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今日头条
熊蜂的困境
蜜蜂的嗡嗡声正从我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这引起了恐慌,因为我们正在失去为植物和花卉授粉的“授粉工”。蜜蜂所面临的危机获得了媒体的关注,人们写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组织了很多活动,以引导整个社会将目光投向蜜蜂的保护工作上来。然而,我们关注的方向错了!连一些蜜蜂专家也承认,蜜蜂在传粉方面的作用被夸大了。如果我们认为所有的传粉工作都是由蜜蜂来承担的,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我们忽略了另一个“授粉工”群体——野生的熊蜂。在自然界中,熊蜂、食蚜蝇和其他一些昆虫都承担着为依靠昆虫授粉的农作物和果树(即我们常说的虫媒植物)授粉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它们也为野生花卉传粉。它们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果失去它们,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我们确实应该为熊蜂的生存现状感到担心。比起蜜蜂,熊蜂正面临更大的灭绝危险——数十年来,熊蜂的种群数量持续下降,而且情况正变得越来越糟。
重要的“授粉工”
熊蜂为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物种的通称。世界上有250余种不同的熊蜂,全部都体形偏大,身体上有大量绒毛,而且具有不同的体色,有的是经典的黄黑条纹,有的是黑色身体带着红色的尾尖,有的则全身披挂鲜艳的橘红色绒毛。大约3000万年前,熊蜂开始出现在喜马拉雅山附近,而今已经遍布整个北半球区域(甚至还有一种熊蜂生活在寒冷的北极),赤道南部有少量分布,澳大利亚完全没有分布。熊蜂喜欢凉爽的气候,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为加速震动肌肉会产生大量的热。
蜜蜂的蜂巢中通常居住着1万~5万只个体,与之相比,熊蜂采取了不同的生存策略。熊蜂蜂王冬天在地下冬眠,春天来临时开始建立自己的王国,但通常都不超过100个“臣民”。这个小型的熊蜂王国由少量的“足不出户”的巢蜂和大量的外出采集花粉和花蜜的外勤蜂组成。这两种蜂的外表差异较大,以至常被误认为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有些种类的熊蜂将蜂巢建在地下,有些种类将蜂巢建在地表的苔藓处,有些种类在堆积起来的废料中筑巢,还有些种类占用鸟类的巢箱,红尾熊蜂甚至将蜂巢建在石缝中。根据种类的不同,熊蜂的蜂巢通常会维持3~6个月。与精心呵护蜂巢的蜜蜂相比,熊蜂可谓“不拘小节”。
所有成年蜂都以花蜜为食,并用富含蛋白质的花粉哺育幼蜂。不过,不同种类的蜂寻找食物的方式不同。以蜜蜂和熊蜂为例。为了寻找食物,蜜蜂会先派出侦察蜂,这些“侦察兵”在探知蜜源后,返回蜂巢,通过跳著名的“8”字舞来告知同伴应该去哪里觅食。熊蜂不会跳舞,不能像蜜蜂那样进行信息交流,它们的觅食行动是相对独立的。正因此,熊蜂更专注于自身的“工作”。还有,熊蜂不像蜜蜂那样仔细梳理自己以把自己打理干净,而正因为它们的“邋遢”,才能携带更多的花粉在植物间飞来飞去。熊蜂拥有比蜜蜂更大的体形,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更勇敢地面对各种恶劣天气,即使是在大风或潮湿天气,它们也可以外出完成为农作物和野生花卉授粉的任务,而蜜蜂在坏天气中通常是不出巢的。所有这些因素使得熊蜂在授粉工作中显得更加重要。
人们一直都以为蜜蜂是最重要的授粉者,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英国专家指出:现今在英国,依靠蜜蜂传粉的农作物只占到1/3,其他2/3都依靠野生蜂——包括熊蜂、独居蜂(这类蜂不是社会性昆虫,大多是寄生蜂,如陶工蜂、金小蜂)和食蚜蝇等——这些全世界总计约6000种不同的昆虫来完成。而最近的调查则显示,对于英国的野生植物,蜜蜂的授粉量仅占到3%(当然,这一观点遭到了养蜂人的抨击和一些科学家的批评)。
