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中文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51_avatar_small 楼主: UEBhwIGV
收起左侧

关于中国的人类起源,有人说起源于非洲智人的迁徙,有人说是起源于北京周口店,哪种说法更合理?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3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班考了这个问题,当时也提出了疑惑。但从现在的基因重复率数据测试来看,非洲可能会面大一些。目前的说法是非洲的人类繁衍了全世界。非洲部落之间基因的多样性,包括距离非洲越远多样性越少正好可以说明迁移道路基因的丢失。
周口店的时间偏晚了吧?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3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打的论文摘要
《更新世东亚人群连续演化的考古证据及相关问题论述》

1引言

人类从古猿分化出,演化过程经历了地猿,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的不同阶段。从人类这一物种的角度看演化过程是连续的。然而在某一地区某一时段可能确实没有人类生存,或者缺乏某个化石人种的演化证据。由此会产生诸如“某地区人类的起源”“演化链是否中断过”“现生人群与古人类是否有祖裔关系”等问题。这些地区性问题在东亚尤为重大。

魏敦瑞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后,东亚人群曾被认为是连续演化的。但是“出自非洲说”提出后,一些学者认为东亚地区古人类演化产生过中断,我们的现生人群祖先是起源于非洲迁徙至此的早期现代人。然而吴新智等学者坚持认为东亚现代人类演化是“连续进化附带杂交过程”,并没有中断与替代。

有关人类演化的研究多引述化石与遗传证据,考古学很少参与,但是人类化石往往属凤毛麟角,存在时空空缺,考古材料却具有连续性与丰富性的特点。考古材料虽然不能直接反映人类体制进化与遗传变异,但是对人类时空分布,延续,迁徙,生存,技术与文化研究大有裨益。对破解现代人起源这样的命题会提供重要证据。

考古材料确定现代人特征曾经流行,然而你其形而上学的做法无法为特定的生物人种的进化属性做标注,因此应被摒弃,改用行为变异性的理念探讨相关演化问题。

本文主要运用考古学材料,在不超过材料属性本身的前提下对“现代人类本土起源”的假说提供支持和启示。(只涉及直立人在东亚出现以来的演化过程,对其源头不作讨论)

2东亚旧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与连续发展的表征

从已有材料看,人类自更新世早期就出现在东亚及东南亚地区,且该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越来越丰富,一脉相承又与西方文化有别。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

石器原料特点及开发利用方式:原料先天劣质,开发方式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不刻意寻找某类优质石料进行连续深度开发。先民们采用了机动灵活,简单适用的技术与方法,只在晚期有些微变化,这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部古人类选用燧石类材料,着意开发优质石料资源形成鲜明对照。

石器制作方式:缺乏剥片技术的系统性与计划性,直到晚更新世早期才从少量材料变现出交互剥片技法。 在加工技术上表现出简单,随意,对坯材改造程度浅。西方在旧石器时代早中期普遍采用勒瓦娄哇技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石叶技术为主导,以及广泛采用两面技术,对石器做规范深度加工。东西方文明产生了鲜明对比。

石制品类型、形态与组合特点:东亚地区石器文化主要是砾石或者简单加工的石片,像石斧这样非洲欧洲在旧石器时代早期居于主体的器物很少出现,加工也很不规范典型,器类分化不明显,个体变异大。这种情形直到晚更新世晚期才在北方一些地区改善,出现多样化与规范化。这与欧洲非洲的情况产生鲜明的反差。

区域文化传统的传承:不同学者提出了针对我国南北地区或华北地区贯穿始终的旧石器文化传统。很难否定这些地区存在继承性强并稳定持久的旧石器文化体系,当我们聚焦于具体地区时,也可以看到文化传统的保持与延续,说明发展是连续的,人群是薪火相传的。

3 本土文化与外来因素:融合与替代

一些学者致力于寻找东亚地区旧石器文化遗存的“西方元素”以擦出所谓的“莫维斯线”。这个问题从本土人群演化过程是否连续,是否发生过中断和被新移民整体替代的角度值得深究并厘清事实。

西方元素中的代表“勒瓦娄哇”在非洲、欧洲与西亚盛行,在东亚则标本极少,完全谈不上大规模文化传播或影响。因此在中国古人群的演化中完全可以排除掌握勒瓦娄哇技术的西方人群的大规模移入并实现对本土人群的替代。

