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0406|回复: 13
收起左侧

[人文历史]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

  [复制链接]
online_admin 发表于 2017-8-7 21:4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本书:《河图洛书八卦》介绍非常详细。推荐大家在闲暇之余阅读欣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八卦图与中华民族有不可描述的渊源。从古至今,中国先民们不断研究在河图洛书八卦图的秘密。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

  河图和洛书是上古时期流传至今的神秘图案。而且,河图洛书已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地址: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96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河图洛书八卦.doc (1.9 MB, 下载次数: 155, 售价: 1 金钱)


【PS。登录即可下载】

  更多关于河图洛书八卦图的介绍: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831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张仲景与河图洛书之缘


  不了解上古的河图洛书,就不知道古代圣人的所作所为;不了解上古的河图洛书,就无法解读上古先民的语言、文字和思维方式;不了解上古的河图洛书,就无法编写出完整的中国上古史;不了解上古的河图洛书,就无法揭开人体生命之谜。


  河图洛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难题,是我国上古先民在没有文字的时代就创造出来的无字天书。时至今日,对于绘有河图洛书的实物以及河图洛书在上古时代的真实用途,除少数人知晓外,芸芸众生茫然无知。


  在周成王时代,河图洛书还在皇宫里陈列着,经幽王之乱,西周国宝被犬戎劫掠一空,河图洛书从此流落民间不见踪影。孔子一直等到晚年,也未能见到河图洛书,于是发出“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一千古慨叹。老子作为周守藏室之史,虽未言及河图洛书问题,但肯定知晓河图洛书,只是没有明言而已。有人据此而言“老子和孔子是那个时代两位学识最渊博的人,如果他们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其他人就更无从谈起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河图洛书蕴涵着生命数理,通晓之人秘不示人。所以随着岁月的不断流逝,河图洛书问题竟成为千古难解之谜。




  关于河图洛书用途的记载最早见于《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则记载同时指出了河图洛书的出处和用途,在一般人看来,既然古代圣人都以河图洛书作为某种行为的准则,说明河图洛书应是至高无上的圣物,除了天赐或自然存在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解释。


  古代也曾有几位学者对河图洛书做了比较客观推测,如汉代郑玄认为河图洛书是帝王传授之物;元代俞琰认为是刻有图文的玉器;南宋薛继宣认为是记有当时疆土国界之类地图的文物,被作为王位传授的象征物。这些推测虽然找不到直接的证据,但也没有超出《尚书・顾命》和《易・系辞》所论述的范畴,因为这些物品确有帝王可藏,圣人可则之处。


  对河图洛书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西汉古文经学派的开创者刘歆。刘歆认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刘歆的论述提供了两条重要的信息,在伏羲继天而王之前已有河图,到禹治洪水时,仍在使用洛书。



  在河图洛书中取得重要进展的首属张仲景及其先师张伯祖等民间高手,到宋代陈抟处传出河图洛书图式。张仲景及其先师根据河图洛书和八卦撰著了千古不朽巨著《伤寒杂病论》。而陈抟在《龙图易》中提出龙图三变的三组易学图式,其第三变的两幅图,就是后来被刘牧称为洛书与河图的图式。这两个图式究竟是陈抟自己由《周易》悟出来的,还是确实看到古代的实物,陈抟没有说,他托伏羲之名,又将河图洛书与周易及“龙马负图,神龟供书”拉到一起,河图洛书之谜并未明言,反而使清初一些学者认为河图洛书是纯系陈抟伪作,其实陈抟传出的河图洛书八卦图式是仲景时代的河图洛书八卦历代秘传的结果。


  现代考古学的进展为河图洛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1977年,安徽阜阳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太乙九宫占盘上所刻的数字和文字内容,分别与由陈抟处所传出的洛书及成书于战国时代的《灵枢经・九宫八风篇》完全相同,他说明宋代所传的洛书图式并非陈抟伪作,而且这些图式在战国时已经流传着,但它还不足以证明这种图式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



  令人惊讶的是,1987年6月在安徽省含山县长岗乡凌家滩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上,出土了一件5000年前的玉器(习惯上称之为含山玉片),有的考古学家曾对玉片做过考证,认为玉片周围一圈的圆孔可能与古代的洛书有关,但当时人们并不知道洛书在上古时代有什么用途,所以这一研究结果并未引起学术界普遍重视。