在某些情况下,蜜蜂是不可或缺的传粉者。例如,每年2月,有约100万个蜂巢、100亿只蜜蜂被运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杏树授粉。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熊蜂授粉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番茄的花粉总是隐藏在一个壶状的深冠管中难以收集,熊蜂却有更高明的方式来应对——它们抓住番茄花的壶状部分,以极快的速度振动翅膀,抖出花粉,给自己来一次“花粉浴”。我们吃到的每一个番茄都可能是通过熊蜂授粉的。同样的情况还见于蓝莓、草莓和蚕豆等。由于熊蜂所拥有的传粉优势,现在很多农场都开始利用熊蜂为温室中的蔬果授粉。相关研究也表明,熊蜂授粉能力强,授粉率高,可以明显提升很多植物的产量及品质。
被忽略的危机
不同种类的昆虫授粉者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此我们需要各种不同类型的蜂种,而这恰恰就是问题之所在——当我们将目光过分集中在蜜蜂身上时,却忽略了熊蜂正处在更危险的境地中。
有关研究工作正在揭示熊蜂变得如此脆弱的原因。比如,有研究者通过研究熊蜂的觅食行为发现,绝大多数熊蜂只在离巢数百米的距离内觅食,仅有极少个体最远到达4千米外的区域;更糟糕的是,熊蜂仅储存几天的蜜量,与“储蜜高手”蜜蜂相比,熊蜂在养蜂人的眼中明显处于劣势。
然而,造成熊蜂数量在很多地方明显下降的重要原因是人类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农田耕作方式的改变,此外,人们对熊蜂的关注度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对于一个养蜂人来说,如果他的蜜蜂数量出现下降,他会异常关注。而对于野生蜂类,除非科学家常年在野外统计它们的数量,很难有人发现它们的变化。传统的计算熊蜂数量的方式是统计蜂巢的数量,这样也可以有效地对熊蜂群进行定位;现代方法是使用遗传标记的方式来估计一个地区的蜂巢密度——来自同一个蜂巢的外勤蜂都是“姐妹关系”,只要统计同一个区域中“非姐妹关系”的熊蜂,就可以统计蜂巢的数量。
农药的使用也会影响熊蜂的数量(对这个观点,现在还存有一定的争议)。有研究发现,农药中的一种烟碱类化学物质会影响熊蜂蜂王的繁殖力,进而影响其种群数量。小剂量的农药不可避免地会进入花粉和花蜜中,进而被蜂类采食。据研究,虽然农药不会直接杀死蜜蜂,但会干扰蜜蜂的“导航系统”,令蜜蜂无法找到回家的路。
还有研究发现,在一个区域内,如果有蜜蜂蜂巢存在,熊蜂的食物就会出现相对短缺。当然,也有研究认为这种食物上的竞争不会对熊蜂造成大的影响。
令人忧心的现状
研究表明,近60年来,欧洲境内的熊蜂数量正在持续下降,其中最可靠的证据来源于英国。在英国,现有25种不同的熊蜂,其中4~5种依旧较为常见,但集约型农业的兴起已经严重伤害到了大多数种类的熊蜂,尤其是那些依赖于特定植物生存的蜂种,目前已有两种熊蜂灭绝。在英国,人们对土地利用的改变造成了红车轴草和很多豆科植物的分布量大幅缩减,使得特定在这些植物上采蜜的熊蜂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爱尔兰,那里也因为植被的改变而引起了熊蜂数量的下降,甚至发生了区域性灭绝。
在美国,熊蜂同样也遇到了麻烦。一项研究通过比较8种熊蜂的历史上和现今的分布区域的变化,发现有4种的数量已经明显下降,其中最高者数量下降达96%。这些蜂种同时还有较低的遗传变异性,并普遍患有一种真菌寄生性疾病。专家指出,小种群会引起整体遗传多样性的降低,并增加寄生虫的易感性。
在世界其他许多地方,熊蜂也遭遇了严重的麻烦。来自中国和日本的一些研究证实,集约型农业、过度放牧,以及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熊蜂的数量正在下降。
毫无疑问,野生传粉昆虫以及蜜蜂数量的整体下降,会造成巨大的生态及经济损失。有专家曾经做了一个估计:近些年年传粉类昆虫对英国农业的贡献达到5.1亿英镑,如果所有昆虫的传粉工作都用人工来替代,那么总的支出将达到18亿英镑,而粮食的价格也会因此大幅提升,进而影响到整个畜牧业。与此同时,果树种植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蜂类授粉,苹果的价格会增加多少?
