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330|回复: 1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夏朝存在证据被发现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6-11-17 2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民族有个最著名的传说那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从小听到大,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大禹治水的故事还被无限延伸到别的神话故事里面,比如定海神针就是大禹治水用来测量的工具,但是国际上一直不承认大禹治水和夏朝的存在,因为他们说大禹治水只是神话传说,并没有实际的证据存在。


大禹治水和夏朝存在的证据


国际著名学刊《科学》于2016 年8 月5 日刊载一篇题为《公元前1920 年溃坝的洪水,为中国的大洪水传说和夏代提供了历史依据》的文章后,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在这篇文章中,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庆龙研究员带领一支国际科学团队试图为华夏历史“口说无凭”的源头提供新的事实依据。他们模拟重建了在青藏高原边界发现的一处远古滑坡坝遗址,并证明了因滑坡坝形成的堰塞湖崩溃时,瞬间倾泻而出的洪水足以造成黄河下游的改道和绵延的洪灾事件。文章分析称,这次溃堤与中原地带大规模的文化转型事件在时间上十分贴合,似乎与“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不谋而合,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史籍、考古证据之外的另一种形式的佐证。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夏朝存在证据被发现505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2237
根据该文章所述,当时的情景可能是这样的:一场强烈地震在黄河上游峡谷积石峡(今位于青海省循化县境内)引发了大规模滑坡,滑坡堵塞黄河6 至9 个月, 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水量持续增加导致堰塞湖溃决,多达110 亿至160 亿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夏朝存在证据被发现58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2237

“这样规模的洪水灾害在中国历史时期内没有发生过(有确切记载的),是一场非常罕见的巨大洪水。因此,我们推断它应该就是与‘大禹治水’有关的那场大洪水。”吴庆龙说。

这篇论文的上半部分基本都是有关这次堰塞湖溃坝的研究,不少国内学者认为, 文章到此尚是非常严谨的自然科学考察, 并且很有创见地提出了毁灭了喇家聚落(位于青海省民和县)并造成积石峡上游滑坡的很可能是同一场地震的观点。引起争议的是接下来的推论。对于这篇文章的推论,国内不少考古学者认为证据链不足, 表示质疑。如上海博物馆馆员张经纬等人认为,黄河上游洪水能够影响下游2000 公里的推测,想象多于科学依据。而且, 文章将古籍中记载大禹“导河积石”与洪水发现地“积石峡”的重名联系起来,虽然表示是否为巧合还有待历史地理学来研究澄清,但甘青交界的积石山、积石镇得名在隋文帝之时,文章显见有“望文生义” 之嫌。而且大禹治水的范围,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只能在郑州以东,不可能发生在黄河中上游一带,中上游有较为充分的回旋余地,大禹不可能远赴青海治水。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贾连敏在受访时说,自然科学的手段可以解决很多传统考古学无法解决的问题,很多考古项目包括夏商周断代工程本身就是多学科合作的结果,动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气象学等自然科学在一些数据的取得上功不可没。不过他也认为,自然科学作为手段应该纳入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中去, 否则,就会游离于考古学的把控之外而出现偏颇。
关于夏朝及大禹存在的确切时间,就目前的发现和掌握的证据来看,尚难以论断。但学界对于夏王朝的关注与研究,也在新的发现与争论中更进了一步。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6-11-19 10: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禹治水,只是古人对抗自然灾害的一个典型,其实古人有很多事是后辈敬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2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