  河洛八卦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古人高度智慧的结晶,明其理则上可知天文,下可知地理,中可通人事,其精于此道者,代不乏人。黄帝族的风后“演河图法而为式用之,创十八局”,就是将河图的数字打乱,重新编出十八种图式,用来传递军事情报信息。医圣仲景先师之河洛八卦昭示下的仲景方术,推演河洛八卦图式为十八种,创立人体三阳三阴配脏腑六病天度气数图、人体三阳三阴配脏腑六病部位图、阴阳九型十八种人类个体差异气质分型、人体三阳三阴配脏腑六病生成演化耗散结构图等20多种图式,以数定象,因数明象,务穷宇宙人生造化之秘,在此基础上撰著了千古不朽医著《伤寒杂病论》16卷396 条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体生命演化过程中疾病产生的本质和演化转变规律。


  仲景方术其理论溯源本于河图洛书,物生谓之化―河图形圆,阴阳合一,五行一气,十月怀胎先天生成无为顺生自然之道;物极谓之变―洛书形方,阴阳错综,五行克制,九九八一后天变化有为逆运自然之功。人禀天地阴阳五行之气数而生,病乃先天,先天生成病,医乃后天,后天变化证,六病辨病位,九纲定病性,观其病证,知犯何逆,随病证而治之。

  隐秘千年而不传的张仲景术大白于天下,争论千年不休的《伤寒杂病论》真面目也终于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中医之振兴指日可待,避世高人将复出以济世,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而衰落多年“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道家文化会再次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其道法自然,顺其自然,回归自然思想将会更加深入人心,大行于世。



  生命圆圆一个圈,
  乾旋坤转任自然。
  识得阴阳五行理,
  宇宙万物一掌中。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692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河图、洛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先秦典籍已有河图、洛书的记载,但此为“东序秘宝”或祥瑞之征。汉代以河图、洛书为八卦、九畴,或以河图、洛书命名谶纬图书,至宋以前大抵如此,这都是广义的河图、洛书。宋以后专以黑白点构成的数图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和九宫图为河图、洛书,并指其为易之本原,此为狭义的河图、洛书。狭义河图、洛书的形成与汉代象数易学的发展有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即由先秦时用于占筮的“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相结合而得,九宫图本属数术,也是在汉代被引入易学体系。正因为两幅图与易有这样的关系,且《上系》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话,所以宋人用黑白点绘制两图,指其为河图、洛书,并认为这是易之本原。


  所谓河图洛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河图洛书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特征,即并非特指某一具体事物,它们或象征祥瑞,或天生神物而圣人则之,或“圣人以神道设教”[1];狭义上的河图洛书则特指由黑白点构成的数图,即“数九”“数十”图。关于河图洛书的起源问题,历来有两种看法:一是认为河图洛书出现在宋代,[2]二是认为河图洛书在远古早已有之。[3]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对河图洛书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区分。本文拟对广义的河图洛书之源流作一梳理,在此基础上再论狭义河图洛书的起源问题。



  河图洛书之源流



  河图、洛书之名,皆始见于先秦典籍。《尚书・顾命》篇载:“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即周成王死后,康王即位,其礼堂东西侧陈列诸多宝物,东侧有一件就是河图。这里的河图,只是陈列于礼堂东序之秘宝,并未提及河图到底是何种宝物,也不知其名称由来。后人或以为河图为古代地理图书,或以为河图与大玉、夷玉、天球等并列,应为玉石之一种,皆属推测。[4]《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安国注曰:“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今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得见也。”《墨子・非攻下》:“赤鸟衔圭,降周之岐社,曰:‘天命文王伐殷有国,泰颠来宾,河出绿图,地出乘黄。’”《管子・小匡》:“昔人之言受命者,龙龟假河图出,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有见者。”此三例中,河图、洛书是古代圣王即将受天命出来治理天下的易代之兆,随之而出的还有凤鸟、龙龟、乘黄等神兽。《礼记・礼运》篇载:“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凰、麒麟皆在郊��,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淮南子・�m真训》:“当此之时,风雨不毁折,草木不夭,九鼎重味,珠玉润泽,洛出丹书,河出绿图。”当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之时,就会出现河出绿图、洛出丹书,出凤凰、麒麟的现象,即河图、洛书是祥瑞的象征。从以上记载来看,河图、洛书并不是指一件可以确定的具体事物,或为“东序秘宝”,或为古代圣王改朝换代的预兆,或为天下太平的祥瑞之征。