幸运的是,授粉类昆虫的保护工作已经成为国际环境保护议题中的一部分,包括在发展可持续型农业及粮食安全需求项目内。如果我们想维持这种“自然的、免费的”授粉服务,最经济并最可持续的方式就是保护野生蜂类的原有栖息环境,包括所有农田内及农田周围的区域。
人类的好朋友:熊蜂
无论在城市的花坛还是山间,我们常常可以看见熊蜂在花丛里出没。与桀骜的蜜蜂不同,这些毛茸茸、看起来有些令人恐惧的大个子从来不主动攻击人,即使你已经来到它们的巢穴边,它们也只是自顾自地忙碌,除非你用手抓,它们才会蜇你。
熊蜂与蜜蜂同属于蜜蜂科,也是社会性昆虫。它们在自己建筑的地下巢穴中或老鼠等动物放弃的空洞中居住。在野外,有时候我们会遇见熊蜂同一种土蜂作战,因为土蜂这种外来蜂看上了熊蜂的巢。如果土蜂在战斗中获胜,它们就会将熊蜂巢据为己有。熊蜂与蜜蜂是近亲,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熊蜂在植物的传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牧草的传粉效果显著,因为熊蜂的口器很长,有利于替苜蓿、藿香等花授粉。有些国家为了提高牧草的产量,已经开始人工繁殖熊蜂。熊蜂也是自然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指标动物,对于动物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熊蜂还是当今世界上对温室里种植的作物授粉效果最好、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粉昆虫。因为熊蜂具有很多独特的习性,非常适合为温室大棚里种植的作物授粉。首先,熊蜂能够在人工控制条件下缩短或打破蜂王的滞育期,蜂王在任何季节都可以根据温室作物授粉的需要而繁育熊蜂授粉群;其次,熊蜂耐低温和低光照,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以照常出巢采集授粉,即使是冬季,熊蜂也可以工作,帮助解决冬季温室蔬菜授粉的难题;再者,熊蜂有较长的口器,对于一些花冠较长的花朵,如番茄、辣椒、茄子等,熊蜂授粉的效果更加显著。再加上个体大,寿命长,周身布满绒毛,飞行距离较长等,熊蜂对粉源的利用比其他蜂种更加高效。熊蜂的大个头还使它们活动时产生的声震大,“嗡嗡”的震动可以促进草莓、番茄、茄子等需要昆虫震动才释放花粉的作物授粉。由于熊蜂习惯居住在地下,有趋光性差、耐湿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温室内,它们不会像蜜蜂那样撞向玻璃,而是很温顺地在花上采集。熊蜂还能够适应湿度较大的温室环境,专心地在温室内采集授粉。试验证明,熊蜂授粉优于其他任何的授粉方法,可以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例如番茄可增产40%~50%,而且由熊蜂授粉的作物的果实个体大小均匀一致,质地坚实,果形好,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售价。许多专家认为,利用熊蜂为温室作物授粉是一项低成本、高效率、无污染的高新农业技术。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本文由网友采集编写,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邮箱:[email protected])删除。
UFO中文网是一个为广大UFO、外星人爱好者提供的交流平台,观点归本人所有,真实性还需要大家共同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