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669|回复: 20

你觉得你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发现外星人吗,或者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外星人的证据,为什么?

[复制链接]
57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2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诚提问。这里不搞玄学,比如“其实我们都是外星人”之类的。
就只说,你觉得你能等到这一天吗,人类发现外星人,不一定是外星人,智慧的或者低级的生命,都行。

本文选自网络:
UFO中文网温馨提示:本文由网友采集编写,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管理员(邮箱:[email protected])删除。
08_avatar_middle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2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始终认为生命在宇宙中是相对常见、普遍的,因为生命是非常顽强的,例如嗜好极端环境的古菌、可以轻松在太空存活的耐辐射球菌等。不过要知道大部分外星生命会是相对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地球虽然在37亿年前乃至更早就诞生了生命,然而接下来的二十多亿年时间里还都是单细胞微生物时代,直到大氧化事件发生后复杂多细胞生物才得以开始出现,我们所熟知的生物的要等距今5.4亿年前的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开始出现,包括脊索动物的雏形祖先。人类诞生于200-300万年前,智人的旧石器时代则大约是30万年前,然后人类文明、工业革命、无线电的发明相比地球近40亿年的生命史可以说是刹那间的事。如此宜居的地球都这样,可想而知其他环境更恶劣的星球会怎么样了。
总结一下上面:1.宜居带的地球诞生不久就有生命了,地球诞生至今大部分时间是有生命居住的。2.地球诞生生命后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单细胞微生物的时代。3.复杂多细胞生命姗姗来迟后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进化出智慧生命。4.智慧生物(人类)诞生后大部分时间是过原始的采集和狩猎生活,而不是文明社会。5人类文明建立后大部分时间不会用电,直到一个多世纪前才能发射无线电信号。
因为单细胞生物无法给你发送无线电信号、不能尝试跟其他星球的生物谈笑风生。这就需要更先进的探测技术,太阳系内不少天体由于潮汐摩擦加热、放射性元素衰变的加热的原因导致存在或者可能存在地下海洋例如的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土卫二、土卫六、甚至海卫一、冥王星等等,那些海洋往往含有盐、氨等物质,甚至可能有氨基酸、氟利昂等复杂有机分子(都在太空发现过),所以完全可能有微生物,毕竟那里的环境可比地球某些区域例如沙漠、地下盐矿深处好多了,而地球上的沙漠、地下盐矿深处都有生命。然而要探测那里存在的生命,光靠望远镜远远的拍照分析或者探测器从轨道上勘测是很难做到的,必须用潜水机器人实地考察甚至取样分析。这在目前还做不到,但是有生之年完全可以做到。
所以我觉得有生之年能看见人类发现外星生命,不过是太阳系其他天体地下海洋里的微生物,运气好顶多还可能发现是类似小鱼、小虾、水母、蛤蜊等那样的相对复杂高等多的生命。然而不指望能发现可以谈笑风生的外星智慧生命


记住,外星生命不等于外星人。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2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星生命可以分为智慧生命和低等生命(比如细菌什么的),真正在太阳系以外发现生命那才更能证明生命在宇宙中随处可见,毕竟火星上的石头也是可以落在地球上的,太阳系内的生命交换并不是不可能。
那么,作为一个坚信宇宙这么大,外星人一定存在的我们,如何发现并证明外星一定有生命,而且是智慧生命呢?
还要是有生之年系列!
其实只要知道有哪怕是单细胞的生命,给一个几十万年,智慧生命可能就演化出来了嘛,其实,发个探测器,等个几百年说不定也就知道了嘛,不,这些答案统统不存在的,我想知道怎么直接探测到地外智慧生命
目前正在建造的下一代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Square Kilometer Array)简称SKA,具有难以置信的一平方公里的接收面积,也就是这个望远镜等效镜面面积有一平方公里,有多厉害呢?反正就是各种牛逼超越时代的厉害。
言归正传,探测地外生命是SKA的科学目标(key sciences)之一的,探测复杂的星系分子是其中的目标之一,但是大家肯定不只是想看到一大堆复杂的分子式,我们想要看到的是智慧的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啊!
不要担心,SKA有可能可以做到!
你觉得你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发现外星人吗,或者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外星人的证据,为什么?379 / 作者:qvoclop / 帖子ID:30866
SKA两本厚厚的科学预研究大部头 https://www.skatelescope.org/books/
你觉得你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发现外星人吗,或者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外星人的证据,为什么?384 / 作者:qvoclop / 帖子ID:30866
高亮的文章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如何用SKA搜寻系外智慧生命
在SKA两本厚厚的科学预研究大部头中,第一部分就是key science之一的The Cradle of Life(生命的摇篮),其中,第二篇文章(Siemion et al. 2014)就讲述了利用SKA搜寻地外智慧生命的可能性。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到呢?
你觉得你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发现外星人吗,或者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外星人的证据,为什么?535 / 作者:qvoclop / 帖子ID:30866


