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13 14:3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理论一定正确,但是目前看来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更大。最重要的观测证据有这么几个:
一. 通过多种相互独立的测量方法得到的星系(或星系团)总质量比其中普通物质的质量多出很多。
二. 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三. 关于不同宇宙年龄时形成星系团数量的模拟(Structure formation)。
其实还有更多,不过从立意新颖、证据直接的角度来说,上述三个已经能包含对暗物质论证的主要几个方面。
(这里我更新补充一句,立意新颖的意思就是这几个证据相互独立,稍微解释一下:第一条是星系星系团这个相对小尺度的证据,而后两条是宇宙整体大尺度的证据。然后二三两条也相互区别,第二条的微波背景辐射是一个时间切片不同宇宙区域的证据,而第三条结构形成是同一区域在时间上演化积分的证据。所以说它们是相互独立的。而证据直接就是说这些都是直接观测证据,不是其他理论推导的间接证据。比如大爆炸理论与暗物质理论相符,但这只是说两个理论之间融洽,要说两个理论都正确还需要扯其他很多证据,就太麻烦了。)
首先说第一个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观测证据(后两个隔得比较远,要跳到文章三分之二位置处才会讲到),这些独立的测量方法包括了:
1. 直接观测那些环绕不同尺度质量中心的物体的运行速度(比如恒星相对星系中心的移动速度、星系相对星系团中心的移动速度),假设绕质量中心移动的物体被引力束缚做圆周运动,根据引力定律即可得出星系或星系团的全部物质质量。
2. 在X射线波段,可观测包裹着星系团的高温气体分子所发出的辐射,从而确定气体温度。假设这些气体目前是被稳定束缚在星系团内,那么根据其温度可得出星系团质量不能低于一定值,也就是气体温度所代表的特征速度要小于逃逸速度。
其实对于距离比较近的星系团,你可以由不同位置的光谱特征得到相对星系团中心不同距离处的温度,由亮度(surface brightness)得到气体密度(在主要温度范围内,亮度和粒子密度关系对温度变化不敏感,因此可直接得出),根据气体压强、密度、温度三者间关系得到各处压强,再假设具有这样压强和密度分布的气体被某种质量分布束缚着,且处于流体静力平衡状态,则可以拟合出一个确定的星系团质量分布。(遥远星系团光谱比较难测,温度这一项的分辨率相对较低,是限制质量估算精度的主要因素。)
3. 假设目前的相对论引力理论,根据目标星系或星系团的引力透镜效应,可得出目标的质量。(这是三个方法中最复杂单独成为一个学科并且出了很多书的,所以我只能提纲挈领的介绍这么一句话,要点是三种方法都有效而且相互独立。)
同时,通过该系统的亮度,可以估算出其可见物质(比如恒星)的质量,再假设普通物质(非暗物质)质量和恒心质量有一定物理关系所成的比例(比如通过观察一些距离很近的系统来精确测量气体质量分数白矮星质量分数黑洞质量分数等等),就可以估算出普通物质质量。最后你发现总质量大于普通物质质量。
这三种独立方法得出的目标质量不谋而合,比人类已知物质(星体质量加星际介质质量,其中星际介质的质量远高于星体质量)质量高出一个数量级左右。但是这些证据有三方面缺陷。
1) 这些证据本身包含的假设可能不正确.
第一个假设,目前公认的时空和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或者更“先进”一些的尝试把引力纳入到量子场论的框架中)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修正广义相对论引力的形式,或者干脆改变引力所在的时空性质,则可能完全不引入暗物质而完美符合上述几种观测。
(前一种解决方案一般叫MOND,下文会讲;后一种解决方案就是传说中的十一个时空维度云云。You may want to check out Thad Roberts's TED talk "Visualizing Eleven Dimensions" or look up to his website: Einstein Intuition : Quantum Space Theory)
第二个假设,流体静力平衡(hydrostatic equilibrium)或者“束缚在系统内”等等,然而这些“发现了暗物质”的系统都是非常大的系统,以至于它们在宇宙年龄之内都无法达到所谓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系统还在剧烈演化的过程之中。如此,即便你发现系统内物质的运动速度高于可见质量引力势的逃逸速度,也可能只是因为系统还不够稳定。
(事实上非常巧的是,relaxation time = Hubble time 刚好是能否发现暗物质的分界线,这个界限约为10^6太阳质量,差不多也就是最大的星团和一些矮星系的质量。星团和矮星系们可以在宇宙年龄内完成至少一次较彻底的能量交换过程,它们都没有暗物质存在的证据被发现。发现暗物质的系统只有星系,星系团,超星系团往上等等。所以有的地方甚至把是否发现暗物质作为区别星系和星团的标准之一。详见 Dabringhausen, Hilker & Kroupa 2008 Figure 5.)