  天下太平或改朝换代之时当然不会有天降预兆,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有人刻意为之。《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时,就通过“鱼腹藏书”的办法来建立威望。又《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四:“武承嗣使凿白石为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末紫石杂药物填之。庚午,使雍州人唐同泰奉表献之,称获之于洛水。太后喜,命其石曰‘宝图’。”也是属于人为制造天命的现象。文献所载的河图、洛书,有很多是属于这种人为制造的、预兆祥瑞的东西,它们所指代的都不是同一具体事物。



  《周易・系辞传上》:“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有学者以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并非上系原文,乃是后人窜入。[5]从用词来看,前三句分别用“则之”“效之”“象之”,第四句用“则之”有与第一句重复之嫌,故有可能是后人窜入,但此句在汉人版本的上系中已有。汉代经学家以为,八卦为伏羲氏所作,而伏羲作八卦乃是效法河图,天赐洛书,禹法之而作《洪范》九畴。如《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孔安国注:“河图,八卦是也。”《汉书・五行志》:“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又《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V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孔安国注曰:“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论衡・正说》篇:“说易者皆谓伏羲作八卦,文王演为六十四。夫圣王起,河出图,洛出书。伏羲王,河图从河水中出,易卦是也;禹之时得洛书,书从洛水中出,洪范九章是也。故伏羲以卦治天下,禹案洪范以治洪水。”可见,汉儒以为河图即八卦,或伏羲氏因之以成八卦;洛书即《洪范》九畴,或大禹法之而成九畴。



  河图、洛书还有一种类别,即两汉之际托“河图”“洛书”之名而出的纬书,如《河图赤伏符》《河图括地象》《洛书录运期》等。《周易・系辞传》“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郑玄注引《春秋纬》云:“河以通乾,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河图有九篇,洛书有六篇也。”又《后汉书・张衡列传》注引《张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谓八十一篇也。”张衡说河图洛书共有四十五篇,郑玄说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两人所说的河图、洛书就是以“河图”“洛书”命名的纬书。《隋书・经籍志》载:“易曰:‘河出图,洛出书。’然则圣人之受命也,必因�e德累业,丰功厚利,诚著天地,泽被生人。万物之所归往,神明之所福飨,则有天命之应。盖龟龙衔负,出於河洛,以纪易代之征。其理幽昧,究极神道,先王恐其惑人,秘而不传。说者又云:孔子既叙六经,以明天人之道,知后世不能稽同其意,故别立纬及谶以遗来世。其书出于前汉,有河图九篇,洛书六篇,云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又别有三十篇,云自初起至于孔子,九圣之所增演,以广其意。又有七经纬三十六篇,并云孔子所作,并前合为八十一篇。”即西汉所出纬书,郑玄说“河图九篇,洛书六篇”是指自黄帝至周文王所受本文,另有三十篇是九圣所增演,本文加增演的即张衡所说“河洛五九”。魏晋六朝以后,纬书大量亡佚,《隋志》载有《河图》二十卷,另有《河图龙文》一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则不见以“河图”“洛书”命名的纬书。


  以黑白点构成的数图为河图、洛书,最早出现在宋代,《宋史・儒林列传》引朱震《汉上易解》云:“陈抟以先天图传种放,放传穆�,穆�传李之才,之才传邵雍;放以河图、洛书传李溉,溉传许坚,许坚传范谔昌,谔昌传刘牧;穆�以太极图传周敦颐,敦颐传程颢、程颐。”刘牧《易数钩隐图》以九宫图即“数九”为河图,以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即“数十”为洛书,其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将生数与成数分开绘制成两幅图(图一)。朱熹《周易本义》则以“数十”为河图,以“数九”为洛书(图二),后人多以朱熹《本义》为准。


  综上,河图、洛书最早指“东序秘宝”,或为圣人易代、祥瑞之征,汉儒又将河图、洛书与八卦、九畴联系起来,两汉以来又有以“河图”“洛书”为名之纬书。在宋以前,河图、洛书所指代的内容多种多样,并未特指某物,宋以后才以黑白点构成的数图即“数十”“数九”图为河图、洛书。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984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数十”与“数九”


