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跟踪一个人的眼球运动,来识别他们的性格类型。包括来自德国斯图加特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和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uttgart)的研究人员,使用最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展示了个人性格特点与眼球运动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个人的眼球运动揭示了他是否善于交际,有责任心或者有好奇心;而算法软件能有效地识别出五大人格特质中的四个:神经质,外向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能通过眼球运动来读心的人工智能。
研究人员称,眼睛的微小运动能暴露五大性格特质中的4种:情绪不稳定性(neuroticism,即神经质)、外向性(extroversion)、亲和性(agreeableness)和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
研究团队表示,这项工作将对人类与机器人的交流方式产生革命性影响。这些发现显然具有改进人-机互动的潜力,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研究者托拜厄斯·罗斯切(Tobias Loetscher)说,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改进的个性化服务。然而,现在的机器人和计算机并没有社交意识,因此无法适应非语言的线索。这项研究为开发新型机器人和计算机提供了可能,它们能变得更加自然,能更好地领会人类的社交信号。
该研究由南澳大学、斯图加特大学、福林德斯大学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信息学研究所合作完成,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研究人员展示了人类个性和眼球运动之间的联系。
研究人员追踪了42名参与者在大学校园周围日常活动时的眼球运动,之后通过问卷评估他们的性格特质。罗斯切博士称,这些发现还在严格受控的实验室研究和真实环境中的眼球自然运动之间架起了重要的桥梁。
这项研究追踪并测量了人们日常活动时的视觉行为,提供了比实验室更多的自然反应。而且,我们的机器学习方法不仅证实了个性在解释日常生活中眼球运动时的作用,并且揭示了新的眼球运动特征可以作为个性特质的预测因素,研究人员在发表于《人类神经科学前沿》(Frontiers in Human Neuroscience)的论文中写道,个性特质塑造了一个人的行为、思考和感觉模式。个性特质与眼球运动之间联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具有相同特质的人也具有类似的眼球运动方式。
研究人员发现,神经质的人往往眨眼更快,而经验开放性更高的人则更多地左右移动眼睛;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人的瞳孔大小波动较大;相比悲观主义者,乐观主义者会花更少的时间来观察消极的情绪刺激(比如皮肤癌的图像);好奇心强的人会更频繁地察看四周;心胸开阔的人会花更长时间注视抽象图片。
这项技术或许能用在智能手机上,以识别和预测我们的行为,提供可能的个性支持。该技术的潜在用途还包括老年人的机器人伴侣、自动驾驶汽车和互动视频游戏等。
对此,Wouters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兴起,政府和企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闭路电视摄像机(CCTV)和互动广告来检测过路人的情绪、年龄、性别和人口统计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