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女的死亡是世界上最具诗意的话题,但如果她只有6岁,就只剩下失意。
1996年,刚刚当选“美国小小姐”的琼贝妮特被发现藏尸于家中酒窖,且死前曾被性侵犯,一时之间谣言四起。
时隔二十年,这起世界上最轰动的谋杀案——美国六岁选美小皇后琼贝妮特的死亡之谜再次以电影语言重现。
《童心无归处》采用半纪录半剧情式的电影手法,用一群试镜演员来塑造一个真实角色。通过不同的人生经历、价值取向和评判角度,把人们对事件的猜测都重现出来,让观众在不同镜头和不同人物的切换中仿佛看到真相的影子。
圣诞节翌日,一个女人惊慌失措地向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警察局报了案:我女儿被绑架了!
而这个女人口中的小女孩就是刚刚当选“美国小小姐”的琼贝妮特。
当时,绑匪留下了一封两页半的勒索信,信中称如果琼的父母不付11万8千美金的赎金,就将其斩首。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不久后的一天,警察却是在琼自家的酒窖里找到了她的尸体。
令人无法忘记的那一幕,就是当他们推开门时,琼被包裹在一条白毯子里,她的脑门上有一个大伤口,脖子上套着一条尼龙绳,嘴巴被胶带缠绕,而衣衫不整的她,也早已绝气身亡。
尸检后,警方得出结论,琼因为勒脖窒息而亡,且死前确有被性侵。
于是,这桩骇人听闻的谋杀案引起了全民轰动,关注热潮一直居高不下,但如今二十年过去了,案件的真凶却依然逍遥法外。
而基于这件没有完结的案件,导演凯蒂·格林对“他们发现新的证据了吗?有新的供词吗?这个案子最终会得到令人满意且震惊的结论吗?”等问题并不感兴趣,因为对二十年后的她来说“真相早已不是凶手本身”。
于是,凯蒂·格林通过电影语言将藏在案件深处的阴谋论、暗黑揣测、疑犯挑衅再现银幕,将这起残忍谋杀案带给大众的“痛感”再次放大重现,也给这个时代的我们敲响警钟。
阴谋论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
很难想象一个小女孩的绑架案会演变成“家庭大屠杀”,一时之间温馨美满的家庭合照上,除了琼,其他三人都成了舆论中心最大的嫌疑人。
法医鉴定的死亡时间是25日晚10点到次日凌晨6点之间,所以公众无法相信绑匪不是掳走琼贝妮特,而是和她一直呆在酒窖里,亦或是把她掳走,杀死后又送了回来。
所以,他们开始怀疑琼的死是这家人的自导自演,毕竟每个人都有充足的杀人动机。
首先被怀疑的对象是琼前选美冠军的母亲,人们给出的理由是她已老去但女儿却风华正茂,强大的落差感令她嫉妒到发狂,而琼的又一次尿床也使她忍无可忍,于是,在一怒之下她殴打并杀死了琼。
其次,琼的父亲被勾画成儿童癖性瘾者,一直都对其进行性虐待,杀死她是为了掩饰其丑恶的行径。
再次就是琼的哥哥,当时9岁的博克,被怀疑其因妒忌妹妹既受到父母的宠爱,又在电视上大出风头,愤而杀之。
而导致人们产生这些怀疑的原因之一便是警方在最初对媒体和公众的误导,他们声称犯罪现场没有破门而入或是暴力闯入的痕迹,但实际情况则是酒窖的一扇气窗玻璃早已被人打破。
由此,一夕之间,琼的家人便成了全美国民众的众矢之的,直到2008年通过DNA检测技术才洗脱“杀亲”罪名,而那近10年的恶意指责和谩骂,却深深地烙印在心灵深处,无法痊愈。
在琼的案件面前,公众无不有一种“除我之外别人都是犯人”的优越感,他们站在道德制高点,把琼的死当作谴责他人的武器,不管枪头指的准不准,只要有能扫射的靶子,便觉得心满意足。
而在某种程度上,家人不是琼死亡的侩子手,而不负责任的警察、危言耸听的媒体以及不辨是非的公众,对他们来说却是名副其实的施暴者。
性从来不羞耻,是你们把它弄脏了
在琼遇害的那年,以她家为中心的方圆2.5英里内,有38个已在美国警方标名挂号的性侵犯者。美丽动人的琼在他们眼中无疑成了待宰的羔羊。曾经就有一个恋童癖约翰·马克卡尔便主动自首,说琼遇害的当晚,他们就在一起,而后的调查发现那只不过是他变态的臆想。