2) 对于那些我们了解的系统,其实并没有发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如果我们把系统总质量作为横轴,系统存在暗物质的明显度作为纵轴画一幅图(打开链接2008MNRAS.386..864D Page 880 看图12)。
就会发现对于质量较小(小于倍太阳质量)、结构简单(形状规则、没有明显的子结构)、统计清晰(观测到每一颗星)、模拟容易(个点好像是现在N-body模拟的极限了)、理解充分的系统,也就是星团啦,比较小的星系啦什么的(银河系约为倍太阳质量),它们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暗物质存在证据。
图中紫色点是围绕大星系旋转的矮星系,会以特定的方式抛洒质量,所以极端不符合系统稳定平衡的假设,所以这些点是不可靠的。而其他点都是处于普通物质就能进行解释的合理范围内,也就是质量光度比为太阳质量光度比的5倍。我们知道太阳已经属于比较大的恒星,更多恒星质量只有一半太阳质量,它们的质量光度比就约为太阳的5倍,且还有很多已经演化完死亡的白矮星黑洞等等会将质量光度比提的更高,所以5倍的质量光度比是正常合理的。其实都不用这些推理,图中很明显,数据点的 intrinsic scattering 已经就大的不能给出任何科学阐释了。
只有星系团这样大的系统才有大约一倍的质量缺失没有解释(图中没有画,它们的质量光度比大约是太阳的10倍)。但是这些质量被恒星级黑洞补偿被认为是容易达成的(虽然还未有人进行严格的计算)。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当你真的去找暗物质的时候,它们就消失了。你只需要合理的估计黑洞等恒星残骸的质量,就可以符合光度质量比的观测(当然,得到平的旋转曲线需要 Milgrom’s dynamics)。
对于上一段落的观点也存在反对意见:所需的暗物质不可能是恒星残骸,必须是某种新的真正的暗物质。因为形成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过程,必然经历恒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发生爆炸,会将大量重元素抛洒到星际间,然而我们对星际间介质金属丰度的观测较低,不能同意曾产生过如此大总质量的恒星残骸。
然而这种反对是源于不更改相对论且不存在任何种类的暗物质的假设。采用MOND+某种暗物质的方式原则上可以解决这一质疑。
3) 暗物质作为一种解释有其自身的问题。
如果假设暗物质存在,不是简简单单提供一个背景引力场就完了,在暗物质云中移动的物质都会受到引力拖曳,暗物质也会跑会跳,这就能产生各种可观测(然而并没有观测到的)效应。因此存在很多观测与现有暗物质理论假设不符,这些观测说明即使真的存在暗物质,目前的暗物质理论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例如,如果星系真的存在于暗物质的包裹之中,那么就应当能观测到两种行为方式不同的此星系的卫星星系(satellite galaxy)——处于暗物质云之内的和之外的。即便暗物质只产生引力相互作用,处于暗物质云中的卫星星系也会受到很强的引力拖曳作用(dynamical friction)。但是对于卫星星系的大量观测却没有任何发现(不管你如何分析,所有卫星星系的数据点都聚集为一个族群而不是两群),似乎根本就没有什么暗物质存在于那里对卫星星系造成影响。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相同的问题,如果存在暗物质云的引力拖曳,那么路过(passing by) 一个大星系的星团会很容易的失去能量从而被星系俘获,而如果没有暗物质,这些路过的星团就不会被俘获成为卫星。我们通过观测星系星团们的密度和自行速度等等,能估计出宇宙演化过程中星系们应该会俘获多少卫星星团,进而和现实进行比较。结果当然是,卫星星系和星团的数量 远小于 目前冷暗物质标准宇宙学模型(Lambda-CDM model)的预言。
(2015年 Pavel Kroupa 写了一篇这方面的综述,感兴趣可以看看:Galaxies as simple dynamical systems: observational data disfavor dark matter and stochastic star formation。该文作者是提倡重新审视暗物质理论的领军人物之一。优酷还有他演讲的一个视频:暗物质真的存在吗 标准宇宙学模型仍存在问题)
上述暗物质理论的缺陷,催生了很多不采用暗物质来解释已知观测的尝试,比如上文提到的MOND(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也就是“被修正的牛顿引力理论”的研究,就是暗物质理论的主要竞争对手。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Milgromian dynamics 等等。下面我们主要讨论MOND与暗物质之争(高维空间那个提的人更少,虽然我认为更有希望)。