我们知道,智慧生命内部进行互相交流沟通的第一选择肯定使用无线电波进行沟通,像我们以前的电报,现在的手机、Wi-Fi等。
我们人类的机场雷达的发射功率是非常的大的(毕竟我们不想跟丢一架飞机),比电视塔什么的发出的电磁波强度大几个数量级,如下图所示,而且这样的机场雷达地球上也是不少的,十几个,那么我们也可以合理假设即使外星生命没有比我们更为先进,就跟我们一样,那么外星球也会有类似我们这样的机场雷达(或者类似强的无线电发射源),在行星自转的帮助下在短时间内总会有一个雷达“朝向”地球,那么这样的雷达信号就有可能被我们探测到,只要我们离得够近。
你觉得你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发现外星人吗,或者能无可辩驳地证明有外星人的证据,为什么?873 / 作者:qvoclop / 帖子ID:30866
Fig 5 in Siemion et al. 2014


离得近?不会又在逗我玩吧?
我们知道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越远,信号就越弱,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望远镜去探测更远更暗的天体,那么,几年后将会建成的SKA一期能够探测到多远呢?


在这篇文章(Siemion et al. 2014)中,天文学家预测了在SKA一期建成时,五年的观测时间中,SKA可以把地球附近约200光年的范围内的所有恒星都搜寻一遍,这就有超过大约10 000颗恒星,探测深度可以达到10^18 ergs/sec,即,只要外星球上有比机场雷达发出的强10倍的电磁波就能被探测到,这还没完,在SKA二期建好之后(约2030年后),通过十年的观测时间积累,保守估计,在把200光年内的所有约10 000颗恒星都搜寻一遍后,只要有类似地球上机场雷达强度的无线电发射,就都能探测到!当然,更远的地方有科技更发达的外星人那也有可能探测到,前提是外星人不知道黑暗森林法则,哈哈哈


总结:
射电波段是比起光学等其他波段最有可能按人类现有技术发现并确认系外智慧生命的探测手段,而SKA就是有可能做出这一发现的利器!


PS:我还指着万一,也许,可能,说不定,狗屎运,如果,....  
PPS:发现地外智慧生命可是比任何科学大发现还更加改变人类认知和命运的事情,这可是几个诺奖都盖不住的啊。
PPPS:关于戴森球,我觉得是很搞笑的一个猜想,很依赖假设的东西,不如这篇文章讨论的实际。比如,如果可以建造戴森球,外星人为什么要在这一颗恒星上吊死?核聚变的能源真的都不够了嘛?
PPPPS:如此的硬的硬科普,而不是卖情怀,抖机灵的答案,大家觉得好就点个赞呗~谢谢啦


(完)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2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气好的话,人类探测器登上木卫二的那一天就是发现外星生命的那一天。

运气不好的话。。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2 10: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快三十了,假定还能再活50吧。就以50年计算吧。
先说结论吧。
0. 以人类现在的技术发展,五十年,可控核聚变发电都不一定搞得出来,肯定出不了太阳系,最多是对太阳系内其他星体有了更详细的考察,仅此而已。
1.能否发现外星智慧文明的痕迹,人类说了不算,纯粹只能碰运气。运气好的话,明天就可以,运气不好的话,可能人类死在地球上都发现不了。
2.能否在太阳系内发现低等生命,现在也说不准,比较有希望的几个地方,一是火星,二是木星的几个卫星。




从现在开始,50年的时间,载人航天飞出太阳系几乎没有任何希望。更不用说飞向其他星系了。
接触外星文明的渠道,要么是等别人找上门来,要么就是等收到信号,说不定撞了狗屎运能见到他们来到过太阳系所留下的痕迹,这是很多科幻小说里常用的路数。


不论如何,还是努力在太阳系内多考察吧,说不定可以发现活着的或者死了的古菌类,运气好说不起也能发现原始多细胞生物。


坚定地相信,地球生命在宇宙中不是唯一的生命,然而,星际之间遥远的距离,智慧文明发展的瓶颈,光速残酷的法则,极大的概率是,我死十次的时间,人类也找不到任何自己不孤独的可靠证据。


心怀希望吧,即使我们这代人,最大概率仍然是会孤独的走向死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1 04:4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