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904|回复: 20

人类基因族谱研究是一场骗局?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9-9 20: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介绍下搞人类基因族谱研究的人的简化工作的理论假设,下面是从其公开发表的论文上摘录的内容:

从DNA看人种历史

一、现代人类起源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对DNA分子的直接研究成为可能。起先,一些有具体功能的基因的多态性(即人与人有差异)得到了关注。研究得最多的是人类特异性免疫蛋白基因HLA。他的确有相当多的类型,可以观察到大量群体间的差异。但由于与重要的人体功能有关,所以它的变异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无法与人群的分化完全同步。其实,《人类基因组计划书》的完成使人们发现,在人类冗长的DNA分子中,有具体表达功能的基因只有三万个左右,而大部分的区段都只是填充基因组或维持分子结构的无意序列。这些序列的变异往往不会影响正常的人体功能,所以可以自由的与人群分化同步。然而,不管有无功能,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序列都会碰到混血的难题。人类基因组主要分成23段,每一段构成一种染色体,其中22种是常染色体。每种常染色体在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对,其一来自母亲,另一来自父亲,但在继续传给后代时,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会打断而后重新拼接,即重组。所以不同位置的突变之间毫无关系,其组合完全没有意义。

于是,人们自然开始关注没有重组现象的区段,其一是线粒体,其二是Y染色体非重组区NRY。线粒体是男女都有的,但不管男女都来自其母亲,男性的线粒体无法传给后代(线粒体位于细胞质里,男女交配授精过程中,精子细胞只有细胞核和卵细胞核融合,精子的细胞质包括线粒体被排除在卵细胞之外),所以人们的线粒体都来自其女祖先,自然不存在重组。NRY则只有男性体内存在,更无法重组。这种不重组的区段,最大的优点是其上的突变是紧密相关的,每一个突变都代表着整个区段的特性。先后发生的突变,也会有上下游关系。这样,不仅突变的谱系清晰,不同性质的突变,在研究时也可以相得益彰。相关联的突变构成的组合结构叫做单倍型。而每种单倍型的发生年代可从其相关的”时钟”标记计算得到。这样,只要民族群体有特征单倍型,其发生渊源和年代就可推断。

但是这种构成单倍型的突变,必须保证只出现一次而且不会变回去,不然各种单倍型就不能保证其发生的独特性(同一种单倍型如有不同的来源,便不能据以分析群体发生的关系),有一种突变”核苷酸多态SNP”就符合这种要求。各SNP构成的某种单倍型都是单一来历的,NRY上的SNP单倍型就是在世界各地各民族中体现出极丰富的特异性和多样性。

另一种突变标记“短序列重复STR”与SNP单倍型相粘连时,就成了天然的“时钟”标记。在一个固定的基因位置上,有一种特定的短序列重复了几遍,有如火车车厢。每次突变都会增加或减少一节,而这种增加或减少是随机的。所以,同一个祖先的不同个体的同一STR位置,可能有不同的重复数。因为突变的速度是可知的,所以我们只要寻找到最大的重复数差异,再加上其它一些参数,就可以推算出他们共同祖先的生活年代。

不同位置上的STR,也可以构成单倍型。当几个STR同时随机增减时,奇妙的效果产生了。从最古老的单倍型开始,向不同方向产生差异越来越大的单倍型。在特定群体中观察到的中央单倍型总是最古老的,这就象一点墨水在清水中静静的扩散,色迹的中心必然是墨滴的最初位置。而根据扩散的半径,也可以计算扩散持续的时间。由于STR的突变机率比SNP大得很多,所以在同一种SNP单倍型的个体中分析STR的网络关系,就可以计算SNP的发生年代。这样,我们就掌握了民族遗传分析的两大利器。

由于技术难度不同,最早研究的非重组区是线粒体。在分析了遍及全世界的几千个人的线粒体之后,1987年,RebeccaCann发现线粒体的系统发源于非洲,这一学说被称为“非洲夏娃说”,这项研究揭开了遗传学方法探索人类史前历史的序幕。从现代人的线粒体发现现代人类起源于十万年前的非洲,那么其它大陆上更早时期的古人类句必然是已灭绝的旁支。这与古人类学界原有的普遍观点不合,因此引发了很多争论。但是,对欧洲尼安德特人骨骸DNA的分析,证实了他们的确与现代人没有传承关系,两个学界的认识也渐统一。

