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来说说超光速——这个超劲爆、超现实的谜,惹得无数人为之着迷。
既然要说透【超光速】,就得先说明白【光速】。
光速的定义——
是指所有无质量粒子以及所对应的场波动,在真空中的运行速度。
什么意思?说得直白点,就是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作为物理常数,一般标记为c,众所周知光速是每秒30万公里,精确值是每秒299,792,458 米。
用这个速度可以衍生出一些光行距离,方便使用:光秒、光分、光时、光年。比如说,地球到月球距离是1.3光秒,地球到太阳距离是8.3光分,地球到土星1.18光时,地球到比邻星是4.3光年,到仙女座星系是250万光年,到可观测宇宙边缘是465亿光年。
那么光到底是啥东东?
光,既是振荡的电磁波,也是行进的光子,这些携带能量的小包裹,可以同时表现出波和粒子的两种特性,独特穿越于宇宙间。光就像宇宙的生命线,将能量从一个原子送往另一个原子,或者耗费数十亿年跨越漫长的时空,将能量从一个星系送往另一个星系……说得诗意点,「光不仅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工具,它本身就是奥秘」。
问题来了,为啥说物体运动的速度上限就是光速?
为啥爱因斯坦说光速不能被超过就不能超过?他的话为啥成了金科玉律?
请记住,光速作为物理常数,也是逐渐被认识的,并不是人为规定的极限。
早在亚里斯多德时代或者牛顿时代,光一直都被认为是瞬间就能达到,光速无限大。
直到1676年,丹麦天文学家奥勒·罗默测定光速是每秒22万公里,尽管比实际数值低了26%,但无疑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直到将近两百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电磁理论,才有了光传播的正确理论。可以说测定光速,为20世纪诞生的相对论——终结绝对时空观,开了第一枪。
史上最著名的公式莫过于质能转换方程了,大家知道E = mc^2(E代表能量,m代表质量,c代表光速),再清楚不过地显示了一条铁律:没有什么带有质量的东西能够达到光速运动,更不要说超光速了!
因为从颠扑不破的公式可以看出:能量和质量是等价的。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量,应该加到它的质量上去。
比如说,以10%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比原先增加了0.5%,但以90%光速运动的物体,质量变得比正常质量的两倍还多。当物体越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就越大。反过来也就是说,一个物体永远都不可能达到光速,因为那时质量会变成无限大,而根据质量和能量等价原理,这就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才能做到。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作为全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机构,几乎每天都在验证着这条颠扑不破的铁律。无论给加速器输入多么大的能量,粒子的速度也只能与光速稍微再接近一点。有些粒子甚至被加速到跟光速只差0.00001%,但还是没有任何实物粒子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
总而言之,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提出的两个先决条件:光速不变和光速不能被超过,并非来自什么魔力,更不是拍脑袋硬性规定,而且他正好完美揭示了一个自然法则。
正是爱因斯坦拿着这个「光速不变和光速不能被超过」这杆枪,才开始革掉牛顿绝对宇宙观的命。此话怎讲?