目前的主流理论倾向于暗物质,所以关于MOND的研究相对来说是稀少的。有些MOND理论能在星系尺度下符合观测却不能在更大的星系团尺度符合,反之若要在星系团尺度符合则星系尺度符合不了,首尾不能兼顾(但是又有更新的研究说解决了这些问题)。总之这个领域做的人不多(即便不是几个人也就是几组人吧),争论庞杂不清。
关于修正引力论的主要打击来自于著名的子弹头星系团(Bullet Cluster)的观测。其中用光学方法观测到星系的气体质量位置和引力透镜方法测量的星系质量位置不重合(记得星系中普通物质质量主要由气体构成,恒星等星体质量只占很少一部分)。
暗物质学派认为,这是由于两个星系团相撞过程中暗物质间除了引力外没有相互作用,而气体间发生碰撞摩擦,因此气体被落在暗物质后面导致了这样的观测结果。而修改引力方程式的形式并不会改变产生引力的质量中心位置,因此对MOND学派造成重大打击(也就是申请不到什么经费了)。
然而,暗物质派的论证实际上存在致命缺陷。因其所采用的引力透镜方法事先假设了相对论引力理论,如果假设某种修正的引力理论则可能得到不同结果。至少有一篇文章宣称,采用非牛顿引力能得到质量重合的结果。但很少人会做“修正引力的引力透镜”方面研究,两拨人没有什么共同语言,这一争论只好僵在那里。
另一个缺陷是,这个所谓两星系团穿过对方的故事实际上并没有很好的依据,我们只看到一张照片而已。(事实上某些计算发现这个故事是不自洽的,冲击波温度差异显示的两星系团相对速度非常高,而在标准宇宙学模型中,星系团相遇合并会被暗物质晕减速,不可能达到这么高的相对速度,使得子弹头星系团成为了反对暗物质模型的证据......)
不过做报告引用 Bullet Cluster 这个例子来说明暗物质的概念时,台下听众基本意识不到这个缺陷就完全接受了暗物质的概念,MOND 派败北无可挽回。
况且,尽管理论上不能否决,但真要构造一个修正的引力理论满足全部已知的观测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足以令人望而却步。
任何一个学说的发展完善都不是个人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国际科学界的共同努力。而学界主流并不是由某些绝对理性的人来决策的,一旦“暗物质”这个理论被广为流传,自然有更多的人学习和改良它,加入很多新的假设来使其符合观测,它也就看起来更完善。而 MOND 等学说没有什么人研究和教授,没有新鲜血液,缺少经费,恶性循环,不等到哪一天它突然获得重大成功是不会受人重视的了。
除了事先假设现有引力理论成立这个致命缺陷,子弹头星系团的观测本身也造成新的疑问,因为除此星系外人们从没有观测到任何一个质量中心与气体中心不重叠的星系(团),这就显得很奇怪。试想,两个星系(团)穿插而过的事件在过去应为数众多,而每次事件都可能诞生这样的裸气体星系(团)和无普通物质的暗物质团,为什么我们做了那么多引力透镜观测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呢?暗物质的支持者辩解说这是因为子弹头星系团中的两个星系团会很快合并唯一个大星系团,暗物质与气体恒星回到一处,因此它们只是在生命中短暂的一段时间发生分离,观测到的概率很小。但是这个说法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也没有任何有力证据表明这两个星系团一定会合并而不是各奔东西。
(我刚刚看到有一些疑似纯暗物质星系候选,但是都没有确定,在学界也没怎么听说。)
P.S. 鸣谢 狐狸先生 评论说:“质量中心和重子物质中心不重合并非孤证。这方面文献有很多(当然怎么解释另说),希望答主不要想当然。http://arxiv.org/abs/1004.1475”
二. 关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
首先要知道宇宙微波背景(CMB)的成因,就是在大爆炸模型的假设下,宇宙曾经处于非常致密高温的状态,可以发生核反应等等,宇宙膨胀之后当时极高的温度和能量密度也逐渐稀薄,但是直到今天仍能被观测到,这就是2.7K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了。
微波背景的观测能佐证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存在也就不难理解,因为CMB辐射在宇宙中躺了这么多年,必然会被宇宙中存在的东西所影响,CMB不是完全均匀的存在于宇宙各处而是有起伏涨落的(相对差别在10^-5量级),而且涨落区域的大小存在特征尺度(就好像你在玻璃上哈气形成的水滴有一个典型直径,而不会从无穷小到无穷大的水滴都出现)。可以证明,调整暗物质(和暗能量)与普通物质的相对组分多寡,可以改变CMB的这个特征尺度。反过来,通过这个尺度也能确定宇宙中是否有暗物质(和暗能量)以及其占比多少。
(当然了,实际做这个研究的人不会只用一个“特征尺度”,而是用整个的涨落尺度谱,即 The power spectrum of the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temperature anisotropy in terms of the angular scale 这个谱一般分两个因素进行分析,一是CMB光子发出时刻宇宙的状态,决定了这个谱的一阶近似;二是CMB光子从发出、经过漫长的时间传播、到被我们接收这个过程也会被宇宙中存在的物质影响,让谱的形态稍稍变化,这些构成了高阶近似。)
