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出生于90年代,那么我猜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怪诞经历。
作为新时代栋梁的你,每每在周末踏入神圣的书店,想在少儿科学区中索求世界的奥秘时。科技分类的书架上往往摆满了这样的书籍:人类未解之谜,自然未解之谜,UFO未解之谜...随便翻开一本,都能吓你一跟头。
这些课外读物会用简单粗暴的叙述和惊悚刺激的图片告诉你:身高两米的人形直立生物就藏在密林之中。
△ 1967年美国人帕特森拍到的大脚怪照片
早已成了化石的恐龙,搞不好还幸存在这个世界上。
△ 据说在刚果流域,藏匿着一种形似恐龙的巨大神秘生物Mokele-mbembe
抬头望望天,天上有UFO外星人盯着你。
总之,这些混进“科普读物”的未解之谜丛书,并没能让你的学习成绩变好,反而成为了你的童年噩梦。今天要不要一起来个一探究竟,昨日重现?
在超自然现象的讨论中,有个经典的议题,即“鬼魂是否存在”。讨论这个话题,就不得不说发生于2003年的“汉普顿宫灵异事件”。
△ 汉普顿宫
汉普顿宫位于英国伦敦,曾是英国皇室府邸,后来成了一处旅游景点。这座宫殿虽然外表看上去富丽堂皇,内部却十分阴森。
就在2003年,汉普顿宫传出了“灵异事件”的传闻,据说宫殿保安在查看监控时,发现监控探头拍到了一个身穿十六世纪长袍、面色苍白的鬼魂。
很快,这则消息被传播开来,这段影片也被一度认为是鬼魂存在的证据。但随着事情的发酵,质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首先,通过录像模糊的画面来看,女鬼穿着白色的鞋子,且步履极像正常人走路。
有人进行了实地勘察,发现画面中的防火门需要触发机关才能开门,这对一个来自于16世纪的女鬼来说,未免也太科幻了。
最令人生疑的是,监控视频的拍摄时间是03年10月,这一节点正处于万圣节期间。有网友提出了大胆的假设,这起灵异事件很可能是汉普顿宫自导自演的营销活动。
而所谓的鬼魂,其实也很好解释。汉普顿宫的监控探头视野有限,拍摄远处的物体也会异常模糊,低清晰度的图像加上汉普顿宫素有的闹鬼传闻,这无疑给网民们增添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我国80年代,曾掀起过一阵飞碟探索热,当时的人们坚信外星飞碟的存在,市井间流传了不少飞碟传闻,也有许多人煞有介事地拍下了“飞碟”照片。在这股热潮中,《飞碟探索》杂志便成了UFO爱好者的聚集地。
△ 《飞碟探索》创刊号的封面,这本书成了当时UFO信徒们的圣经
《飞碟探索》杂志中,记录了各种民间目击事件报告,同时也引述了许多国外的劲爆内容。
在1990年,比利时的帕特里克无意中拍摄到了三角形的黑色UFO。引起了世界范围的轰动,甚至还震惊了NASA和比利时军方。
不过在20年后,所谓的飞碟却被证实是一场闹剧。事主帕特里克本想和朋友开个玩笑,就用发泡胶DIY了一个造型前卫的飞碟。没想到这则假消息却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帕特里克将错就错,这一错就错了20年。
直到今天,互联网上展示的UFO目击照片,形态各异虽然,但却有着一个共性——够糊。
△ 丛林中的一顶草帽
△ 大海上的渔夫帽
随着手机摄影器材的变化,大家开始更多使用手机拍照,这种奇幻事件更是愈演愈烈。
就在前两年,一位苏格兰的老人在遛狗时,也碰巧拍摄到了水怪的行踪,在照片中,尼斯湖水怪爬上了陆地,他半站立前行,伸长了脖子四处张望着,似乎是在觅食。
老人遛狗时随意的一拍,引发了网友们的争论,有人揭秘其实水怪很有可能只是一只倒立的水獭。
△哆啦A梦中也曾对这种可能进行过描述
《克苏鲁的呼唤》的作者洛夫克拉夫特曾说过一句话:“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便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便是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不再执着于过去的怪奇故事,并非我们恐惧,而是我们已经熟悉了这些怪奇故事的套路:照片拍到的东西,也未必为“实”。
然而,这并不能阻挡所谓目击照片的流出,因为即便拍不清远处的异样,但是人们就是这样渴求事物的真相,他们在看到远处异样后,还是会选择拿起手机或相机让画面定格。
尽管那些模糊的照片透露着浪漫主义的幻想,但是谁也不愿让事情的真相一点一点的消逝在模糊的照片里。那么,如何接近世界的真相,让我们可以拍得更远的同时还能更清晰?
