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70|回复: 1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6-7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荒凉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竟然生活着一些土著人,他们就是当年罗布泊居民的后裔,于是被称为“罗布人”。他们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城池,甚至没有锅釜,却并不茹毛饮血——他们很早就懂得击石取火、烧烤鱼类。这群人追逐着沙漠里的河流和海子,结庐为室,捕鱼为生,坚毅从容地传承着“以木为舟,以鱼为粮”的世外生活,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神秘的传奇故事、一个个难以破译的生存之迷,就连那些随意建造的简陋村寨,如今也成为了“历史博物馆”,令爱好猎奇者趋之若鹜……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996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祖传的木屋和草庐
海子间穿梭的一叶卡盆
在墩阔坦乡境内的塔里木河畔,你会看到茅草屋、木桥以及搁在沙丘上的腐朽的独木舟,偶尔还有草鸡“咯、咯、咯”的叫声传来,这里就是罗布人居住的村寨。就在这个村寨里,你能同时看到四项有趣的特色内容,那就是罗布人、海子、胡杨和沙漠,活脱脱一座原始的生态公园。
太阳渐渐升起,阳光下的大漠宁静而安详。爬上一座沙丘,远眺罗布泊方向,只见苍茫辽阔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金色沙海一直延伸到视线尽头。沙漠与胡杨林在这里短兵相接,碧空映照下的塔里木河从村边流过,几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旁边,点缀着芦草和胡杨木搭建的小屋。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471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罗布人的小屋古朴而又随意。他们在海子边找一棵大树,以树冠为屋顶;砍下一些胡杨枝条,弯弯曲曲地插成一排,这就形成了墙;然后,从海子边挖出泥巴,在墙上涂抹一遍,一个家就此竣工了。若是在没有树木的地方,罗布人就把芦苇扎成束,作为房屋的柱子,再用芦苇杆串起来做成墙壁,同样可以快速建造“萨托玛”(房舍)。
村寨中,还可常常看到一些被掏空一半的胡杨木,胡乱放在屋前屋后,或者被拴在树上,这就是罗布人的船。以前,他们生活在水乡,不骑马也不骑骆驼,最常用的代步工具,就是用整棵胡杨木掏空而制成的独木舟——“卡盆”。卡盆的大小、形状完全取决于胡杨木,可谓真正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交通工具。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495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沙漠里的捕鱼人
追逐“阿不旦”的世外生活
早期的罗布人,家当只有渔网和卡盆。在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塔里木河与孔雀河急流滚滚,从天山、昆仑山上带来清冽、甘甜的雪水,把罗布泊充盈得烟波浩淼,形成了一片片泽国和绿洲,古人说它“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减”,甚至还有人把罗布泊当成了黄河的源头,而划独木舟、食烤鱼、操罗布泊方言的罗布泊民族,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春天,他们在塔里木河岸边开一道道口子,引导河水裹带着各种鱼流进低洼处,水满后,再把口子封堵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个人工湖,用来养鱼。等到夏季,鱼已经被养得肥肥壮壮,甚至还长出了鱼油。当湖水被蒸发得差不多了,罗布人就下到湖中,直接把一条条大鱼拖到岸边;如果湖水还较多,就需要再次扒开口子,让河水灌进湖里,湖中的鱼就会逆流而上,此时,只需在口子设下鱼网,一条条大鱼就会争先恐后地自投罗网……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473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其他时候,罗布人就划着卡盆,穿梭于河道和海子之间,用挂网和鱼叉捕鱼。他们把捕获的鱼堆在村口,所有人都可以随意取食。熊熊的篝火燃起,一条条大鱼被熟练地一剖为二,用红柳条穿起来,插在火堆旁烘烤,不一会儿就香气四溢。罗布人的烤鱼非常简单,唯一的调料就是盐。
海子里的鱼似乎打不完,如此简单而充裕的生活,使罗布人心满意足地固守着家园,很长时间都没有向外界迈出一步。他们千年如一日,悠然地用胡杨作舟、以曲木为罐、劈梭梭为柴、插芦苇为室、借胡杨树洞中的黄水浆洗衣服、削红柳修枝做成鱼叉,一切源于自然,没有金钱,也没有奢侈品,只有属于自己的“绿色”生活。他们很少向外界展示自己,所以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罗布人的存在。