这一节最后补充一个容易说清楚的小论点,作为结构演化支持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我们知道宇宙一开始是非常均匀的,比如CMB相对变化幅度在10的负5次方量级。而这个不均匀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加强,物质多的地方吸引更多物质,物质少的地方流失更多物质,造成星系团等结构的凝聚。我们还知道这个不均匀性线性变化的速度基本是和红移成正比的,也就是现在时刻宇宙的不均匀性与红移为1000时刻的早期宇宙相比相差了一千倍。
CMB的红移是1100,因此如果只考虑普通物质,现在时刻的宇宙不均匀性应该为,可是实际上现在星系团的物质密度比宇宙平均密度高了至少百倍(由于考虑的是线性演化所以只涉及这个最大尺度的结构,小尺度的如星系恒星等等都不能用线性近似了),也就是正2次方,这之间差了4次方没有办法解释。
而且这里还隐藏了一个致命一击是,CMB谱和宇宙物质密度谱(星系团什么的观测)的谱形不同。比如你找到50年前中国各地人口分布数据和今天的做比较,你会发现过去人多的大城市现在人更多,过去人少的农村现在人口更少,这是正常的向人口多的聚集,幅度差异越来越大(我就不用个人净值做例子了......)。但是如果你发现过去人多的地方和当今人多的地方不同,说明你的模型里少考虑了一些东西,或者过去的统计数据不正确,有些人口是隐形的,你没统计到。现在CMB谱和宇宙物质密度谱形态不同,就强烈暗示你你对物质的统计出了什么问题,应该存在某种“暗物质”。
而暗物质理论也确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释。因为CMB光子背景是和普通物质作用平衡的,暗物质并不参与电磁相互作用,所以CMB发出的时候暗物质的不均匀性并非10的负5次方,而是高了四个量级的,由于暗物质质量是普通物质的十倍以上,所以普通物质会加速落入暗物质不均匀性的势井里,造成结构演化速度的加快。同时暗物质的密度分布谱是贴近当今宇宙物质密度谱的。
上面关于不均匀性变换幅度的论证虽然用了线性近似,但是论证是严格的。因为在语境下不均匀性从始至终都很小。这个论证在历史上很重要,是肯定暗物质存在的转折点。但是现在都是用计算机模拟非线性的演化情况,从而给出更精确的结果,线性计算在实际工作中不怎么用了。
三. 关于不同宇宙年龄时形成星系团数量的模拟 (Structure formation)。
这个和上一种情况类似,宇宙中是否存在暗物质(暗能量)对于星系团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就好像在蜂蜜中两块磁铁吸引到一起比在水中要慢)。我们可以模拟出不同假设下星系团由少到多聚集起来的这个过程,数一数各个时期内星系团在宇宙中的密度。然后再跟我们的观测做对比,从而确定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组份。
人们能做的实际上更好,我们不仅可以数各个时期星系团的数量,还可以将星系团划分为不同质量,数不同质量的星系团数量,这样又形成一个谱,这个谱的演化强烈受到宇宙中物质组份的影响。
如何理论计算出这个谱比较复杂就不提了,需要知道的是,结构形成是与引力物理公式相关的,如果你这个包含了引力理论的模型推导出了正确的结构形成过程,那么就佐证你的引力理论有很大可能是正确的,这是能区分MOND与暗物质理论的方法之一,而第一章的暗物质观测证据是无法区分的。
以上关于微波背景和结构形成两个方面的观测证据我都加了(暗能量)。亦即表明它们不是直接的暗物质观测证据,而是在一个包含了暗能量的系统模型(目前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之下的一部分。它们对暗物质理论的支持要建立在该模型正确的基础之上,而该模型是由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其他观测所佐证的,因此是间接的证据(就像是一个超级复杂的多维大拼图,现在这样拼感觉大部分位置都能吻合,但仍有一些细节吻合不了,这就很蛋疼,把整个拼图推倒重来可不容易啊)。
这些证据只是在标准宇宙学模型的自身框架内需求某种暗物质的存在,这种需求只告诉你,原本(没添加暗物质)的标准宇宙学模型不靠谱,而不是告诉你既然现在添加了暗物质的宇宙学模型符合观测了,暗物质就一定存在。
(打个比方说,你路上看到一个人,背影特别像某个你熟悉的人,但是转过身来发现脸不对。这时候你有两个选择,放弃这个人是那个你认为的人的理论,或者新添加一个“他”做了整容手术的理论到你原有的理论之中。这个新的加入整容元素的理论符合观测了,那么是否可以作为你认定一个路人整过容的证据呢?不靠谱吧。可是如果你又发现这个人带着刚从韩国回来的机票呢?你又又发现他刚刚花了一大笔钱的收据呢?暗物质就是如此,方方面面的证据都指向有暗物质,但就是没有直接的决定性证据。)
