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贺培峰
近日,一个由加拿大科学家领导的科学团体探测到了太空中产生于15亿光年之外的、重复的快速射电暴(简称FRB),这一研究成果已经发布在1月9日的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上。
这条信息被联系到“外星人来了”,联系到“三体”,被刷屏了!姑且不论对外星人的讨论,这条信息的几个关键词,不妨让小编来试着普及一下。
1、FRB是什么?
这是宇宙中一种快速发生、能量极高又迅速消失的神秘辐射现象!特点是爆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但是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因此被叫做“快速射电爆发”(Fast Radio Burst,FRB)。
FRB于2007年被首次发现,但一直是天体物理学研究中最有趣的谜团之一。它们具体的产生机制是什么,仍然存在争论。
2、FRB是如何捕捉到的?
只有射电望远镜能做到,不是光学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类似卫星电视接收锅,只不过灵敏度、精度更高,接收到来自遥远天体的射电波,测量目标天体上每一点发射的无线电波的强度、频谱和偏振等数据。然后把目标上每个点电波强度和频谱记录下来,按照原来的排列处理成计算机伪彩色图片——例如用红色代表较低的频率、蓝色代表较高的频率,同时用颜色的深度(亮度)来代表该点电波的强度,就可以得到目标天体的射电图。
这次捕捉到这一电波的是加拿大氢强度测绘实验(CHIME)射电望远镜。位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卡诺根山谷,由4个100米长的半圆柱天线组成,每天都会对北部天空进行扫描。这台望远镜于去年启用,并在启用后不久就检测到13次射电爆发,其中包括这个重复电波。
3、如何测定为15亿光年之外的?
射电望远镜并不能直接知道远处“有什么、参数是多少”,它的观测结果只是目标天体发出的射电强度、频谱和偏振等数据,以及这些数据的排列方式。至于目标天体“有什么、参数是多少”,需要分析得出,其中“距离”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不同的方法。如三角测差法,基本原理是地球上观测到的恒星在天空平面上的相对位置会随着地球的公转而不断发生改变,变化量与恒星距离有关,测定一年中几个时间的恒星位置,就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来计算恒星距离。还有宇宙学红移法,等等。
此次FRB测距比较远,核心原理在于判断信号强弱,距离越远,天体越暗弱,光谱质量越差。有兴趣的可以看《天体物理》!
赫罗图
4、这次为何刷屏?
自2007年人类第一次探测到FRB的存在后,类似的事件记录已经有约60起。
这次发现的特殊性在于,传来的无线电波重复了6遍,声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探测到重复的无线电爆发,上一次还要追溯到2015年。正是这样的重复出现,引发了媒体和一些网友的猜测,认为这些反复出现的FRB信号是否有可能是外星人传递的某种讯息?
依小编的看法,这未免有点随意了!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