后来,有人迷失在沙漠里,亲眼见到了那些“以葛为裳、集裘为衣”的打鱼人,于是就展开了无穷的想象力,演绎出许多富于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吸引了无数探险家、诗人、僧侣、商贾盘桓于沙漠,寻找梦中的伊甸园。然而,许多人不是成了沙漠狼的猎物,就是变成了千古不朽的“木乃伊”,总之进去就很难再出来,因此罗布人依然很少受到外界的干扰。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232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再后来,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风沙淤塞,在渠犁国(今日尉犁)改道南流,楼兰失去了灌溉用水,草木逐渐枯死,水里的鱼儿越来越少。于是,罗布人开始溯流而上,来到喀拉库顺湖、台特马湖一带寻找“阿不旦”(罗布人将自己的聚居地叫做“阿不旦”,意为“水草丰美的好地方”),与此同时,他们也逐渐开始与外界交往,进入了“刀耕火种”的新时代。他们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打鱼,有时也在洪水退去的土地上撒一把麦种或苞米。到了秋天,他们把收获卖给商贾,换回面粉,或是其他一些东西。
于是,罗布人的家当里,又增加了一口铁锅、一把斧头,或是两个木碗、一个木盘、一套针线,或是其他各种新奇有趣的玩意儿。据说那时,他们把衣服全部穿在自己身上,睡觉时也不脱下来,并且从来不会把“好东西”放在家里,而是向部落炫耀后,悄悄找个地方埋起来,连自己的妻子也不知道埋在哪里……
200多年前,罗布人部落发生了鼠疫,于是他们再次被迫离开家园,四散迁徙,如今尉犁县境内的罗布人,正是从罗布泊迁徙而来。经过了许多颠沛流离,他们终于在尉犁县的喀尔曲尕、墩阔坦等地找到了新的“阿不旦”。这里位于塔里木河中游,每当洪水来临,低洼的地方便是一片汪洋,绿洲、岛屿星罗棋布,恍若沙漠中的“威尼斯”,罗布人出门便是水,聚会、走亲戚只坐卡盆。那时,芦苇荡荡,水道如网,人在水中行,歌在空中飘……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102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被风沙掩埋的记忆
从逐水而居到“地球村”
数千年的时间,足以发生太多沧海桑田的变迁。
到公元4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尽管楼兰人为疏浚河道做出了最大的努力和尝试,但到了唐代,楼兰已是“沙碛两千里,国久空旷,城池荒芜”,最终无声无息地退出了历史舞台;盛极一时的丝路南道,黄沙满途,行旅裹足……
干旱断绝了绿色,风沙掩埋了文明,唯一没有消失且繁衍至今的就只有罗布人了。那时,他们只要再往前面走上几步,也许就会听到驼铃的鸣响;他们如果再走远一点,或许就会看到驿站的炊烟。然而,他们跨越了唐、宋、元、明等朝代,出现在世人眼前的时候,已是清朝中期。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193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他们是罗布泊沧海桑田的见证人,但遗憾的是,因为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记忆的载体,缺少传承的手段,所以一切都随时光而沉没、随大风而消散了。
在过去的漫长时光中,罗布泊不仅是塔里木河的最后归宿,也是维系罗布人生存的命脉。但到了近代,塔里木河上游、中游的人口不断增加,数百座抽水、拦水设施密集分布,当塔里木河流到尉犁县的时候,已成为“强弩之末”。如今,塔里木河下游已经干涸多年,罗布泊早已沦为一片沙海。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19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随着一批又一批探险家、旅游者的到来,现代文明的冲击让罗布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们从原始部落跨越到了“地球村”时代,闪电般地与文明社会缩短了距离。一位多次深入南疆拍摄胡杨林的摄影师,对2014年拜访罗布人村寨的经历一直耿耿于怀。他看到一位罗布人老者坐在自家门口,热情地对他打招呼,虽然听不懂,但倍感亲切,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举起了相机。可是随着“嚓咔”声落下,原本慈祥的老者却立即站了起来,嘴里蹦出一句并不熟练的汉语:“拍照10元,谢谢!”
罗布人以前是塔里木河的儿女,现在是沙漠的子孙。虽然没有了水,但他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收音机、摩托车、皮卡车、彩电乃至电脑,都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很显然,如今的罗布人几乎完全脱离了祖先的生活轨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些原生态的生活方式,就会逐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是他们也在现代文明的旋律中走向富强,过上了更好的日子。
沙漠里的捕鱼人:罗布泊最后的楼兰后裔768 / 作者:火星人 / 帖子ID:24338
去西藏,阿里,新疆,尼泊尔旅行加微信:xizang1869
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平台:xyzls0728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6-7 0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布人以前是塔里木河的儿女,现在是沙漠的子孙……塔里木河才是沙漠里最后的生命线,可惜,见过之后逐渐因为各种因素不断减量,罗布泊也终于在60年代彻底干涸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8 15: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