而且我们还能看出一个规律,就是对于小尺度(我们理解较为完善)的系统,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消失了,而对于很大尺度(我们并没有真正理解)的系统,暗物质存在的证据才出现。
所以怎么说呢,支持暗物质存在的人会认为这是由于暗物质稀薄且只有引力相互作用的特质,导致其在不同尺度上的表现不同,而反对的人就会说“嘿嘿,我也不说你错,但是这还不够明显么,你不懂的地方才有暗物质,那是因为你不懂啊!”
因此,后面这些所谓的“暗物质存在的证据”,并不真的构成对反暗物质派的强烈证否,因为不能排除构建出全新的宇宙学模型,不引入暗物质而满足上述观测证据的可能(印象中MOND下什么模型曾经宣称他们可以完美符合CMB谱的观测,但不一定能符合全部其他的观测,我不是这方面专家)。
只是目前没有人有能力有精力去做这些工作。因为这样做是有学术风险的,暗物质理论在太多相互独立的观测上展示了其优良的解释能力,暗物质理论有非常大的概率是对的。如果暗物质确实是对的,那你就白耽误一辈子,又没钱拿,何苦呢。
而且不仅主流学界内拿不到钱,学界外也很难拿到。这些理论极难被普通人理解掌握,除了宇宙命运的理论成果以外,几乎可以肯定不会有什么能短期内产生现实价值的成果,也就不会有学界以外的人来资助这方面研究。太阳系以内的事,目前的物理理论已经解释的相当完满,不能解释的只是距离人类非常遥远非常古老非常庞大的一些东西,这些现象对人类可能永远(直到人类灭绝)都不会有影响。
因此这些争论直到今天仍然持续,不过其实算不上争论,不管是暗物质的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知道这些各有倾向的观测证据,而他们的最终目的也是一样的,就是找到一个理论能完美解释全部观测现象。只有当某一方在报告时只提及有利于他自己论点的说法时反对方才会站起来提醒他:“你这个论证有什么缺陷大家心知肚明,我可还坐在下面呢啊!”。
总结来说,暗物质对于解释某些观测现象不可或缺,同时又与一些观测结果矛盾(上面给的Pavel Kroupa的视频中比较有力的证否了冷或温暗物质存在的可能)。
而MOND,以及MOND的相对论版本TeVeS,虽然在解释星系旋转曲线上展示出人们尚未理解的远超暗物质理论解释能力的巨大成功,但在星系团尺度、CMB不均匀性特征谱、大尺度结构形成、BBN、质量中心不重合的子弹头星系团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这方面的讨论参见:Dark Matter vs Modified Gravity | Sean Carroll (Youtube 视频 懒得转优酷了 不经常翻墙的估计也看不懂)
最终的宇宙学理论有可能是由某种性质的“暗物质”(比如现在已经确定大部分暗物质的温度不能很高云云)和某种形式的 MOND 结合而成(好像只有这种情况还没有被证否)。到那时也许暗物质就会有新的名字,不再称为暗物质了。
前路漫漫,同志仍需努力。
最后给资源链接
Literature
Books
Dodelson, S.: Modern Cosmology (Academic Press 2003)Padmanabhan, T.: Structure Formation in the Univers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3)Peacock, J.: Physical Cosm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Padmanabhan, T.: Theoretical Astrophysics III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Kolb, E. & Turner, M.: The Early Universe (Addison Wesley 1990)Peebles, J.: Principles of Physical Cosmology (Princeton 1993)Liddle, A. R. & Lyth, D.H.: Cosmological Inflation and Large Scale StructureWeinberg, S.: 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Wiley 1972)Schneider, P: Introduction to Extragalactic Astronomy and Cosmology (Springer 2006)Padmanabhan, T.: Cosmology and Astrophysics through Proble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apers, reviews, lecture notes, etc.