但是,由于线粒体的特殊性质,它的突变过快而且长度太短。这使得它提供的信息量很有限,而且在群体间的分布格局较乱,这一切则由NRY来捕捉。NRY上不断有新的SNP,到2001年,斯坦福大学的PeterA.Underhill等在全世界人群中发现了218个SNP位点,构成了131种单倍型。这些单倍型构成的谱系与线立体谱系的共同之处,也是证明现代人十万年前发源于非洲。

首先通过与黑猩猩等人类近亲的相关区段的比较,我们找到了人类谱系的”根”的方向,因为SNP的特异性,人类的SNP位点,在黑猩猩的对应位置上必然未突变。所以与黑猩猩单倍型最接近的人类SNP单倍型,必然是人类最古老的形态。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有新的人类的单倍型演化出来。结果发现所有最早演化出来的新态都保存在非洲,而非洲之外的人类的单倍型形态只是较晚(约12万年前)发生的一小支。这说明现代人最早(约15万年前)的演化过程发生在非洲,直到大约12万年前,才有一小部分人走出非洲,向全世界扩散。

这种结构在NRY的谱系中表现得比线立体清晰和稳定得多。由于NRY是纯粹父系遗传的,所以这种非洲起源假说被称为“非洲亚当说”。人们往往对非洲人的黝黑肤色难以认同,其实现代非洲人已不是世界上其它人种的直系亲属。只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西非洲的黑人(Y染色体单倍群E)掌握了农业技术,人口增长而后扩张,才把东非洲等地的浅色的“我们的近亲(Y染色体单倍群A和B)”取代了。而由于欧洲人于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西非洲的这种取代,就被打乱而未能完全完成,所以南非的土著肤色不太黑。

东亚的古人类学界至今还有人不相信。北京猿人竟然不是我们的祖先。但是在这里,的确没有找到104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看起来这里的古人种,在约10万年前就灭亡了。在之后的几万年冰河时期,东亚大地寒冷而寂寞,直到四万多年前,来自非洲的现代人重新发现了这块大地。

人的血型的一大特点是:终身不变,且能遗传。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父亲双方各遗传一种基因给子女,子女的血型里就包含着这些基因,因此,每个人的血型既受之于父母,但又不同于父母,通过验血型可以认定父母与子女间的血缘关系。而且,人类的这种血缘关系源远流长,早在人类祖先从猿人分化出来时,一种叫Gm血型的因子已形成,它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可见,在血型里,不仅有父母的标记,而且还有老祖宗的标记。

人体血型主要有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血小板血型、血清血型和红细胞酶型五大类,总共有500种以上。ABO血型已为大家所熟知。但ABO血型仅是红细胞的血型,而携带着人类种族特征的血型是血清的血型。血清血型要比红细胞血型复杂,它有几十种之多,其中,叫做Gm的血清血型(双倍体遗传的常染色体基因)有明显的种族差异。

Gm血型的种族差异,表现在组成Gm血型的各个因子上。组成Gm血型的各个因子,目前世界上已检出的是18个,其中有的因子是不同人种所专有的,如fb因子只存在于白种人,st因子为黄种人特有,C3因子仅见于黑种人等等;此外,在同一人种的不同民族中,Gm因子的基因频率具有特定值,即是占有某种Gm因子的人数在总人数中占有比较恒定的百分比。如我国的壮族,具有afb因子人的百分比总在80%左右,而维吾尔族人中是7%左右。由基因频率特定值可以确定民族间的血缘关系。Gm血型的这两大特点,是至今发现的人体500多种血型中独一无二的。这使它成为研究种族关系的重要依据。

人类的东非祖先的一支后裔Y染色体单倍群突变为A-M91。

12万年前,人类的东非祖先的另一支后裔Y染色体单倍群突变为B-M60和M168。M168继续突变为三个分支:C-M130、P9(YAP)、F-M89。P9(YAP)又继续突变为D-M174和E-M96(SRY)。

