余探索家华佳成的想象力。他们用手电筒打光,用照相机反复拍照,不断变换观察石头的视角,寻找石头上面的神秘图像,经过多年的探索,终于发掘出小小岩石上面无数 的神秘图形。
华佳成探索发现 ,在不同角度的灯光下,从不同视角下观看石头,可以看出近百个逼真的图形,请看抓拍的图片:石头正面是鱼头形状、是双目凶悍的古猿人人头、是生动活泼的大白兔图形,石头背面被打磨成轮廓完整的古人头颅等等(照片8-12);令人难于置信的是,放大石头表面“仅头发丝截面大小”的点,惊人显示五官特证清楚、大鼻子小眼睛、似人似猿的兽人脸头像,脸部表情有形有神(见照片20),与现代人类绘画的肖像图片一样逼真。难于置信的是, 放大石头表面黑色的大公鸡图形(仅头发丝截面大小)时,惊人显示五官特证清楚、大鼻子小眼睛、似人似猿的兽人脸头像,面容既有形又有神,与现代人类绘画的肖像图片一样逼真(见照片20)。 众所周知、任何一块石头都可以想像成一二个图形,并不稀奇,正是因为一块普普通通的岩石能够看出近百个图形,所以充分证明该石头具有奇特的超自然现象,傻子也知道是一块非常非常神秘的石头。国际微雕大师用“不同倍率的显微镜”做了微痕观察,惊呆了,光滑的石头正面和背面均被人为精刻细磨,石头上面的C型孔洞是人为三维设计打钻的,小小岩石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一块经过人工微型雕刻的超级微雕石。据观察、C型孔洞内还微刻好多神秘图形,微雕家声称此石是史前的超级微雕石,是迄今发现最早最高级的微雕艺术品,微雕石以及显示的图形对于探索研究人类发展具有无限的考证价值。 史前《超级微雕石》的横空出世,揭开了人类历史上的五大未解之谜。一是、史前的超级微雕技术和微型雕刻无数近似现代人类的容貌,揭示了人类不是猴子或猩猩进化而来的,超级微雕石是一块神传记录人类祖先头像的活化石,对于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具有无限的考证价值。二、.超级微雕石微刻并定格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微雕专家声称超级微雕石所刻远古东南亚地形,是迄今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地形图,它为人类探索研究地理变化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原始信息。三是、微雕石上面微刻飞翔的火龙,火龙图形又好像我们现代的飞机,在空中飞翔。由此启发了业余探索家华佳成的超强想象力,并综合传说之中龙的特证,充分揭示:“中国人崇拜与描述的龙具有飞机的功能和形态,所以说龙不是凶悍的动物,而是史前文明高科技飞行器(飞机)。四是、微雕石超级微刻技术和微刻无数“近似现代人类和动物” 的图形,以及世界上已经发现的其它史前文明遗迹凌家滩玉人等,它们显而易见、不是现代人类祖先能够制造的。所以说、它们不是证据的证据,证实了史前文明和史前智慧人类的真实存在。 五是、史前超级微雕石的横空出世,佐证了《杜立巴石碟》是史前文明的遗迹,不是外星人飞船的坠毁。因为、我们在《杜立巴石碟》上面的象形文字解读之中,已经找到世界上发现的史前文明遗迹影子,比如古老的西班牙教堂上面已经有浮雕穿太空服的人,《超级微雕石》上面已经超级微雕无数近似现代人类的头像和穿太空服的人等。因为 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家们还没有对史前文明的概念,当时的北大教授发现石器时代的高科技遗迹,特别是发现了石碟上面的神奇图形,所以只能往外星文明的方向去猜想,当时就把史前高科技飞机误译成外星飞碟,就把穿太空服的智慧人类误译成外星人。
微雕石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究,神秘的史前文明气息已经喷涌而出,令人们难于置信, 令考古专家们“不敢想信”一块碎石头竟然会有如此的神秘… 但是、在中国研究碎石头是在做无用功,在中国探索碎石头只会招人讥笑。超级微雕石即使是史前文明的遗迹,不管它有多么神秘,没有经济价值就没有人会欣赏它;即使是微刻100万年以前的智慧人类头像(人类祖先的容貌),可以惊天动地改写人类的发展史,没有人能够破译它还是一块碎石头。因此、迄今发现世界上唯一的史前超级微雕石得而复失,被藏家送回了大自然。 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他只读过三个月书人,可是他一生的发明专利就有1328种。他发明的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欣喜若狂,人类因此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他的成功源于强烈的好奇心。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有一回上算术课,教师在黑板上写下了“2+2=4”,爱迪生马上站起来问:“老师,2加2为什么等于4呢?”这个问题把老师问住了,他认为爱迪生是个捣蛋鬼,专门和老师闹别扭,于是,上了三个月的课,爱迪生就被老师赶回家了。 爱迪生的母亲是位伟大的母亲。她没有因为独生子被撵回来而责怪他,相反,他决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当她发现爱迪生好奇心重、对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时,就给他买了有关物理、化学实验的书。