  虽然以黑白点构成的“数十”“数九”图为河图、洛书最早出现在宋代,但这并不意味着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和九宫图也最早出现在宋代。


  先看“数十”图。《周易・系辞传》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6]即从一到十这十个数,以奇数为天数,以偶数为地数,这十个数也刚好是“数十”图中的十个数。上系中记载揲蓍法的“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A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A而后挂”一段,有学者认为也包含天地之数。[7]另外,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在殷周青铜器和甲骨上发现数字“易卦”数十例,张政�R先生指出:发现的数字有一、五、六、七、八,二、三、四则是为避免混淆而故意略去。[8]李零先生也认为:中国早期的易筮,从商代、西周直至春秋战国,都是以一、五、六、七、八、九这六个数字来表示,二、三、四是故意省掉的,十是下一进位的一,所以可以认为它们代表的乃是十进制的数位组合。[9]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来看,在先秦,从一到十的“天地之数”被用于占筮,即所谓“成变化而行鬼神”。但那时的“天地之数”只是简单地区分奇偶,并未与五行、方位相结合。


  笔者以为,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的结合在汉代,是汉代象数易学发展的产物。《尚书・洪范》:“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尚书》中五行的次序是水、火、木、金、土,与汉代同,且将五行与五味作比。其中的一、二、三、四、五,显然是就五行次序而言,但汉人却认为是“天地之数”,并用“生数”“成数”来解释,故孔安国注曰:“皆其生数。”至扬雄作《太玄经》,则把“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四时、天干、地支、五音、五色、五味等完全结合,如《太玄数》说“一六为水,为北方,为冬,日壬癸、辰子亥、声羽、色黑、味咸”;“二七为火,为南方,为夏,日丙丁、辰巳午、声徵、色赤、味苦”;“三八为木,为东方,为春,日甲乙、辰寅卯、声角、色青、味酸”;“四九为金,为西方,为秋,日庚辛、辰申酉、声商、色白、味辛”。又《玄图》“一与六共宗,二与七共明,三与八成友,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在古代,方位的表示方法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扬雄的《太玄经》虽没有用黑白点画出“数十”图,但很明显,其“天地之数”的分布方位与黑白点数图完全一样。像这样将“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相结合的例子还见《汉书・五行志》《易纬・乾凿度》等典籍。


  再看“数九”图。朱熹《周易本义》言“数九”图为洛书,并曰:“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汉徐岳《数术记遗》甄鸾注“九宫算”曰:“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朱熹所谓洛书即九宫图。《大戴礼记・明堂》有“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即明堂九室的排列与九宫图是一致的。又《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立秋二(玄委,西南方),秋分七(仓果,西方),立冬六(新洛,西北方),夏至九(上天,南方),招摇中央,冬至一(叶蛰,北方),立夏四(阴洛,东南方),春分三(仓门,东方),立春八(天留,东北方)。”若按方位将四季、二分二至和九个数字排列的话,招摇中央为五,就是九宫图。先秦典籍不见有九宫图的记载,然而《周易・说卦》有:“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


e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也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易传》中《说卦》篇的成书年代很早,[10]甚至有学者认为里面有《连山》《归藏》遗说。[11]可见,早在先秦易学中,八卦已经与八方及节气相结合,后世所谓的“文王八卦方位图”也来源于此。正因为《说卦传》中八卦已经与方位相结合,而汉代的方位又与九宫图结合,故宋人才以九宫图为洛书。


  在汉代,象数易非常繁复,有“纳甲”“爻辰”“卦气”“飞伏”“十二辟卦”“八宫卦”等各种解卦的方法。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汉代易学家援引五行、数术、天文星象甚至中医的知识来注易,促成了易与五行、数术、天文星象等的融合。五行生成数方位图是易学中用于占筮的“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相结合的产物,发展至南宋,朱熹定其为“河图”,九宫图本为数术图,在汉代被引入易学体系中,至朱熹定其为“洛书”。朱熹《周易本义》卷首载有九图,分别是河图(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洛书(即九宫图)、伏羲八卦次序