10万年前,C和D(Gm血型是ag)最先走出非洲,形成棕色人种。他们沿着印度洋岸边,拿着旧石器和尖木叉,在海边捕鱼为生,并捡食滩涂上的高蛋白食物。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扩展,来到了印度,形成了前达罗毗荼人ag/axg。前达罗毗荼人是所知的棕色人种中文化发展的最为先进的一支,与后来的L共同创造了哈拉巴文化。

接着,棕色人种东继续东进,到了东南亚。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好多,巺他群岛与中南半岛连成一片,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也连在一起。6万年前,棕色人种到达并占领了这片地区。到后来海平面抬升以后,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远离亚洲大陆,棕色人种在这两块孤立的大陆上居住到了现在。4万多年前,棕色人种又北上占领整个东亚大陆,创造了中国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如山顶洞人、资阳人。当时的日本列岛与朝鲜半岛、美洲与亚洲都是连在一起的,棕色人种沿着今对马海峡到达日本,成为绳文人,并且沿着今白令海峡到了美洲。

中国北方(包括西北、华北、东北、外蒙古、朝鲜)的棕色人种,与2万多年前之后从中亚零星迁入的吐火罗人『按:吐火罗最初源于语言学研究,吐火罗语这个名称对不对还是二说,中国学者倾向于叫它焉耆龟兹语,吐火罗人何时迁到新疆没有定论(但肯定是在印欧语形成之后),不知道本文作者是否在臆断,抑或此处的吐火罗是个人种学的概念,和说焉耆龟兹语的人不是同一个民族,个人猜测黄帝可能是焉耆龟兹人的同族,这种语言属于印欧语西支和拉丁语日耳曼语等有密切关系,虽然焉耆龟兹人地处今日中国境内,但和印欧语东支的伊朗印度语差别很大,英国语言学家w.亨宁认为他们是灭亡苏美尔阿卡德王朝德蛮族kutim人.逐渐融合形成了阿尔泰民族(Gm血型是吐火罗ab3st+棕色人种ag/axg),所以阿尔泰民族Y染色体特色单倍群以C为主,以P为辅。在东北、华北,吐火罗的因子特别少,形成通古斯群(比较纯种的棕种人,Y染色体单倍群基本是C);在蒙古高原东部,吐火罗与棕色人种在人口比例上平分秋色,形成蒙古群(Y染色体单倍群C和P各占一半);在新疆、蒙古高原西部、黄土高原,吐火罗的影响力比较深,形成突厥群(Y染色体单倍群是C和P)。

此时整个东亚、南亚大陆及澳洲只分布着棕种人的Y染色体单倍群C、D型。今天,C只在亚洲和美洲土著有发现,里海以西没有C的存在。D可能先于C来到东亚大陆,是东亚最早的原住民,后来到达的C对其进行了驱逐与覆盖。所以D只分布在边缘的岛屿和高寒的西藏。

————————————————————————————

那么问题来了:每种常染色体在每个人体内都有一对,其一来自母亲,另一来自父亲,但在继续传给后代时,父母双方的染色体会打断而后重新拼接,即重组。这段论述的理论依据在哪里?我们知道人体一共有23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即使就是形成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时,也应该是以配对的染色体对分裂成染色体单体为单位吧?各自来自父母的一对染色体对在减数分裂时,会打断后重新拼接的理论依据在哪里?

“人类冗长的DNA分子中,有具体表达功能的基因只有三万个左右,而大部分的区段都只是填充基因组或维持分子结构的无意序列。这些序列的变异往往不会影响正常的人体功能,所以可以自由的与人群分化同步。”

这是这些搞人类基因研究的人的理论基础,说白了,他们忽略了人体绝大多数基因,就拿了染色体总数1/46的性染色体Y染色体和线粒体染色体来说事,这样的研究靠谱?还能据此分出不同人种的不同血统来源的精确的百分比?就相当于看人民日报只看头版,就能够精确的指出人民日报的记者来自各个省的比率?这样的结论靠谱?

人类基因组大约31.6亿个碱基对组成,63.2亿个排列组合!已识别的基因仅有约有2.0万-2.5万个!现有的技术条件有能力对单个人体的63.2亿个碱基进行识别?就更不用说对这63.2亿个碱基的功能进行分析和判断。还有条件进行需要大量取样的族群图谱研究?1987年的人类技术条件,就能让RebeccaCann得出人类来自非洲的的结论?