至于手斧,有学者认为手斧的存在证明早期东西方人类的技术与智能并无二致。该论证存在几个问题:手斧分布的局限,手斧的稀少,手斧的不规范,手斧组合的本土性。这些有着明显的本土砾石石器工业的根基。西方元素与本土文化应该是融合关系,没有替代的迹象,反而是本土文化一直呈主流,持续之势。

石叶是最明确的外来文化因素,然而该石片体系断续并消失,可见西方技术特点的石叶体系经历短暂渗透传播后最终消弭于无形,没有被本土文化改造反而被后者取代,显示本土文化及其背后人群演化的强势。

4 关键节点的文化证据:不存在距今10万-4万年间的演化空白

“出自非洲说”关于东亚人类演化的一个重要论断是这里存在距今10万到五万年间的化石证据空白,代表本土人类演化就此中断,中断原因是末次冰期的恶劣气候导致本土人群灭绝。直到从非洲起源长期迁徙的现代人到达这里中国乃至东亚人的生存空窗期才被填充。

下面是对这一论断过于武断的例证:

许家窑-侯家窑:该遗迹存在不同文化层位,古人类在此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生存繁衍。

北窑:该遗址从早到晚石制品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时间200kaBP到70kaBP。

大地湾:拥有6.5万年以来的年代框架,记录了古人群又采集狩猎经济逐步向农业经济过度,持续生存活动的历史。

徐家城:该区域至少在六万年以来存在频繁的人类活动,留下大量的遗物,遗迹。

同样位于“10万-4万年空档期”发现了人类生存遗迹及文化延续的遗迹还有:萨拉乌苏、乌兰木伦、织机洞、秦岭地区、井水湾以及黄龙洞。

虽然一些测年工作所用的技术还具有薄弱环节,但是和考古年代学这一综合系统互相补充和验证,使得对遗址的时代判断不至于出现大的偏差。

从气候上分析,中国乃至东亚大部分地区在末次冰期期间并不存在足以导致人类和其他生物大灭绝的极端气候条件。华南自不必说,很多大型哺乳动物都在更新世的大部分时间内安然度过。这些被动适应环境的动物能挺过末次冰期,具有更高智能和技术手段的人类如果因为无法适应而灭绝与常理不和。

东亚本土人种没有在之前更恶劣的气候中灭绝,也就不该因为气候在末次冰期灭绝。“出自非洲说”的这一论断违背事实与逻辑,或许是为了简化处理从非洲迁来的人群与本土人群的关系,避免讨论移民与土著发生基因交流与战争杀戮的情况。

5 讨论

5.1 关于“现代人”及其相关概念、术语

“现代人”特有的定义,是与更古老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相对应或相独立的,是一个新的种群,与此前人群的关系并不明确,这一概念下有很多模糊的空间和未经澄清的假设前提。

现代人不同的人种其实只是种群,属于一个物种。然而在化石人类的分类上,是按照化石所变现出来的骨骼形态的差异加以划分的。他们之间是否是同一物种不得而知。新发现的人种的依据是遗传变异,据此我们也可以称这样的分类方式是“基因种”,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文化特征定出“文化种”,这样的人种的概念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概念是会误导人的,分子生物学家依据现生人群遗传多样性的角度提出“现代人”起源于非洲,随后古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加入支持阵营,“现代人”的概念被窄化为20万年前从非洲迁徙往全世界的人群,其他人群与“现代人”无缘。这暗示着现代人是一个新的物种,与尼人等早期智人是不同的物种,存在生殖隔离。实际情况是,尼人与现代人有过基因交流,而且交流程度被远远低估。其实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如果真的有从非洲迁徙来的人种的话,与本土的早期智人无法进行基因交流。

因此可以认为,早期现代人是有多个种群而不是物种,非洲的现代人只是其中一支,欧洲的尼人,东亚早期智人的晚期群体也是现代人的成员。 很可能从直立人阶段人类就已经形成一个统一的生物钟。所以“现代人起源”是一个伪命题。我们应该更多着墨于现代人类演化的区域多样化问题。

