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名科学家彭罗斯和哈梅罗夫认为,在人的大脑神经元里有一种细胞骨架蛋白,是由一些微管组成的,这些微管有很多聚合单元等等,微管控制细胞生长和神经细胞传输,每个微管里都含有很多电子,这些电子之间距离很近,所以都可以处于量子纠缠的状态。在坍缩的时候,也就是进行观测的时候,起心动念开始观测的时候,在大脑神经里,就相当于海量的纠缠态的电子坍缩一次,一旦坍缩,就产生了念头。
今天看到了物理学家李淼针对朱清时的关于量子意识的反驳文章,李淼这种观点我很早以前比较认可(基本上大多数人都会比较认可),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我现在却越来越开始怀疑类似观点。当然现在都只是探讨,以下内容大众也不必当真。
彭罗斯的想法有一个问题就是量子纠缠状态并不是可以长时间维持,这也是很多物理学家反对他关于意识的解释,另外以塌缩来解释念头感觉不准确,因为我认为塌缩这个名词仅仅是一个思维中的观念,并非真实存在的现象。而意识,无论是随机的、还是固定系统化的,都可以理解为一种信息,如果将意识看作一种随机性信息到固定化系统化工具化的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并且接近真实状况。
所以我的一个理解,意识的本源是微观量子的基本单元----量子比特序列。
人的意识源于头脑中的“量子比特”序列,这种序列可以任意组合,一旦产生一个意识,其实就是随机生成了一种量子比特序列造成的,这种序列可以以纠缠的形式影响头脑中与之相互纠缠的量子比特,然后可以存储在头脑中,即形成记忆和知识。即使量子纠缠态很快消失,但是固定下来的对应序列已经存储在头脑中了,并且随时可以提取出来进行再次系统化工具化。所谓系统化工具化,其实就是这组量子比特信息序列与其他信息序列进行重新整合排序的过程,成为一个整体。
这样人的头脑中就有一种游离状态的量子比特,它们受到外部应激感应可以产生各种序列组合信息,比如对于光的感应,形成视觉。甚至无端生出很多序列信息,即无端生成的意识信息。头脑中还有一种负责存储的量子比特,他们与游离的量子比特信息序列会产生纠缠状态,感应到意识并且固化到机体中存储下来。
地球生命自从诞生开始就有感应外部的能力,这种感应能力被分成条件反射和无条件反射。我说的游离状态的量子比特信息负责的是无条件反射,而负责存储的可以与游离的量子比特形成纠缠态,是条件反射产生的原因所在,条件反射重点在于对外部信息的存储。
无条件反射是生命基因遗传下来的功能,也就是游离的量子比特是生命天生就具有的。与游离量子比特对应的可以存储信息的量子比特是生物进化中出现的,如猫、狗等都具有条件反射能力。更进一步,如果可以存储的量子比特呈现大段,即可以固化较大信息量,也就是比猫、狗更进一步,意识的固定化系统化出现了,从随机模糊到固定化系统化,是人脱离动物的关键。
可以说人的意识固化功能的诞生,是条件反射基础上的更进一步。
因为动物也有意识,但动物无法形成意识固化,即观念的形成的人类产生的关键一步。从量子比特角度看,就是与对应游离的量子比特的可以存储的量子比特序列信息量加大,因为游离的量子比特序列信息量肯定不会加大,只能出现随机模糊的意识,而固化的可以连成大段具有较大信息量,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根源。
人类进化到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头脑中受到激发后可以与游离量子比特形成纠缠的固化量子比特序列链加大,新生的序列信息可以与原有序列信息连成整体,形成总的信息量加大,表现为意识的固定化系统化、甚至工具化。
量子计算机或许也可以根据这个理解,设计出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是我的一个随意乱想,作为娱乐阅读,可以不必当真!
本文由探索猫原创,版权所有。如转载请私信 @探索猫微博,或者关注探索猫微信公众号咨询。欢迎直接转发今日头条。
之前相关文章链接:
量子真的具有自由意志吗?对普林斯顿大学康韦教授理论的信息重构
从真理到爱因斯坦的信仰,谈产生因果律的根源在于两大不同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