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娲补天竟然是真的?!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智慧了。一项新的研究可能会改变我们对太阳系中地球和其他行星形成的理解。
虽然科学家已经广泛接受了从岩质小行星形成行星的想法,但研究人员现在发现,太阳系行星可能是从“巨大的对流泥球”中形成的。
根据这项研究,早期太阳系中宇宙尘埃的冰晶粒可能会经受热辐射而融化,从而成为水和灰尘混合的球体,这就成为了更大行星体的前身。
在新研究中,科廷大学行星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了碳粒陨石类小行星(含有球粒和挥发性物质的石陨石,可能是太阳云气中改变最少的遗留物)中岩石粒和泥土的运动。
这是通过应用称为火星和小行星全球水文数值模型(MAGHNUM)来模拟完成的。
碳粒陨石类小行星被认为是形成类地行星的“基石”,如地球。
虽然碳粒陨石类小行星会含有冰块,并且也会含有细粒的星际尘埃,但研究人员指出,一旦里面的冰融化之后,就没有任何可以将物质沉淀或转化为石料的过程发生了。
研究人员认为与其说是岩石不如说是泥土构建了类地行星,该论文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期刊。
将上述数值模拟与这个想法相结合,结果显示在早期将水和有机材料运送到行星的小行星可能并不是之前所认为的岩质类小行星。
而且,泥浆将有助于缓解水和尘埃构成的球体的核心的温度,使其更加紧致。
这种情况也允许“泥球”保持其内部材料的原始化学物质。
资深科学家布莱恩·特拉维斯(Bryan Travis)说:“假设水热变化发生在与陨石的构成相似的 岩质小行星。然而,这些物体将会成为火成岩和细粒原始灰尘的高孔隙率的聚集体,其中冰晶填充了大部分的孔隙空间。当冰从由放射性同位素衰变释放出来的热量融化时,水与细粒尘埃会混合在一起,所得到的结果就是,泥浆就会慢慢形成。”
据研究人员介绍,新发现有助于了解地球46亿年前的起源情况。
而且,这些发现甚至可以帮助引导寻找其他可居住的行星。
该研究为将水和其他有机材料如何运送到地球以及我们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的过程增添了新的见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