5.2 饮食男女:隔离、种群延续与性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乃至东亚古人类是特化的种群,从直立人迁入以来一直生活在人类演化的边缘地带,基本与外界隔绝,缺乏基因交流而演化缓慢。然而从化石证据和文化遗存看,中国古人群与西方同类长期隔离的假设前提是不存在的,基因交流与文化融合是时常发生的,这是东西方古人群维系在同一生物种内的重要条件。

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应该引入人类行为的视角,人类有利于种群繁衍的独特的社会属性包括:迁徙性;制作使用工具、火,狩猎,改造居址、缝制衣服;拥有复杂的语言与意念表达形式;交换与互助;超强的爱欲与生殖能力。 人类的行为方式与社会属性使得人群会不断迁徙互动,不同人群地区的基因交流时常发生,作为一个物种的血缘关系不断强化。西方与东亚皆是如此。

5.3人类演化研究的文化证据

人类演化研究中最重要的证据来源于两个方面:人类化石与文化遗存。两者相互补充方能对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类的演化过程做出全面的复原与解读。

立足文化遗存的考古学研究在探讨人类起源于演化中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材料丰富,很多情况下是古人类生存的唯一证据。其次文化遗存对古人类社会属性有所反映。 文化证据自有其薄弱环节,在很大程度上不受进化法则的控制,人类行为又具有多变性,导致文化遗存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对其分析会产生多解与歧义。这种情况下研究者不可随心所欲地利用曲解材料以迎合某种观点与理论,不能带着偏见和有色眼镜去歪曲审读。

对于是否可能是西方迁徙来的新移民丢掉了他们的技术模式接受了固有的文化传统,这样考古材料就会失去辨识本土与外来人群的能力的质疑。可以指出:中国的石器原料并未限制石器技术应用,材料并非中国石器技术水平不足的决定因素。其次,如果新移民真的丢掉了自身的文化传统,那也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考古遗迹中没有这样的迹象。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特点及其发展过程看,本土人群的连续演化是主旋律,外来移民的迁入与融合是插曲。

5.4 石器技术与生存模式、演化能力

中国乃至东亚的旧石器文化体系长期保持模式1的低级阶段,在技术革新,规范化,精致化程度都落后西方,这样的工具组合及其表现的技术能力能否支持东西方人类同步演化,最终成为现生人群大家族的成员?有的学者提出古东方人类使用竹器,石器是制作竹器的工具,笔者提出“综合行为模式”的论述:

东亚古人类在生存方式与策略方面的特点有:因地制宜,简便务实。不追求规范化和精致化。低限开发,与环境和谐,很少刻意寻找优质材料,深度开发。对可用资源仅做浅层次开发。不断迁徙,追逐新的资源,加强了对多变波动的气候环境的生存竞争力与适应能力。人类不必强迫自己在技术和文化方面发生重大适应性改进和调整,而是变更环境,获取新的资源。灵活机动,因陋就简,因材施法。进取创新,从砸击演进为锤击,开发利用资源能力显著提升。

6结语

  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与遗存对研究中国乃至东亚更新世人群的演化过程、规律及现代人起源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信息和重要的启示。可以看出中国乃至东亚旧石器时代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这里的古人群是生生不息,连续演化的。来自西方的文化因素在不同时段,不同地区间或出现过,但是绝对没有成为文化的主流,更未发生对土著文化的置换,仅仅是基因混合与文化交流。神州大地不存在文化材料空白,人类演化的链条在此也从未间断过。古气候与古生物学也对末次冰期的本土人群灭绝进行了否定。这些都从考古学生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论证和支持,“综合行为模式”学说的提出强化了对本土人群适应生存并不断向前演化能力的论述。对人类行为特点与社会属性的观察与思考,也对东亚古人群与西方人群的隔离问题及不同地区的人群长期保持在同一物种而未发生生殖隔离的可能性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3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欧美科学家说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在5万年前从非洲走出,说他们的肤色是由于气候形成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

如果肤色在短期内就可改变,那为什么在北极生活了几万年的爱斯基摩人仍是黄种人,为什么他们的皮肤没有变白,还有据说一万年前从东亚迁徙到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分布于从加拿大到阿根廷,跨越从热带到寒带的气候,为什么他们的皮肤至今还是黄色的,没有变成白种人也没有变成黑种人呢?