那么,让我们先来搞清楚影像设备变焦的原理:
我们通常在影像设备上放大与变小,实际就是一个变焦的过程。
相机焦距越长,就能捕捉到更远的区域,能看到的就更远了。
相机焦距越短,能捕捉的区域则更大,视野也就更广了。
而焦距从长焦到短焦的变化,靠的是相机镜头内的多组镜片,在横向空间的移动来实现变焦的。
在这张图中,不同颜色的扇形代表了不同镜头的视野深度和广度。最左侧的900mm长焦镜头能看到的视角虽不大,只有3°,但视野很远,而最右侧的鱼眼镜头,虽然远处清晰度不高,却能获得180°的视野。
所以一个专业摄影玩家,想要拍部大片,一般要带着三种镜头:广角镜头、全画幅镜头以及长焦镜头。以此来满足全焦段的摄影诉求。就像下图中的这些”长枪短炮”。
长焦镜头要求的空间更大,需要很长的镜头才能清晰地拍摄远处的画面。
然而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样不仅累赘,而且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能否在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上也拥有全焦段呢?
OPPO刚刚宣布将于4月10日发布的全新系列Reno就搭载十倍混合光学变焦技术,实现了等效焦距16mm-160mm的全覆盖,满足了既要看得广、又要望得远的诉求。具体有多大范围,请看此图。
那么,这样的放大是如何完成的呢?
OPPO Reno采用了后置三摄组合,三颗镜头分别为广角镜头、主摄镜头、长焦镜头,三颗镜头通过接力的方式实现1倍到10倍的混合光学变焦。
如下图所示,从最开始的广角,随着倍数的增加,逐渐切换为主摄镜头成像、长焦镜头成像,而在两颗镜头之间的焦段,如此就实现了1倍到10倍的平滑变焦体验。
那么这个10倍是如何算的?
在OPPO Reno配备的后置三摄中,实现了从广角到长焦镜头等效16mm-160mm成像焦距的10倍混合变焦。混合光学变焦就比较好理解了,在从1倍到10倍的变焦过程中,纯物理的光学变焦与软件配合的数码变焦相辅相成,共同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印象中的变焦镜头都是很长的,一部薄薄的手机怎么能放得下呢?
其实,想把如此之大的镜头组合放进手机几乎是不可能的。OPPO巧妙地将纵向镜头放倒,并通过一个方形的棱镜把光90°折射到横置的模组从而成像,原理和潜望镜类似。
△图为OPPO 10倍光学变焦潜望结构示意图
你可以理解为把原本长焦镜头的长度转换成了手机的厚度。
问题一个接一个,放倒之后手机得多厚?
然而就算是把相机横置过来,镜头的尺寸依然需要比较大的空间,这里面要介绍一个匠心之处了——它叫“D-Cut”,将原本圆形的镜片做成跑道形,降低了高度,巧妙地解决了空间问题。结合OPPO副总裁沈义人在微博中的爆料:手机镜头并不凸起。因此Reno的外观颜值是绝对不用担心的。
又有人问了,道理我都懂,但是手机放大10倍拍摄,那不是一呼吸、手一抖,拍下来的照片就地动山摇了?
这个问题OPPO也想到了,给出的解决方法就是双OIS光学防抖,超清主摄与长焦摄像头均具备OIS光学防抖,长焦端的防抖精度可达0.001445°,全面提升了拍摄的稳定性和精准度,10倍同样不怕抖。这样两个“减震器”相当于给防抖加了双保险。
未解之谜在照片能拍得越来越清晰之后,终究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但人类的好奇心绝不会就此止步,我们对于更远方的探索也从未停止,与其去捕捉虚无缥缈的神秘物体,倒不如试试OPPO Reno,把Reno当成一个探索的工具,在有限的空间里释放自己无限的创造力。
尽管目前你无法去更远的地方,但依然能够看的更远更广。
本文选自:今日头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