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印象 深度科普栏目第728期 宇宙微波背景被认为是大爆炸之后的残余辐射,代表宇宙诞生后留下的热量。当然我们不能用肉眼看到它,但宇宙中背景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微波背景辐射已经降低到极端寒冷的值,仅仅比绝对零度高2.725度,当然在大约138亿年前温度可不是如此之低。恰恰相反,宇宙大爆炸的温度是相当高的,根据NASA的数据,可达到2.73亿度,而且宇宙的体积也只有目前的十亿分之一。
微波背景辐射追溯到大爆炸后大约40万年,光子在早期宇宙中徘徊,就像在浓雾中漫游一样。因此我们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地图,其实就是在回顾宇宙大爆炸之后38万年至40万年的时候,那时候的宇宙仍然是不透明的。
关于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其实是个意外,1965年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名研究人员在调节一个无线电接收器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奇怪的噪音,并且很快意识到整个天空都充满了这样的噪音。这次偶然的发现让婴儿宇宙真相大白,原来这个噪音可追溯到138亿年前。
微波背景辐射对科学家是很有用,有助于我们了解婴儿宇宙是如何形成的,在大爆炸发生之后的38万年,宇宙空间还很小,而且处于均匀的温度分布状态中,波动很小。头条独家的宇宙印象认为,正是这些波动导致了后来星系大规模天体结构的出现,宇宙学家可以了解星系的起源,测量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基本参数等。
第一个基于全天的COBE宇宙背景探测器于1989年发射,展示了以前从未见过的宇宙结构,也造就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2003年,威尔金森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器绘制的辐射分布图也出来了,科学家这才发现最古老的恒星大约在宇宙大爆炸之后2亿年开始出现,比之前估计的要早很多。
科学家还发现天空两个半球的平均温度不对称,宇宙中存在一些暗区,这就是所谓的冷斑区域。2013年,欧洲航天局普朗克太空望远镜观测数据发布,这是迄今最为精确的微波背景辐射图像,但问题在于科学家发现微波背景辐射在大尺度上的波动与预测不符,这也间接证明了暗物质和暗能量对宇宙的印象我们仍然没有搞清楚。
微波背景辐射的研究有E模极化和B模极化两种,两者关系在于B模可以通过E模引力透镜和引力波产生。南极的BICEP2望远镜在2014年疑似发现了引力波B模极化,但结果却被认为是宇宙尘埃的干扰。宇宙印象为今日头条独家,其他均为假冒,转载均为非法。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