在本片中一个试镜琼母亲的演员曾吐露心声,在她年幼时,因为没有性观念,她被相交已久的邻居——一个70多岁的老男人用糖果引诱回家,并遭到他的猥亵,但她却全然不知,因为母亲没有说不可以吃邻居的糖果。
试想一下,当时的琼是否也极有可能是被哪个熟人用了同样的方式进行猥亵并遭到了杀害。
在很长时间里,不仅是小孩,就连大人对于“性”的一切,几乎都是避讳的。即便是关于安全、关于防性侵,也无法说出口,而这恰恰就是导致幼童性侵案件不断发生的重要原因。
| 性侵案件 |
例如在我国,根据“女童保护”不完全统计,2013-2016年,全国各地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就有1401起,受害人超过2568人,而这触目惊心的数字,也只是性侵案件的“冰山一角”。
有专家评估,性侵儿童案件隐案率大约为1:7,孩子不懂得如何防范性侵,与成人世界的“谈性色变”直接关联。
所以,如果家长重视“防性侵教育”,孩子从小就能了解何为“性”,并懂得警惕保护自我,那么琼就有哪怕十分之一的几率不是死于性侵害。
性从来不是难以羞耻的事情,正确引导教会孩子,使他们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防性侵教育就要从改变观念做起,要知道,性侵害对孩子来说是一辈子的沉重打击。
正如台湾女作家林奕含用死告诉公众:世界上最残暴的屠杀不是集中营式的屠杀,而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所以,不要假装庆幸自己读不懂《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用思想做武器,正确看待“性”,才能在起跑线上杜绝“性侵害”。
绑架者的声音是赤裸裸的挑衅
回到案件中来,不管之后的事件走向有多离谱,真相之说有多匪夷所思,事件的起源都不因被忽视,那就是绑架案。
琼的一家是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过着让人羡慕的美国梦式的生活:住豪宅、开派对和登上杂志封面。
这样的她必然是金钱追逐者的头号猎物,而年幼的孩子不管在豪门还是普通家庭,永远都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存在。
绑匪在犯罪现场留下了长达两页半的勒索信,信中索要的11万8千美金的赎金,又恰好是琼的父亲在前几个月得到的一笔公司红利的数额,而如此不加掩饰的恐吓手段,则是罪犯最赤裸裸的威胁。
正如根据1991年发生的9岁男童李亨浩绑架事件改编的《那家伙的声音》所呈现的,绑架者肆无忌惮的将自己的真实声音公之于众,特别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大笑,其中的嚣张狠毒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直至此刻,公众在讨论这个案件时,更多的还是关注琼的明星效应在案件中的催化,甚至像写小说一样编篡其父母在案件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忽略掉犯罪分子的丑恶面孔才是真正应该批判讨伐的。也正是这种错误看待犯罪的态度,才会导致那么多悬而未解的绑架案反复发生。
二十年了,尚未浮出水面的真相,不再是我们的纠结所在,而诱发这个6岁女童人生悲剧的种种原因,才是我们该沉痛伤感的。
其实,在我看来琼贝妮特早就死了。死在穿着性感穿梭于成人世界而不受保护时;死在性观念闭塞而被引诱时;死在猖狂的犯罪分子难以伏法的那个年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