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他在斯特拉得福铁路分局找到了一个夜班报务员工作。按规定,夜班报务员不管有事无事,到晚上九点后,每小时必须向车务主任发送一次讯号。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应该说,爱迪生的每一项发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紧紧相联的。在他发明了电报之后,又开始搞电话实验。他发现传话器里的膜板能够随着说话声音引起相应震动,就仔细观察,并且在笔记本上做了详细记录。由此,一个“会说话的机器”做成了。人们听到这个消息,都纷纷前来观看,并称他为“最伟大的发明家”。所以,好奇心和想象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是展示智慧的先决条件。
万有引力定律 1642年12月25日,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乌尔斯索普的小村子里,刚出生时极度衰弱,几乎夭折。牛顿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经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好奇: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竟然想象出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化学元素周期表 1869年3月,俄罗斯化学会专门邀请各方专家进行一次学术讨论。学者们有的带着论文,有的带着样品,有的带着自己设计的仪器,而彼得堡大学教授门捷列夫从口袋里抽出来一副扑克牌,随即就听“刷拉”一声,一副纸牌甩在桌面上,在场的人无不大吃一惊。门捷列夫爱玩纸牌,化学界的朋友也都略有所闻,但总不至于到这个严肃的场合来开玩笑。只见门捷列夫将那一把乱纷纷的牌捏在手中,三两下便已整好,并一一亮给大家看。这时人们才发现这副牌并不是普通的扑克,每张牌上写的是一种元素的名称、性质、原子量等,共是63张,代表着当时已发现的63种元素。 更怪的是这副牌中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门捷列夫用手一搅,满桌只见花花绿绿,横七竖八,不过是一堆五彩乱纸片。他说:“这混乱的一团,就是我们最感头疼的元素。实际上这些元素之间有两条暗线将它们串在一起。第一,就是原子量。这就是第二条暗线——原来每列元素的化合价相同,这63种元素,原来就这样暗暗地由原子量这条线串起来,又分成不同的族,每族有相同的化合价,按周期循环,这就是周期律。”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着的齐宁早已气得胡子撅起老高,他一拍桌子站起来,以师长的严厉声调高声说道:“赶快收起你这套魔术吧。身为教授、科学家,不在实验室里老老实实做实验,却异想天开,摆摆纸牌就要发现什么规律。这些元素难道就由你这样随便摆布吗?”
门捷列夫见老师发了脾气,忙将纸牌收拢,毕恭毕敬地解释道:“不是我不做实验,我只是从理论上做一点思考了,现在需要理论,化学该有自己强大的理论武器问世了。”
“你这是什么理论?像是说梦,像是小孩玩积木。你何不按字母顺序去排元素周期呢?那样不是更省事,更整齐吗?”这齐宁老头越说越激动,一边收拾皮包准备离去,别人见状也纷纷站起,这场讨论不了了之。
门捷列夫回到家后还是继续摆着这副纸牌,遇有哪个地方的顺序连接不上时,他就断定还有什么新元素未被发现,暂时补上一张空牌,再根据它所在的族起一个“类铝”或者“类硼”等样的名字。他这样一口气预言了11种未知元素,那副纸牌也已是74张。自从那天在会上碰了钉子,他闭门谢客,每日起来独自玩一会儿纸牌,一日他正品酒翻书,突然大叫一声,将酒杯扔出老远。安东不知出了什么事,急忙推门进来。门捷列夫一下扑上去,双手摇着安东的肩膀喊道:“我们胜利了,他们这回要投降了,有人已证实了我的预言!”
原来他刚才看到一个材料,法国科学院宣布他们的科学家布瓦博德朗在1875年9月发现了一种新元素——镓。门捷列夫见有人发现了新元素,喜得酒杯也丢了,纸牌也不玩了。但他发现布瓦博德朗的测量与自己的预测不一致,立即提笔写一封很自信的短信:“先生,您发现的镓,就是我5年前预言的‘类铝’,只是它的密度应该是5.9,而您却测得是4.7,请您再做一次实验,我想大概是您的新物质还不是太纯的缘故吧。”
这位布瓦博德朗在巴黎正为自己的新发现所陶醉,不想突然收到这样一封信。全世界就只有他拥有这么一点镓,这个俄国人由哪里得到的数据呢?他半信半疑,立即将新积累的共1.15克镓拿来再仔细测算一次。天啊,果然是“5.94”,这个法国人立即给彼得堡回了一封信:“尊敬的门捷列夫先生,首先祝贺您的胜利。我能说什么呢?这次实验,连同我的发现都不过是您的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注解。 有一天,彼得堡的一位小报记者上门采访说:“门捷列夫先生,您是不是承认您是一位天才?”门捷列夫说:什么是天才? 好奇性加终身努力,便成天才!。事后,齐宁老师也亲自登门捷列夫的门。这回他手里提着酒瓶,一进门就开朗地喊道:“年轻人,你赢了,我们俄国人赢了,让我们一起来痛饮一杯!”