假如肤色是由气候以及太阳紫外线照射程度决定的,那么由人推及到动物应该也是成立的,如果像西方科学家所说的气候决定论,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生活在南极和北极的动物,其皮肤的颜色应该是白色的,而生活在热带的动物,其肤色应该是黑色的呢?事实是寒带有大量黑皮肤的动物,而热带也有大量白皮肤的动物。既然皮肤颜色不是由气候决定的,那是怎样形成的呢?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由人体内在的基因决定的。

欧洲科学家曾经做过很多基因检测,都是根据Y染色体来检测的,但是我们知道Y染色体是由男性携带的,用男性基因来推断人类迁徙路线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社会必须是父系社会,但是很遗憾,人类直到最近四五千年才相继进入父系社会,之前都是母系社会,也就是说现在用Y染色体只能大概确定人类四五千年前开始的传播路径,而欧美科学家却据此扩展到了四五万年前,这明显是时间错乱。四五千年前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确实有大量的非洲黑人往中东、欧洲方向移动,但那是作为奴隶被贩卖到欧洲和中东的。古希腊、中东的各国都有悠久的奴隶贸易的历史,这些黑人或许会和当地人混血,造成了今天欧美科学家基因检测的结果,但是不能就此说当地人是四五万千前从非洲迁徙过去的。

那么欧美科学家为什么要宣扬各地人种是从非洲走出的?原因就是为欧洲人的扩张找到历史依据。既然世界各地的人口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那么欧洲人迁徙的美洲、澳洲、南亚,那都不算什么,历史上人类一直在迁徙。欧洲人用这种大家都在这么做的心理来减轻其侵略其它民族的罪恶感。澳洲的土著人被欧洲人屠杀殆尽,美洲的印第安人也被欧洲人屠杀的所剩无几,欧洲人在世界各地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成为欧洲人永远的罪恶,定会被钉在人类历史的耻辱柱上。欧洲人为了减轻其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行,就只好编造出人类从非洲走出的谎言。这是欧美科学家精心策划的一个谎言,目的是减轻欧洲人的罪恶感,并且为将来消灭其它民族制造依据。“既然世界其它民族都被非洲出来的智人灭绝了,那么我们欧洲人也可以毫不愧疚的消灭其它民族。”,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阴谋。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3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A学校自己打印100份原始试卷,其中给B学校10份,C学校10份,D学校10份,让他们自己复印用作考试。其中A学校都分别有留档。


不幸的是,给B学校的10份原始试卷中,"to be or not to be"写成了"to be or no to be",于是B学校自己后来复印的100份试卷里都有这个错误。

给C学校的10份原始试卷里,"anger begets greater anger"写成"anger beget greater anger",于是C学校复印的试卷也全部印错了。

D学校呢,"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把that写成a,但D照本宣科还是全部复印了100份。

现在,我们抹去学校标签,采取双盲测试,把所有试卷收集起来,分门别类,随机用1-4数字不重复命名4个学校。请问你们能辨别哪个是最初的学校A吗?

能,因为只有某个学校的所有试卷集合中能找到以上三个错误,而其他学校或许在印刷中产生新的错误,但不会包含这三个。

所以当今非洲人基因复杂性依然是最大的。

这就是简单版的认定人类起源于非洲的分子学原理。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6-13 22:28:14 | 显示全部楼层
enmm,最近刚好在看《人类简史》,是这样的,目前所有的人类都是智人的后代。
我们的祖先经历了认知革命后,一跃成为食物链顶级掠食者,而其他人种都还不过是食物链中层阶级。
后来智人开始走出非洲,走向世界,但是不可否认,智人每迁徙到一个地方,就会引起当地物种大灭绝(包括其他人种)。从智人走出非洲到一万年前智人基本定居这个期间,全球有一半的哺乳动物惨遭灭绝

关于中国的人类起源,有人说起源于非洲智人的迁徙,有人说是起源于北京周口店,哪种说法更合理?887 / 作者:2zhitiger / 帖子ID:31388

不敢相信,我们的祖先在一万年前就屠杀了地球上一半的哺乳动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UFO中文网

GMT+8, 2024-11-21 21: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