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6-13 22: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新智: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代人起源在方法上存在漏洞。21世纪初国内学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研究现代人起源的论文,结论是中国的原住民被来自非洲的移民完全取代。作者们主要依据公式t=-Ne In(1-V/Ne i)进行计算,其中t为时间(以代数计),i为突变率,Ne为有效群体大小,V为微卫星位点重复单元数量的方差。这其中提到的几个变数都是假设。
第一,研究人员假设有效群体规模大小是750—2000人,而其他做类似研究的科学家所假设的有效群体规模大多数是6000—15000人。二者之间相差甚多。事实上有多少人,谁也不知道。如果不假设为750—2000人,就得不出6万年前非洲的现代人到达中国的结论。
第二,他们采用新大陆土著人的Y染色体突变率为前提。不同位点的染色体有不同的突变率,只用一个假设比较合适的突变率代进公式,科学性有多高呢?
第三,他们假设20年为一代。但不同地区人群的生育年龄不同,简单地假设多少年为一代是否具有代表性呢?
第四,该观点假设中国原住民与外来人种之间无杂交。但2010年美国已有实验论证其间确实存在杂交。
分子生物学界曾有人提出,用DNA技术研究人类起源的研究实验是客观的,是经得起重复的。但我认为,虽然实验室的结果经得起重复检验,但从实验室的结果推出最后的结论,其间存在很多假设,这些假设是主观的。因此,结论不可避免有主观因素。
——————————————————
许汉奎研究员认为,用现在活人的DNA来推测人的历史,显然还有一些不确定性。那么,我们为何不可以从化石当中提取DNA来研究呢?
其实,早在1974年,国外的专家就在澳东南部一处距今约六万年前的人类遗骸中,成功提取了线粒体DNA。当时的结论是:它与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现的、据认为是源自非洲的早期现代人类的古老DNA在遗传上没有联系。这一结果表明,在澳大利亚出现的早期现代人,其演化路线独立于非洲古人类之外。这个发现质疑了学术界流行的“走出非洲”理论。
不过,对于从化石中提取DNA进行研究,许汉奎告诉记者,这也有不妥之处,“化石在地下埋了那么多年的岁月,DNA虽然具有稳定的特征,但作为有机的东西,它遇到水后会分解。从骨头到形成化石的过程中,一定是有水在参与。化石形成后,其中的氨基酸链条早就断了。”换句话说,化石中DNA极易受到污染。据介绍,美国曾在地下600多公尺下挖出恐龙的骨头,作了详细的DNA分析,结果却被德国证实样本早已被污染。许汉奎认为,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琥珀里的小昆虫的DNA测定,是可以确定其遗传问题的。
对于用检测DNA的方法来推论现代人类的起源问题,吴院士有自己的看法。他曾在2002年看到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文雄和他的研究组发表了一篇文章,深受启发。文章大概的意思是:每一个遗传位点,会捕捉人类历史的一小段,只有对足够多的遗传位点做了研究之后,才能对人类进化的历史达成一个共识。因此,用检测少量的DNA法去推测整个人类的历史,其结论的确有待斟酌。
很显然,现代人类的起源要比想象中复杂得多。无论是遗传学界还是考古学界的学者都仍将在这一领域继续争论,不断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