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今日头条
德国哲学家康德
和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
于18世纪下半叶由提出来的“星云说”,描述并详细论证了太阳系是由一块星云收缩形成的。
“星云说”用自然界本身演化的规律性来说明星球演变的一些性质,为天文学的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到今天,结合丰富的观测资料,加上运用各种科学原理和方法,“星云说”有了崭新的面貌,发展成了论述从弥漫星云一恒星一红巨星一行星状星云一白矮星的一系列早期星球演变过程的学说。
但是,“星云说”认为恒星与行星是在同一旋涡中同时形成的观点值得探讨。如果每个恒星系统的恒星与行星是在一个星云盘中同时形成,那么,宇宙中大量存在的互相围绕运动的双恒星系统,以及系外行星WASP-17b等的公转方向与其主恒星的旋转方向相反等现象又该如何解释呢?
现在发现有些比木星质量大得多的行星运动轨道更趋向椭圆,它们与其围绕公转的恒星距离比日地距离还要近。如果“星云说”成立,这些行星在形成过程中就应在引力作用下掉入星云盘的恒星中,因此,最新观察结果已经彻底颠覆了“星云说”的行星形成过程。 可以推断,太阳与九大行星并不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所有恒星系统的组合都是随机的,主星与伴星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二个年龄、经历各自不同的人相遇结伴而行。每个星球系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围绕每个星球运转的伴星数量、质量由这个星球的能量决定,每个星球周围的伴星数量、伴星质量是随着这个星球的能量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恒星演化理论关于星球演变到白矮星之后的去向仍是一片空白。
任何事物都有从发生到消失的发展过程,星球的演变也不应例外。通过相继发现的恒星级黑洞、褐矮星、高温行星、彗星、小行星等一系列过渡星球,把它们的形态联系起来研究发现,每个星球的演变都要经历恒星级黑洞~弥漫星云一叵星一红巨星一白矮星一行星一彗星一小行星几个阶段。把星球从恒星级黑洞开始到小行星结束的各个演变阶段时间进行累加,按照已知的太阳、地球等星球的历史推算,每个星球的寿命极限约在1000亿年以上。
现在,让我们根据有关天文资料对宇宙星球演变的全过程加以推演:
宇宙空间的物质从密度较大区域向密度较小区域汇集,会出现一个吸引力大于离心力的区域,在惯性作用下就形成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高速旋转运动的磁场旋涡——恒星级黑洞。
恒星级黑洞产生的引力会吸引更多物质,形成围绕它旋转的吸积盘,从中诞生出恒星的胚胎——弥漫星云。
当弥漫星云具备了发生原子核反应的二个必要条件——有相当大体积和达到一定密度时,在云团内部气体、尘埃巨大的摩擦作用下,弥漫星云中心区域的原子核反应爆发出巨大能量,演变为光辉耀眼的星球——恒星。
恒星早期是向内吸积物质比向外辐射物质多,能量越来越大;到了后期,向外辐射物质比向内吸积物质多,能量越来越小。从恒星表面源源不断流向太空深处的能量加速了它的衰亡,最后进入它的暮年形态——红巨星。
红巨星的表面温度下降,构成物质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层膨胀,内部高温物质会冲破温度较低外层的束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抛掉外层物质,形成一片行星状星云在空间飘荡。当包裹星核的“雾团”渐渐散去,就坍缩成一颗体积很小的阴暗幽灵——白矮星。
白矮星的原子核反应被压缩在正冷却的固态外壳之中,所以它的体积很小但相对能量很大。它的亮度非常暗弱,之后经过不断的新星爆发而沦为自身不发光的星球——行星。
行星阶段的前期是一个行星固态外壳不断膨胀,表层气态、液态物质不断减少的过程,到了后期,由于内部原子核反应衰减,固态外壳坍塌与表层物质继续散失,行星体积逐步缩小,演变为行星的碎裂状态——彗星。
彗星是行星碎块(彗核)和气体、尘埃(彗发)的结合体,它的结构非常疏松,稍有风吹草动就四分五裂,最终分散成遨游于天际的太空岩石——小行星。
像谷神星一类直径达几百千米的行星,不应属于小行星的范畴。只有那些行星、彗星瓦解后已经完全冷却的天体碎块,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行星。
星球的诞生和死亡此起彼伏,每时每刻既有旧的星球逝去,也有新的星球生成。自然界所有看似随机的现象,不是本身不可预测,而只是受到人类认识的限制,在随机性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确定性,偶然总是涵盖在必然之中的。探索星球演变规律应从尽可能少的假设出发,概括尽可能多的经验事实,实现科学本质上的简单性。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本文由网友采集编写,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邮箱:[email protected])删除。
UFO中文网是一个为广大UFO、外星人爱好者提供的交流平台,观点归本人所有,真实性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