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903|回复: 5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

[复制链接]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3-29 21: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梦溪笔谈》是北宋大科学家沈括的著作。书中对UFO的记载:“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这恐怕只有揭开ufo之谜,才能得到答案。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988 / 作者:yiyee123 / 帖子ID:45070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3-29 21:0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这条记载是可信的。
其次,这个UFO,可能不是外星来客,是高邮湖中本来就有的。
沈括科学著作的可信度是非常非常高的,其他如纪昀写的《阅微草堂笔记》,或多或少还有志怪性质。虽然我比较瞧不上沈括的人品,但他这个人在记录方面的确是不会撒谎的,他是非常典型的理工男的思维,从他批评杜甫的诗歌就可以看出来。
杜甫写“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这和李白写“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一个道理,是一种描述和夸张,沈括不乐意,说杜甫写的这棵树“无乃太细长乎”,跟头发一样了。这就是理工思维碰上文坛巨星,杜甫是有理说不清。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沈括记叙事件的准确性。我们看《梦溪笔谈》里究竟是怎样描述这个UFO的:
嘉佑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凡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予友人书斋在湖上,一夜,忽见其珠甚近,刘微开其房,光自吻中出,如横一金线。俄顷,忽张壳,其大如半席,壳中白光如银,珠大如拳,烂然不可正视,十余里间,林木皆有影,如初日所照。远处但见天赤如野火,倏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古有明月之珠,此珠色不类月,荧荧有芒焰,殆类日光。崔伯易尝为明珠赋。伯易,高邮人,盖尝见之。近岁不复出,不知所往。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舡数宵以待,现名其亭为玩珠。
一个很大很大的珠子,一般是阴天多见,一开始在天长县的陂泽,后来转入了甓社湖,再后来又到了新开湖。十多年间,居民行人都能看见它。
珠子大概这样: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721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行迹大概是这样: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857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目击者非止一人,其中沈括的朋友(姓刘),书斋就在湖上,有一天晚上忽然看见那颗珠子距离很近,忽然微微张开了,留一条缝,光就从里面射出来,犹如金线一般。过了一会儿,珠子忽然张大了,贝壳得有半张床那么大,壳中的白色光灿然不可正视。照得十里之内,林木全都有影。远处但见天色如火,那珠子忽然就远去了,在湖上滑行如飞,像太阳一样。那么这个珠子,可能就是大家说的UFO了。
这件事是真的吗?
是真的!
因为高邮湖还有个外号,叫“珠湖”。
以下是我对于沈括《梦溪笔谈》中UFO记载的猜测!
我个人认为,这个珠子不是什么天外来客,反而是湖中本来就有的。因为高邮湖这个地方,实在是很神奇的。
相信大家都看过一个视频,是高邮龙吸水,而在这个视频当中,出现了这样的镜头: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856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原视频: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194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当时这个视频引发了非常热烈的讨论,视频中人群中也有声音说“那是龙吗”,视频大家自行找来看。
龙是存在的,是历史记载认可的,甚至是正史记载中早就认可的(可参考各档案和史稿),但现代人并不认可这种生物,认为十二生肖中的龙是不可能存在的。比方说这段视频到了某些地方就被P成这样了: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471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高邮湖中可能有龙,又有有目共睹的“夜明珠”,你会想到什么呢?
中国自古就有一个传说,叫“探骊得珠”,说的是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
这是当年这个成语的配图: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318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高邮湖中的龙和珠子,要比图画中大得多得多。
我们再看一些记载。
汉·辛氏《三秦记》:
始皇冢中以夜明珠为日月殿,悬明月珠,昼夜光明。
说的就是秦始皇墓中原本有这种会发光的珠子,不是夜里反光的那种,是自己本身就能发出光芒,使得夜里都能看见东西的珍珠。这和高邮湖里的是同一类别的,不是现在那种灰暗的幽光,是“如日月”一般的。
在其他记载中:
凡夜光之珠皆龙珠也。交广昔时人少而物多,故《南齐地理志》称:民户不多,俚獠猥杂。捲握之资,富兼十世,卷握之资,必龙珠之类也。
点明“夜明珠就是龙珠”,南齐时一些居民如果能找到这种珠子,能十辈子不用愁了(因为是皇帝陵墓规格用品)。
所以我猜测,不管是“探骊得珠”,还是“夜明珠出自龙体”,可能不光是传说而已,而是一个事实。进一步猜测:蛇体内也是有珍珠的,很常见,是蛇吃蚌后吞进去的。而高邮这个“贝壳一样的珠子”可能只是外壳,张开以后内部才是超级夜明珠,所以才有了沈括《梦溪笔谈》的那种记载。
先秦时代记载的龙戏珠,可能是龙吞了蚌,留下这种珠子进行玩乐吧。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718 / 作者:StEwai / 帖子ID:45070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3-29 21: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外国人管天上突然飞出来的不知底细的那些个东西,叫UFO,激动得了不得,嗷嗷叫。其实,咱们的老祖宗对这玩意儿见得多了,不稀罕。翻翻咱们那浩若烟海的古代典籍,此类记载是时时可见的。大约诗人天性浪漫,喜欢猎奇,向往自由,而“幽浮”(UFO)攸然来去,缥缈绝尘,很对诗人味口,所以相当感兴趣,经常在作品当中提及。
王安石《读眉山集次韵雪诗五首(之二)》:“神女青腰宝髻鸦,独藏云气委飞车。”
苏轼《金山妙高台》:“我欲乘飞车,东访赤松子。”《荔支叹》:“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473 / 作者:dazidan / 帖子ID:45070
陆游《东堂晨起有感》:“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
辛弃疾《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回首日边去,云里认飞车。” 这些宋代诗人提到的神奇“飞车”,就是一种UFO了。
上古奇书《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奇肱之国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晋代学者郭璞注曰:“其人善为机巧,以取百禽。能作飞车,从风远行。汤时得之于豫州界中,即坏之,不以示人,后十年,西风(按:当为东风)至,复作遣之。”郭璞采用的当是成书于汉代的《括地图》的说法,类似的记载还出现在晋代张华所辑的《博物志》中。
故事发生在“汤时”,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三眼独臂的“奇肱国”人驾驶“飞车”,无意中落到中原地带,十年后又飞走了。这简短的记载与现代的某些飞碟事件竟那么相似。按汤时人的说法,“奇肱国”的飞车“从风远行”,似乎就像现代的滑翔机。就算是滑翔机,那也不得了,超高科技啊!
