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1.“天”的含义
自伏羲画八卦以定乾坤开始,标志着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步入文明时代。作为本体之别名的“天”这一概念也正式确立,并一直延用至今。八卦中的“乾卦”就代表本体之“天”,是作为本体-宇宙论的“天”而使用的。所谓的“本体-宇宙论”之“天”,意为此“乾卦”或此“天”同时包含宇宙和本体两大概念,但其重心则落于本体上,其宇宙是指形而上的宇宙,非指形而下的天地。
形而上者谓之乾,谓之天,也谓之道。故古来有乾、道并称,或天、道并称之习惯。天即是道,道即是天。到宋明诸儒,则喜将天与理并称为“天理”,省称为“理”。理即天义,天即道义,道即性义,性即本体义。理、天、道、性、本体,皆一义也。孔子之“仁”,《大学》之“明德”,孟子之“四端之心”,《中庸》之“诚”,阳明之“致良知”等等,还是一义也。先圣后圣,其道一以贯之,其心同,其理同。
2.“天下”的含义
“天下”这个概念或曰观念,在中国出现的时间非常早,最早可上溯到炎黄时期。《史记·五帝本纪》载:“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迨到商周时期,“天下”一词已非常普遍地被使用。
“天下”与“一统”二词常并用,此天下一统的观念,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基本观念之一。中华民族自夏朝建国至今,四千多年来,绝大多数时间皆处于大统一状态,端的赖此意识贯穿始终有着直接之关系。“天下”一词,其表现于政治上,则为天下一国、天下一家之政治理想;其表现于思想文化上,则为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之开放胸怀;其表现于人生上,则强调“天人合一”,以人为天,以心性为天地,突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之彰显。
“天下”一词,既指政治所辖范围,也指文明所化之域。若文明未被之地,则称为“化外之域”。化外之人,形同禽兽,不通道德,不明义理,不可称“民”。民者,道德所化之人也,守仁义,通礼仪,其谓人也,为天道所被,为心性所摄。
3.先圣之道:明明德于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之“古”字,为“传统如是”或“向来如此”之义。儒者秉持先圣之道而传承之,守护着千古以来之政治信念和文化理想而发扬之,故能成中华之正统、文化之正脉,百代文运,赖此而兴。具体而言,其“千古以来之政治信念和文化理想”是什么呢?《大学》于此说得非常明白:“欲明明德于天下”。
欲明明德于天下,就是让天下之人都能明了明德为何物,即明白道德究竟是什么,它对我们实现人生的终极关怀——圆满和解脱意味着什么,也是让天下人都能自觉、自愿、自发地步入德化之人生,步入光明化、自主化、超越化、生命化、价值化的理想之境。
当我们的心性充扩至极致时,不仅是我们个人获得了究竟之圆满与解脱,也是宇宙天地一切事物以某种方式,透过我而获得了一次终极之觉醒。任何一个人的圆满与解脱,如孔孟,如佛陀,都不可能是一己之私事,而是一个宇宙级的最大事件。这是形而上层面的,或曰本体层面的“明明德于天下”。形而下层面或曰现象层面的“明明德于天下”,则需通过不懈的文化传播与圣贤的教化来渐次实现之,充扩之。
明明德于天下不仅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圣贤们一贯之道,不仅是华夏自古以来的常道,它也必将是千古以后圣贤们的一贯之道,也必将是尽未来际,所有后世子孙必须守护之常道。唯有此明明德之道,唯有此常道为人间之正道,为千古不易之大道。舍此,皆为崎岖险道,或皆为逆天悖仁之邪道。儒者谓为“异端”,佛者谓为“外道”(心外求法,即名外道)。
摘自潘麟导师著作《〈大学〉广义》
关联阅读:
修身就是彰显我们永恒之生命:心性
儒家修持的最高境界——圣贤之境是什么样
人类的觉醒,一个宇宙无始以来最为重要的事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