牛顿的经典理论都是建立在绝对时空基础上的。经典力学中的所谓空间,就像是一个无限延展的、具有固定坐标的大框架;所谓时间,就是摆放在宇宙中央、永远均匀摆动的一个大笨钟。宇宙所有的人事物都放在这个绝对的大框架中,相互作用和运动。同一个宇宙,拥有同一个空间坐标,同一个时间座钟。在这种绝对时空里,牛顿虽然也研究光、引力,但他认为这些作用的传播不需要时间,也就是光速无限大,是超距的、瞬时的。
但爱因斯坦否定了这种超距、瞬时的观点,光速也是一个有限数值,而且是宇宙中信息和能量传播速度的最高上限。
由此可以推导出:每个观察者都一定有自己的时间测度,都是以自带的钟表为准。不同观察者携带同样精准的钟表,但读数没必要、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看到这儿,你可能不太理解,感觉有些反直觉。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么高精尖的钟表,也没有工夫去严谨观测。不过,科学家早就替我们验证过了。
1962年,科学家把两个原子钟分别放在水塔的顶部、底部。底部的钟相对来说更接近地球的球心,比放在水塔顶部的钟跑得慢。同样一个水塔,顶部和底部的时间并不相同。
另一个经典例子:我们经常使用手机导航吧,天上的那32颗GPS卫星,就跟地面上的我们不是一个时间,两个相对论效应相减后,得出每天比地球表面快38微秒。这是啥概念?有多大差别?如果不把这细小的时差校正的话,每天可能会引起我们高达100多米的导航位置偏差。
再来把思想实验:如果你以10%光速,也就是每秒3万公里往返一趟海王星,只需不到4天的时间,当返回地球时,你已经比自己的女票/男票年轻了25分钟。
这就是速度、引力决定下的相对论效应——每个人、每个物体都有自己的时间,所经历的时间各不相同。时间与长度取决于观察者。
简单来说,狭义相对论揭示了速度对时钟的影响:速度越快,时间越慢。广义相对论揭示了引力对时钟的影响:引力越大,时间越慢。
说到这儿,我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光速不变和光速不能被超过」作为前提,就没有现代物理学和宇宙学所构建的这个世界。反过来,如果存在超光速的物体运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错的。
此刻可能有人反问了:一个波动的相速度,不是可以轻松超过光速吗?费曼图中的虚光子不是也能超光速吗?量子纠缠现象不是也能超光速吗?
的确这些超光速现象都存在。以某种方式定义的「速度」超过光速是完全可能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搞清楚,这些现象并非是以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速度超过了光速!
因为刚才我说了:爱因斯坦理论的前提条件是光速不变和光速不能被超过,这就意味着宇宙中信息和能量传播速度的最高上限是光速。尽管这些现象都能超光速,但跟光速有个本质上的区别——并没有传递信息和能量!
▲蓝点以群速度运动,绿点以相速度运动,红点以波前速度运动。然而,相速度并没有携带信号/信息进行超光速。
有人认为量子纠缠可以达到超光速的信息传递,但目前科学界主流意见认为不可能,顶多只能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接近光速。
还有人会说,目前观测到超过光速的宇宙膨胀速度,难道不是真实存在吗?如果一个遥远星系正以超光速的退行速度远离我们,而我们恰好又收到了它发出的已经红移了的光线,这不正是信息传递速度超过了光速的证据吗?
先可以肯定地说,现今可观测的距离范围内,宇宙膨胀速度(退行速度)确实已经超过了光速。但这是宇宙空间构造本身的膨胀超光速,并不是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了超光速。
还是打个比方吧——
我们现在接收到一个遥远星系的光波,比如说是数十亿年前发出来的。当时这束光波被派出来后,就高高兴兴地飞到宇宙中开始了时空旅行,就像游子离开了母亲一样,从此失去了联系。飞着飞着宇宙膨胀了,那个星系跟地球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但这个光波毫不知情。自己也因为空间膨胀而被拉长,频率变低了。经历几十亿年后,这个光波终于来到了地球,可他并不知道母亲星系后来的情况,报告给我们地球人的所有母亲星系的消息,其实只是过时了的信息。
现在再看看——
信息速度和能量速度又是怎么定义的?
按照速度=距离/时间公式:传递信息/能量的固有速度等于,跟信息/能量一起运动的观察者测量的距离,除以自带时钟测量的经过时间。
前面说过,速度跟观察者无关,但时间与长度取决于观察者,取决于自带的钟表和尺子。这就需要用到洛伦兹变换公式,还是省省吧。
即使不经过复杂的计算,我们也大可不必惊喜这个光波传递信息的速度会超过光速。因为你想啊,这个信息本身就是由这个光信使传过来的,传递的速度顶多就是光的速度,何谈什么自我超越——超光速的光呢?
其实这都是一种观察效应,实际速度跟观察者无关,跟真正的所谓能量和信息的超光速传递不是一回事儿,这是宇宙空间本身的膨胀速度超过了光速,不是信息传递速度实现了超光速。所以并不违背相对论,更不能说相对论不成立。
再说一遍,现在已知的所谓「超光速」,都没有传递信息和能量!但凡传递信息和能量的最高上限,就是光速!
至于,义无返顾地迷恋超光速的,还是一头扎进那些著名的科幻作品里头吧,任意逍遥,神游宇宙——当然不受宇宙铁律的限制。
<div class="pgc-img">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