D、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卦变图。九图的排列,代表了朱熹所认为的易学发展阶段,河图、洛书为天地自然之易,这是象数的本原、作易的根据;伏羲四图则是伏羲之易,是伏羲氏法天地自然之妙而作,称为先天之学,由天地自然之易到伏羲之易,是由数而生卦的过程,也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过程;文王两图是后天之学,即由文王改变伏羲卦图之意而得,是易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卦变图是易学发展的第四个阶段,即孔子及其以后之易学,善以卦变说解易。[12]然朱熹之理解恐怕并不确切,有关易卦之起源问题如今尚存疑问,但五行生成数方位图与九宫图确是在汉代才有文字表述,尚不见其图,直至宋代才见用黑白点表示的五行生成数方位图与九宫图,并被宋代学者指为“河图”“洛书”。   



总结:


  进行河图、洛书的讨论,必须分清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河图、洛书在先秦典籍已有记载,至宋以前,或为“东序秘宝”,或为祥瑞之征,或为八卦九畴,或为谶纬图书。在宋以后才出现狭义的河图、洛书,专指用黑白点绘制的“数十”“数九”图,也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和九宫图。以朱熹为代表的宋代学者以为河图、洛书是易之本原,是天地自然之易,之后的八卦、六十四卦都是由此而来。但朱熹所谓的河图、洛书最早只见于汉代的文字记载,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与九宫图,汉代虽未见实图,但这两幅图应已存在,或汉人的观念中已存在,只是不以黑白点绘制而已。笔者以为,狭义河图、洛书的形成与汉代象数易学的发展有关,五行生成数方位图即由先秦时用于占筮的“天地之数”与五行方位相结合而得,九宫图本属数术,也是在汉代被引入易学体系。正因为两幅图与易有这样的关系,且上系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话,所以宋人用黑白点绘制两图,指其为河图、洛书,并认为这是易之本原。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789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河图洛书——上古星图,宇宙魔方分类【伏羲八卦图】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中华文明的源头,太极阴阳四象五行八卦九宫皆可追溯于此,被誉为“宇宙魔方”。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境内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周易》和《洪范》两书,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1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出土的形意墓,距今约6500多年。墓中用贝壳摆绘的青龙、白虎图象栩栩如生,与近代几无差别。河图四象、二十八宿俱全。其布置形意,上合天星,下合地理,且埋葬时已知必被发掘。同年出土的安徽含山龟腹玉片,则为洛书图象,距今约5000多年。可知那时人们已精通天地物理,河图、洛书之数了。据专家考证,形意墓中之星象图可上合二万五千年前。这说明邵庸等先哲认为“河图、洛书乃上古星图”,其言不虚。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878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一、河图


  (一)河图之象


  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表示阴阳、五行、四象,其图为四方形。如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其中,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四象之中,每象各统领七个星宿,共二十八宿。)以上为《河图》。其中四象,按古人座北朝南的方位为正位就是: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此乃风水象形之源也。


  (二)河图之数


  1.天地之数:河图共有10个数,1、2、3、4、5、6、7、8、9、10。其中1、3、5、7、9为阳,2、4、6、8、10为阴。阳数相加为25,阴数相加得30,阴阳相加共为55数。所以古人说:“天地之数五十有五”,即天地之数为55,“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即万物之数皆由天地之数化生而已。


  2.万物生存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也。


  3.五行之数: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就是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一、三、五、为阳数,其和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阴阳之数合而为15数,故化为洛书则纵横皆15数,乃阴阳五行之数也。


  4.大衍之数:大衍之数50即五行乘土之成数10;同时也是天地之数的用数。天地之数55,减去小衍之数5得大衍之数50,其中小衍为天地之体数,大衍为天地之用数。所谓“大衍之数50其用49”,就是用大衍之数预测的占筮之法:以一为体,四十九为用,故其用四十又九。


  5.天干交合之数:河图之数十,乃十天干之数也。交合之数为: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为朋,四、九为友,五、十同德。正是万物生存之数。所以甲己合为一、六共宗,乙庚合为二、七同道,丙辛合为三、八为朋,丁壬合为四、九为友,戊癸合为五、十同德。十天干经交合之后,化为天干交合之五行,将河图五行之体化为天干五行之用。
  6.六甲纳音之数:天地之数55加上五行之数5,合化为60甲子五行纳音之数。十天干之阴阳五行与万物相交,同气相求,同声相应各发出12种声音,无声无音不计,按河图北、东、南、西、中成象五位五行共60纳音。乃天地五行声音之数也。