63.2亿个染色体碱基,就算只识别Y染色体,就按碱基均分在每条染色体上估算,1/46个63.2亿也是1.37亿个碱基的排列组合。做族谱研究还需要大量的取样,还要对大量识别出的碱基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现有技术条件下基因族谱研究的课题组能完成样的工作量?族群的特征基因就一定就在线粒体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我们知道女人都没有来自父系的Y的线粒体染色体,哪一个民族的女人就不具有本民族的族群特征?哪一个民族游戏敢保证自己的母系是唯一的?任何一代的繁殖中的基因突变率都应该不会少于几十个吧?一千代以后,就是同一个母亲的后代,染色体的突变数字都不会少于三万个!人类63.2亿个染色体碱基中的性染色体和线粒体染色体上的碱基排列,有族群识别的价值?我到觉得恐怕环境对基因突变的影响会多过血统!比如热带人就都塌鼻子!温带人就高鼻梁!高原民族和沙漠民族,海边吃鱼的民族,吃肉的游牧民族和素食的农耕民族,可能对基因突变的影响就会一致!

而且就算按那理论,人类基因几万年的突变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偶然的突变具有族群识别的价值!那从线粒体染色体或者Y染色体上你也仅能知道哪些民族,父系或者母系是完全一脉相承的!还可以从线粒体染色体和Y染色体上准确的描绘出每一个民族祖先血统来源的精确百分比率?根本就不可能混血和杂交的Y染色体碱基和线粒体碱基上能看出混血的精确百分比?这不明显胡说八道吗?

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上的碱基对能绘出下面的血统来源的精确百分比?

人类基因族谱研究是一场骗局?673 / 作者:dsadsadsasd / 帖子ID:41355



人类基因族谱研究是一场骗局?151 / 作者:dsadsadsasd / 帖子ID:41355



人类基因族谱研究是一场骗局?290 / 作者:dsadsadsasd / 帖子ID:41355



关于基因突变的基础知识:

人类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科学家分析估计,在人类的真染色质(富含基因的染色质)中,平均每100到1000个碱基会出现1个SNPs,不过密度并不均匀。由于SNPs的存在,如“所有人类的基因有99%都是相同的”一的说法并不精确。

最后的结论:

1,人类基因数目到底有多少个,到现在科学界都还没有个定论(如果不清楚请谷歌),连基因研究的门槛在哪都没搞清楚就能搞人种学研究了?说白点,连一个人的每一条碱基都全部识别的个案都没有完成过的科学界有本事做全球性的族群特征研究?2,一个人身上的碱基就六十四亿个排列组合,这是一个没有人工智能的帮助,靠人工根本就无法完成的天文数字般的工作!靠现在这点杯水车薪的投入能对全球人类种群进行全面的完全识别?3,没有能力完成全球人类族群的最少抽样层次的完全识别的基础上就能得出人类种群基因特征和人类迁移路线图?4,所有民族的女人身上都没有Y染色体,可是哪个民族的女人身上没有表现出本民族的民族特征?凭啥就敢肯定决定民族特征的特征基因一定就在Y染色体上?5.你凭什么断言,人类是完全变成智人以后才开始的迁移?而不是在猿猴的状态就开始了世界性的迁移?就连三叶虫都遍布全球,你凭啥敢断定猿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迁移能力会低过这些低等生物?

基督教教会势力强大,证明《圣经》上帝造人说,亚当夏娃说和伊甸园真实存在有现实的客观需求,让我们不得不怀疑人类基因族谱研究,仅是打着科学的幌子的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骗局!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9-9 20: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上所有资料都说减数分裂会发生重组,应该不会没证据乱说吧。你的第一个问题就吓我一跳,我的书是不是白读了...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9-9 20: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逻辑,现在生命科学方面门槛已经这么低了吗?若题主想认真回答请先粗略学习分子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相信你会明白你文章中的许多错误,以及不成立的结论。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9-9 20: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逻辑性佩服,转弯很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8-9-9 20:44:0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许不精准,但说是骗局绝不可能也没必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4-12-26 01:35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