秦观《次韵黄冕仲寄题顺兴步云阁》:“仙人乘槎凌斗牛,回环十见天星周。”
苏轼《黄河》: “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陆游《初到荆州》:“万里泛仙槎,归来鬓未华。”
杨万里《醉笔呈尚长道》:“晚风一雨生新涨,只送仙槎到天上。”
黄庭坚《鹊桥仙(朱楼彩舫)》:“鸳鸯机综,能令侬巧,也待乘槎仙去。若逢海上白头翁,共一访、痴牛騃女。”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793 / 作者:dazidan / 帖子ID:45070
提到“槎”的诗歌多如牛毛,不胜枚举。这些诗里说的“槎”,是古代“幽浮”中最着名的一种。“槎”,本来是指木筏,后来用来给一些“幽浮”命名,如灵槎、仙槎、天槎等。
东晋时方士王嘉着的《拾遗记》上有一段记载:“尧登位三十年,有巨槎浮于西海。槎上有光,夜明昼灭。常浮绕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复始。名曰贯月槎,亦谓挂星槎。”这是难道不是典型的外星飞船吗?
另外,《博物志》载:“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诸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于槎上,多赍粮,乘槎而去。……至一处,有城郭状,屋舍甚严。遥望宫中多织妇;见一丈夫牵牛渚次饮之。此人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部,问严君平则知之。后至蜀,问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牵牛宿。计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时也。”
清康熙间陈元龙编《格致镜原》,其卷二十八引《洞天集》云:“严遵仙槎唐置之于麟德殿,长五十余尺,声如铜铁,坚而不蠢,李德裕戴细枝尺余,刻为道像,往往飞去复来。广明已来失之,槎亦飞去。”
唐人还有“张骞乘槎”的传说,但不大可信。这些记载都给“槎”披上了神秘的面纱,难怪诗人们常挂在嘴边了。
其他诸如“赤龙”“霹雳车”之类的,还可以挖掘出一些来。以上这些“幽浮”,大都是诗人引用古籍,过过嘴瘾而已,跟咱们一样,自己也没碰到过。唯独苏轼,居然亲眼见到了“幽浮”。
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0年),苏轼由京都调任杭州通判,十一月三日,途中路过镇江,顺道游览江南名胜金山古寺,寺中住持留老苏过夜。老苏挑床睡不着觉,半夜三更开窗欣赏江景,也就在这时,他亲眼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幽浮”。过后老苏写道: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冷南畔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拭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焉愁长晚寻归揖,山僧若留看落日。微风万倾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三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竞何物?(苏轼自注:是夜所见如此。)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巳,有田不归如江水。”
《梦溪笔谈》记录UFO,你怎么看?501 / 作者:dazidan / 帖子ID:45070
江心此物,飞焰照山,确实神奇,不是“幽浮”,难道真是“江神”?目前,这首《游金山寺》是我发现的古代诗歌中写“幽浮”事件的孤品。 另外有两首诗,疑似亲历“幽浮”事件。
其一是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写的乐府诗《霹雳引》,其辞曰:“来从东海上,发自南山阳。时闻连鼓响,乍散投壶光。飞车走四瑞,绕电发时祥。令去於斯表,杀来永传芳。”这首诗里所描写的雷霆,很像“幽浮”现象。
另一首是明朝国师刘基写的《次韵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蚀诗》,这是一首歌行体古诗,篇幅很长,现只引用相关部分:“招摇指坤月望日,大月如盘海中出。不知妖怪从何来,惝恍初惊天眼昳。儿童走报开户看,城角咿呜声未卒。蟾逃兔遁漠无踪,璧陨珠沉一何疾。丈夫愕视隘街巷,妇女喧呼动圭筚。辉辉稍辨河汉沬,耿耿渐明荒冢漆……”
有人说此诗写的是“幽浮”,但我以为他是在描写月食现象,所谓“妖物”,是时人不懂月食原理的恐惧猜想。中国古代诗歌多得海了去了,岂能尽览?期待朋友们提供更多诗歌“幽浮”事件线索。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3-29 21: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比人类更高级的智慧存有称为外星人不严谨,无数证据证明地球自诞生以来经历过多次智慧文明更迭,很有可能驾驶UFO的高级存有本身就来自地球的远古文明。另外再说一句,现代人类是智慧存有多次基因改造的产物,进化对人类来说只是次要机制。
online_member 发表于 2019-3-29 21: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ufo长久伴随人类历史  因此可推断ufo(其实提问者的意思应该是指非地球外星人载具)应该具有某种目的性 来地球不是盲目和偶然的  采取观察者态度而且不干涉历史进程 也是长久以来“他们”遵循的守则~否则 早已接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UFO中文网

GMT+8, 2025-1-12 10:5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