《河图洛书八卦》txt下载 全文解析70 / 作者:伤我心太深 / 帖子ID:26632



  (三)河图之理


  1.河图左旋之理:坐北朝南,左东右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为五行左旋相生。中心不动,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所以,“生气上转,如羊角而升也”。故顺天而行是左旋,逆天而行是右旋。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也。


  2.河图象形之理: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也。在天为象乃三垣二十八宿,在地成形则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明堂。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乃天星之运,地形之气也。所以四象四形乃纳天地五行之气也。


  3.河图五行之理: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故河图五行相生,乃万物相生之理也。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也。
  4.河图阴阳之理: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园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了。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也。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也。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也。


  5.河图先天之理:什么叫先天?人以天为天,天以人为天,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无所谓人,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人就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先天之理,五行万物相生相制,以生发为主。后天之理,五行万物相克相制,以灭亡为主。河图之理,土在中间生合万物,左旋动而相生,由于土在中间,相对克受阻,故先天之理,左行螺旋而生也。又,河图之理为方为静,故河图主静也。

  河图之象、之数、之理、至简至易,又深遂无穷。


  二、洛书



  (一)洛书之象


  洛书本为彩图,但古时印刷困难所以仍用黑白点作图。将河图四方的八个数旋转而排成八方而显八卦,每方一个数纳地支十二气象,就是洛书之图了。只不过将火的2、7数与金的4、9数交换了位置,同时土五为中显用而寄八方,故为九星,土十则不显而藏于用。这样成:戴9履1,左3右7,4、2为肩,8、6为足,5居中央,九个数纵横交叉皆为十五数,尽显五行之妙,将先天之体化为后天之用了。其图如下:
  北方:一白点(白),地支子,卦象坎;
  南方:九紫点(白),地支午,卦象离;
  东方:三碧点(白),地支卯,卦象震;
  西方:七赤点(白),地支酉,卦象兑;
  东北:八白点(黑),地支丑、寅,卦象艮;
  东南:四绿点(黑),地支辰、已,卦象巽;
  西南:二黑点(黑),地支未、申,卦象坤;
  西北:六白点(黑),地支戌、亥,卦象乾;
  中间:五黄点(白),随时运而游八方或不动,无定支,无常象,统化八方也。
  以上乃洛书之象。(黑)、(白)、表示阴、阳。


  (二)洛书之数


  1.五行之用数:洛书之数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阴阳和为四十五数,乃五行之用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九,是卦象占筮体用之数。大衍之数五十,去五行之体数五,其用四十五为五行万物之用数也。此乃大衍五行之体用,显五行万物生死存亡之数也。

  2.三才之运数:五行之数为五,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阳数合为九,阴数合为六,故卦爻里阳爻称九,阴爻谓六也。阳阴合为十五数,乃三才五行之数也。三才者”天、地、人”。天有五行,地有五行,人有五行,合之为十五数也。故纵横交叉,上下左右,四方八面,皆难逃三才五行之数也。

  3.九星之数:河图为四象十干之数,洛书为九星八面之数。九星之数为逆行:九紫、八白、七赤、六白、五黄、四碧、三绿、二黑、一白……,每年一星,一直运行到现在。当年所在之星的卦象,就是当年出身之人的风水命卦,至今仍适用。此数与吉凶关系密切,故多用紫白九星测吉日。

  4.体用周天之数:洛书之数九,取一为体,八为用,是九星用八卦也。运数十五,周流八方为一百二十数,共三才而合之即360数,为周天之数。同理,其用数45,周流八方亦得周天之数360也。

  5.地支之数:子1、丑2、寅3、卯4、辰5、巳6、午7、未8、申9、酉10、戌11、亥12、为地支之数。由天干河图之数根据地理演化而成,故子水1、寅木3、辰土5、申金9、午火7,各取河图五行之阳数也,主五行地支之化数。而十二月令之数则是:寅1、卯2、辰3、已4、午5、未6、申7、酉8、戌9、亥10、子11、丑12,主万物存亡之顺序了。



  (三)洛书之理




  1.右旋相克之理:河图天道左旋而生,洛书地道右旋而克。故1、6西北克西南2、7先天之火;2、7西南克东南4、9先天之金;4、9东南克东北3、8先天之木;东北3、8克中5先天之土;中5之土克西北1、6先天之水;皆右旋而克先天之数也。