二百多年前的英国科学家瓦特。 他小的时候,有一天看祖母做饭。火炉上,一壶水开了。开水在壶里翻滚,壶盖不住地上下跳动,发出啪啪的声音。 瓦特很好奇,就问祖母:“奶奶,壶盖为什么会跳动呢?” 祖母说:“水开了,壶盖就跳动了。” 瓦特又问:“为什么水开了,壶盖就会跳动呢?” 祖母回答不上来。 从此,瓦特就常常坐在炉子旁边仔细地观察。他看见水开了,壶里的水汽直往上冒,冲起了壶盖。他想象:壶盖是被水汽推动的,一壶开水产生的水汽,能够推动一个壶盖,更多的开水会产生更多的水汽,不是可以推动更重的东西吗?瓦特长大以后,还是不断地努力研究这个问题。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很多试验,终于发明了蒸汽机。
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9月15日,弗莱明从一个穷苦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卓有学识的细菌学家,在伦敦圣玛丽医院从事细菌学研究几乎就是他事业的全部,是青霉素的发现者。 弗莱明当军医的时候,看到很多战士因为伤口感染细菌而痛苦地死去,决心找到一种药物,来治疗因细菌引起的疾病…. 有一次弗莱明外出休假两个星期后回来,发现一只未经刷洗的废弃的培养皿中长出了一种神奇的霉菌,弗莱明正想把这发了霉的培养物倒掉,突然对神奇的霉菌产生了好奇性,把它拿到显微镜下去看个究竟,发现感染细菌(葡萄球菌)竟然没有沾染这种神奇霉菌的所有部位,这种霉菌液还能够阻碍其它多种病毒性细菌的生长。 弗莱明情绪马上激动起来了:在霉斑附近,葡萄球菌死了!这不是他梦寐以求的,已追寻了好几年的葡萄球菌的克星吗?弗莱明立即动手大量培养这种青绿色的霉菌,将培养液过滤,滴到葡萄球菌中去。结果,葡萄球菌在几小时之内全部死亡。将滤液冲稀800倍,再滴到葡萄球菌中去,它居然仍能杀死葡萄球菌!弗莱明把这种培养液叫做青霉素。 接下来,他又做了病理试验,把青霉素注入小白鼠体内,结果什么影响也没有,证明青霉素对动物无毒害。他又在家兔的眼睛里滴入这种液体,也没有发现异常现象。 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可以说既偶然又幸运,因为弗莱明是专业的研究员,若是旁人,肯定会按常规扔掉这只混有“杂菌”的培养皿的。然而仔细想想,这是与弗莱明几年来的苦心寻觅探索分不开的,与他历来的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分不开的。正如法国着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所说:“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1929年6月,弗莱明把自己的发现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的《实验病理学》季刊上。可是意想不到的是,这篇论文竟未能引起医学界广泛的重视,有人认为青霉素的性质很不稳定,不值得深入研究。因此弗莱明再也没有坚持继续研究下去,刚刚出世的青霉素被打入了冷宫。遗憾的是、弗莱明从未给患病的动物注射过,如果他当时做了这方面的试验,这种“神奇药物”很可能会提早10年问世。
无线电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1859年3月波波夫出生在俄国乌拉尔一个牧师的家庭里,他从小就对电工技术有一种特别的嗜好,12岁那年自己制作了一块电池还用电铃把家里的钟改装成闹钟。18岁时波波夫考进彼得堡大学物理系不久转入森林学院学习,这里活跃的学术氛围使他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于家庭贫困波波夫只好半工半读维持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1888年波波夫听到赫兹发现电磁波的消息后他开始萌生;要让电磁波飞跃全球的梦想(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到1894年,35岁的波波夫成功发明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电接收机,波波夫对无线电通信的最主要贡献在于他发现了天线的作用,他的接收机所使用的导线是世界上的第一根天线。 1895年5月7日波波夫带着他发明的无线电接收机在彼得堡的俄罗斯物理学会上宣读论文并且进行演示,结果大获成功。1896年3月24日波波夫又进行了一次正式的无线电传递幕尔斯电码的表演,波波夫把接收机安放在物理学会会议大厅内,然后把发射机安装在森林学院内两地间隔250米,当他的助手把信号发射出去后波波夫这边的接收机立即清晰的接到信号。令人遗憾的是、波波夫的发明在俄国却没有被采用,1895年波波夫曾经向俄国政府申请1000卢布进行无线电实验的投资,可是陆军部长告诉他,我绝不允许把钱浪费在这样的幻想里。 上述例子说明,探索发现是非常艰难的,伟大的发现要被人们认可更难,可以说难于上青天。有的伟大发现竟然遭到传统观念和传统科学的无端攻击和批判,有的伟大发现甚至需要付生命。特别在国内、社会上总有上一些“反假反伪”的勇士,不管伟大的发现是真是假,不经实地查证,就凭空指质别人的发现是幻想,是神经病。非要等到发现人死了再追认他的幻想不是梦,非要等到伟大的发现消灭了才知道自己是神经病。难怪天下无数的伟大发现无法被人们认可与接受,无数的伟大发现被扼杀在摇篮之中。上述例子说明,探索发现是非常艰难的,更难的是无法被人们接受与认可,所以无数重大发现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有的寅变成为真伪难辩的神话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