- Modified Newtonian Dynamics (MOND): Observational Phenomenology and Relativistic Extension (Review thecurrent observational successes and problems of MOND)https://arxiv.org/abs/1610.06183 (End of MOND? New support for LambdaCDM - Oct 2016)
Report of the ESA-ESO Working Group on Fundamental Cosmology
(Wha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questions in cosmology, and how can they be solved?)Saas-Fee Lectures on Gravitational Lensing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strong, weak and micro-lensing)Images of A1689
(spectacular example of galaxy cluster lensing, as promised in the lecture)Distance measures in cosmology (D. Hogg, 1999/2000)Press-Schechter theory and its extensions (A. Zentner, 2006/2007)The Cosmological Constant (S. Carroll, 2000/2001)Lecture Notes on General Relativity (S. Carroll, 1997)Lectures on Dark Energy and Cosmic Acceleration (J. Frieman, 2007-2009)Dark matter candidates (L Bergstrm, 2009)The Physics of Cosmic Acceleration (Caldwell & Kamionowski, 2009)Interpretation of the cosmological metric (Cook & Burns, 2009)Lecture Notes on CMB Theory: From Nucleosynthesis to Recombination (W. Hu, 2008)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Galaxies: Les Houches Lectures (S. White, 1993-1994)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astronomers (J. Wall, 1977-2003): available as a book (1977, 2003), or freely as two papers ( I: Definitions,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detection of signal, II: Correlation, Data-modelling and Sample Comparison)The Beginning and Evolution of the Universe (Ratra & Vogeley, 2008)Cosmological Perturbation Theory and Structure Formation (E. Bertschinger, 2000)Advanced Topics in Cosmology: A Pedagogical Introduction (T. Padmanabhan, 2006)The Large Scale Structure in the Universe: From Power-Laws to Acoustic Peaks (Martinez, 2008)Correlation functions and their estimators: Landy & Szalay (1993), Szapudi & Szalay (1998), Kerscher, Szapudi & Szalay (2000)
Sites with N-body simulation movies:
MPA GarchingN-Body shop (Washington)Galaxy Dynamics and Cosmology (U Toronto)Gasoline gallery
Useful links
Cosmology CalculatoriCosmo interactive cosmology package (See this paper from 08.10.2008)Wayne Hu's homepageastro-phAstronomy Picture of the Da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