  2.右旋相耗之理:洛书五行乃五行之用,故有相耗之理。坎一之水消耗乾六之金;兑七之金消耗坤二之土;离九之火消耗巽四之木;震三之木消耗艮八之土;艮八之土消耗坎一之水;故五行八卦右旋相耗也。


  3.相对冲克之理:由于中土显用于八方而不自守中,故洛书五行八方相对冲克。坎一之水克离九之火;乾六之金克巽四之木;兑七之金克震三之木;坤2死土冲艮8生土。同理,地支则子水冲克午火;酉金冲克卯木;申金冲克寅木;亥水冲克己火;辰、戌阳土湿燥相冲;丑未阴土寒热相冲。相对冲者,其数皆合而为10,为土之成数,乃阴土之数也,阴为静,静极生动,故10不自显,而显于九宫八卦12支之动也。


  4.八方阴阳之理:河图四方四面,洛书八方八面。任一平面皆东西南北为四正,阳数一、三、五、七、九、居之;四隅为偏,阴数二、四、六、八、居之。洛书将河图的四面化为八方,五行数位也动而变之:一仍是水,六化为金;三仍是木,八化为土;二化为土,七化为金,四化为木,九化为火;五仍为中,显用而游寄八方;十为体显于合用之数而不自显。故河图之数为十,以一为体九为用,其用为洛书;洛书九宫,中五为体显用以八卦,乃阴阳用于万物与人也。


  5.紫白九星之理:洛书九星又称紫白九星,皆落于九宫。九星按一定规律轮回,既可以用于元运,又适用于年运及个人风水命卦,还可以每日一星测吉日。九星用于元运上分上下二元,共180年,每星管20年。五黄星的20年前10年寄上元四碧星,后10年寄下元六白星。(若按60甲子起运则分上、中、下三元,仍是180年,运数亦与九星合。)九星之理用于风水命卦,则是上元甲子男起一白星顺行;女起五黄星逆行,同元运一样永恒推移。如今年2004甲申年为下元八白艮运第一年,人事风水命卦为:男二黑坤卦,女一白坎卦。


  6.洛书与先天八卦数理:洛书九数,相对之和为十,为河图之用数,乃人与万物之用数也;先天卦八数,相对之和为九,为洛书之用数,乃人通天彻地之数也。故邵氏梅花易数,用洛书之图,用先天卦数也,乃尽人通天彻地之能也。
  河洛之象,人人皆可视之,河洛之数,识者皆可推之,河洛之理则深妙无穷矣!故,得象可会其意而推其数,得数可忘其象而思之理,得理者”象数皆荃蹄”也。又:洛书为圆,主动。




  注释:


  [1]参见萧汉明:《关于河图、洛书问题》,《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
  [2]参见陈恩林:《河图洛书时代考辨》,《史学集刊》1991年第1期。
  [3]参见苏洪济:《河图洛书考释》,《史学集刊》1992年第4期;韩永贤:《河图、洛书时代再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
  [4]参见王卡:《河图洛书探源》,《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5]⒓金景芳:《关于〈周易〉研究的若干问题》,《烟台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6]王弼本《周易》中,“天一地二”句在上系第十章,“天数五,地数五”句在上系第八章“大衍之数五十”一段之后。朱熹《周易本义》以为,“天一地二”句后应接“天数五,地数五”句,之后再接“大衍之数五十”章,近人金景芳先生亦采用此观点。参看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39页。
  [7]参见苏洪济:《河图洛书考释》,《史学集刊》1992年第4期。
  [8]参见张政R:《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考古学报》1980年第4期。
  [9]参见李零:《“奇字”之谜:中国古代的数字卦》,《中国方术正考》,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8―215页。
  [10]参见刘大钧:《〈易大传〉著作年代再考》,《东岳论丛》1981年第6期。
  [11]参见金景芳:《论〈周易〉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时代与原因》,《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年第3期。
  [12]参见余敦康:《朱熹〈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与〈易学启蒙〉解读》,《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作者: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10-16 17: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看看我想看看我想看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10-23 23: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东西啊,值得分享
87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11-13 12:2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啊,太感谢了
52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7-12-31 08: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图洛书八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1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