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redit:123RF
KIC 8462852恒星距离地球1480光年,天文学家和媒体、以及科幻爱好者为它取了很多名字,比如Tabby's Star、外星文明的戴森球结构……现在,最新的观测数据令人倍感扫兴地指出它和外星文明只怕关系不大。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LSU)物理学和天文学助理教授Tabetha Boyajian领导的研究团队获得了Tabby的最新最详尽的观测数据,为这颗恒星在2015年被观测到的不寻常现象提供了合乎逻辑的解释。她说,无论我们发现了什么,它都不是外星文明制造的恒星级别的巨型机器。
最早在19世纪,这一恒星首次被人发现,之后又出现在数位天文学观测记录中。
不过,在2015年,Tabby一跃成为明星。当时Boyajian和其他研究人员报告了一些非常奇怪的事情,他们发现某个神秘的不可解释的现象就埋藏在NASA开普勒空间天文台的庞大数据中。Tabby's Star中的Tabby就是Tabetha Boyajian的昵称。
所有的星星都会闪烁。至少在地球上,他们看起来都是如此,因为星光与地球大气会发生相互作用。
但是即使在太空中,星星的光线也会发生变化,因为可能有像行星那样的东西在它们附近运行,遮挡了射向我们这个方向的星光。如果在我们观测时发生这种情况,通常能看到某颗恒星损失近乎百分之一的亮度(顺便说一下,这个现象实际上就是我们寻找系外行星的工具)。
KIC 8462852却不大一样。Boyajian的团队发现,这颗不大起眼的明星会变得非常之暗——22%。它似乎并没有遵循任何特定的模式,例如恒星周围的行星轨道带来的周期性影响。
所以,有些天文学家提出了一个不太寻常的可能性:这有没有可能是外星文明建造的巨大的超级建筑呢?某个远比地球先进的外星文明文明,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球壳包裹住整个恒星——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很久以前就提出过一个假说,高等级的文明会利用类似的方式,来采集整个太阳系的能源。所以,这种星际机械结构也被称为戴森球。
KIC 8462852这里的戴森球或许还没有完全竣工,所以,运转的时候,只在某个角度才会遮挡住光线。
并非所有的解释都如此天马行空。也有人认为,恒星变暗,可能是由于彗星群或是星际间其他物质。
还有人认为,这可能是恒星内部的某个过程引发的变化。有一个团队甚至猜测KIC 8462852吞下了一颗行星,而亮度变化则是由行星碎屑造成的。
最近天文学家们终于在Kickstarter上成功地筹集到最够的资金,足以支持他们进行一年的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Jason Wright解释说:“我们希望能观测到亮度开始变化的时刻,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有波长下的淹没深度是否相同。如果他们几乎相同,那就意味着遮挡光线的东西是不透明的,就像轨道上行星,甚至是某种的大型结构。”
但可惜,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加利福尼亚Las Cumbres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共记录到四次亮度变化,对KIC 8462852的星光多光谱分析显示,这颗恒星在某些波长比其他波段要暗淡得多。
“最新数据显示,不同颜色的光线被遮挡的强度有所区别,”Boyajian说,“因此,不管介于我们和恒星之间的是什么,它们都不是不透明的,和行星或外星文明的天体结构不同。”
但是,尽管KIC 8462852可能不是我们期待的外星文明的杰作,但我们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恒星的光线暗淡下来。
它可能是灰尘、彗星、星际垃圾,谁知道还有什么?
Wright解释说:“最新的研究排除了最大胆假设,提高了其他解释的合理性。”
答案究竟是什么,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打赌,科学家们不会放弃,直到我们找到了最终的答案。
《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做了详细的报道。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本文由网友采集编写,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邮箱:[email protected])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